,最快更新紅樓之鴻鵠 !
薛家在所謂的四大家族中,除了最有錢,但是其實是沒落最早的,薛家當年就是金陵有名的商人,太祖起兵之后,薛家先是以低于市面的價格給太祖提供了糧草,等到太祖有了成龍之勢之后,薛家先祖狠了狠心,將大半家財奉上,最終,開國定鼎之后,薛家先祖被授予紫薇舍人之位,同時,借助薛家的商路,太祖開始了通政司情報網的建設。因為通政司情報網一開始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薛家的商業(yè)網絡,因此,薛家最開始才能以一個微末小官的身份,名列四大家族之中,并且開始與官宦之家聯(lián)姻。
只是,無論哪個皇帝,都不會樂意這等重要的情報部門掌握在同一個家族手里的,因此,自紫薇舍人之后,薛家的家主多半不怎么長壽,與此同時,薛家在通政司的權力也慢慢被架空,到了薛儉這一代,也就是第四代的時候,薛儉能夠掌控的,也就是不到江浙兩省的通政司了,后來還因為他結交皇子,對圣上,也就是如今的太上皇敷衍其詞,太上皇那會兒被幾個兒子氣得快要發(fā)瘋,先是奪了薛儉在通政司的差事,這還不算,又擔心薛儉還留了后手,直接對他下了毒,因此,薛儉在短時間內病逝,因為知道兒子不成器,擔心上面還要忌諱自己的兒女,便沒有向薛蟠提起通政司的事情,免得他惹來大禍。薛家至此,除了錢財,還有一個皇商的名頭之外,幾乎是失去了一切。
問題是,薛王氏和那一雙兒女不明白薛家跟通政司的關系,史家卻是知道的,史鼐聽說門房接到了薛家的帖子之后,腦袋就漲的疼,他如今依舊是掌著部分兵權的將領,而且還是京畿一帶的兵權,自己循規(guī)蹈矩尚且擔心有人背后中傷,何況搭上一個曾經做過皇家眼線的薛家,那簡直是不要命了!當今可不像什么寬仁大方的人,而且,一般的臣子家里,哪家沒有圣上的眼線,只是有的隱蔽,有的即便露出了蛛絲馬跡,大家都只好睜只眼閉只眼,讓圣上放心就是了。
因此,史鼐琢磨了一下,對方夫人說道:“就當做是普通的遠房親戚招待便是了!”
方夫人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說道:“二嫂那邊也遞了信,說是薛家禮物太厚,不好打發(fā)啊!”她私底下聽忠靖侯府的下人說了,秦夫人連壓箱底的頭面首飾都拿出去了,想到這里,方夫人牙都疼了。
好在薛家這次上門接受了教訓,當然,也有史湘雪是不怎么得寵的庶女的緣故,因此,自然禮物薄了許多,不過是送了一對還算精致的釵環(huán)罷了。方夫人自然長松了一口氣,褪下自己腕上的一個綴著南珠的絞絲金手鐲給了薛寶釵。
薛家想要拉近關系,便提起了住在賈家的史湘云,史湘云如今在賈家過得樂不思蜀,史家如今也放手不管,反正月例銀子按時送到,史湘云又用不著做針線,也沒有嬤嬤在邊上念叨著學規(guī)矩,每日里面跟著賈家的姑娘一起去上學頑笑,迎春尚要被奶嬤嬤拿捏,整日里忍氣吞聲,探春也夾在生母親弟還有嫡母之間,費心周旋,惜春畢竟是寧國府的姑娘,如今也就是寄養(yǎng)在榮國府,父兄對她幾乎是不聞不問,因此,年紀輕輕就極為沉靜,算起來,居然是史湘云日子過得最無憂無慮了,每日里,只需要跟賈寶玉打情罵俏就好了。
如此一來,史湘云自然不會再說什么史家如何苛刻的話,除了心思敏感的有心人,誰也不會想到,史家已經很有讓史湘云自生自滅的意思了,薛寶釵在賈家刻意跟史湘云拉上了關系,結果卻沒想到,方夫人對史湘云很不感冒,因此,薛王氏才一說起史湘云如何如何,方夫人雖說臉色不變,心里卻很不舒服,甚至懷疑薛王氏是要諷刺自己教養(yǎng)不利了,因此,言語間更是淡淡的。
薛王氏和薛寶釵都不是聽不懂人話的,見方夫人態(tài)度異常敷衍,這會兒薛家還沒有有求于史家的意思,只是想要搭上點關系罷了,見史家毫無此意,甚至是避之唯恐不及的態(tài)度,這讓薛王氏還有自尊心極強的薛寶釵都很是難堪,只是礙于史家勢大,無法發(fā)作罷了,因此,只得依舊撐著一副笑臉,借口家中有事,起身告辭了。
薛家上京以來,在史家兩房上都碰了釘子,不免有些憤憤。在他們看來,便是賈家國公門第,對他們也是客客氣氣的,憑什么史家這么瞧不起人呢,賈家老太太還是史家當家人的長輩呢!
不論薛家人如何想,日子該怎么過,還得怎么過。勉強算是親戚的人家都走過了,薛蟠再不愿意上學,還是進了賈家家學。薛寶釵依舊跟賈家內院的幾個姑娘在一起,一貫長袖善舞,左右逢源,哄得史湘云死心塌地,在賈家積攢起了寬厚大方的名聲。當然,這會兒薛寶釵還沒有絕了入宮的心思,因此,對賈寶玉也顯得有些疏遠,只是擺出一副溫柔大姐姐的架勢,賈家自然也沒有什么金玉良緣的傳聞。
一個要參加小選進宮做宮女的人物,也沒有讓人關注的必要,后宮里名門淑女尚且未必能夠得寵,甚至難以善終,歷來雖說偶爾有宮女被臨幸的,但是,最高的那個也不過是個才人的位份,連個封號也沒有,最終悄無聲息地消失在宮中。其余的,最多的是直接就被灌了避子湯,繼續(xù)做宮女,被宮里的妃嬪下放到偏僻之處,再也見不到圣顏。也就是薛家,天真地以為自家的女兒才貌雙全,定能得寵,將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史太君也打聽到,孫女賈元春在宮里并沒有想象得那么得寵,她位份低,也沒有太多鮮明的特色,因此,一個月都未必輪得到她喝一次湯的,因此,史太君琢磨著讓薛寶釵入宮,看看能不能幫賈元春爭寵。只是薛寶釵不是甘于人下之人,在賈家才多久啊,自己的親孫女都被她當成踏腳石了,什么都要拿尖要強,滿府里都傳著寶姑娘如何溫柔大方,才華橫溢,孝順懂禮,總而言之,一連串的溢美之詞不要錢一樣堆砌在薛寶釵身上,史太君雖說對外面的事情懂得不多,但是內宅的手段,卻是少有人及,要不然,也不至于這么大把年紀了,兩個連孫子都有了的兒媳婦還得在她面前伏低做小,不敢多出一口氣。史太君擔心的是,要是薛寶釵進了宮,借著賈元春的勢得了寵,卻跟元春相爭,那賈家簡直就是引狼入室了。因此,史太君至今仍然在猶豫到底要不要幫忙。好在小選是在秋天,史太君還有的是時間。
史太君同樣聽說了娘家對薛家的態(tài)度,卻不以為意,她自己對薛家好感也有限,史太君骨子里面是瞧不起薛家的,史太君并不知道薛家?guī)状鞒滞ㄕ镜氖虑椋谒劾铮揖褪且粠蜕倘耍呐率诽谕馊搜劾铮f自家不過是二等人家,但是,她依舊對國公門第自傲不已。如此門第,卻有一幫身為商家的親戚,自己的兒媳婦還在那里拼命強調什么自家親戚云云,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薛家就是王家的親戚,只是跟賈家二房有些干系罷了。
再者說,雖說王夫人著意隱瞞,但是史太君是積年的老狐貍了,哪里不知道,薛家來長安,參加小選是小,避禍才是主要的。不過史太君對打死人什么的沒什么偏見,頂多腹誹一下,大家的公子,就算是想要干什么,回頭叫下人去就是了,何必還要自己動手,還叫人抓住了把柄。雖說史太君年紀大了,看起來心慈手軟,但是她這輩子,手上人命也未必少到哪兒去了。只是在她看來,這等小事,薛家都擺不平,還得求助賈家王家,可見薛家是沒多大氣候的。
史家當年在金陵的時候,跟薛家就沒多少往來,自然如今也沒什么好說的,因此,哪怕王夫人跑到她這邊來抱怨,史太君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句:“史家畢竟是將相之家,放□段結交商家,名聲上未免有些不好聽!”說得王夫人一個倒噎,忍氣吞聲地下去了。不過有什么辦法呢,自己的兄長雖說這些年也很出息,但是比起史家兄弟兩個,還是差了一點的,這也讓史太君在家威信高漲,女人,除了夫家不還是拼娘家嗎?
史鼎和史鼐都沒有提醒史太君,讓賈家遠離薛家的意思,畢竟,人家都住進來了,你把人給趕出去,又說不出什么能放到明面上的理由來,這也太說不過去了,何況,賈家如今內院當家的兩個女人,一個王夫人,一個王熙鳳,也都是王家人呢!在史鼎看來,賈家如今空有名頭,并無實權,就算薛家還有情報網又有什么用,難不成幫著賈赦尋訪美人,還是給賈政找合適的清客?
因此,史家也不解釋,就當什么也沒發(fā)生過一樣。
而皇宮里,坐在御案后面的中年男人看著一份密報,輕哼了一聲:“史家還算清明!確定薛家如今沒有別的隱秘勢力了?”
跪在下面的一個面目極為普通的男人低頭道:“屬下等人一直監(jiān)視薛家,但是卻沒有發(fā)現薛家有什么異動!”
“繼續(xù)盯著點!”這個中年人正是當今,薛家之前左右逢源,對當年的太子還有比較靠前的幾位皇子都頗有孝敬,如今薛家家底還在,難免又被哪個不安份的兄弟給拉攏了去,不管如何,干什么大事,不需要錢啊!
“屬下遵命!”
作者有話要說:補抽:
薛家在所謂的四大家族中,除了最有錢,但是其實是沒落最早的,薛家當年就是金陵有名的商人,太祖起兵之后,薛家先是以低于市面的價格給太祖提供了糧草,等到太祖有了成龍之勢之后,薛家先祖狠了狠心,將大半家財奉上,最終,開國定鼎之后,薛家先祖被授予紫薇舍人之位,同時,借助薛家的商路,太祖開始了通政司情報網的建設。因為通政司情報網一開始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薛家的商業(yè)網絡,因此,薛家最開始才能以一個微末小官的身份,名列四大家族之中,并且開始與官宦之家聯(lián)姻。
只是,無論哪個皇帝,都不會樂意這等重要的情報部門掌握在同一個家族手里的,因此,自紫薇舍人之后,薛家的家主多半不怎么長壽,與此同時,薛家在通政司的權力也慢慢被架空,到了薛儉這一代,也就是第四代的時候,薛儉能夠掌控的,也就是不到江浙兩省的通政司了,后來還因為他結交皇子,對圣上,也就是如今的太上皇敷衍其詞,太上皇那會兒被幾個兒子氣得快要發(fā)瘋,先是奪了薛儉在通政司的差事,這還不算,又擔心薛儉還留了后手,直接對他下了毒,因此,薛儉在短時間內病逝,因為知道兒子不成器,擔心上面還要忌諱自己的兒女,便沒有向薛蟠提起通政司的事情,免得他惹來大禍。薛家至此,除了錢財,還有一個皇商的名頭之外,幾乎是失去了一切。
問題是,薛王氏和那一雙兒女不明白薛家跟通政司的關系,史家卻是知道的,史鼐聽說門房接到了薛家的帖子之后,腦袋就漲的疼,他如今依舊是掌著部分兵權的將領,而且還是京畿一帶的兵權,自己循規(guī)蹈矩尚且擔心有人背后中傷,何況搭上一個曾經做過皇家眼線的薛家,那簡直是不要命了!當今可不像什么寬仁大方的人,而且,一般的臣子家里,哪家沒有圣上的眼線,只是有的隱蔽,有的即便露出了蛛絲馬跡,大家都只好睜只眼閉只眼,讓圣上放心就是了。
因此,史鼐琢磨了一下,對方夫人說道:“就當做是普通的遠房親戚招待便是了!”
方夫人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說道:“二嫂那邊也遞了信,說是薛家禮物太厚,不好打發(fā)啊!”她私底下聽忠靖侯府的下人說了,秦夫人連壓箱底的頭面首飾都拿出去了,想到這里,方夫人牙都疼了。
好在薛家這次上門接受了教訓,當然,也有史湘雪是不怎么得寵的庶女的緣故,因此,自然禮物薄了許多,不過是送了一對還算精致的釵環(huán)罷了。方夫人自然長松了一口氣,褪下自己腕上的一個綴著南珠的絞絲金手鐲給了薛寶釵。
薛家想要拉近關系,便提起了住在賈家的史湘云,史湘云如今在賈家過得樂不思蜀,史家如今也放手不管,反正月例銀子按時送到,史湘云又用不著做針線,也沒有嬤嬤在邊上念叨著學規(guī)矩,每日里面跟著賈家的姑娘一起去上學頑笑,迎春尚要被奶嬤嬤拿捏,整日里忍氣吞聲,探春也夾在生母親弟還有嫡母之間,費心周旋,惜春畢竟是寧國府的姑娘,如今也就是寄養(yǎng)在榮國府,父兄對她幾乎是不聞不問,因此,年紀輕輕就極為沉靜,算起來,居然是史湘云日子過得最無憂無慮了,每日里,只需要跟賈寶玉打情罵俏就好了。
如此一來,史湘云自然不會再說什么史家如何苛刻的話,除了心思敏感的有心人,誰也不會想到,史家已經很有讓史湘云自生自滅的意思了,薛寶釵在賈家刻意跟史湘云拉上了關系,結果卻沒想到,方夫人對史湘云很不感冒,因此,薛王氏才一說起史湘云如何如何,方夫人雖說臉色不變,心里卻很不舒服,甚至懷疑薛王氏是要諷刺自己教養(yǎng)不利了,因此,言語間更是淡淡的。
薛王氏和薛寶釵都不是聽不懂人話的,見方夫人態(tài)度異常敷衍,這會兒薛家還沒有有求于史家的意思,只是想要搭上點關系罷了,見史家毫無此意,甚至是避之唯恐不及的態(tài)度,這讓薛王氏還有自尊心極強的薛寶釵都很是難堪,只是礙于史家勢大,無法發(fā)作罷了,因此,只得依舊撐著一副笑臉,借口家中有事,起身告辭了。
薛家上京以來,在史家兩房上都碰了釘子,不免有些憤憤。在他們看來,便是賈家國公門第,對他們也是客客氣氣的,憑什么史家這么瞧不起人呢,賈家老太太還是史家當家人的長輩呢!
不論薛家人如何想,日子該怎么過,還得怎么過。勉強算是親戚的人家都走過了,薛蟠再不愿意上學,還是進了賈家家學。薛寶釵依舊跟賈家內院的幾個姑娘在一起,一貫長袖善舞,左右逢源,哄得史湘云死心塌地,在賈家積攢起了寬厚大方的名聲。當然,這會兒薛寶釵還沒有絕了入宮的心思,因此,對賈寶玉也顯得有些疏遠,只是擺出一副溫柔大姐姐的架勢,賈家自然也沒有什么金玉良緣的傳聞。
一個要參加小選進宮做宮女的人物,也沒有讓人關注的必要,后宮里名門淑女尚且未必能夠得寵,甚至難以善終,歷來雖說偶爾有宮女被臨幸的,但是,最高的那個也不過是個才人的位份,連個封號也沒有,最終悄無聲息地消失在宮中。其余的,最多的是直接就被灌了避子湯,繼續(xù)做宮女,被宮里的妃嬪下放到偏僻之處,再也見不到圣顏。也就是薛家,天真地以為自家的女兒才貌雙全,定能得寵,將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史太君也打聽到,孫女賈元春在宮里并沒有想象得那么得寵,她位份低,也沒有太多鮮明的特色,因此,一個月都未必輪得到她喝一次湯的,因此,史太君琢磨著讓薛寶釵入宮,看看能不能幫賈元春爭寵。只是薛寶釵不是甘于人下之人,在賈家才多久啊,自己的親孫女都被她當成踏腳石了,什么都要拿尖要強,滿府里都傳著寶姑娘如何溫柔大方,才華橫溢,孝順懂禮,總而言之,一連串的溢美之詞不要錢一樣堆砌在薛寶釵身上,史太君雖說對外面的事情懂得不多,但是內宅的手段,卻是少有人及,要不然,也不至于這么大把年紀了,兩個連孫子都有了的兒媳婦還得在她面前伏低做小,不敢多出一口氣。史太君擔心的是,要是薛寶釵進了宮,借著賈元春的勢得了寵,卻跟元春相爭,那賈家簡直就是引狼入室了。因此,史太君至今仍然在猶豫到底要不要幫忙。好在小選是在秋天,史太君還有的是時間。
史太君同樣聽說了娘家對薛家的態(tài)度,卻不以為意,她自己對薛家好感也有限,史太君骨子里面是瞧不起薛家的,史太君并不知道薛家?guī)状鞒滞ㄕ镜氖虑椋谒劾铮揖褪且粠蜕倘耍呐率诽谕馊搜劾铮f自家不過是二等人家,但是,她依舊對國公門第自傲不已。如此門第,卻有一幫身為商家的親戚,自己的兒媳婦還在那里拼命強調什么自家親戚云云,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薛家就是王家的親戚,只是跟賈家二房有些干系罷了。
再者說,雖說王夫人著意隱瞞,但是史太君是積年的老狐貍了,哪里不知道,薛家來長安,參加小選是小,避禍才是主要的。不過史太君對打死人什么的沒什么偏見,頂多腹誹一下,大家的公子,就算是想要干什么,回頭叫下人去就是了,何必還要自己動手,還叫人抓住了把柄。雖說史太君年紀大了,看起來心慈手軟,但是她這輩子,手上人命也未必少到哪兒去了。只是在她看來,這等小事,薛家都擺不平,還得求助賈家王家,可見薛家是沒多大氣候的。
史家當年在金陵的時候,跟薛家就沒多少往來,自然如今也沒什么好說的,因此,哪怕王夫人跑到她這邊來抱怨,史太君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句:“史家畢竟是將相之家,放下身段結交商家,名聲上未免有些不好聽!”說得王夫人一個倒噎,忍氣吞聲地下去了。不過有什么辦法呢,自己的兄長雖說這些年也很出息,但是比起史家兄弟兩個,還是差了一點的,這也讓史太君在家威信高漲,女人,除了夫家不還是拼娘家嗎?
史鼎和史鼐都沒有提醒史太君,讓賈家遠離薛家的意思,畢竟,人家都住進來了,你把人給趕出去,又說不出什么能放到明面上的理由來,這也太說不過去了,何況,賈家如今內院當家的兩個女人,一個王夫人,一個王熙鳳,也都是王家人呢!在史鼎看來,賈家如今空有名頭,并無實權,就算薛家還有情報網又有什么用,難不成幫著賈赦尋訪美人,還是給賈政找合適的清客?
因此,史家也不解釋,就當什么也沒發(fā)生過一樣。
而皇宮里,坐在御案后面的中年男人看著一份密報,輕哼了一聲:“史家還算清明!確定薛家如今沒有別的隱秘勢力了?”
跪在下面的一個面目極為普通的男人低頭道:“屬下等人一直監(jiān)視薛家,但是卻沒有發(fā)現薛家有什么異動!”
“繼續(xù)盯著點!”這個中年人正是當今,薛家之前左右逢源,對當年的太子還有比較靠前的幾位皇子都頗有孝敬,如今薛家家底還在,難免又被哪個不安份的兄弟給拉攏了去,不管如何,干什么大事,不需要錢啊!
“屬下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