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紅樓之鴻鵠 !
林如海到了長安來不及先回自家的宅子,而是就在驛站洗漱沐浴了一番,便直接進宮面圣。圣上單獨在御書房接見了他,不管到底說了什么,這會兒就算是傻瓜也知道林如海這下沒事了,明天的廷辯只怕就是走個過場罷了。
不管之前參與陷害林如海的人如今是個什么想法,反正收手已經是來不及了。第二天上午的大朝會上,林如海干脆利落地開始了他的反擊。
林如海逐條批駁了那些御史言官對他的彈劾,然后直接就上了本,將跟江南鹽政有關的官員還有江南當地的一些不法鹽商幾乎彈劾了個遍,圣上大怒,命嚴查江南鹽政之事,又聞言撫慰了因為多年辛勞,幾度遇刺,如今看著已經蒼老了許多的林如海,直接就封林如海做了禮部右侍郎,入內閣行走,直接跟鄭學儉變成同僚了,在此基礎上又加了資善大夫的散職,林如海直接就變成正二品了。除此之外,圣上體恤林如海傷勢尚未痊愈,又是剛剛進京,定要處理不少事務,干脆額外給林如海放了半個月的假。
江南鹽政的清洗其實已經開始了,林如海既然已經不在其位,自然不再多加關注,反正該倒霉的人,最多也就是早晚的問題罷了。回了早就讓家人收拾妥當的林家老宅之后,便叫管家親自上門遞了帖子,準備去拜訪自己岳母,然后還得去這些日子以來,為他的事情出了力氣的同僚那里道謝,自然,史家也在其中。要知道,史鼎在林如海的事情上運作的事情,可瞞不過別人,不過一般人只會想到是賈家請托罷了,不免暗自羨慕,果然娶到一個好老婆,抵得上奮斗二十年,這樣得力的親戚,簡直是多一條命啊!
林如海上了門,賈家大開中門相迎,賈赦哪怕再不樂意離開溫柔鄉,還是打起精神,跟賈政一起出門迎客。
林如海雖說才到長安,但是,一些事情他還是能夠知道的,與別人猜測賈家出力了不同,林如海這會兒看似帶著笑,心里卻憋著一把火。林如海在確定要回京之后,便先叫家里的兩個管家還有一些下人先行上了京,收拾自家的老宅,因為之前形勢實在險惡,林如海也頗有些大男子主義,并不像將這些事情告訴后宅的女子,因此,竟是一直沒有告訴林黛玉,自己即將進京,在他看來,賈家那邊應該心里有數。
哪知道,昨兒個回到老宅里面,卻見自家老管家林福欲言又止,等他發問之后才知道,賈家居然有人背地里面嚼舌頭,似乎那會兒賈家人以為自己這次是真的要栽了,甚至傳出要將自己女兒趕出去,以免連累賈家的傳聞。這些還是林黛玉的奶娘王嬤嬤想辦法傳出來的,王嬤嬤當年跟著林黛玉來了京城,林如海后來便讓王嬤嬤的兒子兒媳也上了京,在老宅那邊看房子,王嬤嬤也能偶爾出來一次,與兒子兒媳他們見面。那會兒見林黛玉憂心忡忡,食不下咽,差點病倒,賈家那會兒也守得嚴,生怕出什么事情,王嬤嬤想要出去打聽消息也是不能,花了不少銀錢,才打點了守門的婆子,叫二門外的小廝給老宅那邊的兒子媳婦傳了信,詢問具體是何等光景,老宅這邊的下人才知道林黛玉的處境,剛到的老管家想要上門求見,卻被賈家當家的夫人給拒絕了,等到后來,史家告知賈家沒事之后,老管家的媳婦才得以去榮國府見了林黛玉一面,林黛玉雖說沒說什么,王嬤嬤卻是沒有多少顧忌的,甚至還將之前不少事情都說了一通,比如說,前些年,林黛玉是跟賈寶玉一起住的,到了如今,賈寶玉依舊當自己是小孩子一般,經常往林黛玉這邊跑,賈家那些下人不僅不阻止,還總是給賈寶玉行方便,姑娘如今小,沒太多忌諱,在這樣下去,可就要壞了閨譽了。總之就是一句話,賈家不是久留之地,為了姑娘好,老爺哪怕不肯續弦呢,請個教養嬤嬤回來也是好的。
林如海是何等人物,若真只是個書呆子,哪里能到如今這等位置,縱然因為是男人,在內宅的事情上難免粗心,但是卻是個精明人物。在他看來,賈家前倨而后恭,從下人的表現就可以知道,賈家的幾個主子也是各有心思,要不然,那些下人如何就敢傳出那些話來。哪怕老太太再喜歡外孫女呢,畢竟榮國府如今當家的已經是孫子媳婦了,而且,讀書人重視規矩,榮國府次子住正院本就不不合禮法,只是賈政是讀書人,而且因為賈敏的關系,林如海跟賈政關系更好一些,一直不好多說而已,如今看起來,反而是賈政那一房的人,對自家女兒不太友好,這就讓林如海很不高興了。
因此,上門之后,林如海的態度難免有些梳理,拜見岳母史太君的時候,很快便提出,自己如今常住京城,因此要將女兒接回家去撫養的意思。史太君才一說到家里沒人當家理事,林如海就直接道,雖說自己年紀已近天命,不想續弦,不過老太太你年紀大了,老是勞動你教導實在是做女婿的不孝順,因此,回頭我就去聘請一個口碑好的教養嬤嬤,我家是獨女,用不著入宮選秀,不過,有名嬤嬤教出來的姑娘,誰也不能隨意挑剔。
史太君知道林如海已經生出了芥蒂之心,也不好隨意阻攔,只是說著教養嬤嬤也不是那么好找的,自己也舍不得外孫女,所以在這之前,還是讓自己撫養。
林如海雖說算得上是謙謙君子,但是如今,他注定只有林黛玉這么一個血脈了,哪里肯讓林黛玉繼續住在賈家受委屈,因此只是說道自己已經數年不見女兒,之前因為江南那邊形勢不好,為了女兒的安全,甚至不能經常書信往來,如今好不容易回京任職,自然是要父女團圓的。到最后,林如海帶著點無奈很干脆地對史太君言道,自己自從夫人去世之后,身體狀況就大不如前,據名醫言道,即便好生保養,壽數也不長久了,自己算起來也看不了女兒幾年了,哪里還舍得讓女兒在外呢!
話說到這個地步,史太君還能如何,只得應了下來。雖說她對林如海的話半信半疑,不過,看林如海的氣色,確實不怎么好,而且,林如海比賈赦還不少呢,如今看起來,卻是兩鬢斑白,雖說依舊翩然溫雅,不過真是已經有了老態了,心里不免暗自盤算起來。
而這個時候,林黛玉也過來了,見得林如海,不由悲喜交集,剛行了禮,臉上淚水也流了下來。
林如海見女兒亭亭玉立,卻顯得有些弱不勝衣,同樣又是欣喜又是難過,不過并未失態,只是溫言道:“幾年不見,玉兒已經是大姑娘了!”
林黛玉含淚道:“父親卻是比從前更瘦了!”她看著林如海的老態,心酸不已。
父女兩個幾乎要相視垂淚,好在都是知禮之人,很快收拾了心情,各自向史太君表示了歉意,盡管歸心似箭,還是勉強在賈家又用了飯,等著下人們將東西都收拾齊全了,這才一起告辭離去了。
臨走的時候,賈寶玉跟癡了一樣,直接就沖過去撒嬌耍賴,不許林黛玉走,看得林如海目瞪口呆,賈政老臉通紅,差點沒當場叫人拿家法板子,教訓賈寶玉一通,另一邊,王夫人已經恨得擰緊了帕子,看著林黛玉的眼神更不對勁了。
“那個賈寶玉,一直就那樣嗎?”回到家里,林如海叫來了王嬤嬤還有一直伺候林黛玉的雪雁,問道。
王嬤嬤有些謹慎地點點頭,然后才說道:“老爺,雖說親家老太太沒有明說,不過,榮國府好些人都知道,親家老太太有意撮合姑娘與那寶二爺,尤其寶二爺那性子,最是放誕荒唐不過!好在如今姑娘還小,也不懂什么男女之情,跟那寶二爺不過是兄妹之情罷了!”言下之意就是,老爺你如果不樂意這門親事,趁著姑娘還小,也沒有什么名聲上的拖累,及早斷了賈家的念想便是。王嬤嬤是林家的世仆,自然更忠于林家,她一直將林黛玉當做親生的一樣,只是在賈家,就她跟雪雁兩人,別的都是賈家的下人,她一開始又有些水土不服,不得不移出去養了一段時間的病,等回來之后,竟發現姑娘身邊快沒她說話的地了,她也不好在賈家就說賈家人的壞話,只得暗自著急,如今才算將之前憋的那口氣都發泄了出來,因此,言語間,對賈家的惡感簡直是快要溢出來了。
林如海對賈寶玉真心沒什么好印象,皮相倒是不錯,可是,都十幾歲的人了,居然還不懂事,據說女兒剛過去,就給女兒取字?這算是什么大家公子,當自己女兒是什么人啊!今兒再看他后來的舉止,簡直可以說是荒唐了,又聽王嬤嬤說了些賈寶玉的“名言”,林如海簡直要氣樂了!這樣的男人,那里配做他林如海的女婿!想到這里,林如海不由咬牙切齒,想了想,林如海說道:“姑娘之前擔驚受怕,身子有些不妥,回頭請個太醫來給姑娘好好調理一番!我這就托人尋找教養嬤嬤,就算沒有宮里的,王府出來的也行!回頭若是賈家來接,就說姑娘要靜養!不行,總之,你們多找點理由,跟賈家的姑娘可以見見,至于那個賈寶玉,以后沒必要,不要讓他出現在姑娘面前!”女孩子家,若是有個體弱多病的名聲可不是什么好事,林黛玉先天差了一籌,卻不能為此被人說嘴。在林如海眼里,自己的女兒自然是掌上明珠,什么都是最好的,因此,更要維護好女兒的名聲。
作者有話要說:補抽:
林如海到了長安來不及先回自家的宅子,而是就在驛站洗漱沐浴了一番,便直接進宮面圣。圣上單獨在御書房接見了他,不管到底說了什么,這會兒就算是傻瓜也知道林如海這下沒事了,明天的廷辯只怕就是走個過場罷了。
不管之前參與陷害林如海的人如今是個什么想法,反正收手已經是來不及了。第二天上午的大朝會上,林如海干脆利落地開始了他的反擊。
林如海逐條批駁了那些御史言官對他的彈劾,然后直接就上了本,將跟江南鹽政有關的官員還有江南當地的一些不法鹽商幾乎彈劾了個遍,圣上大怒,命嚴查江南鹽政之事,又聞言撫慰了因為多年辛勞,幾度遇刺,如今看著已經蒼老了許多的林如海,直接就封林如海做了禮部右侍郎,入內閣行走,直接跟鄭學儉變成同僚了,在此基礎上又加了資善大夫的散職,林如海直接就變成正二品了。除此之外,圣上體恤林如海傷勢尚未痊愈,又是剛剛進京,定要處理不少事務,干脆額外給林如海放了半個月的假。
江南鹽政的清洗其實已經開始了,林如海既然已經不在其位,自然不再多加關注,反正該倒霉的人,最多也就是早晚的問題罷了。回了早就讓家人收拾妥當的林家老宅之后,便叫管家親自上門遞了帖子,準備去拜訪自己岳母,然后還得去這些日子以來,為他的事情出了力氣的同僚那里道謝,自然,史家也在其中。要知道,史鼎在林如海的事情上運作的事情,可瞞不過別人,不過一般人只會想到是賈家請托罷了,不免暗自羨慕,果然娶到一個好老婆,抵得上奮斗二十年,這樣得力的親戚,簡直是多一條命啊!
林如海上了門,賈家大開中門相迎,賈赦哪怕再不樂意離開溫柔鄉,還是打起精神,跟賈政一起出門迎客。
林如海雖說才到長安,但是,一些事情他還是能夠知道的,與別人猜測賈家出力了不同,林如海這會兒看似帶著笑,心里卻憋著一把火。林如海在確定要回京之后,便先叫家里的兩個管家還有一些下人先行上了京,收拾自家的老宅,因為之前形勢實在險惡,林如海也頗有些大男子主義,并不像將這些事情告訴后宅的女子,因此,竟是一直沒有告訴林黛玉,自己即將進京,在他看來,賈家那邊應該心里有數。
哪知道,昨兒個回到老宅里面,卻見自家老管家林福欲言又止,等他發問之后才知道,賈家居然有人背地里面嚼舌頭,似乎那會兒賈家人以為自己這次是真的要栽了,甚至傳出要將自己女兒趕出去,以免連累賈家的傳聞。這些還是林黛玉的奶娘王嬤嬤想辦法傳出來的,王嬤嬤當年跟著林黛玉來了京城,林如海后來便讓王嬤嬤的兒子兒媳也上了京,在老宅那邊看房子,王嬤嬤也能偶爾出來一次,與兒子兒媳他們見面。那會兒見林黛玉憂心忡忡,食不下咽,差點病倒,賈家那會兒也守得嚴,生怕出什么事情,王嬤嬤想要出去打聽消息也是不能,花了不少銀錢,才打點了守門的婆子,叫二門外的小廝給老宅那邊的兒子媳婦傳了信,詢問具體是何等光景,老宅這邊的下人才知道林黛玉的處境,剛到的老管家想要上門求見,卻被賈家當家的夫人給拒絕了,等到后來,史家告知賈家沒事之后,老管家的媳婦才得以去榮國府見了林黛玉一面,林黛玉雖說沒說什么,王嬤嬤卻是沒有多少顧忌的,甚至還將之前不少事情都說了一通,比如說,前些年,林黛玉是跟賈寶玉一起住的,到了如今,賈寶玉依舊當自己是小孩子一般,經常往林黛玉這邊跑,賈家那些下人不僅不阻止,還總是給賈寶玉行方便,姑娘如今小,沒太多忌諱,在這樣下去,可就要壞了閨譽了。總之就是一句話,賈家不是久留之地,為了姑娘好,老爺哪怕不肯續弦呢,請個教養嬤嬤回來也是好的。
林如海是何等人物,若真只是個書呆子,哪里能到如今這等位置,縱然因為是男人,在內宅的事情上難免粗心,但是卻是個精明人物。在他看來,賈家前倨而后恭,從下人的表現就可以知道,賈家的幾個主子也是各有心思,要不然,那些下人如何就敢傳出那些話來。哪怕老太太再喜歡外孫女呢,畢竟榮國府如今當家的已經是孫子媳婦了,而且,讀書人重視規矩,榮國府次子住正院本就不不合禮法,只是賈政是讀書人,而且因為賈敏的關系,林如海跟賈政關系更好一些,一直不好多說而已,如今看起來,反而是賈政那一房的人,對自家女兒不太友好,這就讓林如海很不高興了。
因此,上門之后,林如海的態度難免有些梳理,拜見岳母史太君的時候,很快便提出,自己如今常住京城,因此要將女兒接回家去撫養的意思。史太君才一說到家里沒人當家理事,林如海就直接道,雖說自己年紀已近天命,不想續弦,不過老太太你年紀大了,老是勞動你教導實在是做女婿的不孝順,因此,回頭我就去聘請一個口碑好的教養嬤嬤,我家是獨女,用不著入宮選秀,不過,有名嬤嬤教出來的姑娘,誰也不能隨意挑剔。
史太君知道林如海已經生出了芥蒂之心,也不好隨意阻攔,只是說著教養嬤嬤也不是那么好找的,自己也舍不得外孫女,所以在這之前,還是讓自己撫養。
林如海雖說算得上是謙謙君子,但是如今,他注定只有林黛玉這么一個血脈了,哪里肯讓林黛玉繼續住在賈家受委屈,因此只是說道自己已經數年不見女兒,之前因為江南那邊形勢不好,為了女兒的安全,甚至不能經常書信往來,如今好不容易回京任職,自然是要父女團圓的。到最后,林如海帶著點無奈很干脆地對史太君言道,自己自從夫人去世之后,身體狀況就大不如前,據名醫言道,即便好生保養,壽數也不長久了,自己算起來也看不了女兒幾年了,哪里還舍得讓女兒在外呢!
話說到這個地步,史太君還能如何,只得應了下來。雖說她對林如海的話半信半疑,不過,看林如海的氣色,確實不怎么好,而且,林如海比賈赦還不少呢,如今看起來,卻是兩鬢斑白,雖說依舊翩然溫雅,不過真是已經有了老態了,心里不免暗自盤算起來。
而這個時候,林黛玉也過來了,見得林如海,不由悲喜交集,剛行了禮,臉上淚水也流了下來。
林如海見女兒亭亭玉立,卻顯得有些弱不勝衣,同樣又是欣喜又是難過,不過并未失態,只是溫言道:“幾年不見,玉兒已經是大姑娘了!”
林黛玉含淚道:“父親卻是比從前更瘦了!”她看著林如海的老態,心酸不已。
父女兩個幾乎要相視垂淚,好在都是知禮之人,很快收拾了心情,各自向史太君表示了歉意,盡管歸心似箭,還是勉強在賈家又用了飯,等著下人們將東西都收拾齊全了,這才一起告辭離去了。
臨走的時候,賈寶玉跟癡了一樣,直接就沖過去撒嬌耍賴,不許林黛玉走,看得林如海目瞪口呆,賈政老臉通紅,差點沒當場叫人拿家法板子,教訓賈寶玉一通,另一邊,王夫人已經恨得擰緊了帕子,看著林黛玉的眼神更不對勁了。
“那個賈寶玉,一直就那樣嗎?”回到家里,林如海叫來了王嬤嬤還有一直伺候林黛玉的雪雁,問道。
王嬤嬤有些謹慎地點點頭,然后才說道:“老爺,雖說親家老太太沒有明說,不過,榮國府好些人都知道,親家老太太有意撮合姑娘與那寶二爺,尤其寶二爺那性子,最是放誕荒唐不過!好在如今姑娘還小,也不懂什么男女之情,跟那寶二爺不過是兄妹之情罷了!”言下之意就是,老爺你如果不樂意這門親事,趁著姑娘還小,也沒有什么名聲上的拖累,及早斷了賈家的念想便是。王嬤嬤是林家的世仆,自然更忠于林家,她一直將林黛玉當做親生的一樣,只是在賈家,就她跟雪雁兩人,別的都是賈家的下人,她一開始又有些水土不服,不得不移出去養了一段時間的病,等回來之后,竟發現姑娘身邊快沒她說話的地了,她也不好在賈家就說賈家人的壞話,只得暗自著急,如今才算將之前憋的那口氣都發泄了出來,因此,言語間,對賈家的惡感簡直是快要溢出來了。
林如海對賈寶玉真心沒什么好印象,皮相倒是不錯,可是,都十幾歲的人了,居然還不懂事,據說女兒剛過去,就給女兒取字?這算是什么大家公子,當自己女兒是什么人啊!今兒再看他后來的舉止,簡直可以說是荒唐了,又聽王嬤嬤說了些賈寶玉的“名言”,林如海簡直要氣樂了!這樣的男人,那里配做他林如海的女婿!想到這里,林如海不由咬牙切齒,想了想,林如海說道:“姑娘之前擔驚受怕,身子有些不妥,回頭請個太醫來給姑娘好好調理一番!我這就托人尋找教養嬤嬤,就算沒有宮里的,王府出來的也行!回頭若是賈家來接,就說姑娘要靜養!不行,總之,你們多找點理由,跟賈家的姑娘可以見見,至于那個賈寶玉,以后沒必要,不要讓他出現在姑娘面前!”女孩子家,若是有個體弱多病的名聲可不是什么好事,林黛玉先天差了一籌,卻不能為此被人說嘴。在林如海眼里,自己的女兒自然是掌上明珠,什么都是最好的,因此,更要維護好女兒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