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紅樓之鴻鵠 !
后世經常提及潛規則,這個詞演化成了一個負面的詞,但是事實上,這玩意無處不在。就比如現在,放榜之后第一天,能夠拜見座師的就是一榜的十個舉人,二榜三榜就得落后一兩天了,還得分幾波。這也是難免的,一窩蜂地沖過來,誰家的宅子有這么大呢!
如今座師與房師,跟門生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這年頭,讀書人里面不孝不義的人多得是,甚至還有不少大義滅親的。但是,沒什么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跟自己的老師作對的,真要出了這種事,這人名聲也就壞了,光是人們的指指點點,就能讓你精神崩潰,曾經有個言官,覺得自己的老師做得不對,彈劾了一本,結果,回頭就被各種言語攻擊,最終一條腰帶把自己吊死了,死了也沒落個什么好名聲,說都說他活該。
因為門生不會背叛座師,因此,座師房師跟門生就是天然的同盟,不管是為了自己的前程還是為了自己所屬勢力的壯大,這些座師和房師也有意提攜自己的門生,尤其是潛力較大的年輕人,這樣的話,自然而然就能漸漸在朝堂中占據一席之地。因此,對于有意成為權臣的人來說,想要壯大自身的實力,擔任鄉試乃至會試的主考就是終南捷徑。
當然,這一點上,圣上自然不會樂意有這種事情,這也是為什么會試之后沒幾天,就要加上殿試,讓新科進士冠上天子門生這個名頭的緣故。不過很顯然,某種意義上,朝堂其實就是臣子與皇帝的博弈,哪怕朝堂上站著的多半是天子門生呢,那些官員該貪污貪污,該瀆職還是瀆職,該結黨營私的也不會落下。當然,也有很多忠君的,不過,這個忠君的法子是否符合圣上的期望,那就不好說了!那些拼命在圣上身上挑刺,指望著將圣上打造成上古圣君的,難道說他們不忠君嗎,只是很多時候事與愿違罷了。
因此,林如海以二品大員的身份,卻跑過來主持鄉試,也很容易理解,林如海自己都知道自己命不久長了,沒道理曾經派過御醫給林如海看診的圣上不知道,圣上自然樂意多給林如海幾次體面,甚至還有可能讓林如海主持明年的會試,反正林如海活不了多久了,自然沒辦法將這一科的舉人進士給網羅起來,平白給圣上增加了人手,簡直是要將人的剩余價值都壓榨出來。帝王心術,大抵如是。
林如海也很看得開,一榜的十個人只有一兩個年紀偏大了一些,三四十的人了,日后若是沒人扶持,按部就班地熬資歷的話,成就也有限,因此,說了一些學問上的話,點評了一下幾個人的文章還有字體,勉勵了眾人幾句,又按照官場上的慣例,留人用了一頓簡單的午飯,也便是了。飯后,大家各自起身告辭,史鴻卻留了下來,已經考完了,師生之間,也沒有太多需要避嫌的,門生跟入室弟子之間的差別,可是很大的,史鴻留下來,誰也說不出什么不是來。
“你的房師楊大人本是舉薦你為他那一房的頭名,卻被我壓了下來,鴻兒可怪為師?”林如海忽然開口說道。
“老師自然是為了學生好,學生自然不會多想!”史鴻趕緊說道,他可不會覺得林如海有什么私心,怕別人覺得自己徇私,才取了自己的學生,肯定還有其他的理由在。
林如海點點頭,嘆道:“你年紀還小,若是盛名在身,便是處在風口浪尖上,并非好事!并且,鄉試成績也算不上非常重要,名列一榜,已是足夠!真正能最終決定的,還是殿試!”史鴻才學不差,只要能過了會試,即便是處于拉攏史家的目的,圣上也會給史鴻一個靠前的名次,若是在一開始就大出風頭,反而很有可能到了最后一步的時候,要往下壓一壓,免得少年得志,顯得輕狂。
林如海見史鴻神情自然,并無刻意,也是點了點頭,曼聲道:“為師當年也是少年成名,雖說在別人看來,一直都是深受圣眷,仕途也無多少坎坷之處,不過,那也是無奈之舉,為師少年喪父,母親病弱,難有依靠,后來,雖說在科舉上頗為得意,也因此受人攻訐嫉恨,若非先父尚有一些遺澤,后來為亡母守制之后,謀缺就多有波折,后來才知韜光養晦之意!鴻兒你本身就非出身書香之家,若是再鋒芒畢露,與前程無益,不如暫退一步,須知,又有多少名臣權臣,出身一甲呢?”
“學生謹受教!”史鴻起身行了一禮,恭聲道。
“明白就好!”林如海嘴角含笑,“鴻兒你如今已經是舉人了,接下來的時間里面,也該與一眾同年多多交往,也該取個表字了!”
“學生煩請老師賜字!”史鴻立刻開口道。本來取表字這種事情,就應該是父母師長的事情,指望史鼎,估摸著史鼎為了這個能把頭發都抓禿了,還不如直接交給林如海一次性搞定呢!
林如海想了想,說道:“鴻,大也,楚辭中有云,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表字便叫子嘉吧!”
“學生謝恩師賜字!”史鴻再次深施一禮。
正事說完了,林如海也有了玩笑的意思,這會兒含笑道:“子嘉如今也是舉人了,也該到了成家立業的時候,想必過些日子,府上門檻都要被踩平了吧!”
這年頭,不論男女,成家都比較早,一般的人家,過了十一二歲,就要開始相看議親,有的甚至更早,差不多十四五歲,男女雙方都可以說是發育完全了,便可以正式成親了。史鴻如今十四歲,正到了議親的時候,尤其,史家蒸蒸日上,史鴻不光是可以襲爵的嫡長子,自身還很有出息,小小年紀便有了舉人的功名,這么一來,簡直就是打上了金龜婿的標簽,長安城里面家里有合適的未嫁女兒的人家都琢磨起來,有些跟史家有來往的人家已經打算回頭帶著女兒上門,向秦夫人打聽一下口風,也讓自己的女兒露露臉。
史鴻這會兒也反應過來林如海說的什么意思,不免有些尷尬,他如今還屬于毛都沒長齊的年紀呢,陡然說起什么婚事,讓他很有壓力,因此聽林如海這么一說,只得說道:“婚事還是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是依學生的意思,學生如今年紀還不算大,再等幾年也是使得的!”
林如海很是正經地點點頭:“這話說的沒錯,你如今還小呢,正是好生念書的時候。按為師的意思,等到殿試結束,在翰林院里面歷練個幾年,再成親也不遲!”按照林如海的想法,以史鴻的才學,再考慮到圣上對史家的看重,史鴻應該能混到二甲考前的名次上,也就是進士出身,回頭考個庶吉士,在翰林院實習個兩三年,這個時候自己的寶貝女兒也長大了,正好議親,成親,等到從翰林院出來,無論是繼續留在京城,或者是外放為官,都不影響培養夫妻感情。
林如海為自己的女兒考慮得不可謂不周到了,兩家本就有親戚關系,史家雖說根基淺了點,不過正因為這個,史家哪怕是為了林家的關系網,也會善待自己的女兒。史鼎是個有本事的,人品也不差,秦夫人來看過林黛玉幾次,據下人回稟,秦夫人性子直爽溫和,對林黛玉很是和善,頗有贊賞。再說史鴻,雖說不是琴棋書畫皆精通,但是也不是什么無甚趣味的書呆子,思維敏捷,并不刻板迂腐,平常說話也挺風趣,跟自己的女兒應該比較有共同語言。
林如海的想法,史鴻暫時還不清楚,上輩子他也沒來得及結婚,這輩子他對婚姻也沒有太多的期待,他上輩子已經不對愛情有什么期待,這輩子的想法同樣如是,尤其這年代,對于男子的約束很少,所謂娶妻娶賢,納妾納顏,若是父母定下來的妻子不合心意,有了嫡子之后,便納幾個美妾便是,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因此,對所謂的父母之命,并無什么抗拒。
要是林如海知道這小子還沒結婚,就想著納妾,只怕第一想法就是立刻一巴掌扇過去,將他逐出師門,哪里還會想著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所幸,林如海不知道,因為聽說史鴻至今在家也沒有通房伺候,對于家中的美貌丫鬟,也無逾矩之舉,因此覺得史鴻不是喜好美色之人,不會委屈了自己的女兒。在林如海眼里,自己的女兒自然是千般好的,他也不會去考慮別人看不上自己女兒的事情。
不過,林黛玉如今還小,史鼎秦夫人都在,林如海也不好這會兒直接跟史鴻說,你好好等幾年,回頭我將女兒許配給你。因此,閑話之后,便開始拉著史鴻,品鑒今兒個那些新舉人們送來的字畫。
之前的那一頓小宴非常簡單,不過是一碗清湯面罷了,林家這邊碗也不大,一碗也就兩三口罷了,史鴻如今正是發育的時候,因此,這會兒又餓了,林如海正點評著一副蔡學士的字,就聽見史鴻肚子里面傳來一陣“咕隆”聲,不由失笑:“倒是為師忘了!”說著,連忙叫人在東廂擺宴,帶著史鴻過去了。
史鴻在林家吃飯也不是一頓兩頓的事情了,史家的廚房都知道史鴻的一些喜好,因此,擺上來的菜肴有好些都是史鴻愛吃的,林如海不過象征性地動了幾筷子,便拿著一杯溫好的花雕慢慢喝著,含笑看史鴻吃得香,也沒什么忌口,心里不免有些羨慕,他如今的身體,壓根容不得他這般放肆飲食了,為了多活一段時日,好為女兒遮風擋雨,他如今不少東西連動動筷子都是不能了。
這會兒玻璃并未普及,雖說門窗上糊著薄紗,不過為了采光,天氣暖和且沒什么風雨的時候,這些窗戶都會被打開,因此,史鴻坐在這邊,正好能看見長廊還有園子里的花樹。這會兒,史鴻稍一抬頭,正看見園子里面,一個穿著淡青色襖裙的少女,帶著幾個丫鬟從園中小徑上走過,少女年紀不大,史鴻也僅僅瞧見了一個側臉,卻已經能夠看出少女日后何等的麗色,心中不由暗贊一聲,想來,那便是那位絳珠仙子了!
作者有話要說:補抽:
后世經常提及潛規則,這個詞演化成了一個負面的詞,但是事實上,這玩意無處不在。就比如現在,放榜之后第一天,能夠拜見座師的就是一榜的十個舉人,二榜三榜就得落后一兩天了,還得分幾波。這也是難免的,一窩蜂地沖過來,誰家的宅子有這么大呢!
如今座師與房師,跟門生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這年頭,讀書人里面不孝不義的人多得是,甚至還有不少大義滅親的。但是,沒什么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跟自己的老師作對的,真要出了這種事,這人名聲也就壞了,光是人們的指指點點,就能讓你精神崩潰,曾經有個言官,覺得自己的老師做得不對,彈劾了一本,結果,回頭就被各種言語攻擊,最終一條腰帶把自己吊死了,死了也沒落個什么好名聲,說都說他活該。
因為門生不會背叛座師,因此,座師房師跟門生就是天然的同盟,不管是為了自己的前程還是為了自己所屬勢力的壯大,這些座師和房師也有意提攜自己的門生,尤其是潛力較大的年輕人,這樣的話,自然而然就能漸漸在朝堂中占據一席之地。因此,對于有意成為權臣的人來說,想要壯大自身的實力,擔任鄉試乃至會試的主考就是終南捷徑。
當然,這一點上,圣上自然不會樂意有這種事情,這也是為什么會試之后沒幾天,就要加上殿試,讓新科進士冠上天子門生這個名頭的緣故。不過很顯然,某種意義上,朝堂其實就是臣子與皇帝的博弈,哪怕朝堂上站著的多半是天子門生呢,那些官員該貪污貪污,該瀆職還是瀆職,該結黨營私的也不會落下。當然,也有很多忠君的,不過,這個忠君的法子是否符合圣上的期望,那就不好說了!那些拼命在圣上身上挑刺,指望著將圣上打造成上古圣君的,難道說他們不忠君嗎,只是很多時候事與愿違罷了。
因此,林如海以二品大員的身份,卻跑過來主持鄉試,也很容易理解,林如海自己都知道自己命不久長了,沒道理曾經派過御醫給林如海看診的圣上不知道,圣上自然樂意多給林如海幾次體面,甚至還有可能讓林如海主持明年的會試,反正林如海活不了多久了,自然沒辦法將這一科的舉人進士給網羅起來,平白給圣上增加了人手,簡直是要將人的剩余價值都壓榨出來。帝王心術,大抵如是。
林如海也很看得開,一榜的十個人只有一兩個年紀偏大了一些,三四十的人了,日后若是沒人扶持,按部就班地熬資歷的話,成就也有限,因此,說了一些學問上的話,點評了一下幾個人的文章還有字體,勉勵了眾人幾句,又按照官場上的慣例,留人用了一頓簡單的午飯,也便是了。飯后,大家各自起身告辭,史鴻卻留了下來,已經考完了,師生之間,也沒有太多需要避嫌的,門生跟入室弟子之間的差別,可是很大的,史鴻留下來,誰也說不出什么不是來。
“你的房師楊大人本是舉薦你為他那一房的頭名,卻被我壓了下來,鴻兒可怪為師?”林如海忽然開口說道。
“老師自然是為了學生好,學生自然不會多想!”史鴻趕緊說道,他可不會覺得林如海有什么私心,怕別人覺得自己徇私,才取了自己的學生,肯定還有其他的理由在。
林如海點點頭,嘆道:“你年紀還小,若是盛名在身,便是處在風口浪尖上,并非好事!并且,鄉試成績也算不上非常重要,名列一榜,已是足夠!真正能最終決定的,還是殿試!”史鴻才學不差,只要能過了會試,即便是處于拉攏史家的目的,圣上也會給史鴻一個靠前的名次,若是在一開始就大出風頭,反而很有可能到了最后一步的時候,要往下壓一壓,免得少年得志,顯得輕狂。
林如海見史鴻神情自然,并無刻意,也是點了點頭,曼聲道:“為師當年也是少年成名,雖說在別人看來,一直都是深受圣眷,仕途也無多少坎坷之處,不過,那也是無奈之舉,為師少年喪父,母親病弱,難有依靠,后來,雖說在科舉上頗為得意,也因此受人攻訐嫉恨,若非先父尚有一些遺澤,后來為亡母守制之后,謀缺就多有波折,后來才知韜光養晦之意!鴻兒你本身就非出身書香之家,若是再鋒芒畢露,與前程無益,不如暫退一步,須知,又有多少名臣權臣,出身一甲呢?”
“學生謹受教!”史鴻起身行了一禮,恭聲道。
“明白就好!”林如海嘴角含笑,“鴻兒你如今已經是舉人了,接下來的時間里面,也該與一眾同年多多交往,也該取個表字了!”
“學生煩請老師賜字!”史鴻立刻開口道。本來取表字這種事情,就應該是父母師長的事情,指望史鼎,估摸著史鼎為了這個能把頭發都抓禿了,還不如直接交給林如海一次性搞定呢!
林如海想了想,說道:“鴻,大也,楚辭中有云,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表字便叫子嘉吧!”
“學生謝恩師賜字!”史鴻再次深施一禮。
正事說完了,林如海也有了玩笑的意思,這會兒含笑道:“子嘉如今也是舉人了,也該到了成家立業的時候,想必過些日子,府上門檻都要被踩平了吧!”
這年頭,不論男女,成家都比較早,一般的人家,過了十一二歲,就要開始相看議親,有的甚至更早,差不多十四五歲,男女雙方都可以說是發育完全了,便可以正式成親了。史鴻如今十四歲,正到了議親的時候,尤其,史家蒸蒸日上,史鴻不光是可以襲爵的嫡長子,自身還很有出息,小小年紀便有了舉人的功名,這么一來,簡直就是打上了金龜婿的標簽,長安城里面家里有合適的未嫁女兒的人家都琢磨起來,有些跟史家有來往的人家已經打算回頭帶著女兒上門,向秦夫人打聽一下口風,也讓自己的女兒露露臉。
史鴻這會兒也反應過來林如海說的什么意思,不免有些尷尬,他如今還屬于毛都沒長齊的年紀呢,陡然說起什么婚事,讓他很有壓力,因此聽林如海這么一說,只得說道:“婚事還是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是依學生的意思,學生如今年紀還不算大,再等幾年也是使得的!”
林如海很是正經地點點頭:“這話說的沒錯,你如今還小呢,正是好生念書的時候。按為師的意思,等到殿試結束,在翰林院里面歷練個幾年,再成親也不遲!”按照林如海的想法,以史鴻的才學,再考慮到圣上對史家的看重,史鴻應該能混到二甲考前的名次上,也就是進士出身,回頭考個庶吉士,在翰林院實習個兩三年,這個時候自己的寶貝女兒也長大了,正好議親,成親,等到從翰林院出來,無論是繼續留在京城,或者是外放為官,都不影響培養夫妻感情。
林如海為自己的女兒考慮得不可謂不周到了,兩家本就有親戚關系,史家雖說根基淺了點,不過正因為這個,史家哪怕是為了林家的關系網,也會善待自己的女兒。史鼎是個有本事的,人品也不差,秦夫人來看過林黛玉幾次,據下人回稟,秦夫人性子直爽溫和,對林黛玉很是和善,頗有贊賞。再說史鴻,雖說不是琴棋書畫皆精通,但是也不是什么無甚趣味的書呆子,思維敏捷,并不刻板迂腐,平常說話也挺風趣,跟自己的女兒應該比較有共同語言。
林如海的想法,史鴻暫時還不清楚,上輩子他也沒來得及結婚,這輩子他對婚姻也沒有太多的期待,他上輩子已經不對愛情有什么期待,這輩子的想法同樣如是,尤其這年代,對于男子的約束很少,所謂娶妻娶賢,納妾納顏,若是父母定下來的妻子不合心意,有了嫡子之后,便納幾個美妾便是,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因此,對所謂的父母之命,并無什么抗拒。
要是林如海知道這小子還沒結婚,就想著納妾,只怕第一想法就是立刻一巴掌扇過去,將他逐出師門,哪里還會想著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所幸,林如海不知道,因為聽說史鴻至今在家也沒有通房伺候,對于家中的美貌丫鬟,也無逾矩之舉,因此覺得史鴻不是喜好美色之人,不會委屈了自己的女兒。在林如海眼里,自己的女兒自然是千般好的,他也不會去考慮別人看不上自己女兒的事情。
不過,林黛玉如今還小,史鼎秦夫人都在,林如海也不好這會兒直接跟史鴻說,你好好等幾年,回頭我將女兒許配給你。因此,閑話之后,便開始拉著史鴻,品鑒今兒個那些新舉人們送來的字畫。
之前的那一頓小宴非常簡單,不過是一碗清湯面罷了,林家這邊碗也不大,一碗也就兩三口罷了,史鴻如今正是發育的時候,因此,這會兒又餓了,林如海正點評著一副蔡學士的字,就聽見史鴻肚子里面傳來一陣“咕隆”聲,不由失笑:“倒是為師忘了!”說著,連忙叫人在東廂擺宴,帶著史鴻過去了。
史鴻在林家吃飯也不是一頓兩頓的事情了,史家的廚房都知道史鴻的一些喜好,因此,擺上來的菜肴有好些都是史鴻愛吃的,林如海不過象征性地動了幾筷子,便拿著一杯溫好的花雕慢慢喝著,含笑看史鴻吃得香,也沒什么忌口,心里不免有些羨慕,他如今的身體,壓根容不得他這般放肆飲食了,為了多活一段時日,好為女兒遮風擋雨,他如今不少東西連動動筷子都是不能了。
這會兒玻璃并未普及,雖說門窗上糊著薄紗,不過為了采光,天氣暖和且沒什么風雨的時候,這些窗戶都會被打開,因此,史鴻坐在這邊,正好能看見長廊還有園子里的花樹。這會兒,史鴻稍一抬頭,正看見園子里面,一個穿著淡青色襖裙的少女,帶著幾個丫鬟從園中小徑上走過,少女年紀不大,史鴻也僅僅瞧見了一個側臉,卻已經能夠看出少女日后何等的麗色,心中不由暗贊一聲,想來,那便是那位絳珠仙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