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太空之中,一顆蔚藍色的星球正在遠方靜靜的懸浮著。在距離它三十多萬公里的地方,“探索”號無人科考飛船正在緩緩遠離。
    在它前方同樣是一顆碩大的星辰。因為距離的關系,它看起來比遠方那顆蔚藍色的星球龐大出無數倍,雖然從數據層面來說,它的質量僅僅只有蔚藍色星球的八十一分之一。
    探索號無人科考飛船緩緩降低著自己的速度,并最終進入到了月球環繞軌道之中。在到達預定地點之后,它的船腹部打開,另一艘長度大約有十幾米的小型登陸飛船悄然落下,向著下方的月球大地飛去。
    在這個距離上可以清晰的看到月球風暴洋之中那個巨大的紅斑。它在月球的夜晚之中看起來尤其顯眼,如果有人在這里的話,他甚至無需借助儀器,就能清晰的分辨出紅斑與周圍大地的界限。
    地球,人類文明人類科學院,月球不明發光體研究處置中心,指揮大廳內。
    “何院長,‘鰻魚’號登陸飛船已經成功著陸。”
    何正奇攏了攏已經花白的頭發,平靜吩咐道:“釋放設備。各實驗室準備接收數據。”
    “是。”
    從此刻開始,鰻魚號登陸飛船之中所攜帶的十三臺月球車以及其月球車上面所裝備的超過一百種設備將會開始工作。數據會通過探索號無人科考飛船的中轉到達地球上的幾十個不同類目的實驗室之中,接受人類文明之中最為頂尖的科學家的分析。
    隨著來自指揮大廳的信號的到達,鰻魚號登陸飛船艙門緩緩打開,一臺大約有一輛小汽車大小,下方不是輪子而是兩條履帶的月球車緩緩駛出,向著左側駛去。在它之后,另一臺造型相似,但略小一點的月球車也駛了出來,但并未沿著之前那輛月球車的路徑,而是向著另一個方向駛去。
    在這之后,是第三輛,第四輛……一直到第十三輛為止。
    在這十三輛月球車以及登陸飛船前方,則是泛著妖異紅光的月球大地。
    那些紅色光芒已經從之前約莫幾十公里的高度,降低到了此刻的不足一米。但它們仍舊在慢慢的搖晃著,擺動著,就像是有風在吹著它們一樣。
    一臺月球車探出機械臂,從那些奇異光芒附近的月面之上抓取了一些灰塵,隨即返回到了登陸飛船內,將這些標本放置在了一臺不知名儀器之中。另一臺月球車則直接駛入到了光芒之中,在奇異光芒的“海洋”之中開始了探查。有一臺月球車并未動彈,而是將一臺造型怪異的攝像機升起來,如同凝視一般打量著面前的光芒,還有一臺月球車則噴射出一股火焰,如同飛機一般飛起,在這一片光芒之上開始翱翔。
    每一臺月球車都有自己特定的任務,也有自己需要收集的數據。在這十三臺月球車開始工作的一瞬間,數以GB的龐大數據流便即生成,循著月球車——登陸飛船——無人科考飛船——地球通訊衛星——地面指揮基地的路徑,從月球到達地球,并最終分流到早已準備好數據分析工作的幾十個實驗室,上千名頂尖科學家這里。
    指揮大廳內,黎修誠看了看分屏幕之上月球車工作的情景,察覺一切正常后,便低聲向何正奇道:“何院長,數據分析工作已經開始,您還是先去休息一會吧。”
    何正奇打開保溫杯喝了一口茶水,慢慢說道:“小黎,我有一種預感。”
    黎修誠今年已經五十多歲,早就過了被人稱為“小黎”的年紀。可是在何正奇這里,他就是實打實的年輕人了。
    “預感?”
    何正奇放下保溫杯,出神的望著那一大片奇異的紅色,語氣蒼涼而悠遠:“我們人類文明已經站在了命運的轉折點上。”
    黎修誠陪笑道:“您說的太夸張了,事情沒有那么嚴重。”
    何正奇笑了笑,沒有再說這個話題,而是問道:“之前月球軌道上那上百顆衛星全部失效的原因查出來沒有?”
    “太空軍救援的時候打撈了三顆衛星帶回地球,我們的工程師分析之后,發現這三顆衛星全部因為能量過載導致核心芯片燒毀從而失效。但到底是因為什么原因導致能量過載還不清楚。他們只知道,如此強大的電流根本就不在原本的設計規范內。唔,衛星本身不可能產生如此強大的電流。”
    何正奇站了起來,錘了錘腰部,嘆道:“歲數大了,身子骨不中用了。我去休息一會,小黎,你盯著這里。”
    黎修誠立刻挺身:“您放心。”
    此刻,首都市郊區,先驅者紀念堂內。
    自從二十世紀人類第一次進入太空,直到現在人類已經登錄火星,小行星,乃至于在月球上建立半永久式基地,時間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在這一百多年之中,為了探索宇宙,為了擴大人類的活動半徑,總計有超過兩千人付出了生命。為了紀念這些人類先驅者,人們建立了先驅者紀念堂,每年的固定時候都會進行緬懷默哀活動。
    原本先驅者紀念堂所記錄的遇難者數量是兩千一百三十一人,但現在,這個數字一舉突破了三千。
    在一次災難事故之中遇難九百余人,這種事情以往從未在航天史之中發生過。也正因如此,人們才會質疑,才會憤怒,才會強烈的要求調查真相。
    此刻文明政府已經公布了調查記錄,確認此次事件確實屬于自然災難,其中并不存在明確的責任方,社會輿論之中的質疑與憤怒才慢慢平息,在月震事故追悼會舉行的今天更是只剩下了悲痛。
    九百余名遇難者家屬,月震事故幸存者,主席特使等人悉數到場,除此之外,還有超過三萬名民眾自發到來,聚集在了先驅者紀念堂之外。
    主席特使滿含悲痛的聲音開始在先驅者紀念堂之中回蕩:“……為了文明的進步,為了拓展文明的視野,九百三十二名英雄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無愧先驅者這個稱號。我們定當繼承先驅者的遺志,砥礪奮進,不斷前行……”
    幸存者隊列之中,陳洛肅然站立。他平視著前方,視線緊緊的看著前面那九百三十二塊巨幅遺像。
    在這里面,陳洛看到了許多熟悉的人的身影。
    有隨和的詹文光主管,有活潑愛鬧的李霜,有墜入月谷,在最后時刻只是不斷催促自己離開的柴思淼……
    往事一樁樁,一件件從腦海之中閃過。紀念堂內響起了低低的哭泣聲,陳洛也在不知不覺中紅了眼眶。
    追悼會結束,人潮慢慢散去。陳洛并未就此離開,楊毅,李谷,孫怡等人也同樣如此。
    “組長,聽說你要回到太空軍去了?恭喜你。”
    似乎因為受到今天的氣氛感染,李谷也少了許多跳脫之氣,顯得莊重了許多。
    “是的。不過劉文耀司令準了我幾個月的假,我暫時還不用去報道。對了,你們呢?陶指揮長他們有了下一步的安排沒有?”
    孫怡紅著眼圈道:“還沒有。我猜大概是讓我們先去下屬某個研究所或者工廠里先過渡一段時間。”
    楊毅道:“我正好請一段時間假,回家多陪陪老婆孩子。不過就算以后再有去月球基地工作的機會,我也不會去了。”
    陳洛默然片刻,道:“也好。”
    “同事們打算這幾天到遇難的同事們家里慰問一下,陳洛,你去不去?”
    想起犧牲在月球基地中的詹文光主管,想起李霜等人,陳洛心中滿是悲傷。他鄭重的點了點頭:“我們一起去。”
    楊毅嘆息道:“行,那到時我通知你。對了,舒云現在情況怎么樣?”
    “我已經和基因編輯實驗室聯系好了,舒云很快就要去接受治療了。”
    楊毅拍了拍陳洛的肩膀,鼓勵道:“陳洛,不要太擔心,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是啊,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陳洛抬起頭來,將視線投向了天空之上。他似乎又看到了那一片如同噩夢一般的紅色光芒,思緒再度回到了那個充滿了動蕩與危機的時候。
    “現在的我們,也只能祈禱科學院早點搞清楚月震的原因,搞清楚那光柱到底是什么,以此來告慰遇難者們的在天之靈了……”
    無論從哪方面來說,無論陳洛還是楊毅,又或者李谷,孫怡,乃至于陶向榮,都是人類這個龐大文明之中的小人物。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過好自己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