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想不偏向也不行
高力士幾乎小跑著來到了興慶宮,事情他了解了,可突于想管自己的兒子和兒媳婦要東西,派去的人沒好好說話,威脅人家,.
如今對契丹是一安撫為主,眼看就封禪了,亂不得,偏偏在此刻,可突于非要管人家要東西。
怎么辦?皇上會偏向誰?要是偏向可突于的話,自己應(yīng)如何做?總不能看著兒子和兒媳婦吃虧,以前吃點虧,那是當(dāng)成玩了,現(xiàn)在是對外,絕對不能讓兒子受委屈。
“力士可有要緊的事情?”李隆基已經(jīng)知道昌寧那邊的沉浮湖是怎么回事兒了,張小寶答應(yīng)他,運來大量的劣質(zhì)鹽給他在京城周遍的莊園做一個人工湖,要求是每月對外開放十天,賺的錢歸張小寶,一部分是純利潤,一部分是用來養(yǎng)護(hù)莊園。
李隆基在知道了一點點原理之后,認(rèn)為張王兩家的高人果費尋常之輩,在高興張小寶和王鵑學(xué)會了高人的本事,見高力士一臉焦急之色過來,出聲詢問。
高力士顧不得擦汗,把信一遞“陛下,小寶和鵑鵑惹禍了,兩個孩子竟然……竟然……陛下您看看便知。”
李隆基還等著高力士說呢,沒想到最后還要自己看,把信展開,從頭看起,等看完之后也愣了。
突然間面色就變得陰沉。
高力士嚇了一跳,怕皇上降罪給小寶和鵑鵑。
“膽子太大了,把朕當(dāng)成什么?真以為讓著他就是怕他不成?”李隆基一字一頓地說道。
“陛下,小寶與鵑鵑還小,有事自然考慮不周。”高力士也不管李隆基生氣與否,此時不向著兒子還待何時?
“自然,小寶、鵑鵑小,他可突于也小?竟然欺負(fù)兩個孩子,還是趁著朕要泰山封禪之時,以為朕為了封禪會忍著他,維護(hù)于他?他要鬧事,就讓鵑鵑殺他們個片甲不留。”
李隆基把手上的信一甩,忿忿地說道。
呃?高力士愣了,原來不是生小寶和鵑鵑的氣,那就好辦了。
“陛下,可突于此人乃是養(yǎng)不熟的狼,對其好,其不記,對其惡一點,便遭反噬,不可不防啊。”
“朕也知道,但那邊的百姓不聽朝廷之令,徒奈何。”李隆基心里明白著呢,別看小寶和鵑鵑算計了自己幾次,每次都是自己輸,可兩個孩子并沒有什么壞心思,朝廷有事兒,都想著幫忙。
這幾年,張王兩家光是平白拿出來用于基礎(chǔ)建設(shè)和賑災(zāi)的錢就近百萬貫,凡是張王兩家有買賣的地方,稅收都提高了不少。
契丹呢,那真是養(yǎng)不熟的狼,不能有一點點地打壓,不然就會遭到背叛,根本不管以前對他們多好,說動手就動手,翻臉比翻書還快,孰親孰疏,一目了然。
高力士見沒兒子和兒媳婦什么事情了,放寬心地對李隆基說道:“陛下,不用為此事憂愁,可突于是厲害,那是小寶和鵑鵑未曾到積利州的時候,如今他契丹還敢像已往那樣動手?
鵑鵑手上可是有一萬精兵,都讓她訓(xùn)練近半年了,想吐蕃之時,鵑鵑臨危受命,領(lǐng)殘兵轉(zhuǎn)戰(zhàn)千里,這才有了讓吐蕃聞起名就弱己志的翼州后勤營,契丹的人比吐蕃更多乎?馬更快乎?刀更利乎?”
李隆基臉上露出了笑容,顯然是被高力士說的高興了,這可不是瞎說,事實也是如此。
“不錯,有鵑鵑領(lǐng)一萬精兵坐鎮(zhèn),量他可突于也不敢鬧,鬧也打不過來,信中未說積利州那里別的事情,那邊現(xiàn)在如何?”
“陛下,前幾日小寶來信,言,陛下所要十根百年人參已準(zhǔn)備妥當(dāng),另有鹿茸兩具,給陛下冬日泡酒用,其余各種海產(chǎn)無數(shù),并提出今年上繳租稅,只是租子較少,待明年便可多了。”
高力士自然要挑好的來說,其實也沒有不好的,小寶和鵑鵑從未抱怨缺錢缺人手,也沒說當(dāng)?shù)亟ㄔO(shè)如何如何的苦,百姓的人怎樣難過,讓免稅,感覺上兩個人不像孩子,就似那送來的中所道的定海神針一樣。
放在任何地方都讓人放心,秉承著張家高人的行事風(fēng)格,從不抱怨述苦,所有的困難都能克服,遇強(qiáng)更強(qiáng)。
李隆基微微點頭,眨了兩下稍稍泛紅的眼睛,說道:“朕知道,許多臣子即便嘴上不說,心中也認(rèn)為朕偏向于小寶和鵑鵑,但要朕來說,不向著他們向著誰?誰有他們那樣的本事?誰能比他們做的更好?
一個個的都是大人,還非要跟孩子較勁,又比不了兩個孩子,滿朝文武,朕不說讓他們比小寶、鵑鵑做的更好,到積利州去,只要能做到兩個孩子一半,朕就同樣偏向,但誰能?”
“陛下,可不能慣著小寶和鵑鵑,待他二人在那邊呆夠了,就讓他二人回來,以免往后難以控制。”
高力士這時又開始反對李隆基的話了,可仔細(xì)一聽他的話,就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矛盾之處,以免難以控制不錯,但什么叫呆夠了,真呆夠了,估計也就難以控制了。
李隆基也沒去管高力士話中的意思,他才不相信高力士好不容易弄個兒子就一點也不關(guān)心,有的大臣都說了,他家中的家具和好東西那是數(shù)不勝數(shù),哪來的?平常人想行賄根本沒有門路。
還不是小寶和鵑鵑給的,據(jù)說為了過年,運來的煙花和賣的都不一樣,比賣的要大,包裝上也好,里面想來也不會差。
還有從積利州送來的鹽,一部分送到了洛陽,一部分送到了自己這邊,還有一部分就送到了高力士的家中。
鹽的顏色并不是雪白,而是帶著一點點綠,據(jù)說是經(jīng)過了十幾道工序加工而成,其中一道還是和昆布一同煮,能夠預(yù)防大脖子病。
自己也吃了,不用說放在菜里,即便是拿出來一粒放在嘴里也可以,不那么咸,但有味道,這要是沒有高力士,憑小寶和鵑鵑的性格,想來自己也吃不到。
“寫信給小寶與鵑鵑,讓他二人看問整個河北道北部,遇事可先做后上報。”心中嫉妒高力士的李隆基決定用張小寶和王鵑來壓那一片地區(qū)。
“是,陛下,那用不用再給鵑鵑派兵?”高力士明白,皇上這是想著依靠小寶和鵑鵑收拾那里了,又擔(dān)心兩個人的兵力不夠。
李隆基盤算了一下,說道:“寫信問他二人,想不想要兵,從何處要兵,只要他們能夠控制住河北道北部,就算鵑鵑要她在山南道的那幾千與她在吐蕃征戰(zhàn)過的輕騎,朕也給她。”
“臣這就去做,陛下,那封禪的時候帶不帶小寶與鵑鵑?”高力士答應(yīng)一聲,突然想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封禪啊,多大的事兒啊,要是不能帶著小寶和鵑鵑,兩個人該遺憾了。
“那要看兩個人的本事了,他們能把那邊穩(wěn)下來,就讓他們來,穩(wěn)不下來就留在積利州。”
李隆基略微思考了一下說道。
其實他很想帶著張小寶和王鵑,對他來說,兩個孩子實在是太有欺騙性了,衛(wèi)護(hù)做的再好,也不免有疏漏之處,把兩個孩子帶在身邊,關(guān)鍵時刻就是撒手锏。
不僅僅是兩個人合在一起可以對抗一個最厲害的護(hù)衛(wèi),更主要的是,護(hù)衛(wèi)能做的事情他們能做,他們能做的護(hù)衛(wèi)做不了,他們可以隨時統(tǒng)兵,而且鵑鵑那被很多人稱為鬼才的戰(zhàn)術(shù)也讓人放心。
高力士這下沒話說了,哪怕他也想把兒子和兒媳婦帶去,究竟如何就看兩個孩子走到什么程度了。
答應(yīng)一聲,剛要離去,李隆基又說道:“問罪可突于,他為何在此關(guān)鍵時刻招惹積利州官員。”
高力士的信很快就送到了積利州,這時積利州也有信鴿了,剛剛養(yǎng)出來的,送到洛陽一部分,也送到京城一部分。
等待著兩邊回信的張小寶看到干爹的信,笑著對湊過來的王鵑說道:“看看,李隆基還是護(hù)著我們的。”
“廢話,他除非是缺心眼,否則自然會偏向我們,我們和可突于能一樣么?他要是敢不護(hù)和我們,我就返了他,他又能如何?”
王鵑絲毫不領(lǐng)情。
“是,他要是傻到那個程度,也該返了,然后把李珣推上位,就憑他那武器程度,我還真不信他能打得過我們,他以為他是誰?能達(dá)到那種沒有搶,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的程度?”
張小寶也贊同王鵑,兩個人現(xiàn)在再也不用擔(dān)心李隆基突然對付他們。
“那現(xiàn)在呢?”王鵑問道。
“現(xiàn)在就要打宣傳戰(zhàn),我還想著去泰山看看封禪是什么樣呢,逼可突于服軟。”張小寶認(rèn)真地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