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集齊力量兵起程
又經過幾日的努力飛翔,更瘦的水云終于回到積利州的州府.
看到水云疲憊的樣子,把張小寶等人心疼壞了,早已準備好牛被宰殺,張鷹更是陪在旁邊說著不知道水云能否聽懂的話.
竟然是多事人,不是猜測中的吐蕃與突厥.拿到情報的張小寶顯得非常疑惑.
那也不能證明背后沒有兩個地方的身影,五百人,估計還不夠那邊奴隸軍團填牙縫的,多虧寫信告訴那邊不要輕舉妄動,不然都給消滅了,上哪找出兵的借口?
王鵑看到情報顯得非常高興,這下好了,有出兵的借口,可以把周圍都督府的人調集過去,到時候就是進行下一步的關鍵時刻.
張小寶也明白王鵑的打算,這次把別人的士兵帶走,通過一路上的好吃好喝,加上她的指揮藝術,能夠極大地打動士兵的心,到時候招過來會多一份戰斗力.
就算有人因家人在地方上無法招過來,也能通過他們的嘴向其他人傳揚自己等人的厲害之處,往后萬一對其他地方動手,也能起到打擊士氣的作用.
但還有一個事情需要解決多食人如今還不是與我大唐敵對的態度,如果我們打了他們,會不會出現外交上的麻煩?
怎么不是敵對?砍了我們的梭梭樹,就是對我們的挑釁,是對我大唐紅果果的侵略,我積利州可不是東北北大營,真應該考慮外交麻煩的是多食人,他們需要付出足夠的代價來平息我大唐人的怒火.
王鵑才不會去在乎什么國際關系,如今的大唐還是很強大的.
好吧,給參加演習的人送信,讓他們做好準備,相信我們的友誼可以通過戰火的考驗.見王鵑堅持,張小寶自然不會繼續反對,邊說邊鋪開桌子上的紙,給別人寫信.
與送往周圍都督府的信一同的是送向京城的信,京城可沒有水云這樣同靈的鷹,還不知道金川的具體情況如何,彭州關那邊估計也僅僅是剛剛得到消息,并派出人來用最快的速度朝京城送信,但那還得等上很長時間才能送到地方.
李隆基剛剛和張說等人商量好接下來的事情,準備全力支持張小寶與王鵑,至少在名義上會如此,至于派兵,就當是平時的訓練好了,總不動動,士兵們的身上會生銹.
結果剛剛確定對河北道那里的決議,就被信到的消息又給沖擊了一把.
力士,鵑鵑要開戰了.李隆基接到消息的時候在品茶,今年的新茶下來了,有不少頂級的好茶,自從說了不用每年都送最好的東西之后,李隆基這才能夠享用到,不然還得繼續喝原來的一級茶.
高力士明白皇上的意思,雖然皇上只說了幾個字,但是想問自己是否應該再于劍南道那邊舉行什么演習.
陛下,臣認為,此時不可在劍南道動手,一者,那里的軍隊還不是義務兵,是當地節度使從當地籌集到的錢財招募的士兵,如小寶鵑鵑所言,有信念的士兵才是用著最放心的士兵.
對高力士的話,李隆基沒出聲,目光中卻是贊同的,如今京城及周圍的州府已經在招義務兵了,待遇上沒有積利州那樣高,可比起招募的士兵來說,更能解決想要參軍之人的后顧之憂.
故此成果還算不錯,至于幾年之后的工作安排問題,一個可以送到各地的官府去當個衙役,另一個則是送到張王兩家及其合作的商人產業中,這是當初說好的事情.
高力士繼續道:二者我大唐不應對此出聲,哪怕小寶是臣的義子,他二人對我朝又非常重要,金川那里不是我大唐的地方,小寶與鵑鵑出兵是其二人之事,我朝說話,那豈非是承認金川歸于大唐,吐蕃作何想?
李隆基其實也是如此想的,但他不好直接說出來,小寶鵑鵑兩個人可是幫著他鎮守一大片地方,關鍵時候不幫忙,萬一兩個小家伙鬧脾氣該怎么辦.
話從高力士的口中說出來便不同.
也好,就聽力士所薦,小寶那邊......?
“那邊由臣寫信去說,臣相信,其二人也是這番想的,.”
高力士連忙把任務接過來。
李隆基也跟著說道:“讓江南東道的水軍去配合河南道的演習,地點,登州一線。”
消息很快又送到張小寶手中,看過之后,笑著對王鵑說道:“李隆基這是告訴咱們以私人的名義出兵,在其他的方面給咱們補償,如今就看各都督府的人配合與否了。”
一個個被張小寶和王鵑找到合作演習的都督府的人接到張小寶要求把演習放在金川的時候,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只以為張小寶二人是想帶著兵過去顯示一下自己曾經的戰績。
考慮到一路上的所有補給全由積利州負責,不用自己再出錢,加上行軍遠路可以幫忙練兵,也便答應下來。
可等著兵出來,上路之后,京城那邊收了他們賄賂的人終于是把最近的消息傳了過來。
“什么?金川那邊有烽火消息?不好,一定是張小寶和王鵑的地方有危險,他二人是想讓我幫他們過去打。”可突于在受到消息之后,馬上就明白了,眼珠子轉了又轉,想要拒絕參加。
旁邊的幕僚則是出聲勸道:“不可不出兵,若不出,他二人第一個要打的就是我松漠都督府,何況那邊想來沒有大仗可打,不然他二人怎有時間于這邊調兵?”
“那也不能讓他們好過,待我想個辦法。”可突于還是不想這樣簡單地妥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