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塵”死后,寧軒轅一邊對朝堂展開最后一輪清洗,一面大張旗鼓籌備自己的登基大典。
日子定在三月二十,一個黃道吉日。
時間很快到了三月十九,寧軒轅登基前一日。
新君登基乃是大事。
所謂缺什么補什么——WwW.ΧLwEй.coΜ
寧軒轅得位不正,所以對登基大典的要求是——能有多隆重便得有多隆重。
在他的命令之下,整個龍國朝廷都極有效率的行動起來。
禮部下轄的直屬機關——
司設監陳御座于奉天門,欽天監設時鼓,尚寶司設寶案,教坊司設中和韶樂……
高效運轉之下,登基儀式的準備工作,很快就完成了。
到時京城但凡有品階的文武百官都必須盛裝出席,同時允許萬民參觀,瞻仰新君威儀。
同時還邀請了一百多個國家,允他們派遣使團參加龍國新君的登基大典。
其中就包括阿利卡、阿爾薩斯、金雀花、羅剎等大國,連高麗、暹羅、神風、瀛洲等東方大陸的中等國,也都收到邀請。
諸國使團,提前一天就到了龍國京城,在各自使館住下了,只等明日龍國新君舉辦自己的登基大典。
寧軒轅這登基大典倒是辦的莊嚴隆重,甚至有萬國來朝的氣象。
至少表面上是這樣的。
不過這些都不過是用來粉飾太平罷了。
表面功夫做的再好,也改變不了寧軒轅的不得人心。
蘇塵死訊傳出后,龍國子民,但凡有點良知的,都悲傷不已,就如死了親人。
但因為飛魚衛的嚴密監控,并沒有人敢公開祭拜,或者發表任何針對寧軒轅的言論。
因為蘇塵之死,龍國子民的情緒已經壓抑到了極點。
而今的龍國,就好似一個火藥桶,看起來風平浪靜,但只需要一點火星便會炸開。
就在寧軒轅的登基大殿前夜,一封從詔獄傳出來的血書,充當了這個點燃火藥桶的火星。
徐公子死了。
那個年紀不大卻已有大儒風范,又樂善好施,在民間極有賢名的公子徐沐,居然就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沒有經過任何程序上的審判,凄慘死在了鎮府司詔獄。
徐沐死前,留下了一封血書,由一個還有丁點良知沒有泯滅的獄卒帶了出來。
也正是因為這封血書,龍國子民才有渠道了解到,徐公子死前,在獄中遭遇了什么。
他死前遭受了許多難以想象的酷刑。
鞭打,杖擊,土袋壓身,竹簽刺入十指,灌辣椒水,坐老虎凳,最后甚至被刺瞎雙眼,刺聾雙耳……被折磨到身無完骨、尸供蛆蟻。
這一系列慘無人道的折磨和酷刑,自是為了讓徐沐屈服,把跟敵國媾和的臟水潑到他的父親徐東陽和義弟蘇絕塵身上,從而給倒行逆施的寧軒轅洗白。
但是出乎寧軒轅和方天佑等人的預料,徐沐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居然如此硬氣,受了一天一夜的酷刑,都沒有絲毫屈服。
到得最后,連負責刑訊的幾個劊子手都害怕了。
連他們自己都想不明白,明明自己手握屠刀,卻為何會害怕一個已經被折磨到半死的徐沐。
他們當然想不明白。
他們永遠不會明白。
屠刀能夠砍下腦袋。
屠刀永遠殺不死光。
或許是因為徐沐的剛硬讓劊子手們絕望,亦或者是因為心中那莫名的畏懼,他們終于決定殺死徐沐。
最后由錦衣衛指揮使方天佑負責這最后一道程序——他把一根大鐵釘釘入徐沐腦袋,從天靈蓋直直釘入。
徐沐當場死亡,年方二十七。
一個偉大的殉道者,就這么走完了他年輕的一生。
他真正做到了視死如歸,真正做到了臨大節而不奪。
在檢查徐沐尸體和整理遺物時,他的臨終血書被一個劊子手發現了,此人十分高興,打算拿血書去請賞。
但當他看完這封血跡斑斑的血書后,他改變了主意。
他瞞著方天佑,把這封血書偷偷帶回了家,他的妻子知道后十分惶恐,讓他趕緊交出去。
此人卻并不理會。
他緊握著這封血書,一邊痛哭,一邊自語。
“不,我要把這封血書公之于眾……”
“我要讓龍國之民都知道,徐公子臨死前都遭遇了些什么……”
“就當……就當是為我犯下的罪孽……贖罪吧。”
于是龍國之民才有機會看到這封血書,才知道徐公子臨死前,都遭遇了些什么,也知道了徐公子是靠什么為支撐,抗住了長達一天一夜的酷刑。
血書里面有著這樣的字句——
“何謂君子?臨大節而不奪也!”
“執此一念,終可無愧皇天后土,天下萬世!”
“我徐沐一介書生,胸無曠世之才,身無縛雞之力,卻也甘愿用我的腦袋,用我胸口的一潑熱血,告訴某些人一個道理——總有些東西是屠刀殺不死的。”
“大笑,大笑,還大笑!刀砍東風,于我何有哉?”
他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也不知道死后何人知曉,甚至不知道這封臨終血書能不能夠被人看到。
他什么都不能指望。
他只有徹底的孤獨和無助,無盡的苦痛和慘烈。
但他在最絕望時寫下的文字,卻沒有絲毫頹敗,反而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拷打,折磨,毫無人性的酷刑,制服了他的身體,卻沒有征服他的意志。
哪怕到最后一刻,他都堅持著自己的信念。
“他們應該已經明白了,他們的酷刑從我這里得不到任何他們想要的東西……”
“接下來他們應該會殺死我吧……”
“人固有一死……我徐沐死在這里,不過是求仁得仁,死得其所,不憾于天,亦不怨于人。”
“我死之后,惟愿我龍國之民……生而平等,人人如龍……此癡愚念頭,至死不改。”
百年以后,徐沐的這封血書,被編進了歷史書課文。
主編被問到理由時,這么說道:
“我龍國將近千年國祚……可有一人,不求家財萬貫,不求出將入相,不求青史留名,唯以天下、家國、百姓為己任,甘受屈辱,甘受折磨,視死如歸?”
“答案是有的。”
“公子徐沐,不求錢財,不求富貴,不求青史留名,卻有慨然雄渾之氣,萬刃加身亦不改其志。”
“回首百年前龍國那場浩劫……許多人都說,最終站出來匡扶社稷、扭轉乾坤的,是那個仿佛神明般的男人,我龍國永遠的戰神蘇絕塵閣下。”
“但許多人似乎都忽略了,在當時那場浩劫中,除了蘇絕塵閣下,亦有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為了守護這人間的光明,付出了些什么。”
“從劍神林北冥到十三劍衛,再到代替蘇絕塵閣下去死的那位無名刺客……最后便是在詔獄中慷慨赴死的公子徐沐……他們……都不應該被忘記。”
“這便是我把這封血書選進課本的原因……總有些歷史,是值得我龍國之民千秋百代去銘記的。”
“他們都是英雄,千年之下,終究不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