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之暉正在書房撰寫策論。</br> 是此前院試的考題,雖然嚴夫子看過考卷后覺得已經寫得很好了,但趙之暉還是認為不夠好。</br> 這幾天反復思量又重新寫了一篇,把自己覺得不合理的地方改了。</br> 這份策論他不準備拿給嚴夫子看。</br> 嚴夫子只有秀才功名,一直都待在平昌縣,就算拿去,他也評判不了好壞。</br> 趙之暉放下筆,學海無涯,近段時間他已經感到學習有些吃力了,提出的問題嚴夫子解答不了,思路進行不下去。</br> 不知道縣學的舉人們能否解答呢?</br> “趙家二郎,之暉啊……”</br> 趙之暉準備把晾干的紙張收好,沒想到聽到了叫門的聲音。</br> 沒一會兒就見花嬤嬤一臉喜色的進來了。</br> “二少爺,報喜的官差來了!”</br> “官爺您坐,我是桂花村的村長,趙保田,家里小輩勞您久等了!”</br> 那官差也不客氣,直接在堂屋主桌坐下了,理所應當的接下趙保田給他倒的茶水。</br> 他是府城的官差,小小村長當然不會放在眼里。</br> 給廩生報喜得的紅包數額要大些,但是沒想到這次的第三名竟然出自這么一個小山村,原本進村時他已經沒抱什么期望了。</br> 等看到趙家宅院又暗自竊喜,這次紅包肯定不會小,也消了些連日趕路的怨氣。</br> 趙之暉趕到堂屋,就見村長在一旁倒茶賠笑,那官差有一搭沒一搭的接話。</br> 見趙之暉來了,他才連忙起身,臉上堆滿笑容。</br> “恭喜趙秀才,這朝得中,前途不可限量啊!”</br> 趙之暉行了拱手禮,接過官差遞過來的掛了紅封的喜報:“多謝這位官爺,一路趕來辛苦了,這點兒小錢拿去吃些酒水。”</br> 官差接過紅布包,掂量了下,臉上的笑容更加真心。</br> 趙保田看得滿意:“官爺,我已經讓人準備酒席了,吃了再走吧!”</br> “不勞村長,我還趕著下一家報喜,就不打擾了。”</br> “好的好的,您慢走啊,慢走!”</br> 等官差走遠了,趙保田用力一拍趙之暉的肩膀,高興得大笑:“哈哈哈,好樣的之暉小子,我就知道你行,從小村里小孩就數你腦袋瓜最聰明!”</br> 方才只敢觀望的其他村民也走了過來,直接把趙之暉圍住了。</br> “可不是嗎,小時候趙二郎就喜歡看書?!?lt;/br> “對對,我記得七歲吧,因為看書差點掉糞坑里了 !”</br> “哪兒啊,就是河里,哎這不是說趙二郎都掉了兩次水了,我們那條河不會是狀元河吧!”</br> 趙之暉:“……”夸的很好,下次不用再夸了。</br> 還好趙保田過來阻止了村民繼續說下去:“去去去,別胡說,被人聽見別害了之暉?!?lt;/br> 趙永年到了,背上背著背簍,里面裝了不少板栗。</br> “之暉啊,我剛看到官爺了,是不是中了?”</br> 山林里的野板栗熟了,這東西外殼都是刺,長在深山里,難找的很,尋摸的人不多。</br> 是趙之暉從小就愛吃,所以他才專門帶著趙安義進山去幫他摘。</br> 也是因為進山了,讓找趙永年報喜的村民沒看見人影,要不是他自己在山上看見官差的身影,還不知道這事兒。</br> 趙安義落后一步:“爹,你看二弟手里的紅封,肯定中了,二弟是第幾名啊?”</br> 一聽問名次,其他村民不再喧嘩。</br> 趙之暉在眾目睽睽下打開紅封,看清后,嘴角不自覺露出一抹笑容。</br> “是第三名,考中廩生了!”</br> “太好了!”</br> “哈哈哈,好小子,諸位,二弟這朝高中是喜事,三天后趙家做東辦席,大家都來沾沾喜氣!”</br> 周圍村民又是好一頓道賀,沒一會兒辛月幾人也回來了,村民這才慢慢散去。</br> 桂花村因為趙之暉高中之事,一片喜氣洋洋,除了辛家。</br> 就在喜報當天,賭坊的人找到辛家人,拿出了辛大福的借據,折合利息至今一共是三十兩!</br> 辛家根本拿不出來這么多錢,全家所有的錢加起來只有八兩銀子,這還是加了后面劉燕賣糧食的錢。</br> 不管劉燕怎么哭嚎,賭坊把銀子搶走,值錢的家什全部搬走,勒令三天內辛家賣地還錢,不然就要打斷辛樂的腿。</br> 這三天趙家歡欣鼓舞的準備酒席,辛家恰恰相反,一片愁云慘淡。</br> 今年的院試廣寧府下參與的考生一共九百三十五名,錄用前四十八名。</br> 以往院試都是錄入四十幾名左右,這次因為算學題難度增大,已經酌情多上榜了幾名。</br> 考試競爭激烈,能在這么多考生中考中第三,在平昌縣來說,已經算得上才華橫溢,所以趙家的宴席參加者眾多。</br> 縣城中的大戶都派了人參加,開席時更有縣衙師爺帶了縣太爺的手書,邀請趙之暉過府一聚,把宴席推向了高潮。</br> 藍少洋幾人都回來了,藍少洋還不錯考中十八名,趙倫厚積薄發考中十三名,吳復靖壓線過的,得中四十六名,只有徐儒辰落榜了。</br> 雖然考過出來后他就已經知道結果,但其他友人都中了,只剩自己,心中難掩失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