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集模范戰俘營
寬敞、明亮、干凈的營房里,十張單人床呈兩排伸展出去,每張床上都鋪著泛著青的細竹席子,薄被單疊成規整的“豆腐塊”,一絲不茍地擺在床頭。每張床邊都有一張桌子,一只床頭柜。床頭柜上擺著暖瓶,桌子上擺著一套干凈的碗筷,有的還有幾本書、幾張《大清日報》。
每兩張床之間就有一扇窗戶,寬敞明亮,一塵不染,玻璃擦得一塵不染,比麥當勞的櫥窗還干凈。要不是窗格子,向小強幾乎都以為沒裝玻璃。
每個窗臺上都擺了一盆海棠,開得都非常好看。
有幾個戰俘現在正在營房里,他們有的坐在床上,有的坐在凳子上,都鄰著桌子看書、下棋。
總之,營房里很安靜,很祥和,甚至可以說充滿了和諧。
向小強環視了一圈這座戰俘營房,心中感嘆,這哪里是戰俘營,這條件比自己大學宿舍還好。
身后的兩個北清記者立刻閃身上前,一人扛著照相機,一人扛著攝影機,都把鏡頭瞄準了向小強,然后又轉向營房里的情景。
“嘭!嘭!”
兩下鎂光閃過,攝像機也“喀拉喀拉”地轉動起來。
再看那些戰俘們,他們都顯得很緊張,臉上一陣紅一陣白,但都還是低著頭,繼續“專注”的看書、下棋。
向小強心中五味雜陳,深吸一口氣,輕聲地說道:
“弟兄們,你們受苦了。向小強來了。”
他一句話一說出來,營房內的幾個戰俘同時放下書和棋子,抬起頭來,然后異口同聲地說道:
“啊,向大人,原來是您!”
接著幾個人整齊地鼓起掌來。
向小強心里越來越不是滋味。這些年輕弟兄們從小在南明寬松、正常、不怎么需要說謊的環境中長大,現在卻在俘虜營里被訓練的像木偶一樣……可想而知,這大半年來,他們受了多大的屈辱和精神折磨!也可以想見到,其中有多少人會受不了而反抗、最后還是在各種可怕的懲罰下屈服……
旁邊的兩個北清“記者”扛著照相機和攝像機,不斷地拍攝者向小強在營房里的鏡頭。最重要的是,他們要拍下這優越的環境,而且向小強也一定要在鏡頭里。這就表明,大清確實給這些南明戰俘提供了最良好的優待。而向小強是南明的使者,這次來是查看明軍戰俘待遇的。他也在鏡頭里,就可以表明他對這一切都認可了,不管北清真的也好做戲也好,這就成了無可辯駁的事實。今后不管是對內宣傳,還是對外強辯,都是極好的材料。
向小強心里很難受,看了一眼旁邊的鏡頭,還是走上前去,和自己的士兵們擁抱。
盡管他們都像是木偶一樣,但向小強在擁抱的時候明顯感受到了強烈的力量,和他們隔著胸膛傳來的心跳。
……
“怎么樣,弟兄們,”向小強坐在凳子上,看著幾個人笑道,“這些日子受了不少苦吧?”
營房里突然靜了幾秒鐘,鴉雀無聲。然后,一個戰俘站起來,朗朗地說道:
“不,向大人,我們在這里一點也沒有受苦,大清的長官們待我們就像親人一樣。記得有一次,我生病了……”
接下來,向小強和鄭玉璁坐在那里,強忍著惡心和心中的憋氣,硬是聽完了幾個小伙子每人一段的“感動經歷”。期間鄭玉璁好幾次受不了,想當場發飆,但是都被向小強咳嗽、眼神給止住了。
向小強比鄭玉璁更能理解這些年輕士兵們。
他們被強迫重復謊言,已經夠可憐的了。不管怎么說,現在他們還在北清手里,就先配合他們完成任務吧……等回到大明,還怕聽不到真話嗎?
但是,向小強默默聽著耳邊的明顯謊言的時候,心中卻有一種疑慮:自己和鄭玉璁此行來,就是為了接他們回大明,這個他們應該都知道。但為什么還要那樣一絲不茍地去完成北清交給他們的“任務”?
他雖然想不明白,但心中有種感覺,一種很不好的感覺。說不出來,仍是一種北清籠罩一切的感覺。
……
查看了幾座營房之后,已經是中午十二點了。這時候陪同的北清官員邀請向小強和鄭玉璁去軍官餐廳用餐,說已經安排下了午宴。
向小強和鄭玉璁對視了一眼,都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不必了,”向小強說道,“帶我們去戰俘食堂吧,我們就在那里和我們的弟兄們一起吃午飯。”
出乎二人意料的是,幾個陪同官員立刻一口答應,笑呵呵地給他們引路。
兩人又對視一眼,都知道怎么回事了。――食堂也被人家安排好了。
一座幾百平方米的長型大房子里,飯菜的香氣撲鼻而來。向小強估計的是,明軍戰俘們會排著隊從窗口前經過,負責打飯的戰俘則會在他們每人的盆子里裝進幾勺飯菜……至于飯菜,自然是很拿得出手的,起碼不能比明軍里的盒飯差吧。
但是眼前的景象確實把他雷倒了。
在一臺臺電風扇的涼爽吹風中,一張張飯桌一字排開,每桌坐四個戰俘,飯桌鋪著嶄新的臺布,上面除了一瓶鮮花之外,還有八道菜,一盆湯,主食是小籠包子。此外,還有清兵扎著圍裙、帶著套袖,推著小飯車來回走動,飯車上裝著幾大桶菜和湯。不時有戰俘招一下手,于是飯車就會停下,然后那個清兵會彎下腰來,很和藹地問這桌戰俘想吃什么,然后為他們加菜……
向小強一時不知該說什么好了,抬起手臂撓了撓后腦勺。
這實在超出他的想象力了。
旁邊的北清記者不失時機地抓拍到了這個鏡頭。
“看來我們真沒打錯注意,”向小強轉頭對鄭玉璁笑道,“在戰俘營吃飯,明智的選擇。”
鄭玉璁也笑道:
“是啊,我懷疑跟他們去吃歡迎午宴都不如這里吃的好。呵呵!”
……
和戰俘們共進午餐之后,向小強和鄭玉璁又被北清官員們陪著,去查看了戰俘營的其他一些地方,無處不是一片幸福景象。總的感覺,這不是戰俘營,甚至連普通兵營也比不上。幾乎像度假村。
但是一下午看下來,向小強和鄭玉璁也都大致估計了一下,整座戰俘營中看到的明軍戰俘,差不多只有幾百人,最多八九百的樣子,和六千多的總數還差得很遠。
向小強要求接著去看其他戰俘的營地。但是陪同的北清官員卻說,六千多戰俘全在這里了。
鄭玉璁也和向小強一樣,盯著眼前一本正經的北清官員們,不知道是他們表述錯了還是自己理解錯了。
向小強呵呵笑道:
“你們是說,六千多明軍戰俘全在這個戰俘營里?就是我們今天看過的這個戰俘營?”
“當然了。”
“什么意思?我們今天下午看到的這幾百人,你們說就是全部的六千人?”
一個北清官員馬上更正道:
“郡主差矣,怎么是幾百人呢?貴軍全部戰俘已經都在這里了。六千多人,一個不少。你們不是都看過了嗎。”
鄭玉璁瞇著眼睛,不可思議地道:
“可我們一下午見過的,只有這幾百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