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集俯沖轟炸的悲劇
紫金山要塞中央指揮廳角落里的常規會議暫時停頓,一圈將領都望著走過來的向小強,還有他身后的王鶴翔。
但向小強并沒有直闖會議,而是在幾米遠的地方和張照先的副官說了幾句話。張照先的副官點點頭,走到張照先身邊,和他耳語了幾句。張照先沉吟了片刻,又對副官說了幾句。
副官回到向小強身邊,對他小聲說道:
“總參謀長請您先到休息室里稍等一會兒,會議結束了他就和您談這個問題。”
向小強道了謝,帶著王鶴翔去了休息室。
張照先看著向小強的背影,示意馮嶺才司令可以繼續講了。
然后,他偏過頭,對唐云生耳語了幾句,告訴他向小強的意思。唐云生也點點頭,心中有數了。
張照先對向小強剛才的表現還是比較滿意的。這雖然是個普通的常規匯報會議,但向小強畢竟沒在參加名單之列。向小強剛才直沖過來的時候,他和一圈將領一樣,都以為向小強要自行闖進會場呢。雖然向小強深得圣眷,也深得總參謀長信任,但果真這樣就未免顯得太恃寵而驕了點。
如今看來,這年輕人還是懂事的。
……
半個鐘頭后,會議開完,眾將領起身各自離去。張照先示意李國梁留下。他和唐云生帶著李國梁進了一間小會議室,然后讓副官把向小強和王鶴翔叫來。
“這么說,”張照先坐在椅子里,開門見山地說,“挺之,你的意思還是主張加工一批大口徑‘冰雹’?”
說著,他瞥了一眼向小強身邊的王鶴翔。向小強敏感地捕捉到了這個眼神,跟著看了一眼王鶴翔。他發現王鶴翔被張照先這一眼瞥得有些不安。
向小強明白了,原先王鶴翔參與設計冰雹炸彈的時候,就主張擴大口徑,用80mm的來加工,這樣除了可以轟炸地面敵機之外,在轟炸敵軍火炮陣地這樣大片硬目標的時候,也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后來還是60mm派占了上風。現在張照先大概認為,王鶴翔這老頭回去后不死心,又攛掇著向小強來繼續要求,想借助向小強的影響力實現自己的計劃。
向小強嘻嘻一笑,馬上說道:
“明公,今天是我把王司令拉來的。我一直就覺得應該把冰雹炸彈威力弄大一點,又擔心自己不是搞技術的,跟明公、唐公談起來的時候說不明白,就把王司令拉來當活字典,呵呵……”
張照先和唐云生相視呵呵一笑,都沒有講話。向小強心說壞了,越描越黑,倆老頭越發不信了。
“怎么,”唐云生笑道,“還是嫌60毫米的不過癮?想要更大的?”
向小強也笑道:
“要說過癮,那肯定還是60毫米的過癮……咱們搞這種冰雹炸彈,不就是圖的它這種冰雹般的效果嗎。那自然是口徑越小裝彈越多、撒的越廣、越勻了。不過,這不是過不過癮的問題……唐公,還是那句話,60毫米的炸毀一架飛機剛剛好,炸火炮、炸坦克就不行了。而清軍在江北布置的幾個大型炮群,每一個都對準了我們的沿江城市,如果不能在開戰第一時間炸掉它們,那我們的城市,還得遭受年初南京那種慘劇。而對付這種炮群,最好的就是……”
唐云生打斷他,直接說道:
“挺之,你也知道,在年初戰爭、還有南洋戰爭中都證實了的,俯沖轟炸機對付地面火炮目標效果非常好,不是水平轟炸機能比的。尤其是地面配置了大量高射炮的情況下。”
向小強想張嘴反駁,欲言又止,舔舔嘴唇,垂下目光,想讓措辭不那么激烈一些。
但張照先馬上就看了出來,說道:
“挺之,有什么話就說什么話,年輕人不要老學著拐彎抹角的。”
向小強求之不得,便直接說道:
“唐公,明公,我軍進攻的h時,是凌晨5點鐘之前吧。”
“不錯。”
“那在h時到來的那一刻,轟炸機得已經飛臨炮群上空、準備攻擊了吧。”
“對。”
向小強笑道:
“但是十月份的凌晨五點還是漆黑一團,地面上什么也看不到。”
唐云生轉向李國梁,說道:
“李司令,這個問題你們應該考慮過了吧。”
向小強也望著李國梁。李國梁身為陸航司令,雖然是陸軍總參謀長的下屬,但畢竟也是他向小強的人。向小強心想,這回李國梁該幫著自己說話了。
李國梁明顯很為難,看看唐云生,又看看向小強,勉強笑道:
“向大人……這個……應該不成問題的。我們會在攻擊之前先投照明彈的。”
向小強啞然了。沒想到李國梁這回倒沒站在自己一邊。當然,也不至于是“背叛”自己,但至少說明,李國梁也是認為用俯沖轟炸機摧毀炮群是可行的。
和自己相比,李國梁自然是航空兵專家。看到李國梁這樣說,向小強不禁開始懷疑自己的觀點是否有誤。
但是稍微用后世的常識和經驗想了一下,就再次得出結論:黑暗中想精確轟炸,根本就是做夢,即使借助照明彈也不行。二戰中的無數戰例都反復證明了這一點。無論是不列顛空戰中的英德互相轟炸、還是后來的對德大轟炸。對德大轟炸,是英美輪流上,美國空軍白天上,英國空軍夜間上。事實證明白天轟炸效果好、炸得準,但轟炸機損失大。夜間轟炸損失小,但轟炸效果太差,只能限于大面積的非精確轟炸,比如針對德國城市和平民的轟炸,只能起到制造恐怖氣氛、打擊敵國國民意志的作用。想真正有效的炸點東西,比如工廠、鐵路樞紐、橋梁、港口等設施,還得在白天。
而且,這說的還是大面積的、不要求很精確的戰略轟炸。如果是追求精確的戰術俯沖轟炸,在一團漆黑的情況下、想僅僅依靠照明彈提供光源,門兒都沒有。
……
向小強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
“李司令,怎么說呢……可能俯沖轟炸機也是新生事物吧,沒參加過幾次戰斗,大家可能也不太了解……俯沖轟炸對肉眼瞄準的要求非常高,沒有足夠的能見度是絕對不行的。照明彈那點光線,肯定是不行的。我知道,我軍通用的那種最大的航空照明彈,空中持續照明時間只有25-30秒左右,照亮的最大直徑也不過只有800米。其中比較亮的范圍,也只有直徑500米。而且這僅僅是說在距離地面400米的高度時,才能達到的最大照明范圍。這種照明彈,光靠俯沖轟炸機投擲照明彈,能投多少?”
李國梁說道:
“向大人,是這樣的,拿浦口炮群來說,清軍在浦口的老山山脈后面常駐一個戰略炮兵軍,由三個重型榴彈炮師、還有一個高炮師組成,共有105mm榴彈炮180門、155mm榴彈炮135門、210mm榴彈炮60門。此外,還有各種口徑高射炮54門。當然,這是按照清軍賬面上的編制算出來的,實際肯定存在著很大的缺額。我們將出動一個加強俯沖轟炸機大隊,也就是45架俯沖轟炸機對付這個炮群……”
“什么,”向小強很夸張地叫道,“才45架俯沖轟炸機?這也太少了吧?這樣一次能扔的炸彈顆數,還不如清軍火炮的門數多呢!即使每一枚炸彈都精確命中,那也才能摧毀一半不到的火炮!”
李國梁有些尷尬,看了看唐云生,又說道:
“向大人……不少了,我們沿江的城市一共有8個,我們要在h時同時摧毀8個這樣的炮群……就算平均每個俯沖轟炸機大隊按40架算的話,光這一項任務,就要在h時占用我們380架俯沖轟炸機……現在我們大明雖說已經有了3200架作戰飛機,但只有一半是轟炸機。而在這一半里面,又只有三分之二是俯沖轟炸機……
“也就是說,整個大明,現在只有約1100架俯沖轟炸機。而作為戰略預備隊、和守衛其他戰略方向,還要占用300架左右……這樣算下來,能在d日投入戰斗的俯沖轟炸機,一共只有800架左右。能撥出380架專干這個,已經很不錯了。”
向小強笑道:
“那為什么還用俯沖轟炸機?”
剛說完他就后悔了。他明白自己說了傻話。
果然,李國梁和兩個老頭臉上都顯出怪異的表情。
李國梁干咳了一聲,說道:
“向大人……您應該知道,水平轟炸機數量更少,擔負的任務更多。我們全大明只有五百三十多架水平轟炸機,共15個大隊。能投入d日戰斗的,不到400架水平轟炸機,只能編成11個大隊。而這11個轟炸機大隊,要對付北清境內11個最重要的機場。能否在一開戰就把北清空軍基本殲滅,就看這11個大隊的了。如果用水平轟炸機攻擊炮群,那么每個炮群投入兩個中隊、也就是24架,不算多吧?這樣算下來,8個炮群就要占用192架水平轟炸機,將近d日總投入量的一半……向大人,您看這個……”
向小強怔了一下,一時半會兒沒詞兒了。
李國梁又說道:
“向大人,在年初戰爭和南洋戰爭中,我們最小的航空炸彈還是100公斤的。現在我們已經有了一種70公斤的。這樣每架俯沖轟炸機可以裝載6枚,一個大隊一次就能投下216――240枚炸彈。當然,雖然也沒有每個炮群的火炮數量多,也不能保證每枚都命中,但我可以保證,這二百多枚炸彈投到清軍炮兵陣地上之后,至少能摧毀清軍火炮的30%-40%,并且徹底擊垮清軍炮兵的戰斗意志。
“這樣,在幾個小時之內,我們的沖鋒舟步兵就將沖到他們的炮兵陣地上,徹底除去威脅。而且,在這幾個小時之內,我們的俯沖轟炸機編隊還可以再進行第二次轟炸。第二次轟炸的時候,天就已經亮了,轟炸的效果將更加徹底。向大人,您看這個……”
向小強被他的“向大人,您看這個”給弄火了,心想回頭非狠狠收拾李國梁一頓不可。但人家說的聽起來很在理,自己一時半會兒很難從軍事上駁倒他。可要說他說的就對,那也不對。二戰的經驗活生生的就在那里,自己知道,卻沒法說出來。
他咬了咬牙,說道:
“那要是在這幾個小時之內,清軍炮群向我們的城市、向南京轟擊怎么辦?你說一輪轟炸就能徹底摧垮清軍炮兵意志,這個,我也相信,但我們不能把希望寄托在這上面。如果清軍炮兵的意志沒有我們希望的那么脆弱,怎么辦?清軍的戰略炮群有8個,訓練、素質各不相同,如果有那么一兩個頑強的炮群,堅持向我方城市開火怎么辦?150毫米榴彈炮也許只能打到城市的邊緣,但210毫米的,絕對能打到市中心。”
唐云生和張照先相互看了看,然后張照先笑道:
“挺之,這個就是沈閣老的事情了……不過我可以向挺之你透露一下,現在初步決定是這樣:在d日前夜,八個城市所有警察和憲兵不下班,在崗位上留守。在h時前3小時,向他們宣布進攻消息,布置任務。h時前2小時,八個沿江城市拉響防空警報,然后全體警察和憲兵在兩小時內,保證轟擊范圍內的市民全部進防空掩體。這樣既能夠避免可能發生的慘劇,又能盡量好的防止泄密。”
向小強再次沒詞兒了。
他怔怔地望著三個人,添了舔嘴唇,猶豫著要不要把二戰的經驗說出來。……不過那樣的話,大概又要牽扯到自己的“穿越”故事了。搞不好,他們還得從醫院請來老教授,復診自己的“間歇性偏執”。
最后,他只提了一個要求――試驗。
既然雙方都這么有信心,那就用事實來說話。在一個漆黑的黎明,選一個空軍訓練場,進行一次只借助照明彈的俯沖轟炸試驗。
還好,這個要求并不過分,張照先點頭答應了,交付李國梁去安排。
從要塞出來后,李國梁誠惶誠恐地跟在向小強后面,訴說自己的苦衷,請求向小強理解。但向小強氣還沒消,很是不陰不陽地給他來了幾句。
……
李國梁揣著心病,再加上這個試驗向小強的要求,他抱著贖罪的心態來安排,安排得飛快。就在一天之后的黎明,就在湯山狙擊手學校訓練場,選了一塊和浦口老山北側炮兵陣地相仿的地形,布置了20門報廢的榴彈炮。張照先、唐云生、李國梁、向小強四位將領的車隊停在遠處,他們四人帶著警衛和副官進入旁邊的觀測掩體內,借著微弱的星光,看著遠處泛著寒光的大炮。
過一會兒,天空中“嗡嗡”的聲音出現了。這是從南京仙林機場起飛的兩個俯沖轟炸機分隊,共6架。
李國梁帶著無線電耳麥,提醒向小強和兩位總參謀長,試驗要開始了。然后,他向天上的轟炸機領隊下達了進攻命令。
6枚照明彈噴著鎂光,依次慢悠悠地降下來了,附近的山間頓時出現了好幾個雪亮的圓形地帶。
……但是,6架魚鷹轟炸機始終在盤旋,并不敢往下俯沖,直到6枚照明彈相繼落地,又恢復到一團漆黑的時候,他們也沒有往下俯沖。
李國梁有點冒汗了,用無線電大聲喝問轟炸機領隊。但得到的回答是:
找不到目標。
李國梁立刻命令他們重來,再次投下照明彈。
每架魚鷹機翼上攜帶兩枚照明彈,現在只剩下一枚了。
又是6枚照明彈相繼投下,6架飛機趁著短短的三四分鐘內盡量尋找。
終于,一架魚鷹好像發現了目標,壓下機頭向下俯沖了。緊接著,另兩架跟著它,也沖了下去。
但是幾秒鐘后,令觀測堡里的人目瞪口呆地事情發生了――
一團火球爆起,緊接著一聲悶響傳入觀測堡內。
隨后,李國梁臉色慘白,他的無線電耳麥里傳出驚恐地聲音:
“拉起來!快拉起來!那是地面!!!”
兩秒鐘后,又是一團火球爆起。
耳機里繼續傳出撕心裂肺地聲音:
“往上拉!往上拉!……加油!好,好,起來了,我們得救了……”
向小強、張照先、唐云生三人也是目瞪口呆,但還不完全確認。
“這……這是怎么回事?”
唐云生喃喃地問道。
李國梁幾乎癱到地上了。半晌才呻吟道:
“兩架魚鷹……撞到地面了……第三架及時拉起來了……”
頓時,三個人陷入驚愕。
觀測堡內氣溫仿佛降到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