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大魚
提斯普爾的軍區參謀部內,大部分參謀人員都在忙著匯總擊落中國戰機的情報,軍官們催促著搜索隊盡快趕到現場,好拍下視頻趕快送回指揮所,這樣就便于他們在司令官起床前,將所有的內容整理好。雖然查古耶的司令部正面臨著敵軍壓境,以及兵力不足的雙重挑戰,但是這并沒有改變司令官的兩個習慣,第一是不失時機地向上表功,其二是雷打不動的睡覺時間,對于下屬軍官而言,這次顯然是討好上級的最佳時機。
與這些人不同,查曼關心的不是那架被擊落的蘇30。他很清楚有什么樣的上級,就會有什么樣的下屬,所以并不奇怪他們會派那么多人去墜機現場,而不是去搜尋飛行員。可惜在這一帶,他沒有可以動用的情報局直屬的兵力,否則他會第一時間追捕飛行員。此刻印藏特種部隊遠在120公里外,所以他只能耐心地等待。
“要是能將洛桑的部隊調動到那里就好了,哪怕一個連也成。”他開始抱怨起來,追蹤飛行員這種工作正需要洛桑這樣嗅覺靈敏的鷹犬。不過自從特勤中隊的米17墜入雅魯藏布江后,查古耶已經嚴令,只有在他批準下,陸軍直升機才可以在夜間出動,而夜里他總是在睡覺,也沒有人敢去討要他的批準。
“局長先生,我們動員了國民軍3500人,還有第56步兵師的900人,已經完全封鎖了察隅河流域。如果飛行員掉在了我們這邊,一定回不去的,你大可以放心。”一名參謀軍官向查曼解釋道。
“希望如此。對不過那片山區而言,幾千人還是太少了。”
查曼不是很相信陸軍的效率,不過現在也只能靜靜地等待了,畢竟飛行員不是滲透的特工小組,應該并不具備那么強的躲藏能力,也許不久以后就會有消息了。
果然,前方突然傳來了很確切的消息,一支正巧出現在察隅河西岸的陸軍部隊,經了短暫的交火后,已經抓住了一名落地的中國飛行員,已知兩名中國飛行員一死一傷。這個消失是從瓦弄的指揮所里通過電話線傳回來的,內容十分簡單,沒有提及這支部隊的具體番號。
這個消息使得查曼的心情稍微舒緩了下來。畢竟有了一個活口,這是他最近一直求之不得事情,從飛行員的口中,或者其攜帶的物品中應該可以探查出一些敵人的目的。幾天前,他從被擊落的武裝直升機上找到的地圖,已經讓他深深察覺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雖然這張地圖還不足以說服查古耶這樣的榆木腦袋,但是如果有進一步的情報的話,他相信可以拼湊出敵人下一個階段的大致目的,那樣的話至少可以說服辛格。
查曼立即派人從駐提斯普爾的情報部隊后勤機關里,抽調幾名會說漢語的特工來前來候命,同時他催促著集團軍指揮部,讓那支前沿的部隊盡快將戰俘送到提斯普爾,不過參謀軍官告訴他命令無法立即傳達,因為傳達信息的軍官已經離開瓦弄了,并且那支部隊正處于無線電靜默狀態,不便收發電報。查曼看了一眼沙盤,在那個區域插著一面寫著296的小旗子。他知道,那就是幾天前擊落敵人直升機的那支神秘防空部隊,這支部隊一直作為查古耶的殺手锏被他很好地隱藏在淺近縱深區域。
“營長摩加瓦一定是個受到天神庇護的人,不然怎么會又撞上這樣的好事?看來又要得第二枚勛章了。”
事實上,查曼對查古耶的部署一直不以為然,中將為了彌補導彈武器的射程不足,使用了最簡單的辦法,他將“天空”和“大地”這兩種導彈,都偷偷地藏到了敵人的眼皮底下,表面上看自有其高明的地方,但是本質上講,著顯然是非常輕視敵人情報能力的軍事冒險。
“看起來一切只有等白天了,”情報局長不由得再次煩躁起來,看了看表,現在是凌晨2點;他知道中國人在夜間可不會自縛手腳。
印度東部時間凌晨2點20分。一支小分隊正小心翼翼地在深山中穿行著,他們向著不久前槍聲的方向急進,準備著找到飛行員的下落。
下一步該怎么辦?趙長斌還得等上級的命令。讓他奇怪的是,槍聲傳來的方向,一直都沒有出現有印度陸軍單位的部署,印度人出動時總是大張旗鼓,但是那個方向卻一直是靜悄悄的,槍聲驟然響起前沒有任何可疑的跡象,在槍聲停歇后,就再次徹底寂靜下來了。
從地圖上看,那里是高山中間的一道深深的溝壑,山溝里布滿了石頭,在每一年的大部分是時間里,山谷底部都有一條流量不小的河流流經,是機械化部隊難以通過的區域,所以一直不是偵察的重點,而就在一個星期前,一架攜帶合成孔徑雷達的無人機還對山谷進行了地形測繪和采樣,當時那里還什么也沒有。
趙長斌停下腳步,后面的5個人也都停了下,呈警戒隊形散開。他現在需要再次與上級聯絡并且確定一下位置。他有一部帶有蝶形天線的小型計算機,打開后可以進行衛星通訊,這種通訊目前是這一帶最安全的極高頻通訊,比貿然使用電臺要可靠些,現在小隊內的電臺一直開啟著,但只是被動接受信號。
指揮部下達的新的指令,仍然是搜索前進,另外無人機確定了幾路印度士兵已經退回去了,顯然飛行員已經落到了他們的手上。前方的溝壑內是什么情況,還不清楚,空中偵察無法看清山溝的底部,并且從記錄上還從來沒有發現過那里有過敵人電臺活動。
趙長斌回頭望去,北面那座仍然在燃燒的山頭,已經被拋在了身后幾公里。看起來這架戰機墜毀時攜帶的燃料還真不少。
“也許可以等到天亮,等無人機發揮作用。”一名戰士建議道。
“不,必須在天亮前找到我們的飛行員,現在他們一定還在附近某個地方,天亮后就會被轉移到瓦弄,到時候我們就沒有辦法了。”
“但是,我們沒有帶攀登懸崖的裝備?”
“這條山谷只是狹窄,但并不是很深,如果敵人能下去,我們也一定能。”
休息了十分鐘,一行人手勢裝備再次隱身原始森林向南潛行。這一帶一直屬于無人區,附近的印度陸軍巡邏隊常年奉行著夜間不出門的準則,以免迷路凍死,不過對于訓練有素且裝備精良的軍區特大來說,迷路的的危險是不存在的,眼下最大的難題是敵人不再有動靜了。
一陣刺骨的寒風刮過樹林,趙長斌察覺到,風中夾雜著說話的聲音。他示意停下,偵察兵們放慢腳步。可以看到,前方200米處,有一束羸弱的手電光芒正在樹杈間晃動。偵察兵們橫向移動了幾步,從夜視儀里看,有兩名印度士兵正在拼命拉扯著一顆杉樹上的什么東西。趙長斌猜測,那很可能是一只降落傘。他悄悄觀察了一會兒,確定附近只有一輛吉普車和兩名士兵,別無其他目標,于是帶領手下戰士慢慢地向前靠近,腳下是柔弱厚實的松科植物落葉,踩在上面幾乎不會發出太大的聲響;在夜里,趙長斌有把握接近到敵人15米外。
走進了一些可以看到,印度吉普車上已經堆放了一只降落傘,可見這是飛行員跳傘后留下的,顯然只要對他們進行跟蹤,一定可以找到飛行員的下落;他發動了一行文字到指揮所,要求調動無人機對周圍進行監視。一直以來這個地區都被認為是機械化部隊無法行進的,但是很明顯的是,敵人的吉普車可以在林間行進。
印度士兵開始交談起來,趙的小隊里沒有人聽得懂印地語,不過印度士兵說話時總是附帶很多的手勢,從熱像儀中大致可以猜出大概,顯示其中的一名軍官,想指派另一名士兵上樹隔斷傘繩。那名士兵嘀咕了幾句,開始上樹,他的上司就在下面打開車燈為其照明。
空中的無人機正在附近無聲盤旋,一直無法發現蛛絲馬跡,印度士兵打開車的時候,它立即發現了這一處光亮,并著手進行跟蹤。
不一會兒,樹上的降落傘整個掉落了下來,兩人收拾了一會兒,將其捆做一團扔到了后座上,然后上車掛檔離開了。
趙長斌仍然躲在暗處,打開計算機查看敵人的路線,高空無人機完整地記錄著敵人的去向,果然是向著前方山谷前進。他的小隊不再遲疑,直接向著那里前進。
45分鐘后,后他們終于到達了山溝的上方,敵人的吉普車已經從一條傾斜的小路下去了,小路旁有大約一個班的暗哨把守著,他們通過搖晃手電與吉普車進行簡單的聯絡,整個過程短促而又安靜,看上去訓練有素。不過這些士兵的圖像增強型星光夜視儀,顯然不如山鷹小組的冷卻型熱像儀的作用距離大,如果在白天這些隱藏良好的暗哨反而不容易被發現的。
趙長斌繞行到了山沿邊上,探出頭去。下面的山谷漆黑而又寂靜,只有一輛打開車燈的吉普車在底部搖搖晃晃地行駛著。在車輛的前方,可以看到一輛遮蓋著帆布的巨大履帶地盤特別顯眼,從輪廓上不難看出,它上面有一部放倒的升降臂以及遠程ESR雷達。
漸漸地,吉普車隱入了遠處的黑暗中,在它轉彎的一剎那,車燈照射到了緊靠山崖停放的一排整整齊齊的導彈發射車,每一輛上都并列著3枚指向天空的導彈,從外形上看有些像俄國的山毛櫸,不過趙長斌知道,山毛櫸的隨動發射架上應該有四枚,而非三枚。
“是天空導彈營?”他心中一震,拯救任務怎么會撞上大魚?他突然冒出了一個非分的念頭:“這個發現是否足以壓倒雪狼?”這是他壓制在心底最大的愿望。
他縮回頭冷靜了一會兒,然后打開計算機查看空中偵察,果然無人機跟蹤到山邊上就再次失去了目標,這條大魚總是能夠躲過空中偵察顯然不是靠運氣,顯然除了嚴格的無線電靜默以外,他們還找到了特殊的地形躲避空中搜索。不知道什么風把飛行員掛到了這里,結果事情似乎正在向著好的方面發展了。
“我們一直以為山谷里有一條河,沒想到下面竟然藏著敵人的防空部隊。”一名戰士壓低聲音說道。
“雨季即將結束,有一些河流確實會斷流,只能說我們有些大意了。”
趙長斌將大致的情況向上級做了匯報,幾千公里外,徐景哲只花了很短的時間久搞清楚了大致的情況。首先,蘇30MKK的飛行員應該就在下面敵人的營地內,他們不幸,亦或者說萬幸地落在了這支保持無線電靜默的敵人附近,敵人派出搜索部隊將飛行員俘虜了,隨后山鷹一路跟蹤到了敵人營地。現在這支部隊已經暴露了出來,這簡直是天大的好消息。但是少將馬上意識到,那里大概有一個整營的敵人正規部隊,其中應該還有一個連以上的警戒部隊,而山鷹的人馬幾經分散,現在只剩下了6個人。靠這樣的兵力救出飛行員顯然非常的勉強。一個念頭閃過少將的心頭,直接出動空軍將這條山谷炸成平地或許是最好的辦法,從某種程度上講,這也是解決飛行員落入敵人情報機構的一個辦法;但是他立即否定了這個想法。雖然戰爭中沒有太多的是非曲直,但是不做拯救的嘗試,顯然是不能接受的。從道義或者說人性的角度出發,這是一個必須慎重的關頭。最后,他決定將這項決策的權利交給趙長斌,畢竟他才是最了解具體形勢的人,由他做出判斷顯然是適當的。同時少將開始著手聯絡上級,看看有什么辦法可以攻擊到一處躲在山谷內的目標,大部分基于戰斗機雷達測繪搜索目標的辦法顯然是不行的,因為那里的地形必然會遮擋住雷達波束,派遣無人機強行進入,也是不可取的,通過數據鏈進行指揮的無人機同樣會遇到地理屏蔽的難題,同時無人機能夠攜帶的彈藥也太少。
使用地形匹配制導的巡航導彈或許是一個辦法,這一帶每一條山溝的地貌數據都是完整的,不過這需要請示上級的意見。
他走到眼前的一排電話前,最后面的那一個直通司令員的臥室,沒有猶豫,他提起了電話。電話那頭是司令員的機要秘書,徐景哲告訴他必須立即將司令員叫醒。
346精確搜索
中國與印度是否已經處于一場真正的戰爭當中,這似乎是一個滑稽的命題,畢竟中國飛機已經在提斯普爾或者斯利那加的外圍投下了炸彈。但是對于卡汗以及他的一幫子智囊來說,確實是一道難題,從外交或者法律上說,兩個國家似乎還處于“對峙”階段。盡管中印雙方的武裝力量正在三個區域發生交戰,與1962年的兩條戰線相比,較甚至還多了巴基斯坦南部的這條戰線,但是外交部長錢德拉堅持認為,這只是因為誤解而發生的大國間過度的反制,這種情況距離戰爭還有一絲距離,如果處理得當,或許可以讓這場危機得以平穩解決。在他看起來,正是印度過激的軍屬計劃,刺激中國做出了反制,只要雙方能夠進行高級別的會談,或許還有轉機。
“我認為,如果我們能夠消解這種誤解,告訴他們我們的目的只是推翻支持恐怖主義的巴基斯坦政府,或許他們會停下手來;既然過去50年,有核國家之間還沒有發生過真正的戰爭,我覺得眼下我們面臨的,只是一場‘準戰爭’,還有很大的挽回余地。”
錢德拉生造了“準戰爭”這個詞,來解釋他的想法。這讓坐在對面的辛格忍不住竊笑起來,他覺得錢德拉何止是偏執,簡直已經無可救藥了,他把中國人想象得與他一樣只會冒傻氣。
“我不知道外交部是如何定義眼下我們與巴基斯坦的這場戰爭的,很顯然有核國家間的戰爭正在發生,這根紅線正是我們自己跨越過去了。另外,中國人也不不是因為誤解才加入進來的,他們橫插一杠只是因為他們早有準備,過去50年,他們一直在等一個下手的機會。”辛格說道,“現在只有在印度洋上動手,讓他們知道我們在地緣上的優勢!”
“他們租用了大量海灣國家的油輪,你還想把局勢搞得更壞不成?。”
卡汗一直支著頭聽他的主要內閣成員在深夜回憶中的爭吵,他對這些不斷重復的陳詞濫調有些厭倦了,不由得有些走神,以至于想到了再有幾個小時,他本人也將參加人民院戰爭委員質詢會議的辯論,而主旨碰巧也是中國政策問題。他的政敵正在變化策略,他們應該會要求在中國問題上更強硬一些,這是印度壓倒一切的政治正確,雖然一部分中產階級和工商業者已經對戰爭不那么樂觀了,但是在煽動民粹主意的道路上,國大黨好像準備走得更遠些,尼赫魯的遠方侄子正在下院征集支持者,要求與中國正式斷交。中國在印度洋上的能源運輸線,也成為了民間討論的焦點,大部分人民都認為,現在已經到了打這張牌的時候了。
“……我不同意你的以上觀點,正是我們首先攻擊了中國境內的雷達,”錢德拉提高了嗓門,將稍微走神的總理又拉了回來,“而現在,你想要在印度洋上動手,這將直接導致局勢向不可預見的方向惡化。也許那個時候,他們的地面部隊就會跨過山脊,直接進入克什米爾。”
“你根本不知道中國人的行動方式,他們表現強硬的時候,恰恰是內部虛弱的時候,就如同他們在62年的攻勢后,突然撤軍一樣;如果我們能堅定地在印度洋上展示力量,恰恰可以逼迫他們到談判桌前……”
“對了,中國領導層有沒有進一步的要求?”卡汗突然打斷了辛格,問他的外交部長。
“怎么說呢,他們說談判的大門永遠敞開,但是首要的問題是在巴基斯坦實現停火。”
“有沒有要求我們從現在的戰線上撤軍?”卡汗接著問道。
“沒有。由此可見,他們對新的亞洲格局也已經有了清醒的認識,我們不應該將他們逼到墻角。”
“別聽他們胡扯,所謂的談判只是緩兵之計,和50年前沒什么兩樣。”辛格咆哮起來,就好像一眼看穿了北京的底牌。
“對了,查曼怎么沒回來開會?”總理繼續心不在焉地問道。
“他要留在提斯普爾研究敵人的下一步行動。”辛格黯然道。
“他認為中國人會在那里下手?”
“這個么,查古耶中將認為敵人不大可能發動地面進攻,并且……如果他們膽敢進攻的話,他們的主要運輸線就在我方武器的射程之內。只要幾次精確的反擊,中國就會失去進藏的主要通道,考慮到寒冷季節就要來到,我估計即使到明年夏天,這些通道也難以恢復。”辛格信馬由韁地胡扯起來。
卡汗揉了揉惺忪地雙眼,他確實有些累了,這些天他聽了太多互相矛盾的見解,一時也難以做出判斷,姑且也只能先相信辛格的話了,畢竟在眼下停火是不可能的。其實最近他一直覺得,身邊所有人當中,沉默少言的情報局長查曼說話最為靠譜,他既不會像外交部那樣軟弱,也不會如同國防部那樣目空一切,可惜他暫時不在。
瓦弄西南15公里的山溝上,趙長斌正在準備摸黑向下攀爬,上級將決策權下放給他后,他決定親自下去探查一番。他并不指望自己能在這么多敵人中救出2名飛行員來,但是無論如何得試一試;考慮到上級使用巡航導彈展開攻擊的機會很大,他還必須對敵人的重點目標進行測量,地形匹配只是常用的中段制導模式,如果無法知道主要目標的坐標位置,攻擊仍然不會有準頭。當然還有另一種辦法,就是利用峽谷兩頭較窄的地形特點,直接用戰斗轟炸機在出入口處投彈,破壞道路,這樣也可以將這支部隊困在此處,然后再阻斷其余方向的工兵接近,也可以達到不使其投入戰斗的戰術目的。
他留下2人在懸崖上等待通訊并監視路口,然后率領著其余3人向下攀爬,他的夜視儀具備紅外熱像與圖像加強的綜合作用,這使得他所看到的,除了溫度較高的人體,冷背景中的樹木、巖石以及無植被遮蓋的小陸,都能很好地區分開來,對于夜間穿越復雜地形有相當作用。
趙長斌順著開裂的藤條慢慢向下,盡量不碰落石塊或者枯枝,以免被敵人聽到,他最擔心的就是附近有敵人的軍犬,那幾乎是他在夜間的最大罩門了。
下面噼噼啪啪的響聲,可以看到一列十個人的印度巡邏隊,正齊刷刷地從下面走過,趙長斌猜測地面以前是一條河床,所以布滿了石塊。他放慢手腳懸在半空,以免敵人察覺。
印度兵的手電筒不時向空中掃過,光斑有時候也從偵察兵的身邊劃過,不過趙長斌不怎么擔心,他對自己的偽裝很有自信。
待巡邏隊剛走過,他已經慢慢下到了谷底,踩到了鵝卵石上,很顯然這里曾經有過一條河,不過已經改道了。他蹲在原地等了一會讓,等后面的戰士全都下來了,才遠遠地跟上巡邏隊前行。他一直以來一直有一條經驗——跟在巡邏隊后面行動更安全些。至少不會突然間撞上他們的燈光。
寂靜的谷底布滿了成片的帳篷,這些帳篷全部頂著偽裝網,并且沿著懸崖布置,燈火管制極為嚴格,除了巡邏隊和少數哨兵,沒有看到半點的燈光。這些措施顯然是為了對衛星以及無人機進行防范。卡車也是如此,一溜整整齊齊地貼著山停放著,可見這支部隊的軍官是個帶兵有方的人。
趙長斌停下,他對照著計算機上的數字地圖上,將重要裝備直接在地圖上標記下位置,一旦這些資料上傳,巡航導彈就可以按照其信息,直接鉆進谷底在標定的位置爆炸。話說回來,在這條河谷對于隱藏來說真的是絕了,除了它曾經是一條河,足夠麻痹對手以外。有人駕駛的飛機也很難鉆進這么狹窄的山谷,即使鉆進來,也不可能完成任何精確制導的攻擊,好在中國軍隊現在已經擁有多重的精確打擊手段,顯然可以用新的手段來克敵制勝。
遠遠地,趙長斌可以看到幾輛通訊指揮車停在一處轉彎處后面,其后是幾輛坦克底盤以及上面的防空導彈,趙長斌在山崖上方時,已然看到過這些導彈,但是并沒有看到更隱蔽指揮所可見下來一趟還是有好處的,他調節了一些頭盔上攝像機的焦距希望傳回一些目標大致的輪廓,但是與中繼無人機的通訊已經中斷了。繼續走了一段路,遠處的巡邏隊走路的聲音已經完全聽不見了。趙長斌凝神屏息地蹲在原地聽了一會兒,似乎是機械發出的單調的運轉聲,其間還夾雜著某人說話的聲音,說話聲時高時低,似乎不是難懂的印地語,而是某種帶著印度口音的英語?他轉過曲折的河床,從一排車輛后面看到了一頂很大的帳篷,這頂帳篷有些與眾不同,里面微微透出了燈光,帳篷上方還有各種天線,在其后還有一部裝在卡車上嗡嗡響著的發電機組。
可以看到帳篷外有2名崗哨,趙長斌決定深入營地。他半轉身示意后面的人停下,然后自己用最安靜的手法慢慢靠近。帳篷里傳出的聲音清晰起來,有一個人正在說著什么,但是沒有對話,也不像是在打電話。隨著觀察角度的變化,他又看到了,剛才在深山里見過的那輛吉普車也停在了帳篷旁邊,那堆亂糟糟的降落傘還在后座放著。而在另一側,有幾輛裝備著機槍的裝甲車,槍口對著各個方向,裝甲車上不時有人上下,顯然是在指揮部外值班的夜間警衛部隊。
296中隊(相當于營)的摩加瓦少校正,此刻正在帳篷內。他用生硬的英語詢問著被俘的中國飛行員。飛行員就坐在那里,傷口已經進行了包扎,而且沒有限制自由。少校顯得十分隨和友善,整個帳篷里只有他與另一名等著做記錄的副官,不過無論他怎么提問,1個小時來,這名輕傷的中國飛行員仍然是一言不發,似乎聽不懂少校的英語。
子夜時分,蘇30MKK的飛行員恰好落在296中隊的營地附近,這支部隊的的搜索部隊立即出動,抓獲了一名飛行員,交火中,另一名飛行員傷重死亡了。少校并沒有打破無線電靜默的紀律,報告這一情況,他派了一名聯絡員驅車到瓦弄借用那里的電話,向提斯普爾進行了報告。幾個小時后,戰俘就要送到瓦弄,屆時會有一架直升機將其轉送到提斯普爾,交給集團軍司令部。但是摩加瓦少校本人作為防空導彈部隊的指揮官,一直對中國蘇30MKK的作戰意圖十分感興趣,所以決心抓緊時間問一些他關心的細節,他知道這些細節是情報局的人絕對不會去問的。他最關心的當然是幾天前,蘇30MKk編隊向他發射發輻射導彈的情況,雖然沒有打中,但是那次攻擊也嚇出了他一身冷汗,他很想知道這種飛機從發現雷達位置,到發射武器的大致時間;以便調整照射雷達開機/發射的節奏。查古耶根據過時的經驗,給296中隊劃定的這個區域,實在太靠近前沿,這使得少校自己的警戒雷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制高點長時間開機,所以他只有接受后方遠程雷達的信息,進行短促的照射雷達開機,對于部隊來講,大大增加了作戰的難度,這是少校目前最費思量的事情。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