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偵察照相
中將暫時不敢得罪查曼,這個人有通天的本事,如今正用得著。雖然行政級別上,情報局只是隸屬于內政部下的一個對外收集信息的機構。但是能夠靠幾個電報,就能促使海軍航空兵馳援洛希特的事實,確實完全出乎查古耶的預料,可以試想,這樣的設想如果是自己提出的,多半會被陸軍參謀部斥責為異想天開或者缺乏常識。
從孟加拉灣調動海軍米格29的設想,前一天查曼曾經提交給他,查古耶當時也認為完全是外行人癡人說夢。或者說這個人根本不懂外交事務以及軍隊運作的體制。在印度,陸軍和海軍是很難談到有效合作的,這是從殖民地時代就保留下來的傳統。但是他萬萬沒想到,自己一覺起來,這件事竟然成真了。在軍界,執行效率意味著執行者的實際能量,這一點與完全按照行政體系緩慢運作的官僚部門形成了夸張的對比。查古耶能夠掂量出,眼前的這個情報局長,不光能跳過各軍種參謀部直通國防部,而且在總理跟前也必然是一個大大的角色,這種強行穿越鄰國領空的軍事行動,即使辛格可以認可,沒有總理拍板是不可能的。
“局長先生,海軍的這些戰斗機就一直停留在我們的機場?”查古耶試探著問道,他努力控制自己的語氣,顯得不那么巴結,不過這些先進飛機一直是他夢寐以求的。
“當然不會,你的轄區內已經沒有一個機場安全了,中國的遠程打擊實力絕對不可小覷。據我所知,國防部會將其上期部署在加爾各答。”
“他們的遠程打擊能力確實……讓我頭大。”
“在你睡覺的時候,他們的已經進行了幾次遠程攻擊,有一次是巡航導彈,另一次可能像是短程戰術導彈,或者是遠程火箭炮彈道分析還在進行。不過,只要瞧瞧他們花樣百出的打擊方式,就知道他們的準備有多充分。”
“他們的發射陣地呢?”
“巡航導彈自然無從知道,至于另一種武器,他們使用了彈道末端修正,也許是為了防止我們的反導系統,總之最后的結果也導致了我們判斷不出發射陣地,諷刺的是我們根本就沒有反導系統;我打賭他們一定還轉移了陣地,比起我們敷衍了事的作風,他們對待真正絕不會兒戲的。也許等上兩天,我的部門可以從別的渠道搞到一些消息。”查曼搖頭道。
查古耶在一旁只得不停滴點頭表示同意,現在整個軍區都在中國人的打擊范圍內,這是事實,而中國人的打擊手段也已經空前的多樣化,讓人防不慎防,這一點查曼也是對的。
“中將閣下,也別太過失望,今天下午,外交部就會照會孟加拉國大使,迫使其開放部分領空。這樣一來,本地區地理隔絕的局面將為之一變。我們的戰斗機和運輸機直接飛到高哈蒂爾或者提斯普爾,而不必轉折從西古里的鐵路進入。而你的防區,無疑將處于東部各邦空軍基地的支援之下。我相信,這會給中國人出一個大難題,我想他們無法穿越孟加拉襲擊我們,除非他們撕掉偽善的面具。”
查古耶必須承認,查曼對于上層的政策走向所知甚多,這一點遠遠超過自己。當然這畢竟算是一個好消息。他不知道外交部怎么可能做到這件事,也懶得知道。不過即使談不攏,料想孟加拉國也只能默認印度穿越領空。可以設想,如果戰局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外交上空前的麻煩,也會變成區區的小節。
“這倒是可以改變我們目前的孤立態勢。”中將撓了撓頭說,“就是不知道中國會不會阻撓。”
“一定會的。”查曼斬釘截鐵道,他對中將一直都心存僥幸非常惱火,“戰爭已經在這片土地上爆發了,你應該牢記這個事實,敵人會運用他們所有的手段打擊我們,軍事上的,和外交上的;只有認識到了這一點,我們才能義無反顧地展開反擊,比他們更快捷,更兇狠!”
“如果國防部能和你有你的想法,就不會抽調走我這兒的人員和裝備了。”
中將說完,自顧自走開了。他對查曼居高臨下教訓自己的口氣很不適應,不過暫時也只能忍受。
提斯普爾的指揮部,此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向各個前線單位收發著電報,參謀部和軍區直屬通訊部隊已經按照戰時體制進行了擴充。與1962年中國發起的雷霆攻勢不同,這次在控制線上的沖突斷斷續續已經幾個月了,這對于較為緩慢的印度動員體制而言,算是一件額外的好事。這段時間,軍區的預備役部隊訓練已經完成了大半,各部隊的通訊設備都已經到位,人員培訓也進行得很順利,甚至密碼更新都沒有耽誤,以往要進行這樣的大動作,至少需要2年。查古耶中將對一切能夠按照自己的計劃進行,深感滿意。他在軍隊幾十年了,還沒有見過如此井井有條的運轉。毫無疑問,軍隊的指揮已經不是50年前的老樣子了,盡管在古怪的情報局長眼里,所有的事情都是一團糟。如果戰爭果真如同查曼所預言的那樣不可避免,至少這支十萬人的大軍還是堪用的,這就是中將真實的想法。
早上7點,幾架中國空軍的飛機就穿越控制線,飛臨阿魯納恰爾邦上空。表面上這些飛機仍然不越過布拉馬普特拉河,不過誰都知道,這些殲擊機其實是在試探提斯普爾的反應。查古耶的應對之道依然是深藏不出。從加爾各答出擊的米格29UPU仍然停留在高哈蒂爾機場,但是這些海軍飛機不歸他指揮,他手上只有幾個中隊的米格21,升空無疑是送死。
戰爭與沖突的一個區別,就是雙方不再具有控制暴力升級的默契,現在的情形正是如此,盡管中國空軍并不直接打擊提斯普爾,但是這層默契顯然并不存在了。從他們連日搜索地面防空系統的動作看,無疑是在為進一步的縱深打擊做準備。另一項虛假的默契是印度海軍打破的,在米格29擊落蘇30MKK之前,出于雙方對于夜間的空戰都不夠自信,這一帶的空戰還沒有在夜里發生過,這大概使得中國空軍有些大意了,最終導致吃了一個大虧。不過喜馬拉雅山脈后面的動員能力正在顯著增強,從紛亂的無線電呼號中,可以察覺到這些跡象。
中國空軍的殲10戰斗機大膽接近提斯普爾的同時。一架殲8II偵察機正從高空通過布拉馬普特拉河的轉彎處,這里是印度與緬甸的邊界,也是以往空中照相偵察的一個盲點。
殲8II飛行員小心翼翼地降低高度,以避開云層,這架偵察型飛機上的偵察照相系統只能對較窄的的矩形區域進行高分辨率的照相,所以高度的取舍變得十分困難。
這架飛機飛臨這個區域的目的,除了偵察印度的一段鐵路之外,另外就是核實這個地區的分離主義分子的暴動情報。從截獲的印度內務部隊通訊判斷,6個小時前,一支數百人的游擊隊趁著混亂襲擊了軍火庫,而指揮部對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顯得很有興趣。
戰機上的電子告警設備有一搭沒一搭地閃動著,主要是提斯普爾和緬甸方向的遠程雷達,并沒有出現要命的照射雷達。飛行員按照導航信息,慢慢逼近薩蒂亞地區,這里是印度最東端的兵站,也是聯通東西鐵路線的最后一站。他需要平穩地從火車站上空飛過,也許可以拍到一些第57步兵師,從鐵路調動的照片。這架飛機具備有限的高空偵察優勢,但是也有與生俱來的缺點,比如飛行員很在飛行員之于,難利用偵察吊艙的視野,對地面進行實時的觀察;一些較為復雜的偵察任務,似乎更適合使用雙座型的飛機。
遠遠地,飛行員可以看到一線濃煙直沖天際,顯然比他剛才路過蘇30墜毀地點的黑煙更濃烈一些。他將飛機調整到自動平飛,然后低下頭到右側的陰極射線管上。他用極快的動作,粗略調整了一下偵察吊艙的敵人分辨率廣角視野,可以看到地面的火勢還不小,似乎已經燒到了城鎮邊上的樹林,他熟練調整窄視場進行觀察,至少看到了2輛燃燒的軍車和倉庫式樣的建筑。看起來,早上在簡報室里通報的情況是真的,印度陸軍正從這一地區抽離,而躲在深山里的游擊隊,則開始活躍起來了。
飛行員稍微抬頭切換了右側的多功能顯示器,隨即出現了電子導航信息,航線終點是第57步兵師的一個團級指揮部,顯然燒毀的軍車就在那里。他沒有通過無線電通報這個情況,以防印度電子偵察部隊截獲通訊,從而判斷出指揮部的偵察重點,不過照相設備正在不停地工作,返航后就可以提供指揮部作為決策的依據。
印度第56和第57步兵師,是前任陸軍參謀長任上,特意部署在廣袤的英帕爾地區的雜牌部隊。除了作為指揮部的預備隊之外,這兩個師的另一個作用是監視本地的分離主義勢力,并隨時將冒頭的武裝組織撲滅。隨著一線部隊被抽調到遙遠的克什米爾,提斯普爾開始注意到這兩個裝備較差,但是齊裝滿員的師。當56師開拔填補第21山地師留下的防區后,這一地區的左翼游擊隊便開始蠢蠢欲動起來;幾天前,57師也接到了換防指令,無序的調動引起了巨大的混亂。隱藏山林的反政府武裝紛紛出現,進而開始襲擊落在后面的印度步兵,搶奪他們的武器。
徐景哲對于這個突然出現的情況十分感興趣,所以特意要求派遣了一架偵察機前來偵察。實際上很多年以來,林淮生一直都建議上級能派人到這個地區與魚龍混雜的地方武裝進行聯絡,看看是否能夠加以利用。但是由于林淮生人微言輕,外加政治上的原因,這些建議并沒有引起包括徐景哲在內的各級首長的注意。徐景哲回想起這些事情,也頗覺得有些懊悔。如今想打這張牌,就痛感前期情報工作的不足,至今一條有用的情報通道都沒有,而軍區的情報收集單位,距離此地最近的是趙長斌的偵察小隊,也在60公里外。派遣飛機成為了唯一的辦法。
電子戰術威脅設備突然發出了異常的響聲,飛行員警惕地抬起頭來。在顯示器上,一個明顯來自空中的雷達輻射源突然出現了,輻射源就在他的3點鐘方向,無法探知距離,但是雷達能量正在迅速增強。
351印度的決心
雷達掃描只持續了幾秒鐘,隨后尖銳的告警聲開始響起——敵機在很短時間內就完成了跟蹤,顯然那架飛機上不是一名泛泛之輩,并且他還有一部性能相當優越的雷達。
與此同時,2架殲10戰斗機還在200公里外轉彎,幾分鐘前,它們得到了指揮機的一項額外的任務,靠近突然開機的提斯普爾的防空火力,試探其反應,所以跑得有些遠了。
偵察機飛行員感覺到了事態不妙,敵人將護航戰機引開與突然出現的截擊機之間肯定有某種關聯。
“動兩拐發現敵情,方位190,高度不明。好像在那加蘭區域,判斷為印度海軍米格29。請求撤離。”
顯然殲10與遠處的預警機都還沒有注意到這個情況,或許敵機利用了低空飛行躲避了一段時間,以躲避預警機,如果是這樣,那么引開護航機與它們的出現肯定是有關聯的。現在飛行員只能自己想辦法了,他不等指揮機的指令,迅速轉彎試圖脫離。這個轉彎非常之大,整個過程沒有甩掉雷達跟蹤,而輻射源的位置從3點鐘移動到了6點鐘方位。
兩架殲10這才調轉機頭包抄過來,但是預警機大約在同一時間發現了數架幻影2000飛機從西南的孟加拉國領空出現,顯然是印度空軍的戰斗機,很可能是從比遠隔孟加拉國的比哈爾邦的機場起飛的。
徐景哲繼續坐鎮指揮部坐立不安起來,具體的作戰指揮他并不參乎,但是作為所有情報中心收集匯總所有信息的最高首長,他必須隨時分析各方面情報(包括戰場以外的)加以判斷和取舍;算得上上是一個可以左右決策走向的靈魂人物。他剛剛得知印度正試圖強加給孟加拉國一個交換領空使用權的協議,會談時間定在了印度時間9點,也就是1個小時后,但是看起來,印度海空軍已經等不及出動了,除了從腹地起飛的幻影戰斗機,印度海軍的幾艘主力艦已經聚集到吉大港外,看上去有不惜發動第二場戰爭的意思。
巨大的屏幕上,那架他執意派出的殲8II型偵察機正在調轉方向,但是敵人的位置信息仍然沒有出現。另一方面,他也注意到,整個戰區上空的中國空軍飛機有7架,這個數字從黎明起就沒有太大的變化過。西藏的前線機場起飛的殲10以及從云南縱身起飛的蘇30以及殲11戰斗機始終在不斷地起飛,輪流在這一區域給與敵人壓力,但是敵人也并不是完全束手無策,至少停留在高哈蒂爾的米格29出動了。
“我們面臨的局面已經發生變化了。”少將正色道,“今后必須以直線距離來計算次大陸上所有機場作戰飛機的航程,藏南不再是一個孤立的區域了。”
實際上他對這樣的結局早就有所準備,印度不可能放任地理阻隔而束縛住手腳,他們將蘇30MKI戰機調離阿薩姆邦時應該已經有這樣的打算。那不是一種前線戰斗機,部署在對手戰術武器射程內,只是因為這片區域處于孤立狀態,現在這個問題已經不存在了。看起來印度已經決心提前撕破臉大干一場,要將整個南亞次大陸,都納入其控制。當然,事情總是有壞的一面和好的一面,印度這種做法的一個副作用,就是徹底將其主要鄰國推向中國,實際上軍區正在籌備中的,對藏南地區的攻擊計劃,也有穿越緬甸領空的部分,這種事情顯然是不能提前知會緬甸政府的,如今印度先走出這一步,似乎對于中國而言至少在國際輿論上還是有利的。
“報告,剛剛得到的情報,從印度比哈爾起飛的是第7中隊的幻影2000戰機。”
少將注意到,屏幕上的印度編隊也出現了新的部隊番號,這是一個新出現的番號,是少數一直沒有進入視野的印度三代機部隊。
“這么說,這就是最后一張牌了?”徐景哲小心翼翼地說道,在他的記憶中,印度所有的現代化空軍部隊,這場戰爭中已經悉數出場了,有一些更是已經損失過半了。
“從空軍匯總的信息看,幻影2000達不到標準的三代機作戰能力,印度第一中隊在西面充當轟炸機,損失很大,現在正在補充光輝戰斗機。”一名參謀補充道。
屏幕上,幻影機群已經開始于殲10對峙并占據一定的數量優勢。
拉巴拉斯中校駕駛著米格29緊追著前方的那架殲8II戰斗偵察機,敵機原本就在他的射程內,但是其及時的轉彎使得其躲到了包線的邊緣,能占據敵機的6點鐘位置固然很好,但是這也大大增加了把握射擊時機的難度,實際上在追擊狀態下射擊的最大難點,就是對最大射程的掌握,這一點好像與迎頭狀態下需要當心最小射程的情況正好相反。中校有些后悔過早地使用了雷達,他本應該根據地面引導再偷偷靠近一會兒的。當時那架偵察機突然降低了高度,于是從提斯普爾的警戒雷達上消失了,也許只是為了躲過云層拍照,不過中校有些急躁,決定開機跟蹤,最終打草驚蛇。這些偵察機總是在第一時間就開溜,而不是如同戰斗機飛行員那樣,多半會迎頭測距一下。
“繼續追擊,等待開火指令,不要管那些殲10。”中校沉著下令道。敵機如果試圖繼續降低高度躲避,他倒不是很擔心;與印度空軍的那些早期型米格29不同,這架飛機的雷達有很強的下視截獲能力。
“蟒蛇2號已經抓住敵機,目標距離30公里,準備發起攻擊。”占據極好射擊位置的僚機飛行員向中隊長請示。拉巴拉斯從多功能屏幕上可以切換數據鏈模式看到僚機和目標的位置,不擔心那架不具備地形回避能力的偵察機可能貼近地面逃脫雷達,只是擔心距離有些遠,如果能追近到15至20公里應該就有把握了。
“視情況自由攻擊。”
平視顯示器上,敵機的距離數字不再急速變小了,進而只剩下末尾2位數還在不停滴跳動,可見在倉皇的轉彎后,這架敵機已經漸漸恢復速度了。米格29的動力以潑辣著稱,在空戰中絕不會吃虧,但是長途加速絕非其長處。盡管他經將節流閥死死地推在加力位置上,但是這架飛機的時速遲遲停留在1.2馬赫難以提升,中校的食指扣在開火扳機上,希望看一看敵機的下一步動作再做判斷,但是他并不阻撓僚機開火。
那架殲8II型戰斗機沒有昏頭昏腦地出錯,大部分較嫩的飛行員在被雷達鎖定且敵情不明時,總是容易左右瞎拐而損失速度,但是前面的中國飛行員不是其中一個,他只是一路加速,除了偷偷丟掉了油箱,沒有多余的動作。顯然他對身后的敵情有準確的判斷,并且也做出了正確的處置。
HUD上,測距雷達給出的距離數字終于開始逆轉,目標加速并不算迅捷,但是她始終在穩定加速。
“竟然還有這種事?”
眼看著敵機在爬升狀態下緩緩提速,讓中校火冒三丈,這架飛機正從自己的指縫中溜走,顯然它打算在8000米以上的追逐中一決勝負。
僚機按捺不住發射了2枚R77導彈,中校知道除非對手犯渾轉彎,否則機會不大。對手始終沒有改變狀態,在導彈加速到最高速并打開主動雷達時,距離目標仍然有18公里之遙。它以那樣一個不變應萬變的策略行動,實在讓中校無解。
殲8II戰斗機從高空橫穿印度第57步兵師的防區時,尾隨的導彈已經暴露在了預警機視野內,并且無法保持速度了。飛行員見時機已到,立即用一個巨大的轉彎來甩掉發動機已經停止工作的導彈,強弩之末的導彈試圖跟上這個轉彎,但是這個減速動作,使得2枚導彈無法繼續維持升力和爬升姿態,進而失去了繼續捕捉目標的機會。
預警機此刻才進入較好的位置,看到了米格29編隊已經掉頭消失,他們并沒有在高哈蒂爾降落,而是穿越孟加拉國后消失在海面上。另一個方向的幻影2000戰斗機在提斯普爾上空停留了2分鐘后,也轉向穿越孟加拉國返航,如入無人之境。這次出擊是幾個小時前臨時決定的,主要的意圖是在東北地區進行一次海軍與空軍的聯合作戰,所以空軍從比哈爾起飛了4架第7(戰斧)中隊的幻影2000型戰斗機進行佯攻,而海軍則以4架米格29進行對早上必然會出現的中國戰機進行偷襲。
整個戰爭期間,空軍第7中隊都在瓜廖爾基地等待升級(加強幻影2000的中距空戰能力),所以與停留在戈爾什科夫號上的米格29一樣,這些飛機一直都沒有參加戰斗。現在新德里已經察覺到中國很可能利用戰局的僵持,對印度展開2線甚至3線的絞殺。而印度武裝力量能夠緊急動員的精華,基本上也就只剩下這幾個中隊了。
戰場恢復平靜后很久,徐景哲仍然呆立在原地。好在那架偵察機帶著信息回來了,有驚無險的結果可以接受,但是仍然暴露出了空軍的指揮問題。如果敵人野心大一些,計劃更周密些,仍然可以能襲擊預警機本身,他們已經證明了,仍然可以在戰區上空獲得了數量上的優勢。只是提斯普爾的地面指揮,一如既往的不好,多半是沒有看到預警機。這些個問題只能留給空軍來解決。從現有的情報來分析,孟加拉國肯定將會向印度入侵領空提出嚴重抗議,但是現階段應該不會使用防空系統進行攔截,這是小國無奈而又必然的選擇。印度的這次大膽行動,對于中國而言,確實有少許可以借鑒的部分。而印度的決策層是否會預見到中國同樣可能穿越緬甸領空直接進入藏南?徐景哲當然很清楚,對于參謀部人員來說,無法做出這樣的預判是不可能的,畢竟誰都可以從地圖上看到,這是連接中國腹地與藏南地區最短的一條線。但是如果沒有情報依據,就將主要兵力投送到這個方向,顯然是不可能的。印度軍隊中還沒有出現一個這么有魄力的人。從他們匆忙將英帕爾地區的預備隊向阿魯納恰爾前調動的動作看,至少查古耶中將的腦子里,對最大威脅的判斷,仍然停留在在50年前。他的重點仍然是大旺或者瓦弄這樣防守嚴密的堡壘地帶,如果中國軍隊再從原路來一回,他又把握在逐次的防御和退卻中,消耗掉對手的進攻勢頭,最終在大雪封山前,他可以停留在一個較為有利的縱深地區。
“如果能與那里的分離注意勢力取得聯系就好了。”他喃喃自語起來。中印間如果存在著若干親中國的高地國家作為緩沖區域,顯然不是一件壞事,而印度在阿薩姆失控的苗頭是否應該抓住?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