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4第二次較量,再次占據上風。
印度北方集團直屬的第40高地炮兵團的2個排,正在快速地逃離發射陣地。實際上最后這個撤離截斷才是顯現出炮兵職業水準的重中之重,在計算機完成大部分火控解算的時代,平安退到后備陣地,對機動炮兵而言意義重大。
哈里亞曼在每一處陣地上只部署2門火炮,其用意也在于支離破碎的山地上的撤退時不至于混亂,在他眼里,印度炮兵通常都是組織混亂,或者潛在易于陷入混亂的,這種事情和演習場上為上級表演操炮是不同的。有些國家的士兵,在實戰時表現總會比演習時更好,有些國家則正相反,這是民族性格的表現。好的指揮官,不應該過分期待士兵的超常發揮,而是能夠做到未雨綢繆。
這些褐色/白色迷彩包裹著的戰車咆哮著掉過頭來,履帶翻動起周圍骯臟的雪。
它們迅速向第二陣地轉移,一切井井有條。車長們縮在炮塔內掐著表,這是提心吊膽的一刻。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也許中國人并不是少校擔心的那樣神乎其神?他們的反擊不會來的那么快?
第一輪反擊來自中國軍隊的遠程火箭炮,它們按照雷達數據,進行快速地覆蓋射擊?;鸺龔棿┻^天穹,呼嘯著地從云端落下,準確地落在了剛才自行火炮展開,開火的那一片布滿泥濘和臟雪的地上。只一瞬間,空曠寂靜的山谷炸成了一團火。巨大的震動即使在幾公里外,也能感受到。
哈利亞尼坐在8公里外,他隔著裝甲,猶能聽到那邊不間斷的爆炸聲,少校閉著眼睛等待著冗長的攻擊過去,心中的疑團差不多解開了。
敵人的反擊即迅猛而又精確,但是好歹自己的兵力毫發無損,顯示器上,那些黃色的三角形還都在那里慢慢移動;如果敵人使用榴彈炮,而非火箭彈,反擊可能來得更快些,不過另一個擔心可以解除,這一帶他們沒有可以夠到如此縱深地帶的敵人炮群,那些陰險的39倍口徑的155輕型榴彈炮即使通過直升機偷偷躲在高程很大的陣地上也不行,至于散布前線的30倍122炮,更是想都別想。
中國軍隊第二輪反擊來自于空軍。從附近趕來的2架殲16轟炸機,在爹木錯克上空盤旋,攝于斯利那加S300的攻擊范圍,沒有敢太過深入。但是他們仍然從遠處投下了衛星制導炸彈。中國空軍用這種速度緩慢的炸彈,企圖對自行火炮可能的退路進行第二次攻擊,這種不不計成本的轟炸實際意義卻不大;隨后,速度更慢的攜帶激光制導炸彈的無人機穿越山地,趕來確認戰果。
一輛低空補盲雷達車,高高升起液壓曲臂,精確監視著空中的每一個動作,只要對手過分欺近,就將遭到打擊。梅內亞姆或許不是果斷的指揮官,不過他精明的將領,很善于在各種地段,對防線修修補補。斯利那加外圍的雷達網,雖然不算完整(在山區地帶完整的監視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卻十分有效了。當然中國空軍每天出動的一部分功課,也是在對抗中,試探出斯立納加頭上的防控網的范圍和變化,并隨時準備找空隙扔幾顆反輻射導彈。
哈尼亞曼可以想象,中國軍隊的指揮官看到一片炸得亂七八糟的山谷里,竟然沒有一個被摧毀的目標時,該有多么的懊喪,不光大量昂貴的彈藥被白白地傾瀉掉,更重要的是,他們知道這會兒碰上了厲害的對手。想到這些,他還是有了一些小小的得意。
“不是每一支印度炮兵都是廢物,你們等著瞧好了?!?br/>
徐景哲一直在跟隨無人機的實時視野,觀察剛才遠程壓制對新出現的敵人火力的戰果,他期待看到敵人使用了何種武器。
調整過位置的炮兵雷,在第一時間發現了飛過監視區的敵人炮彈軌跡,通過對彈道的分析,準確解算出了發射彈藥的區域,當然在山區還必須對照地形后,才能精確第標劃出目標位置。
由于距離較遠,潛伏的反擊火力無法立即反制(包括各種增程彈藥),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般公湖以北值班的火箭炮,這些火箭炮原本用來監視列城,準備在發現敵人表面陣地有調動時,殲滅其軟目標的。這樣的周折固然顯示出了前線C4ISR系統(或者使用其它名詞表述的類似系統)的高效率,但是反擊速度是打了折扣的。
無人機遠道偵察的結果讓徐景哲大感意外,他通過普通光學設備(天色仍然沒有完全暗淡下來),看到了硝煙尚未完全散盡的山谷和山坡,看到了如同被一副鐵犁翻過的,坑洼斑駁的區域,火箭炮覆蓋了超過30公頃的巨大面積,但是看不到任何被毀傷的車輛,通常它們應該是最顯眼的,如果有的話。
“那些燃燒的車輛在哪里?竟然什么也沒有打到?”
老頭子還不記得部隊動用火箭炮的反擊,有走空的時候,多少應該殺傷到一些目標才對。金屬盒烈焰堆砌的風暴散布出去,卻沒有收獲。
他知道,或多或少,情報部門有一點過失?,F在甚至不知道,這次襲擊是來自于凱撒系統或者AS90或者其他的系統?或者敵人擁有多少這種系統?而上級正等待著一份報告。當然通過分析,印度的這樣可以使用北約彈藥,但是機動能和射程不相符合的155火炮可以被排除在外了,但是這樣不精確的報告顯然是不像話的。
“上級一定會追問起敵人的武器和指揮的?”他想了想,拿起電話:“告訴無人機,跨過紅線,繼續沿著山勢向西偵察。我要看到具體的東西。”
紅線是指,作戰地圖上劃定,并且經常變更的虛線,無人機一般不跨越這條線,它的進退取決于梅內亞姆防線的實質防空能力,印度中將的部署保守卻又嚴謹,沒有什么重點,但是層次分明,所以應對起來,就需要更這邊參謀人員更加嚴謹的態度。
天色大暗下來,山頂上的錫克族戰士終于等到了攻擊時間,他們以斗志高昂地排成散亂的散兵線,吶喊著向下沖鋒。跨過1.5公里的封凍河流,他們就將沖進山谷,在哪里與中國軍隊展開作戰。
他們知道中國在很近的地區,可能有一支1500人的兵力,另外可以通過直升機調集幾個連過來,而印度印度無法在缺乏制空權的地區利用直升機。也就是說,中國軍隊的數量要遠遠多于自己,不過即使敵人有一萬五千人,他們也視若無物,敵人只是被政治軍官驅趕來的,無法適應高海拔地區作戰的部隊;他們在4500米以上高度,只能氣喘吁吁地扶著槍走路,其中百分之六十的人,會在一個月內因為肺部積水抬回3000米以下地區,這是上級說的,并沒有多少人結合1962年的歷史,考慮過這種說法的可能性。即使這種傳言有些夸大,這些士兵天在對手成天的空襲和炮擊下,也早就憋悶壞了,都盼著能好好打一仗;錫克部隊是有信仰的部隊,他們知道勇士犧牲后會有一個歸宿,他們渴望戰斗。
查漠的梅內亞姆中將關注著部隊的出擊,他知道這支部隊一定有去無回,甚至未必能沖進山谷地帶,不過戰爭么,就是如此。
他的親侄子被炸彈引發的雪崩吞沒后,他在諸如用人命來試探敵人部署的行動上,更加的果斷,也不再有道義上的自責。
“將軍,他們暴露在無遮擋的斜面上,會有很大傷亡的。”有人提醒道。
“大驚小怪。戰爭哪兒能不死人?我更期待著敵人的火力暴露出來?!睋尨鸬牟皇敲穬葋喣?,而是奧林德,他一直都是梅內亞姆最兇悍的將領。也是他手下少數幾個整天考慮怎么進攻的人,盡管思路與梅內亞姆并不怎么合拍,不過司令官知道,這種人總是用得著的。
梅內亞姆一直不做聲,繼續看著面前的幾面顯示器,等待山頭觀察所的消息。這些顯示器總最大的一塊在指揮所正面,隨時提供部隊部署態勢雙反戰線信息,作為指揮部的核心,它其實不怎么變化。它取代了那些需要參謀爬上爬下用紅藍鉛筆不停修改的紙質等高線地圖。側面是空情信息,上面有大大小小彎彎曲曲的閉合線,代表己方的防空火力包線,以及一些已知的敵人防空火力范圍。移動的符號,是敵我雙方的各種飛行器。如果己方飛機飛過,上面會有框型的番號顯示;如果敵方飛機被探測到,也會有預判型號的信息顯示。
“他們無人機的偵察優勢,在夜里要打一些折扣?!眾W林德抱著手,不無得意地說道,“前沿炮火的觀察能力也一樣。所以,夜間攻擊也不失為有利?!?br/>
“老弟,也必須要考慮到夜間的嚴寒,給部隊造成的傷害。”司令官慢慢說道,顯得比奧林德穩重和仁慈些。
“如果中國軍隊以為我們死不起人,他們就會更加的肆無忌憚?!眾W林德的回答,顯示他有一些不服氣。
晚霞消失后,前沿的中國軍隊,已經轉用微光夜視設備對沖鋒的敵人展開了偵察。在雪山地帶,星光的反射可以使得背景更清晰。炮兵觀察員,緊張第握住通話器,他不需要指示火炮射擊范圍,需要等待的只是時機,等待敵人自己走進標定好的矩形區域內。從隊形山看,敵人士氣不錯,而且行動能力沒怎么受高原影響,確實如同情報顯示的那樣,是一支在5500米以上的地區(錫亞琴冰川),經受過磨練的部隊。
后方隱蔽中的122毫米牽引火炮終于得到敵人進入目標區域,立即展開反擊的指示。很快隆隆的炮聲響起,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飛行后,炮彈落到了稀疏的散兵線附近,前方觀察員可以從夜視儀中,可以看到敵人紛紛趴下來,有一些隨后站了起來,繼續沖鋒,有一些則不再站起來了。
對于炮兵連而言,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一方面新的敵情表明,敵人在距離前沿30公里還要靠后的地區,擁有可以打到前沿的精確火力,以及更靠后部署的,精度不足的龍卷風火箭炮。另一方面,讓敵人沖下山來,進入到山谷地帶又是絕不能容忍的。這意味著,印度將窺破整個部署,而山谷里的中國步兵同樣處于敵人炮火可能射擊到的位置。122火炮盡量選擇了平直彈道,這樣如果敵人的炮兵雷達部署不當,就無法探測到其位置。
徐景哲在大約2分鐘前,在打給首長的電話中表明,目前情況下使用前沿火炮十分不明智,當然他也給不出很好的取代方案;他只能建議,部隊應該做好準備,隨時準備好拋棄裝備退入堅固掩體內;另外,還應該調動師輸的45倍口徑自行火炮,接替這一地區的主要炮群,第一個建議顯然具備實際意義,而第二個建議,則是對眼下局面毫無助益的空談。而此刻,般公湖以北的火箭炮部隊也正處于退出陣地,重新集結,并重新裝填冗長作業中,無法投入作戰。
哈里亞曼一直在等待暗藏的炮兵偵察雷達反饋信息,即使軍一級指揮部還在使用上一代的裝在拖車上的辛柏林雷達,而他已經使用了裝甲底盤的眼鏡蛇雷達,英國人固然越來越小氣,但是在配套問題上還是滿足了印度的請求。目前這部雷達正處于靜默待命狀態中(以防對手空中火力察覺)。如果開機,需要短暫的,大約20秒鐘的磁控管預熱時間。
在疊木錯克的高地上終于有人報告,看到了東面山后面有閃爍的輝光后,少校立即下令炮兵偵察雷達進入掃描狀態。他知道敵人不會只打區區幾輪,他們向來下手狠毒,所以自己有足夠的時間。
當火炮進入到第4輪射擊時,少校準確獲得了想要的主要信息,并且將大致目標區域縮小到了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對照地形看,敵人很好第利用了反斜面的遮擋,而且陣地很分散卻有條理,似乎有永備工事(衛星未察覺到);通過彈道,他可以大致猜到敵人使用了122毫米火炮,規模約一個連,他暫時不知道是不是自行火炮。如果中國軍隊依仗著全面的優勢,將老掉牙的舊式火炮也投入到了戰爭中,這倒并不讓他感到意外,敵人在信息上的優勢,使得他們在部署上獲得了更大的自由。
575搶修工作
少校早已將炮兵團拆的七零八落,分散在各個山谷地帶,這是用來對抗敵人偵察的,當然缺點也是明顯的,一旦可以形成反擊時,不是每一個陣地都處于比較理想的射擊區域內。這里的復雜地形,無法在每一個方位上都獲得理論射程上的反擊可能;而炮兵效率也較之集中使用要大不少折扣。
眼下,他有2個剛剛完成射擊的排還在機動中,其余各排中的大部分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地理遮擋射界、射程不足,或者通訊不理想),處于無法射擊的狀態。
他在顯示器上圈定了所有射界良好的4個排8門炮投入反擊,通過車際數據鏈以及空中的情報中繼系統,他可以在大約650平方公里的多山區域內,控制自己的所有部隊;車際通訊無法到達的部分,通過一架英國無人機實施;當然由于部署地區太過廣袤,始終有一些車組處于無法通訊的狀態,好在他事先部署時對這種情況留有余地。
少校將各車射擊的次數,從預設的4次,壓縮到了3次,這將大大降低打擊能力,但是鑒于前一次射擊后敵人反制的速度,減少一次射擊似乎更加穩妥??偟膩碚f,最大的問題在于能夠進行火力投射的火炮數量不足,卻又不能通過增加發射彈藥的數量補足;但是他不是一個貪心的人,他知道撩撥強勢對手得有分寸,那樣容易把自己的老本搭進去。如果第40團遭到毀滅打擊,英國人是要哭鼻子的。
待命中的印度炮兵接到命令,迅速開始投入到反擊當中,當然不可能用精密法進行射擊,只能快速將火力向目標區域投射出去,考慮到目標可能有裝甲防護,少校另外修改了彈藥,他沒有使用高爆彈藥,而是選擇攜帶預制破片的,可以侵徹輕裝甲的多用途彈藥。
隆隆炮聲中,印度炮兵發射出的底部排氣彈,利用接近45°彈道飛過一半路程時,即被中方炮兵偵察雷達發現。還沒有來得及計算出其落點,警報聲就響徹在122毫米的炮兵陣地上空,這是徐景哲剛才提出的,增加警戒級別的建議起了作用。當然,投入這樣盲目的,上級也一直擔心著敵人的反制。作為無法經常更換陣地的部隊,切實可行的是先保住人員。
炮兵預先已經知道,一旦警報響起應該如何應對,這是他們平常訓練的一部分,而中國軍地在戰時的表現,總是比演習時要好一些,
他們必須在最短時間內,躲進幾年前修建的堅固的地下掩體內(火炮就是從這里面推出來的),當然把火炮推回去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
陣地上的士兵們沒有驚慌失措的表現,他們丟下所有東西,進行躲避炮火覆蓋的動作,沒有人驚慌失措,作為炮兵他們也知道,炮彈飛行需要不短的時間。
炮彈以高拋物線彈道在空中飛躍40公里的過程,確實是一個相當漫長(不少于80秒)的過程。第一批的8發炮彈差不多和最后一批士兵退進掩體的時間重合。
巨大的爆炸,從遠處傳來,隨后的幾聲爆炸要近一些,第4枚落地的炮彈,落點更準,掉在了堆積的發射藥包附近,頃刻間引發連鎖爆炸,將暴露在陣地上的所有東西摧毀。火炮東倒西歪地留在了原地,大部分嚴重損毀,處于不可能修復的狀態。這幾乎是整個戰爭爆發至今,印度陸軍表現出的最專業高效的一次反擊。
印度錫克營的第二支部隊的沖鋒已經展開,他們不緊不慢地沖下山(高原地帶無法跑太快),很快路過坑坑洼洼的地面,這是剛才中國軍隊炮擊的地區,但是他們沒有遭遇到強大的火力反制。頭上始終有飛機飛行的聲音,偶爾可以看到飛出云層飛機的噴火尾煙,不過中國空軍在太陽落山后的一段時間內效能不足,白光和夜視設備作用距離都不太理想。
最終,天上的殲16選擇向著地面部隊發射的熱焰信號彈指示區開發射火箭彈。但是印度部隊非常的分散,攻擊無法阻止敵人從很寬的地帶沖下來。從坑道里撤出來的中國軍隊,距離敵人前鋒大約有1公里,不斷地將敵人突擊到的區域,向上級匯報。但是始終沒有預想中的反復炮擊出現。
徐景哲一直在與空軍溝通,希望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敵人步兵上,必須優先解決敵人后方的炮兵,這是最大的隱患。但是從已經暴露蹤跡的敵人炮兵位置看,它們躲在了太過靠后的區域,而斯利納加似乎藏著什么新的東西,那是足夠讓徐景哲更加擔心的東西。
目前能夠使用的最穩妥的辦法,仍然是利用區域外彈藥進行攻擊,但是面對一支由滑頭指揮官控制的,退卻很快的部隊,那些滑翔炸彈根本不可能獲得機會。
“我就不信敵人完全沒有通訊,你們監聽組能不能聽到有用的通話?我需要詳細的信息?!鄙賹⑻崞痣娫拞柕?。
“主任。戰場通話十分龐雜,目前稍有眉目。截獲到了基于北約JTIDS通信系統,與常規的印度使用的設備和通訊協議不太一樣,我們還在跟蹤?!?br/>
“就是說你們什么也不知道?”他嚴厲問道,上級施加給他的壓力,他也必須轉嫁到下面。
“從終端特征看,信息分發系統屬于英國,但是接收機的情況較為復雜,暫時可以確定有其他北約國家的系統存在,發現了有2個指揮部層級特征的地面信號源。我們還無法跟蹤完整的調頻信號,也無法破譯,但是隨時無人機進行幾種干擾?!?br/>
“不,現在不能干擾。你得想想其他辦法,確定其指揮系統的位置?!?br/>
徐景哲打斷了下屬的建議,破壞敵人的通信,固然有吸引力。但是無助于徹底解決問題,他想要的是徹底消滅地面部隊。
“我們一直能監視到敵人的一架特殊的無人機,在縱深地帶盤旋,極可能作為炮兵部隊中繼通訊的一部分。”
“把目標數據發過來我看看?!?br/>
他掛斷電話,遲疑了一下又握起另一部紅色電話。
“首長。我的人已經做了充分的評估,我仍然無法給出使用空軍深入攻擊的建議。有跡象表明,除了北約的火炮系統,還有一些我們不熟悉的,北約防空武器部署在了前沿地帶,目前處于雷達靜默狀態。從歐洲的情報來源看,情報是可以對照的。我需要天亮后的進一步衛星偵察核實情況。”
顯然情況空前的負責起來。要對付敵人手上的新式的炮兵,只能繼續等待其開火,并暴露出位置,從炮兵雷達已經截獲的印度炮兵的陣地信息看,這伙敵人部署的很分散,也就是說需要高度的指揮協調,才能夠做到配合默契。從一架蹊蹺的無人機上,當然無法確定太多的東西,但是有一些細節,總比沒有好,好歹可以對上面交代一下。
電話那頭無奈地接受了這個建議,深入空襲只能推遲到白天。
哈里亞曼等著對手的反擊,但是這一次來的遲得多,而且并不是雷厲風行的反擊,只是空軍扔過來的衛星制導炸彈,這些炸彈到達的速度不足以執行預想的戰術,并且在梅內亞姆的布設的干擾地帶,其導航精度多少都受到破壞。
少校知道,以上跡象顯示出敵軍的反擊能力在下降,另一方面,敵人的空軍對距離戰線40公里區域目標非常忌憚。白天偶爾接近,夜晚則躲得更遠。
斯利納加坐鎮了新的防空部隊指揮官,據說在阿薩姆經歷過不少攻防,此人與前任不同,大部分時候他的制導雷達都不開機,只有遠程的2D遠程警戒雷達保持工作,但是有意思的是,這樣松散的防御,竟然對敵人空軍形成更大的威懾。從以往的戰例看,中國空軍的的每一個編隊都帶著反輻射導彈,一直都尋隙攻擊雷達,但是雷達靜默了,他們反而不敢深入的更多。當然,中國空軍熟知S300的特征,他們突然謹慎起來,應該不會是單純的原因。哈里亞曼期待,斯利納加的防空部隊指揮官是一個機智的家伙,不要在這場斗智斗勇的攻防中,漏出什么破綻,不要把一手好牌打爛了。
“少校,中繼無人機總是遠離我們,導致很多車組都聯系不上。”
“你以為那加飛機只是為我們工作?”哈里亞曼神秘地笑了笑。這讓與他一起指揮的副手,有些摸不著頭腦。
“我猜想,梅內亞姆新到手的紫菀30系統,應該就在背后了。中國人太了解我們以往的防空武器,所以中將的用心是十分值得贊賞的?!?br/>
“怪不得,最近他們的空軍最近有一些退縮了。”
“所以我說,箭只有在弓弦上,才最具備威懾力,中國人則最吃這一套,他們對陌生的東西總是小心翼翼?!?br/>
哈里亞曼侃侃而談起來,作為一個與中國軍隊交手兩次,還沒有損失一輛戰車的指揮官,他確實有了總結戰爭感想的資格。他自信自己的稟賦不錯,算是第一批在與中國作戰中,悟出對應策略的指揮官,印度自從1962年交戰以來,還從未在于中國軍隊對陣時,在戰術層面討到便宜,更遑論戰略上了。不過,即使印度人不太善戰,但總還是一個聰明的民族,他覺得應該有一批人涌現出來了,但愿自己不是唯一的一個。
到了夜間9點,印度地面部隊在有氣無力的迫擊炮彈不斷襲擊下,已經到達了谷底,并展開新的隊形。他們并不知道,自己只是在一系列戰場偶然因素起作用后,僥幸到達這里。錫克士兵們認為,只是自己的勇敢發揮了作用。到目前為止,他們還沒有看清楚一張中國人的臉,敵人退得很快,沒有出現預想中的,氣喘吁吁走不動道的情況。
副營在寒風中長吩咐各連清點人數,投入攻擊的4個加強連近700人,還剩下500多人。較為嚴重的問題在與折損了2名連長,這樣的損失原本可以避免,但是連長們堅持在炮彈呼嘯而來的時候,昂著頭前進,這是殖民地時代遺留下來的寶貴傳承,但是實際上意義不大,尤其在夜里,士兵們根本不清是哪個缺心眼沒有臥倒,結果挨了炮彈皮。
與大部分印度軍隊不同,這支部隊的每一名士兵,都配發了微光夜視儀。在這一帶,夜視儀具有先天的優勢,看的更遠一些。士兵們有理由相信,自己完全可以依仗這些東西奪取勝利。這樣關鍵地帶的勝利,可能撬動敵人的整條戰線奔潰。顯然敵人并沒有顯示出強大,他們以往的勝利,大概只是因為他們沒有碰上錫克族老兵?
交戰區域2公里外。賀凡正帶著厚實的防護面罩,手中握著等離子焊槍。他手中噴射出一道耀眼的電弧,撞在坦克底盤上變成了燦爛的火星。
他正在給坦克修補發動機擋板上的破洞,還有側面翼子板的破損。機修排人手不足,完全不趕趟。好在他是全能的坦克專家,這會兒還能打打下手,修理一些小部件。
他的另一名排長,正在給底盤座圈上跟換滾珠并涂抹油脂。自鍛破片在坦克內亂飛,造成了千奇百怪的破壞。
賀凡已經接到了要出擊的任務,敵人大約不到500名,也許有一些反坦克武器。他不知道,為什么要將這樣微不足道的任務交給自己。打贏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步兵,對他而言毫無挑戰性。這里有1萬兵馬,卻要打出自己這張王牌,難免讓他心里不舒服。不過上級偏偏認為他就是最合適的人選。這種情況倒也不是第一次經歷,賀凡換了一個角度想這件事,就如同在阿薩姆,林淮生離開了自己,幾乎就不會打仗了。
起吊架上,修復的炮塔慢慢降下。最終合攏后,坦克看上去完整了。賀凡脫下厚厚防護面罩,將焊槍丟到一邊。山谷外的槍炮聲已經可以聽見了,聽上去交火并不算十分激烈。他跳上自己的坦克,倚在炮塔上,里面有人遞上一個通話器,他與上級進行了溝通。上級建議他用所有能動的5輛坦克并排展開,后面跟隨幾個連的部隊,要在盡量短的時間內,擊退敵人。
賀凡立即否決了這個想法,他說他的坦克不能充當掩護步兵的移動炮臺,并且這么打可能要磨蹭到天亮,他另有計劃,可以做到更快漂亮。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