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穩(wěn)執(zhí)牛耳
昌迪加爾機場下,深入底下15米的指揮部內,是派斯阿德執(zhí)政陸軍時代的產物,它代表著那個時代的保守、退縮和可靠。在巴基斯坦試驗了核武器之后,當時的陸軍參謀部,開始在縱深地帶修建了大量這樣的設施,大部分設施時至今日還沒有完工,不過已經可以使用了。據戰(zhàn)場統(tǒng)計的情況,中國截止到目前,還只是使用過一些1噸以上的大型炸彈對那些挖得不夠深的地堡,他們還沒有使用過比較專業(yè)的鉆地彈藥。但是美國情報單位仍然判定有一些此類武器,已經安裝在了東風導彈上,隨時可能砸下來,但是管它呢,不躲到這里還能躲到哪里?
從阿姆利澤撤到此的第4師將領們聚集在一起,等待下一步行動的指令。他們中大部分仍然對敵人的遠程炮擊心有余悸,一直都在談論著敵人的火箭炮將如何破壞戰(zhàn)爭進程的話題,據站前中國人在展示會上公布的公開數據,這些火箭彈可以從邊境直接打到新德里以西很近的地方。另一些人在討論突如其來的撤退命令,認為這項命令十分的不妥,部隊急行軍趕到邊境,本來預備大干一場,結果沒怎么打就被迫后撤,對士氣非常不利。當然命令來自于31集團軍的最高指揮官斯潘加本人,也確實讓人有些意外。
凝重、悲觀的情緒一直籠罩著低矮壓抑的指揮部。直到門口的值班軍官大喊一聲立正,這種氣氛才被打破。
眾人掐掉煙頭,緊了緊口子,原地站定。不一會兒,風塵仆仆的南部集群司令官同,時兼任第31集團軍總指揮的斯潘加中將,穿著一件迷彩服出現在了眾人面前。他看上去比幾個月前老多了,顯然在占領了半個地國疆土之后,突然又要負責新德里的守備,角色的轉換確實夠折磨人的。
斯潘加徑直走向第4裝甲師的師長帕夏尼塔,用嚴厲的目光盯著他,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們受苦了。本次撤退過于倉促,導致一些損失,這個責任在我;我沒有料到敵人會這么快突破過來。當然,我也沒有料到梅內亞姆這個老鬼會比約定的時間,提前2個小時放棄側翼陣地,將我軍暴露給敵人。”
“司令,我有負你的信任,你撤我的職吧?”
帕夏尼塔留下了眼淚,似乎十分的愧疚。
“錯不在你,老弟,錯不在你……好了,我們還是談談接下來的戰(zhàn)斗。現在是非常時期,敵人會迅速展開行動,撕裂我們的防線。”
司令官走到地圖前,他的鎮(zhèn)定感染了這里的大部分人,這些軍官都知道,斯潘加盡管也會出錯,但是他總是有辦法的。
“是啊,敵人輕易突破了邊境,接下倆我們該怎么打?”有一名軍官說道,顯然他們一直在思考這些事情。
“你們知道我為什么要下令后撤?”斯潘加背對著眾人,提出了問題。眾人面面相覷,這會兒不是瞎猜的時候,看情形,司令官馬上自己會有解答。
“我仔細研究了過去一段時間,敵人對北方集群的空襲,還有那些巡航導彈跨過群山對北方邦的攻擊,終于發(fā)現了他們的一些意圖。”見沒人說話,他接著講下去,“敵人攻擊所有有價值的目標,但是并不攻擊交通設施。是的,他們并不攻擊我們國家臃腫、低效的公路體系,還有超負荷運行的鐵路網。諸位需要回答我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們的一團糟的運輸線一直在敵人的虎視眈眈之下,卻能保持著運作?而我們的通訊設施、指揮機關即使深藏地下,也不斷地遭到打擊。”
“難道,他們需要我們的公路?”帕夏尼塔搶答道,這好像是唯一合乎情理的答案。
“是的,我想這是他們的計劃使然,他們真真害怕的事情,就是我們糟糕的道路。聽上去也許有些可笑,敵人擔心的,不是我們坦克和飛機,不是西方的援助,而是幾十年來,我國的各級官僚主義,以及各種瀆職犯罪鎖造就的,世界上最混亂,最無可救藥的公路體系。我想諸位中的大部分,都去巴基斯坦信德省做過偵察旅行。巴基斯坦人的公路一直修到邊境,比我們的寬一倍,也好得多,這是我們在進攻時能夠長驅直入,所占到的一個便宜。”
“是這樣的。”眾人點頭,他們進攻時,確實在巴南方利用了敵人的公路網,在北方進展比較慢,部分原因是洪水將原有的公路體系破壞了。
“所以,我們應該有限度地將敵人引入印度北方,讓他們的兵力分散,補給線延長,讓他們深陷泥潭。當然出于政治原因,我們不能容忍敵人太過靠近新德里;而這里,”他跺了跺腳,“昌迪加爾,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印度最好的公路,到了這里就沒有了。”
“但是,如果我們退得過深,北方集團幾十萬人的退路就會給斷絕了。”
“北方軍區(qū)人雖然多,但是成事不足,讓他們待在山上反而可以最大程度地牽制敵人行動。”
“但是,總理無法容忍***軍隊入侵……”
“肯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但是也會加速敵人在政治上的失敗。我透露一個消息,諸位可能已經知道我們空軍的出動率大不如前了,但是這不等敵人空軍可以橫行藍天。”
“難道西方國家的空軍要來幫助我們了?”
“這涉及到高層的秘密,我只能說,我們等著瞧好了。當然無論如何,我們還需要獨自堅持一段時間。”中將似有所指,他知道自己的將領可以領會到其中的意思。
印巴北方邊境上城鎮(zhèn)納羅瓦爾,此刻滾滾的車流正向著東方移動,卡車上的巴基斯坦士兵個個表情嚴肅顯得有些緊張。北面不遠的山區(qū),不斷傳來炮彈的爆炸聲,這提醒著著年輕的士兵們,敵人并沒有遠去。
這里是通向克什米爾鐵路的印度側的邊境節(jié)點,現在也是巴基斯坦幾個步兵師的突破口(并不是唯一突破口),中國軍隊在24小時前,從更北的區(qū)域突破了邊境,隨后這里的印度軍隊也放棄防守,向南逃跑了;這使得巴基斯坦軍隊不費一槍一彈攻入敵人境內。
這些部隊中的很多人,都經歷過***堡的慘敗和撤退,對于隆隆的印度炮聲至今心有余悸,不過既然能夠跨過邊境,還是讓一些人趕到莫名的興奮,戰(zhàn)爭的轉折點,在漫長痛苦的失敗之后,奇跡般的出現了。士兵們之間談論的話題,不再是是否可以守住白沙瓦,而變化成了新德里,這樣的轉變來的太快,確實讓然難以置信。由于戰(zhàn)役的保密需要,大部分士兵直到幾天前才知道,他們要做的竟然是大反攻。他們從謝胡布爾下火車,一路向東,沿途看到了大量被印度軍隊遺棄的裝備,雖然未經一戰(zhàn),但是信心卻慢慢提升了,有傳聞說中國派來的將領,是印度人的克星,印度陸軍劫數難逃。
大量屬于第1裝甲師的59D型坦克,在這里與步兵師的卡車脫離,沿著公路上方崎嶇的山路慢慢移動,步兵將要快速跟上中國裝甲部隊的步伐,接收一些重要的城鎮(zhèn),建立一系列的據點,以徹底撕裂敵軍南北兩大集團的聯(lián)系。而坦克部隊目標不同,他們必須由此向北,從側翼威脅錫亞爾科特的敵人,最大限度地牽制梅內亞姆在后方反擊的決心和兵力(錫亞爾科特在巴基斯坦境內)。
林淮生深諳用兵之道,在他的計劃中,現在還不是收拾查謨幾十萬敵人,或者收復***堡的時候,他要牽著敵人鼻子走,而不是相反,當前首要的任務,是提防克什米爾的敵人從山上沖下來,打通交通線,最后他們應該會困死在山上。
雖然印度軍隊的兵力仍然占據優(yōu)勢,甚至從地圖上看,敵人還可以在中巴軍隊后方,利用兩面夾擊的辦法,截斷中巴遠征軍的后路,但是在這些巴基斯坦步兵頭上,是一條中巴空軍開辟的越來越寬闊的走廊地帶,空軍可以緊盯敵人的一舉一動,這是這次頗為冒險的地面進攻的底氣所在。
林淮生的另一部分底氣在于,目前在巴基斯坦的深遠地區(qū),另有超過一百萬的,使用中國武器武裝起來的巴基斯坦陸軍,正在頂上來。在戰(zhàn)斗打響,無需偷偷摸摸運輸后,新的更強硬的空運計劃得以實施。大量的中國裝備正在運抵,僅僅中國的坦克,就以每星期280輛的速度運送進來,遠遠快過西方援助印度的速度,雖然其中大部分是比較老舊的型號,但是戰(zhàn)爭確實到了拼消耗的階段了。
巴基斯坦境內的公路系統(tǒng),以及中巴工程兵卓越的表現,使得大量的武器得以比,堆積在孟買港的西方武器,更早抵達戰(zhàn)場。
行動展開以來,宋寧幾乎沒怎么睡覺,他一早上就登上了一架新到的空警2000指揮機上,之所以換了這架預警機,主要源于駐巴的空軍面臨到了新的威脅,而該機剛剛更新了軟件。
表面上,空軍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利用制空權,搜索和打擊敵人的各種火力,首要的當然是AS90火炮以及龍卷風火箭炮。但是2天前,他得到了國內新的指示,鑒于國際形勢發(fā)生了一些變化,他必須時刻提防來自阿富汗境內以及巴基斯坦南部的,新的敵情。這使得他不得不重新分配兵力,增加了地面的值班戰(zhàn)機。
總參的情報分析認為,美國新上任的總統(tǒng),可能會基于地緣政治考慮,采取冒險的方式來干涉這場戰(zhàn)爭,通過內部的模擬與推演,如果西方此時不直接插手,搖搖欲墜的印度政權,極可能會在接下來的一兩次大的軍事失敗后,直接垮臺。但是,分析進一步闡明,共和黨總統(tǒng)剛剛上臺,根基未穩(wěn),此刻用兵顯然犯了大忌,所以他可能通過援助印度,使其繼續(xù)茍延殘喘的策略,來靜觀其變。另外,美國的西方盟國,似乎也有不同的戰(zhàn)略考慮,他們似乎更愿意讓中國深陷對印度戰(zhàn)爭的泥潭,而不是自己親自陷進去。
新的一次高階秘密蹉商,此刻正在比利時的北約總部進行,這次會議可能會影響今后該集團的政策走向。目前來看,基于本次戰(zhàn)爭由印度挑起的事實,西方還很難整合國內的各種聲音,大部分歐洲國家,必須考慮國內***群體的感受,在***看來,如果西方沒有在印度入侵巴基斯坦時,采取任何行動,現在采取截然相反的做法,是沒有道理的。
預警機升空后,宋寧又受到了來自空軍的緊急指示:綜合各方情報,當前新的敵情極可能出現,無比將空中優(yōu)勢戰(zhàn)機,分配在威脅較大的方向上,如有印度空軍以外的空中力量敢于挑釁,應該予以堅決的反擊,但是不宜使得對方發(fā)生傷亡。
關于“堅決的反擊”和“不宜使得對方產生傷亡”這樣互相矛盾的語言如何執(zhí)行,宋寧倒是還真的有預案。他早知道美國人有虛張聲勢的一面,實際上這場戰(zhàn)爭中,他們的戰(zhàn)機不是沒有被擊落過,并且這些擊落都是來自于薩米少將。
薩米似乎不怎么考慮政治,他按照直覺行動,多次擊落過美國戰(zhàn)機,并且十分神奇的是,實際上美國后來也沒有發(fā)作,還是偷偷忍了。從這件事上,宋寧差不多也看出了美國的本質,他們比薩米這個瘋子更講政治。當然作為巴基斯坦人,薩米擊落侵入領空美機,有無可辯駁的正當性。
從具體敵情上看,駐阿富汗的美空軍還不夠強大,沒有先進戰(zhàn)機。由此推斷,他們可能采取的行動,包括利用阿富汗起飛的望樓預警機,與海上的海軍戰(zhàn)機,或者安曼、巴林的海空軍基地起飛的作戰(zhàn)飛機配合作戰(zhàn)。
從美國最近從本圖調動KC10加油機到阿曼的動作看,出動空軍的可能性正在增加。所以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他手上有12架蘇35戰(zhàn)機,還有一個敢亂來的老瘋子,這些事對抗的底牌;當然在國內的新式地面雷達運抵前,并沒有什么“萬全”的辦法。
通過國內的多次模擬,不難得出以下結論,對中國構成威脅的,依次是猛禽、E(美政府與以色列政府協(xié)商,截留了一部分該國訂貨),而F22并沒有出現在本地區(qū),暫時可以排除。
608新摩擦
值班的空警2000型預警機,與之前的同類型飛機在硬件上并沒有差異,只是在軟件上優(yōu)化了一些識別低RCS目標的能力,當然這只是治標,并不能治本。當然,通過國內同類型飛機磨合,在隱形飛機轉彎或者姿態(tài)變化時,仍然具有遠距離發(fā)現的效能,而沒有經過優(yōu)化的同類型飛機,很容易將同樣的信號當做地面雜波濾除。
俾路支省的胡茲達爾空軍基地,正在進行戰(zhàn)備值班。該基地位于巴基斯坦軍隊在該省,尚能控制的最南部前沿,有大約一個團的陸軍守備。
印度南方占領軍就在25公里外與之對峙,但是由于去年11月份起,印軍就沒有足夠的物資發(fā)起新的攻勢,該地區(qū)的主要威脅不再是他們,而是遍布四面八方的各種名目的分離主義游擊隊,以及幕后看不見的居心叵測的國家。
基地內部署著一部大型遠程雷達,它看到了海岸附近無法識別的大型目標,從目標的速度,航線以及不發(fā)射電磁波的特征看,很像是加油機。顯然這不是一個大的威脅,但是也應該引起警惕,通常美還軍出動的咆哮者,并不在這一帶加油,巴指揮官按照流程,向上級做了一次報告,他能做的也僅此而已。
胡茲米達基地裝備的,是YLC-4型雷達,該雷達屬于2坐標遠程雷達,具有較強的抗干擾和反隱身能力,但是機動性并不好,原則上無法獨擋一面,更不能部署在前沿。但是當巴基斯坦失去了海岸地帶的200公里縱深后,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因為空軍必須要看清沿海的情況。這樣的冒險,基于中巴軍隊上層一個判斷認為,即使?jié)撛诘耐{,有能力打擊這部雷達,但是出于政治上的考慮,未必會真的動手。
這部雷達本身,還需要其他雷達配合組成雷達網,不過鑒于巴南方的復雜的形勢,暫時它只能孤懸在分離主義分子游擊隊控制區(qū)邊緣,只有一部低空補盲雷達部署在一側,防止從印度古杰拉特起飛的米格27偷襲。
2個月來,中巴軍隊利用其抗干擾以及看得遠的特點,監(jiān)視著印度沿海的空情,美軍航母起飛戰(zhàn)機,或者古杰拉特邦起飛的戰(zhàn)機,都逃不過它的眼睛。這些情報將為在北方地區(qū)指揮作戰(zhàn)的宋寧提供了早期的預警。
當然不可避免的,這部性能可靠的全固態(tài)相控陣雷達,必然成為有關國家海空軍的眼中釘、肉中刺,因為它差不多終結了咆哮者在海岸地帶稱王稱霸的歷史,有了它的存在,重建的巴空軍中隊的年輕飛行員們,也常常駕駛雷電戰(zhàn)斗機,拿侵入這一帶的各國無人機練手,擊落了不少美制無人機,不過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摩擦,中國空軍從不參與這些行動。
在看到敵人大型目標的幾分鐘后,雷達上一直出現不連貫的信號閃爍,并不形成任何的航跡,在山區(qū),這樣的情形一般可以理解為地面雜波引發(fā)的虛警。
光點最后一次出現的時間比較長,似乎有一小會兒,維持了一條完整的軌跡,顯然已經不是雜波干擾了。方位大致在170附近,距離90公里,高度不詳,隨即目標再次消失了。
70秒后,部署在較低位置的捕盲雷達,突然捕捉到了一個批次密集排列,正在高速飛近的目標,就在15公里外了,雷達數據鏈同步向指揮機與空軍基地發(fā)送了消息。
宋寧雖然預知美國可能在會最近升級對抗,搞一些摩擦,但是他也不能得出任何的判斷。呆坐了幾分鐘后,他得到了胡茲達爾空軍基地遭到打擊,雷達以及周邊設施遭到一定程度破壞的消息。
第一時間,他下令預警機向北方邊境移動,以防自己遭到毒手。印度空軍早就停止了在南部地區(qū)過于深入的行動了,這顯然不是印度空軍的動作。按照他對美空軍行動的研究,打擊最前方的雷達,顯然是侵門塌戶的第一步,第二步如何,其實不難猜,一般來說還是拆雷達網,襲擊預警機當然是首要的。
在空中巡邏的巴基斯坦第5中隊(戰(zhàn)隼)立即按照指令向南方趕過去,地面待命的劉兆林也迅速起飛,準備迎戰(zhàn)。
徐景哲在48小時前,提交的一份長達16頁的報告中寫道:
即使共和黨的新總統(tǒng)不是那么的好戰(zhàn),但是眼下南亞次大陸的局面,也將迫使其采取超過前任的挑釁行動。美國應該不會坐視印度失敗,如果不采取行動,將會坐視其國際地位下降,最終使得軍事聯(lián)盟進一步松散化,這是她不能容忍的。
我們也應該觀察到,從軍事上,美軍又很不情愿在一個并非自己選擇的時間和方向上作戰(zhàn)。但是眼下幾乎到了印度政權存亡的關鍵時刻,他們會如何反應?顯然是印度武裝力量實施的反擊以外,最大的一個變數。
在報告中,他詳細羅列了美軍采取行動的各種可能性,以及對應策略。由于美軍出動陸軍的可能性基本被排除(駐亞歐的部隊基本沒有調動),其中最有可能的一種情況,就是利用其空中優(yōu)勢,通過襲擊中巴聯(lián)軍指揮部的方式,來支援印度。
由于不掌握目標高度,只知道它最后顯現真身的大致區(qū)域,雷電戰(zhàn)機只能打開雷達亂闖,什么也看不到。
一架美軍E3預警機則在坎大哈以南不緊不慢地飛行,全程監(jiān)視這些戰(zhàn)機的行動。
這架美軍預警機的航跡,與往常巡邏的路線不同,通常情況下,它都會靠北貼著邊境飛行,試圖看清巴中部機場起飛空軍的調動。當然宋寧一直知道它在背后,只是不怎么理它,但是今天的行動卻十分詭異,幾乎要越過邊境了。
薩米一直在地面值班室等待起飛,第一時間得知敵情后,他一面讓地勤啟動雷電戰(zhàn)機,同時通過數據鏈觀察戰(zhàn)場,希望能洞悉這一切背后的玄機。
理論上蘇35的雷達可以在很遠距離上看到具有隱身能力的飛機,但是如果沒有有效的指引,對方仍然可以利用預警機的協(xié)調,靈巧地躲過,他不認為對方真的會派隱形飛機襲擊宋寧,巴基斯坦中部有完整的雷達網,這是它們無法逾越的,另外還有不少中國的導彈陣地,也具備一定距離上發(fā)現隱形飛機的雷達系統(tǒng),所以在那些導彈陣地受到襲擊前,宋寧是安全的。
薩米本人也看過了那份,美軍近期可能制造摩擦的報告;不過他認為,襲擊指揮機,那只是最壞的猜測;事情通常不是完全按照預測發(fā)生的,尤其是那些最好或者最壞的預測。
宋寧失去冷靜,向北方躲避的太深,這勢必使得預警機觀察距離縮水,看來中國指揮官還是有些害怕美國的空中力量。如果宋寧老是這樣可不成,看來是時候給他壯壯膽了。
“毒蛇,黑蜘蛛請求起飛。”他坐進戰(zhàn)機后,直接向指揮機上的宋寧呼叫,這當然只是一種形式,這里沒人能真正指揮他。
“南方情況未明,我看還是稍微等一下?”
“別怕,真該有下一步動作,早該動手了。這會兒,我看他們的第一批次,應該已經回去了。”
“你真的這么認為?”宋寧吃不準問道。
“那當然。”
“好吧,你自己決定吧。”
“讓劉在塔爾沙漠西北轉彎,按你們的預案來搜索,由我來趕走那架預警機,到時候那些F35就抓瞎了。”
薩米熟練起飛,展開巡航,他當然不認為敵人已經回去了,那架預警機還在,說明陰謀還沒結束。現在他必須與空中亂撞的雷電錯開,他知道有只要那架E3在,第5中隊的那些無頭蒼蠅永遠看不到什么的。
他駕駛戰(zhàn)機徑直向美國預警機沖過去,與劉兆林指揮的蘇35編隊采用的策略不同,那些蘇35一直希望躲開E3的監(jiān)視,結果E3越靠東,他們就躲得越遠,快退到印度邊界了。
薩米從中部薩戈達機場起飛后,就開始拉升高度,飛躍蘇萊曼山脈后,完全暴露在敵人監(jiān)視之下了。地面雷達網一共監(jiān)視到4架高空無人機機和一架預警機,2架蝰蛇中隊F16戰(zhàn)斗機,以及卡拉奇以南海域,2個無法確認距離的干擾源;另外,在伊朗上空還有2架F4戰(zhàn)機,應該是起飛監(jiān)視美國預警機而出動的。
失去胡茲米達基地后,暫時看不清那些咆哮者在海岸地區(qū)的活動了,不過看起來,今天這伙人來的規(guī)模不算小,但是也不大,應該是來挑事兒,而非開戰(zhàn)的。
薩米與宋寧的不同在于,他對美軍沒有什么恐懼感,這也他與那些到美國受過訓的,戰(zhàn)隼中隊的家伙不一樣的地方。所以在這種突發(fā)情況下,他比宋寧更能冷靜地分析局面。他知道那些地面雷達無法遠距離探測的隱形飛機,實際上必須時刻調整航向躲避各種新的空中敵情,這就必須仰賴那架預警機提供的信息,所以他得出了一個簡單的簡論,不如就沖著那架預警機去。
他沒有選擇動力更強勁的殲10戰(zhàn)斗機,其實有一些政治上的考慮,因為中國空軍并不使用這種飛機,他也不希望因為駕駛殲10而讓美國人搞混了;由巴基斯坦空軍來驅逐美軍飛機,應該是中國人最愿意看到的,宋寧以前總是有意無意地做這樣的暗示,最近索性提出具體方案了。
E3立即就看到了從東北直沖過來的這架雷電戰(zhàn)斗機,但是沒有修改航線,只是坎大哈蝰蛇中隊的另外2架F16緊急升空,使得護航戰(zhàn)機數量幾分鐘后,將增加到4架。中國曾經與伊朗正在進行過談判,要求在伊朗部署雷達,而進行情報分享,這樣就可以進一步監(jiān)視阿拉伯海以及安曼灣的美軍動向,但是伊朗擔心引火燒身,拒絕了這項建議。
JF17根據地面雷達實時掌握的情報,繼續(xù)向著那架預警機加速飛過去,薩米可以感知到對方預警機以及坎大哈附近的地面雷達,此刻雙方距離大約只有150公里了。
美國預警機終于開始害怕,但是只是向伊朗方向轉彎,薩米可以猜到一些比較合理解釋,巴南部空域仍然有一些雷達看不清的飛機,不過那些飛機本身靜默飛行,需要預警機提供空情來,所以這架預警機身負重任,不敢離開。
薩米開始在預設的1234.5的公開頻道上呼叫:
“這里是巴基斯坦空軍黑蜘蛛隊長,默罕默德薩米少將,你們已經侵入了我國邊境11公里,。如不離開,我將要發(fā)起攻擊。”
他連續(xù)呼叫了幾遍,與以往一樣,沒有回應,不過他知道,對方肯定是聽到了。這架預警機實際上只是貼著邊境,并沒有越過邊界。不過薩米才不管這些,他的目的是讓對手知道自己是誰,他知道自己惡名在外,現在是利用一下自己壞名聲的時候了。
JF17逼近到120公里,美機果然開始轉彎。實際上,誰也不知道這個殺紅眼的巴基斯坦空軍少將會不會隔著邊界發(fā)射導彈,根據傳聞,沒有什么事是他做不出來的。
此刻,300公里外的蘇35正在排布一個笨拙的隊形,這會兒快完成了,薩米把預警機趕跑了,眼看那些不開雷達的隱形機,就失去情報支持了。
劉兆林的6機編隊在巴哈瓦爾布爾上空完成轉彎,6架蘇35間隔5至25公里,在米空中,并排飛行,并打開雷達搜索,如同一張如墻般推過來的大網,篩查著巨大的空域。這種看似蠢笨的辦法,自然也有其優(yōu)勢。這也是將蘇35派至巴基斯坦應付各種敵情的預案之一,某種程度上,6架蘇35在一個方向上的探測距離不輸預警機,精度更高。
一連串的目標反射,開始通過數據鏈傳輸到宋寧面前,一拱2批次目標,其中一些正在借助低空向海邊遠離,無法識別目標。而另一批次至少有2架,正從5500米高度,飛躍莫克蘭山脈,向東北方向來。從它們的軌跡顯示,其航向是應該根據在中部山區(qū)亂轉的JF17戰(zhàn)斗機的動向調整過的,它們似乎對正面隱身還是很有信心,正迎面向中部山區(qū)的一個雷達站飛去,其目標大概就是要去摸這些地面雷達。
本書首發(fā)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