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夜幕決戰
武裝直升機上的告警設備一直在有規律地閃爍,威脅級別很低,這是遠處印度的天空導彈的一部補盲雷達,它的周期掃描時引發了這樣的反應,這部雷達早就在通過數據鏈互通有無的敵情記錄上,距離在55公里外,沒有實質威脅,最多能看到這里罷了,并且印度防空部隊應該不具備很強的組網能力。
飛行員將注意力集中在雷達掃描成像和識別上,必要時,他還得沿著山坡平移幾百米,用桅桿上的雷達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戰場,對于一架偵察機,總的原則是依托地形,不讓自己完全暴露出來。
火控系統將已經識別的各種戰斗車輛一一記錄,并編號,一旦其它攻擊直升機進入通訊范圍,數據鏈將為它們提供目標的指示,在它們趕到之前,直19必須將最大的威脅找出來,然后用自身攜帶的4枚導彈將其解決。
系統對攻擊目標存在幾個劃分次序的等級,最優先的是防空設施,然后是通訊指揮系統,坦克倒是最最其次的目標,因為它們對直升機威脅最小。
新型反坦克導彈實際上就是一枚主動雷達制導導彈,在其導引雷達開機前,需要機載雷達交聯提供目標指示,從而實現發射后不管的能力,這種作戰方式較之于很多固定翼戰斗機使用的空對空動導彈更加先進。
雷達將外形無法與數據庫對照完全識別,但是高度疑似的目標交給飛行員來分辨,他覺得那像是一部雷達折疊向下的道爾m1系統,當然也不能排除是一輛坦克修理車,如果在第一輪攻擊中,將導彈射向一輛戰場輔助車輛,實在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就如同用獵槍轟死了一只癩蛤蟆。
飛行員決定繼續側移一下,從更理想的角度展開觀察。此時戰場上巴基斯坦偵察營已經損失過半,他們開始不停地發射熱煙霧和信號彈,請求支援,雖然其退路仍然存在,但是已經完全被印度坦克從1公里外,用炮火封鎖住了。
出于某種原因,那輛道爾系統的頂部監視雷達開始豎起,并旋轉起來,這使得它與一輛坦克修理車從外形上得以迅速區分開來。
道爾導彈,大概是印度人在本次戰爭中用的最得心應手的武器。如果不是戰前,印度國防部追加的,連續三批的訂單及時到貨,中國的武裝直升機本該在這次戰爭中,獲得更大的建樹,并且也理應會使得大部分的地面戰役進程變得更快。事實上,只要查明有道爾系統存在,直升機和低空飛機的使用,就會被加以限制,大部分時候,它只是存在,就已經起作用了。
由于中國空軍的戰斗機一直不善于在夜間打坦克,這使得斯潘加在作戰時有意將機動防空系統與他的坦克群更加緊密地結合了起來。具體在戰術上,他總是將道爾系統隱藏在坦克集群后方幾公里內的植被覆蓋地區。通常這些武器只使用電視設備監視空域,其頂部的戰場監視雷達總是處于收起,或空轉待命狀態,它們被動接受上級指揮車的目標指示,而非主動搜索;它們放任對手對己方的坦克部隊先下手,然后才使用制導雷達展開致命一擊,并立即轉移陣地。攻擊期間,這些武器并不通過無線電,向上級請示攻擊許可,甚至也不進行必要的敵我識別,這些措施減少了反應時間。總的來說,斯潘加的新戰術,將這種武器的獨立作戰能力和快速反應,發揮到了極致,盡管總有一些己方的直升機和無人機被它們擊落,但是這樣的代價對斯潘加而言,是無所謂的。
現在這種行之有效的作戰模式,將要受到攜帶毫米波武器的中國武裝直升機的挑戰,盡管這種直升機在林淮生部隊的序列中還很少。
武直19透過戰場上熱煙霧以及樹木遮擋,鎖定了4.5公里外的目標,直升機稍微升高了一些高度,然后發射了導彈。
一枚導彈拖著火舌,擦著戰場上所有低矮的T72坦克頂部飛過,它不負所托,開機一次鎖定目標。
此刻直升機迅速地向側面轉移,但是并沒有瞄準下一個目標,飛行員很清楚,這種在極限距離上,透過樹林的攻擊,其命中率不會太高,所以做好發射第二枚的準備。
果然導彈在穿越林地后刮到一顆大樹上,隨后翻滾著掉落到地面,索性沒有爆炸,這使得敵人并沒有警惕起來,并立即逃離。
那輛道爾M1繼續留在原地,武直19一直沒有接受到它頂部搜索雷達發出掃描信號,可見仍然在待命狀態。
雖然毫米波雷達有很好地穿透植被的能力,但是導彈未必能很好地穿透這些樹木。飛行員決心冒險提高高度,從更加合理的角度展開第二次攻擊。通常躲藏在叢林里的防空武器,會選擇一片不大的林間空地,空中的高速平臺,容易迅速地錯過開火機會,但是直升機如果能飛高一些,可以找到讓導彈避開樹木的角度。
后方四架武直10已經很近了,他們攜帶了太多彈藥,以至于姍姍來遲。不過他們其實也幫不上什么忙。直19將高度提升到250米,雷達的視野內,已經沒有遮擋目標的樹木了,這是一次考驗人品的對賭,懸停的直升機是最理想的目標,如果對手突然醒過來,它可以在幾秒鐘內發射導彈,并且其導彈到達的時間,遠比反坦克導彈擊中它的時間短。
提高高度的過程中,這架直升機感知到了更多的戰場雷達,大部分距離不明,也許其中就包含這輛道爾的上級指揮車,沒工夫再多等,直升機迅速發射了第二枚導彈。
導彈拖著一道討嫌的火光,飛向目標,如果敵人車長用心的話,他是可能第一時間就通過電視系統看到的。不過發射后不管的優勢,可以讓這架直升機迅速地向低空逃離,在下降到100米時,告警器開始報警,那部蟄伏的防空系統終于開始復蘇了,現在就看那枚毫米波導彈的了。
飛行員一邊亂想一邊加速俯沖,這期間,頂部的毫米波雷達丟失了目標。接近5公里的斜距,對于反坦克導彈而言是要飛上一會兒的。他轉過頭去,看到遠方朦朧的森林里,升起了一個不起眼的火球,較之于更近戰場上的坦克戰而言簡直微不足道。隨之而來的,敵方雷達掃描也消失。直升機重新轉過頭來,毫米波雷達看到了一堆東倒西歪的殘骸。
飛行員隨后在所有發現的敵人目標中,選擇了2輛躲在后方的印度坦克,這是那些看似肥壯勇武,但是仍然使用紅外光電系統的武直10很難發現的目標,所以他得受累來解決。
2枚導彈先后飛離掛架,飛向目標,由于目標處于開闊地上,導彈迅速將其摧毀。現在這架直升機的機動能力恢復到了最佳狀態,它必須繼續留在戰場上一段時間,通過數據鏈來為其他單位提供必要的信息。
即將遭遇全殲的巴基斯坦第一裝甲師的偵察營,突然間獲救了。中國武裝直升機雖然來得有些遲緩,但是投入作戰后的效率卻是極高的,在對手的第二輛道爾M1趕到前,20余輛茫然無措的T72被傾瀉而至的精確彈藥摧毀,那些為了選擇好的視野,過于突出的印度坦克,慘遭第一輪屠殺,后退不急暴露在煙霧掩護外的,被第二輪攻擊消滅,巴方偵察營的殘兵敗將則得以逃脫。
斯潘加在指揮部內匯總各方信息后,下令部隊后撤重組,他已經看出這一口咬不下去了,所以沒必要繼續硬拼,他絲毫不遷怒與手下將領,卻也不在乎這點損失,實際上如果能用2、3輛戰車換敵人1輛,這場戰役他鐵定要贏得,而這次反擊的交換比只是略高于1比1而已,對于他摸索出的一套,在缺乏制空權條件下的,完全依靠地空防空火力支撐坦克進攻的模式,也是一次有益的實踐。當然在他還在磨礪戰術的時候,林淮生想要的已經是新德里了,所以留給他的時間并不多,短時間內,他必須面對一次決定性的大規模戰役,否則就將坐視印度滅亡。
“你們看,巴基斯坦人的戰斗力提高到了讓我吃驚的地步,10天前,當他們剛跨過邊境的時候,他們還是一群只能給中國裝甲部隊打打下手的烏合之眾,而現在已經成了一支頗能打的部隊了,中國人甚至用他們投入到夜間搜索作戰中。我很擔心,帕夏尼塔的第一裝甲師未必能應付巴基斯坦的第一裝甲師。”
“那些挑戰者坦克在松軟的地面以及一定坡度的起伏地帶,總是跟不上其他坦克,無法形成配合。而敵人的武裝直升機,最近出動的總是很及時。”馬卡尼中將說道。
“出動很及時嗎?繼續讓第15機步師和第2、第23裝甲旅,從南面攻擊巴基斯坦第6裝甲師。今天夜里,我要反復給他們找點兒麻煩,看看他們是不是每次的應對都很及時。”他抬頭看了一眼主顯示上的時間,剛剛晚上6點45點,時間還很充分,現在對他而言,夜幕是最好的朋友。
“不讓我們白虎師上嗎?”馬卡尼中將躍躍欲試道,盡管他不認為昌迪加爾是理想的戰場,但是既然上將主意已定,他還是很想打一仗。
“你部繼續待命,只要中國人的主力坦克集群沒有出現,你就不能動。記住,你的對手不是這些曾經的手下敗將。”
“明白了。”馬卡尼稍微有些遺憾,但是總司令這么捧高自己,還是讓他頗為受用的。
斯潘加的部隊此時已經加強到了空前的地步,他調派進攻的3支部隊,原本屬于第11集團軍,現在也歸其指揮。某種程度上,他的第21集團軍司令部以下,已經形成了一個下轄4個步兵師、2個裝甲師又5個獨立旅的集團軍群,這些還不是全部,還有一些部隊仍然在趕來的路上,等待加入其序列。
盡管斯潘加從邊境開始的總退卻,讓新德里政府失望,但是國防部長辛格還是一如既往地信任他的能力,努力將能調集到的最好的部隊和裝備調整到他這邊,而將二流部隊留給帕斯阿德正在籌備中的新德里保衛作戰指揮部。
命令下達后,一直拖到晚上10點,第15機步師才排開拖沓的陣勢發起進攻,該部隊將各個營團從防御狀態收縮成正面較小的攻擊隊形耗費較多的時間,這使得林淮生及時將炮兵重新調整準備應對。
深沉夜幕中印度方面展開了規模驚人的火力準備,而他們在北方突擊時沒有使用太多的炮兵,這也足見斯潘加用兵總是帶有外人難以窺破的復雜意圖,不是一般印度將領那樣容易被識破想法。
空中待命的空軍立即向測量到的敵人炮兵陣地發射衛星制導炸彈,但是敵人投入了機動干擾設備,使得這些炸彈大部分偏離的目標區域1公里以上。干擾北斗導航信號的戰術,最先出現在了阿克賽欽,是以阻止中國巡航導彈為目的的信號壓制,但是干擾的效果并不理想,一部分被噪音干擾的導彈總是能在通過干擾區后,重新找到目標。
隨后在美國技術支持下,印度使用了新的欺騙式干擾,這種技術存在諸多技術限制,但是在保衛一些重要設施的場合格外有效,即使被第一次欺騙的導彈重新修正回來,當它再次進入干擾范圍后,仍然會失去準頭,解放軍方面的對應措施正在研究當中,但是眼下的策略,只能是投入成本高昂的地形匹配武器。
林淮生決定不冒險使用自行榴彈炮進行反制,如果面對是另一位平庸的印度將領,他會毫不猶豫地投入05式榴彈炮群將敵人的炮兵撕碎,但是面對斯潘加,他心里有些打鼓,他擔心斯潘加會留著一些凱撒或者AS90這樣射程足夠的火力,隨時準備進行反反制,好在他還有另一張牌。
林下令巴軍放棄攻占機場的作戰,立即向后撤退,并且將防空陣地前推繼續,限制對手無人機在淺近縱深的滲透,以此來限制其炮兵威力。
印度缺乏縱深偵察能力,果然炮火準頭大減,完全來不及跟上后撤的巴軍部隊。同時中國的高空無人機開始展開大范圍地偵察,隨時監視敵人的變化,林淮生注意到,斯潘加的牛皮糖一樣松垮卻又不破的防線開始起了變化,他的部隊開始集結起來。另外,即使斯潘加在無線電通訊方面使用了大量的假番號和其他詐術,但是直屬于徐景哲的電子偵察部隊仍然通過印度人不知道的方式,判明了在這一帶出動的所有敵人單位。可以看到,除了一個機步師以及2個裝甲旅以外,其他的部隊也在向這邊移動當中,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沒有發現斯潘加的部隊這么密集地匯聚到一起過。
636計劃再次得逞
中國的超遠程火箭炮已經部署在了拉達克地帶,其覆蓋范圍在地圖上以一道以射程為半徑的圓弧線顯示,這道線就畫在了昌迪加爾南面幾公里的地方。目前,排成密集隊形的敵人正快速穿越過這道弧線,但是林淮生最想一次性解決的白虎師沒有集結,甚至找不到幾個團的位置,如果這次不能夠解決掉它的話,今后斯潘加勢必在調動上更加的小心,更加難纏。不過好像沒有時間多猶豫了,因為當面巴基斯坦部隊有些抵擋不住了。幾個鐘頭里,他們已經損失了大量的技術裝備。
大量的印度步兵戰車以及坦克,正會和以連、營為單位的集群,不過一切地冒死沖鋒,印度軍官向士兵們灌輸了一種新的理論——敵人的技術優勢,在夜里就不存在了,所以印度軍隊應該發揮善于夜間戰斗的優勢。
在30公里寬的正面上,近千輛戰斗車輛,4萬名士兵嘶吼著投入了戰斗,其支援炮火可以打到距離突擊部隊前方不到六十米的距離上,隨著部隊推進而推進,這種勇氣和協同上的技巧,是其他印度軍隊很少表現出來的。
林淮生知道,要么把王鎮北的主力調上去硬拼,要么選擇一次遠程覆蓋;空軍還不能太指望了,在更多情報匯總,使得情況明朗前,他們始終得留下至少一半的兵力提防美軍,因為美軍隱性化的空軍一旦鉆進來,有可能把摧毀一些關鍵性的節點,另外還有一些空中兵力得用來壓制梅內亞姆的軍隊,讓他在自己的防區內也無法調動自如。
最終林淮生決定雙管齊下,但是還的讓巴基斯坦人后撤一些,這樣可以增加一些敵人的混亂程度。有跡象表明,斯潘加會在天亮前,將他的部隊撤回出發陣地,繼續與中國軍隊恢復隔著昌迪加爾大約10公里有彈性的對峙態勢,像他這樣一個精明而又狡猾的人,有可能看得出中國軍隊想要機場,所以他應該利用他的部隊反復在機場周圍爭奪,以達到他消耗對手的目的。
巴基斯坦軍隊開始快速沿公路后撤,以逃脫對手延伸炮火。尾隨的印度軍隊則緊緊跟隨,絲毫不放松。這些部隊的各種車輛漸漸地向公路靠攏,而巴基斯坦人的后撤顯然太過慌張,竟然沒有破壞或者堵塞道路。
印度第2裝甲旅的旅部,在凌晨時分在幾個連的戰車簇擁下,越過了林淮生劃下的無形的生死線,但是該指揮部仍然維持著無線電靜默,使得電子偵察部隊暫時無法察覺到其存在。
印度亞洲新聞通訊社的戰地新聞主任阿賈南,也隨同該部隊一起向前突擊,他站在一輛軍隊提供的4驅吉普車上,可以望見前面閃爍不定的火光,旅部安排的司機告訴他,這里距離敵人后衛大概只有4到5公里。阿賈南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用口述的方式向后方現場直播這場關鍵戰役的進程,他是印度目前最靠近戰區而又沒有失蹤的記者,由于保密上的需要,他無法攜帶轉播車輛和攝像設備。
阿賈南用一部海事電話向新德里的總部大聲吼叫,以壓過周圍的槍炮聲,實際上全世界的不少媒體機構都在同時轉播他的現場聲音:
四周到處都是敵人燃燒的坦克,我們的炮火足足打了2個小時,現在情況已經明朗了。在摧毀了敵人的干擾設施后,通訊開始暢通。副旅長告訴我,中國軍隊總是牢牢控制戰場制電磁權,除非他們有支持不住的跡象,所以現在他們的戰線有崩潰的征兆。
軍方告訴我,我們追擊的正是巴基斯坦第6裝甲師,是的,你們一定記得這支魔鬼部隊,過去2個星期,他們的駭人聽聞的暴行已經傳遍了整個世界,包括在旁遮普襲擊運送平民的列車,在博坦科特屠殺戰俘,在他們到達的各個地方對平民犯下各種罪行,其已經被記錄在案的暴行,僅次于巴基斯坦第1裝甲師。
值得一提的是,司法部已經在昨天早上,認定了6支巴基斯坦軍隊犯有組織犯罪以及****行,根據這項新的司法解釋,如果其成員被俘,它們將會被當做犯罪組織成員,而不適用于日內瓦戰俘公約。
他正說著,刺耳的榴彈炮彈從他頭頂飛過向西面飛去,山后面又是一片光芒,十幾秒后爆炸聲傳來。
“這里是亞洲新聞社戰地新聞主任阿賈南。你們聽得見嗎?”
“我只能看到斯潘加將軍全面反擊的一部分,但是可以看得出,我軍士氣高昂,你們能聽見士兵的呼喊聲嗎?太振奮人心了,旅部的車隊和通訊部隊士兵們一起在前進,是的,剛剛從我右側50米的泥濘中過去,薩福里準將向所有前進的士兵揮手,士兵們則報以吶喊,顯然這樣的親臨前線的舉動會激勵起我軍更加高昂的士氣。”
750公里外,徐景哲的辦公室角落里放著一臺電視機播放著CNN的直播,但是他一直埋頭分揀各類情報,從不抬頭看一眼那臺電視。CNN直播室內里可聽到通訊衛星傳送過來的印度記者在前線發出的報道;此時正是華盛頓時間的下午2點,但是鑒于全世界都在關注著戰局變化,各大電視臺仍然不停地插播各種消息。
記者阿賈南仍然在激昂地向全世界宣告印度的反擊獲得了空前的勝利。
徐景哲停下手上的活兒,慢慢抬起頭,從老花眼鏡上面看著對面的一名軍官。
“聽見他剛才說,他看到了第2裝甲旅旅部的車輛了嗎?你們不是一下午都監聽不到呼號?”
“是的,我們可以立即確定他的電話位置,調整火力重點。”
軍官說完,立即起身離開,他必須立即聯系火箭炮旅,將一些備用的,準備投入第二輪打擊的火力加強到敵人指揮部頭上。
中國無人機一如既往地繼續監視敵人的冒進,完全不顧及損失,飛行高度不高的中型無人機在戰場上空的平均生存時間,不過幾分鐘,這是斯潘加加強機械化部隊隨行防空火力后的成效,但是15000米以上空域中的大型無人機,則可以很好地生存下來。敵軍越是向東推進,遠在安巴拉的S300系統就越無力對抗高空目標。而高空無人機很好地空中觀察到那些防空管制不利,燈火通明的部隊很快聚集在了一起,隨后擠在了向西而去的每條公路,輪式戰車上了公路,而坦克則在兩側農田里行駛,形成了一條浩浩蕩蕩的長龍。隊列雖然有些混亂,卻沒有堵塞在一起無法行動的情況,可見斯潘加加強國夜間追擊的科目訓練。
在一部機動部署的山毛櫸監視雷達的支撐下,整支進攻部隊有恃無恐,在其周圍還探測到一些靠前部署的近程防空系統,其中有在本次戰爭中表現優異的道爾M1,和表現平平的鎧甲S1系統。另外就是時常騰空而起的肩扛式導彈,讓小型無人機在這么密集的火網中求存,實在是勉為其難。
喜馬拉雅山上的毀滅之火正在降臨中,這是人類歷史上最遠的一次火箭炮攻擊,較之之前在阿薩姆的那一次,直線距離280公里,消滅印軍一個營的牛刀小試,要遠100公里;在規模上更是相差甚遠。
在如此遠的飛行距離上控制橫向圓概率誤差,實在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印度軍隊冗長的行軍隊形,與覆蓋區域形狀高度地吻合起來。
另外數千米高度差的優勢,帶給中國炮兵的并非只有射程上的優勢,本次攻擊還運用了一些特殊的中段修正技術,部署在雪山上的雷達一直監視著所有這些火箭彈,隨時根據其位置和姿態信息,利用燃氣控制系統對其彈道進行修正,通常這種方式只能用于初始段,但是隨著雷達自身視野的增加,炮兵對火箭彈的控制距離也被向推向了極致。火箭覆蓋范圍的精度控制,差不多能掐頭去尾,罩住中央扭曲移動的密集車隊。
正在做戰地報道的戰地新聞主任阿賈南突然聽到了爆炸聲,不過距離很遠,差不多有一公里,旁邊的司機很淡定的告訴他,憑他的經驗,那只是敵人的122毫米榴彈炮。隨后阿賈南聽到了更多的炮擊,他可以看到這些跑彈是從西面的山丘后面飛來的,并且每次的落點都越來越近,他有些奇怪既然敵人已經奔潰為何還能聚集火力進行反擊?
“我必須告訴你們,看來敵人還沒有完全屈服,他們仍然在用炮火反擊。不過看得出他們的炮打的很倉促。對我軍絲毫沒有造成威脅。”主任突然注意到,正北方的天際開始有了一些變化,云層正在泛紅,如同噴薄的太陽要從喜馬拉雅山顛躍起一樣,這是奇怪的體驗,因為太陽不會從那個方向升起,只有見到過的人,才能在那一刻覺察到其中的詭異。
火箭彈劈頭蓋腦地從天上落下,立即形成了一片火海,將行進中的車隊覆蓋到,最先到達的是燃燒子母彈和破片殺傷彈,這些彈藥可以殺傷暴露在裝甲車外部的人員,隨后落下的是足夠消滅車輛內部人員的云爆彈;而具備智能尋的能力的末敏彈仍然飄在空中,搜索著目標。
林淮生這邊也開始集中火力向敵人展開反擊,他之前沒有投入所有火力,就是讓對手產生對手正在潰敗的虛假感覺,事實上巴基斯坦第6裝甲師還真的一度陷入恐慌,倉皇向后面撤退,一路丟掉了很多裝備,絕對不是什么佯裝后退的樣子。
正在焦急等待衛星連線的不少觀眾,都聽到了連續的爆炸聲,但是無法等到阿賈南的聲音,隨后什么聲音都沒有了,現場的主持人開始猜測記者遭到了不測,這將在中國軍隊傷害記者的不良記錄上增加一筆,但是又有嘉賓表示,企圖利用無力消滅不同聲音的做法,永遠不可能得逞。
幾枚攜帶電磁脈沖彈的,毫不起眼的巡航導彈,在敵人車隊集群附近爆炸,它們盡可能精確地控制時間,在末敏彈完成襲擊后,最后登場,否則就有可能會破壞這些精確彈藥的電路。
這些曾經神秘的,地位不明的彈藥,已經不止一次地在戰場上運用;由于在追殺洛桑的核彈時,使用該彈藥存在一定的合理性,當時的世界媒體還沒有被有組織地運用起來,齊聲撻伐這種武器,中國軍隊趁機將其運用戰場拓展,并搶先將其公開定義為非殺傷性彈藥;如果不是擔心損傷己方裝備,這種武器運用的場合還會更廣泛得多。
電磁脈沖的作用范圍并不大,但是足夠使得敵人失去關鍵節點的通訊,使得大部分部隊的行動完全脫離斯潘加的指揮,為接下來的各種火力的持續打擊拖延時間。不過也不是沒有負面的作用,林淮生的炮兵部隊,就因為無人機被電磁脈沖彈破壞墜毀,而失去了準頭,只能進行一系列盲目的急促射擊。
斯潘加站在指揮部內,他面前的3排20幾部顯示器有一半變成了雪花狀,原因是前面的信息來源斷掉了,但是他大致能猜到敵人使用了什么武器。
墻上的電子地圖上各方的箭頭,也因為失去了前方的信息而在幾分鐘內都沒有變化。他倒是個處變不驚的人,沒有人看得出他內心的急躁和憤怒。實際上,他早有準備,自己面對的,是一場不公平的戰爭,敵人無疑在技術上占據優勢,但是不公平的程度還是超乎了想象,如今能讓他稍感慰藉的,是沒有就白虎師派上去。
“他們把這半年里,所有在地面戰爭中用過的手段都用上了,遠程火箭炮,末敏彈、電磁脈沖武器,或許還有空氣燃燒彈。”他嘆息道,顯然骨子里還是不服輸的樣子,“從梅內亞姆丟失了列城的機場開始,我就預感到他們會對高海拔的拉達克地區加以利用,作為遠程武器發射場,只是沒想到這么快,美國人的衛星太讓我們失望了。”
“司令,現在怎么辦?”馬卡尼中將問道。
“只能盡可能地把部隊撤回來,他們很快會有第二次打擊的,如果他們的坦克部隊可以迅速地由守專攻,天亮前會奪取機場。”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