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8堅持到底
保全前線的部隊,還是繼續展開攻勢?面對這樣的難題,斯潘加確實有些舉棋不定,如果現在撤軍,必然是一次損失慘重的敗仗,而且部隊毫無疑問會一路敗退到新德里才可能收住腳,從戰略,或者士氣上說,當然是行不通的。
發起這次攻勢的的戰役目的,除了消耗敵人的實力,另外就是在空間上拖住敵人,給印度龐大的后備兵員訓練并獲得裝備,爭取時間,如果這一仗敗了,形勢必然會到達不可收拾的地步,這是絕難接受的。
如果斯潘加將軍頭腦仍然清楚,他應該能夠從純軍事的角度看到,戰爭的主動權,完全在對手手中攥著,自己的一擊偷襲失利,就應該立即后退,因為敵人擁有制空權,隨時可能反轉整個局面,并使自己越陷越深,但是他如同一個已經輸掉一半身家的賭徒,手上仍然有一些機會,進而很難將其中的細小的厲害考慮清楚。在他原定的計劃中,一旦黎明時分仍然拿不下巴基斯坦第1裝甲師,他就必須斷然后撤,這說明制定計劃時,他仍然是清醒的;但是眼下前方的消息有好有壞,帕夏尼塔中將接替指揮后發起的向心攻擊,收獲很大,可以說已經非常接近勝利,其中一支坦克部隊已經到達了距離敵人指揮部幾百米的區域,這是一個巨大的誘惑。如果回顧歷史,每一場戰役,甚至是整場戰爭,總會存在一些戲劇性的轉折點,通常來說那些更加有意志力,堅持到最后的一方會獲得勝利,從而改變本民族的命運。斯潘加從猶豫中轉醒過來時,已經下定了決心。
“參謀長,請按照我的意圖,發布如下命令。”他筆直站立說道。
“原定攻擊計劃不變,繼續以優勢兵力向敵人核心陣地發起攻擊,務必在最短時間內解決戰斗。總攻仍然由帕夏尼塔中將指揮。要求他抱定決心,將預備隊全部投入攻擊。”
“是!”
“致電空軍,要求他們修改今天的出動計劃,將襲擊敵人運輸線的戰斗,改變為支援我方地面部隊,對敵人來援之敵實施遮斷打擊。。”
“是。”
“命令后方待命的炮兵旅,立即投入對包圍圈內敵人的火力支援。停止原定的游擊方案,每一次開火,務必將整個基數炮彈打光,才可另行轉移陣地。”
所謂的游擊方案,就是原定的炮兵必須花四分之三的時間在機動和偽裝陣地上,炮擊時間必須很短,轉移必須很快,以防對方通過技術手段探測到陣地位置,但是現在他必須冒一下險,盡可能長的在陣地上停留,以利于將最大火力投送出去。
布置完以上冒險的命令之后,斯潘加再次決定推遲總部后撤的計劃,由于無線電通訊的不可靠,他的指揮部使用有線通訊與前方進行聯絡,賀凡坦克突擊并突破他三層防線事出突然,其實距離他自己也已經不遠了,而新的指揮部架線工作,正在進行中。斯潘加權衡再三,既然是堵上國運的決死戰斗,自己留在現在的地方,有助于鼓舞士氣,以及指揮上的便利。
在豁出去部署完以上這些之后,他從槍套里掏出手槍檢查了一下,退出彈夾確定有子彈后,又放了回槍套里。
在距離斯潘加70公里外的林淮生指揮部,一切正在按部就班地進行,某種程度上天亮之后,斯潘加仍然掌握著一些主動權和行動自由,仍然有機會決定他的軍隊是進還是退,如果這支印度最精銳的陸軍一路收縮到新德里,與帕斯阿德的近百萬大軍合兵一處,將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也是林淮生最害怕的一件事,其實何止是他,整個決策最擔心的也是戰爭長期化。
要對付帕斯阿德短期內招募的大量預備役部隊,當然并不困難,這些部隊的戰斗力一定不會很高,但是如果帕斯阿德有了斯潘加這支訓練有素的救火隊,在各處實施機動作戰,包圍新德里的作戰就會變得非常困難。林淮生寄希望于斯潘加與帕斯阿德之間的故有矛盾起作用,使得他們不能合力對付自己,當然最后起作用的并非這些小恩怨,而是斯潘加上將孤注一擲的決心,在斯潘加看起來,如果這一仗敗了,印度不會再有任何翻盤的機會,無論自己是否與帕斯阿德的烏合之眾合兵一處,結局都是一樣的。
“林總,巴基斯坦第6裝甲師來電,他們已經連夜渡河完畢,成功到達指定位置,可以隨時穿插到敵人阻擊部隊和主攻部隊之間地帶。”
“干的不錯。”
林平靜說道,僅僅一個月前,這些巴基斯坦部隊還經常在夜間行軍中亂作一團,現在竟然能很好很及時地執行各種隱蔽穿插的任務了,當然這樣的行動也得益于河流上游水流平緩以及印度偵察能力大大減弱。一兩個月前,印度主力師可以在激戰時段,以平均每小時12架的平均速度,向前方投送無人機,目前這個強度下降到了每小時1.5架,印度空軍能夠出動的偵察機也越來越少,這樣印度參謀部就只能犧牲一些他們自認為不重要的地方,而不去偵察;而敵人參謀部疏忽的區域,是可以從他們的無人偵察機在雷達上出現的飛行軌跡和頻率上猜到的,只要部隊繞得遠一些,自然就可以隱蔽接敵。
當然,利用激光干擾美國衛星,也是最新的技術手段,按照徐景哲的想法,美國既然在巴基斯坦南部認慫,那么就不必他客氣,可以逼迫他們繼續讓步,事實證明,很多時候超級大國只是虛張聲勢,用針一戳也就露怯了。果然從12月份起,在阿克賽欽地區,小規模干擾美國衛星的行動后,2月份以來對美國光學偵察衛星的對抗次數增加了一個數量級,每當這些衛星進入到具有威脅的區域時,就可能遭到干擾并嚴重破壞其成像。這些措施效果很好,使得印度能夠在自己領土上得到的情報越來越有限。
“最新戰況,王總的坦克旅已經和敵人阻擊線上的打援集團交上火了,目前他們所有已經查明番號的集團都被咬住了,應該已經沒有旅一級預備隊了。到了我們出手的時候了。”
“嗯,是時候了。”
林淮生走到電子地圖前面,目前戰局已經成了一鍋粥,內線外線,各種各樣的紅藍箭頭,亂作一團,整個斯潘加集團已經被滲透進去的各路中巴部隊拖住,脫身不得,事實上戰爭沒有按照林的意圖四平八穩地展開,而是斯潘加孤注一擲,集中主力向突出的巴基斯坦陸軍一部發起突擊。但是突然襲擊不等于主動權易手,真正擁有主動權的一方,可以處變不驚地在各個方向上作出及時應變,并將不利態勢轉化為有利。
林淮生在情報、火力、空軍上都占據絕對的優勢,如果他可以承受一支孤軍的巨大傷亡,并以此作為吸引敵軍的代價,那么他就可以因勢利導,抓住殲滅敵人重兵集團的機會。
“賀凡必須繼續向**擊,將斯潘加所有的預備隊都吸引過去。”
薩米依舊在空中穿梭,他的飛機上還有2枚激光制導炸彈沒有扔掉,眼看著下面的印度部隊丟盔棄甲向往回跑,但是他并不急著向他們投彈,他知道必須利用自己的滯空時間,充分保護突擊中的坦克部隊,不光是區區兩枚炸彈,更重要的是他的這雙眼睛。低速的無人機總是很容易被敵人密布的火力干掉,而他可以進行持續的偵察。
他的編隊已經損失了第2架雷電,一名年輕的飛行員在進行火箭彈攻擊時,飛的太低,結果被火箭彈引爆的敵人彈藥車碎片擊中,飛機勉強飛出一公里后,飛行員跳傘,但是傘剛打開就被地面印度高射炮擊中墜地了。這些戰場上的報復,都是常有的事,老頭盡量不去想太多,他自己也有過向跳傘人員開火的記錄。
“毒蛇,我是黑蜘蛛隊長,你得提醒坦克,在他們行進前方5至6公里的山坡后面,有4至6輛印度人的反坦克導彈發射車在埋伏。他們一頭撞過去就要吃虧。”薩米對指揮機說道。
“隊長,你的編隊能不能摧毀這些目標?”
“我看到了至少2個石喀勒河系統在附近,為什么不用無人機攻擊?我的人太年輕,容易失手。”
薩米沒有攜帶火箭巢無法直接攻擊,他知道自己的編隊在這一帶晃得久了,地面敵人高射炮早就恨的牙根癢癢,所以現在投入攻擊,風險漸增。
“本區域沒有攜帶彈藥的無人機了,務必試一試。但是你自己千萬不要冒險。”
“明白。”薩米說著,切換編隊頻道,“2號、4號,我來引開敵人火力,由你們向敵人發射火箭。”
他只能故伎重演,用自己的技術,引開那些4聯23毫米高射炮,他知道這一招用的多了未必有效,但是為了戰爭勝利,他當然不能太吝惜自己的年輕飛行員,如果有必要,他也不惜犧牲自己。
果然殲10降低高度從云層中出現后,立即有一輛高射炮開始轉向他,敵人沒有使用跟蹤雷達,似乎怕驚倒自己,不過薩米不是光靠傳感器感知威脅的飛行員,他一直就盯著敵人的炮塔在轉動。可惜的是另一輛自行高射炮仍然始終于衷,不過它的炮管指向坦克方向,似乎打算平射,而非應付其他空中目標。
“2號、4號,敵人似乎沒有注意到你們,不過不要蠻干,苗頭不對就放棄。特別要當心那些吉普車,可能有薩姆7導彈。”
“明白。”
2架雷電一前一后,也降下高度準備實施火箭攻擊,如果能準確射擊,他們的火力能覆蓋超過一公頃土地,破片基本能摧毀所有敵人輕裝甲的戰車,但是前提是飛行必須穩定,而穩定的飛行意味著他們很容意被地面火力捕捉到提前量。
地面上的印度的5輛俄制BRDM2戰車一字排開,他們利用山坡隱藏住車體,只是將隨動發射架和光學瞄準露出山脊,這樣對面的坦克就無法利用直瞄火力擊中他們,這些輪式戰車的車體上遮著偽裝網,發射架上還蓋著草,如果不是被空中戰斗機看破,賀凡可能就一頭撞上來了。天亮以后,賀凡正面臨四面敵人的堵截,在夜里他可以利用信息和夜視能力的優勢,在這些裝備落后的印度部隊之間靈活穿梭,到了白天余地就小很多,必須依靠空軍開路。
地面上的印度指揮官正與背著電臺的通訊兵,一起藏在一個深坑內,等著對面坦克沖進射程,但是頭上的那群討厭的飛機又飛回來了,5分鐘內,這些飛機已經試探招惹過這支部隊兩次,都被高射炮火網逼退,這次分散開來看似是來真的了。
“高射炮聽著,那架領頭的每次都只是虛晃一槍,所以留心他后面的飛機,相信我,我不會看走眼。”
他向高射炮布置了一番,剛才敵人轟炸他就在場,知道這架長機鬼的很,好在除了明處的高射炮,他還有一些其他殺手锏。
“防空排,待會兒就看你們的了,記住,你們可只有一次機會。”
兩架雷電穩穩向目標靠近,可以看到地面上的房屋和燃燒的軍車,正在迅速地倒退到視野外,而遠處的目標則慢慢移動向準星。可以說發射火箭彈比水平投彈要容易些,因為目標總是在視野內,并且其覆蓋區域很大,這使得瞄準可以粗放些,但是發射這些直射武器,必須在最后俯沖一短距離,這將使德飛機距離目標以及敵人防空火器達到最近,算是個危險的時刻,但愿敵人能一直不開竅,總是被中隊長耍。
敵人的注意力似乎沒有完全被薩米吸引過去,第二輛一動不動的石喀勒河戰車,突然轉醒過來,轉向從正南飛來的目標開始開火,4聯發射的火力在3公里外,仍然形成一定的密度,這迫使飛行員不得左右躲閃。但是還有幾秒鐘,他們就可以發射57毫米火箭將地面裝甲車連同這門高射炮一起端掉了,所以飛行員決定冒一下險。
飛行員只能從空中看到那些較大的目標,但是這還不是全部。2名印度步兵正站在吉普車上,用肩抗式導彈瞄準這兩架越來越近的戰斗機。音頻提示已經抓到了目標的熱源,但是對付這種高機動目標,最好是在距離最近的時候,或者敵人看不到的時候開火,所以他們還得再等1到2秒鐘。
年輕的巴基斯坦飛行員沒有及時放棄這次已經暴露意圖的攻擊,他們硬著頭皮沖了過去,要是薩米坐在他們的機艙里,就不會這么干,空軍相對地面部隊的一部分優勢在于可以迅速脫離,重新選擇戰機,而非埋頭蠻干。
飛機壓下機頭,進行最后的調整,在發射火箭的剎那間,1枚導彈偷偷從側面騰空而起,接著是第二枚。
659尋找要害
第一架戰斗機在大攻角拉起時才看到導彈靠近,一切都已經太晚,無論是發射干擾,或者機動脫離;導彈轉眼到了跟前,一下子將戰機摧毀,索性第二枚導彈被爆炸分解的機體吸引過去,放棄原來的目標,轉而擊中了下墜中的殘骸,緊跟在后的另一架雷電才得以脫身。
飛行員猶豫倉促間的規避動作使得火箭發射偏離,兩架雷電發射的火箭只覆蓋了陣地邊緣,干翻了一輛4X23毫米防空火炮算是比較有價值的目標,但是那些緊挨在一起的導彈發射車,基本沒有受到打擊。
薩米轉回來,要求驚慌失措,且沒有彈藥的最后一架僚機迅速返航,而最后的攻擊必須由他來自己來完成,但是單機很難獨立完成激光目標指示以及投彈的過程,如果他盯著屏幕上的指示吊艙視野,則意味著無法警戒敵人的防空火力,對于那些神出鬼沒的薩姆肩扛式導彈,這是非常被動的情況。
驚魂稍定的敵人繼續扼守住通道,他們也看到了敵機貿然進攻付出的代機,所以這支印度軍隊的指揮官開始更加自信起來,陣地上的防空武器仍然保存著,剩下的一架敵機似乎玩不出什么花樣了。
薩米飛過敵人附近,立即遭到密集的防空火力襲擊,他意識到單打獨斗顯然是不行的。
“毒蛇,我是黑蜘蛛隊長,我需要地面激光指示。”
“明白,立即溝通。”
指揮機尚未發出指令,賀凡親率的一個坦克排已經沖出原來停留區域,向敵人陣地側面轉移了,他已經知道了前面攔阻敵人的大致火力配置,那些反坦克導彈的射程,大約超過坦克火炮有效射程一倍,顯然正面硬拼是不可行的,但是他仍然可以尋找可以窺見敵人主要陣地的位置,利用穩定的窄視場光學觀瞄設備和激光指示器,為飛機引導目標。他從數據鏈中可以看到附近友軍飛機的武裝配備,知道那架老辣的長機有2枚250公斤激光制導炸彈,可以給自己開辟一條前進之路。
事實上空中偵察機的雷達搜索到了敵人S300車隊的逃跑方向,由于敵人正在漫無目的的機動中,所以林淮生的指揮部沒有有效的遠程火力可以攔截,他發現只有賀凡距離那些討人厭的防空火力比較近,如果讓那些防空火力站穩腳跟,雖然不至于會影響大的局面,但是會讓空軍付出比較大的代價。
印度陣地上的激光測距設備一直在對遠處移動的中國坦克進行距離探測,不光有測距激光以及目標指示激光,印度人也有一些激光架束制導的短號導彈可以隨時發射——如果敵人在射程內的話。但是賀凡戰車上的激光干擾設備,能夠全程自適應進行干擾,這種系統對脈沖編碼的激光指示可以迅速作出反應,尤其面對那些編碼并不復雜的激光束,能夠預測到下一個脈沖到達的時間,并作出干擾響應。這使得對手在對編碼的脈沖信號進行解算時,無法得到正確數字,這使得印度士兵很難掌握發射距離,而賀凡對自己與敵人陣地間的距離是時刻掌握的。
印度射手眼看對手繞到了自己的側面,只能從分劃線上估算目標距離,然后發射老式的AT5型反坦克導彈,這些射程4公里多一點兒的導彈根本到不了賀凡跟前,就耗盡了燃料和導線掉在了地上。
煩躁情緒在印度陣地上蔓延,敵人顯然在有條不紊地干著什么,如果他們沖鋒,一定會付出慘重代價,但是他們并沒有這么做,似乎藏著什么陰謀,尤其頭上那架嗡嗡亂叫的飛機,總是不走,像是有用不盡的油料似的不停地從各個方向挑戰4管23毫米高射炮的反應速度,每一次看著都很懸,但是每次都差那么一點打不到他。
賀凡直屬排的3輛戰車停留在各個方向上吸引敵人注意力,但是進行目標指示的仍然是觀察位置最好的賀凡坐車,他大致看到了敵人的陣型,所有那些發射車緊緊靠在一起,也許需要共享激光測距數據,他們正等著自己自投羅網,陣地上似乎還有一些步兵小組在使用型號不明的反坦克武器,他不能冒險用炮射導彈與敵人對射,只能停在安全距離上,對敵人核心目標進行指示。
一束印度人察覺不到的激光射到了敵人居中的一輛反坦克導彈發射車,這不是空中的老頭子想要打擊的目標,他更希望干掉最后那輛石勒喀河防空戰車,不過他無法選擇目標。薩米的燃料已經不多,試了一次從安全的高空接近,但是由于激光信號在云層中衰減,炸彈都無法發現激光指示信號。他冒險降低高度,再次從敵人頭上通過,不停地發射紅外干擾彈。
敵人防空武器開始向他開火,他不斷調整姿態騰挪躲閃,這些炮彈對高度稍高的目標,就相當的吃力,變得緩慢而又散亂,這讓老頭躲閃起來并不困難,他知道自己靠近投彈的過程中,會有一段時間出現在敵人薩姆肩扛導彈射程內,但是時間不長,只要能夠及時發現,仍然有很大把握躲開。
陣地上,一名印度士官,正舉著一根合像測距儀,企圖探測目標距離,他身后的兩名射手正等著他的口令準備開火,敵人這次來的航線讓人拿捏不定,不高不低,不遠不近的。
還來不及下達開火口令,那架殲10戰機就投下了炸彈,轉彎揚長而去了。
2枚250公斤炸彈滑翔飛向目標,頃刻將車距間隔不大的敵人發射車全部摧毀,由于BRDM2輪式戰車重量很輕,有一些甚至被氣浪掀翻在陣地上,翻滾了幾圈。
趁著陣地一片混亂,一架無人機悄然欺近,向那輛仍然對著越飛越遠的殲10盲目射擊的自行高射炮,發射了一枚激光制導導彈,將這輛頑強的戰車摧毀。
與此同時,賀凡的步兵戰車連從側面包抄過來,坦克從正面突擊,這樣巨大的壓力,沒有哪一支印度陸軍部隊可以承受得住,即使陣地上仍然有一些導彈可以進行對抗。步兵戰車并聯的30毫米機關炮成為了對印度步兵最有威懾力的武器,其驅趕敵人的效率遠遠高過125毫米坦克主炮發射的榴彈。三下五除二,很快這只攔路虎,就被迅速逼近的坦克部隊掃滅。
與此同時,趕到賀凡前面的無人機開始對敵人的整支S300部隊進行追擊,雖然它們攜帶的武器威力有限,但是至少可以撿一些重要核心的目標開火,或者可以讓敵人無法停下來,穩住陣腳,這也將對戰爭起到積極作用。但是伴隨S300行動的近程防空系統一直在反擊中,兩輛不時停下開火的鎧甲系統,10分鐘內攔截了4架企圖靠近的無人機。
2架殲16戰斗轟炸機,剛剛在前線印度軍隊頭上投擲完炸彈,立即在指揮機指示下,向縱深空域前進,他們沒有武器襲擊行進中的S300部隊,但是可以迅速利用電子戰吊艙截獲敵方短程導彈的雷達信號,分析為俄制鎧甲系統,這些近程系統的射程完全威脅不到遠距離作戰的殲16戰斗機。
戰機迅速逼近并發射反輻射導彈,敵人防空系統由于缺乏遠距離警戒雷達早期預警,其本身的戰場雷達無法識別高空接近目標,待看到接近的反輻射導彈時,撤離陣地已經來不及了。兩輛鎧甲分別采取了不同的對抗方式,其中一輛關閉雷達,企圖啟動逃跑,另一輛索性發射導彈進行硬攔截,最終它們的命運都差不多;缺失末端制導,完全靠著慣性導航撲向目標的反輻射仍然以很大的精度擊中了逃跑不及的第一個目標,而第二輛鎧甲無法同時應對2枚反輻射導彈的攻擊,同樣被摧毀。
整個戰場態勢已經進入了中巴諸軍兵種合作,對斯潘加部隊進行**分割的階段,整個斯潘加集團面臨分崩離析,但是在斯潘加上將的嚴令下,對巴基斯坦第1裝甲師的攻擊仍然在不屈不撓地進行中。尤尼斯師長的求救電報如雪片一下飛到了林淮生的指揮部,此刻林淮生的合圍以及分割計劃,已經接近完成,空軍對個方向敵人的戰術打擊也已經顯現成效,他自信這一仗拿下來,懸在后方首長心頭的,戰爭長期化的陰影,應該會一掃而空。為了這個目的,他能夠付出的最大代價,或者說最后的底線,實際上就是犧牲巴軍的這個裝甲師,當然這是不能說的。
“林總,尤尼斯副師長的電報可是每隔2分鐘就發來一回,一早上,他的陣地已經被壓縮了五分之三,有生力量損失超過了百分之三十,斯潘加不像是要后撤的樣子。”
“只要他還在發求救電,說明戰斗力還可以支撐,他什么時候不發電了,才是真正的危險時刻。”
林平靜地說道,他也知道保存這支能打部隊的作用,但是敵人確實就是來拼命的,幾乎把所有炮火都集中到了巴基斯坦人頭上,由于陣地的縮小,敵人的密集炮擊威力也漸漸增加起來。這場作戰必定是整場戰爭中最殘酷,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攻堅作戰,在以往印巴,或者中印兩國的交戰中,還未出現如此激烈的作戰,通常的戰斗總是以一方迅速失去斗志的潰散而終結,但是這次顯然不是這樣。
“林總,遠程火箭炮已經重新裝填完畢,請求新的指示。是不是對敵人主攻坦克群進行壓制?”
“不不,敵人坦克群已經和巴基斯坦部隊殺在了一起,會有誤傷”林猶豫著說道,“還是對測量到的敵人后方炮火進行打擊。支援任務還是讓空軍來解決。”
“是。”
“林總,尤尼斯那邊的求救電好像停止了?”
“他們不會堅持不住了吧?”
林淮生終于開始真正擔心起尤尼斯的命運起來。
此時,包圍圈內的獨眼少將尤尼斯,已經登上了一輛哈立德坦克,與沖到近前的印度坦克開始了一公里內的對射。瘋狂的印度坦克從四面八方,發狂似的沖過來,其實已經不僅僅是坦克,就連步兵戰車和孱弱的輪式戰車,甚至裝著武器的吉普車,也出現在了少將的視野內。戰場上堆積著各種車輛的殘骸,燃燒的,或者燃燒殆盡的,在這些殘骸上,戰斗仍然在繼續,拖著白色尾煙的RPG,平射開火的防空火炮,巴基斯坦最后的坦克部隊,將印度人死死擋在了最后的陣地前面。
同時,中巴雙方的空軍則在頭頂上不停地穿梭,將所有能夠投下的彈藥都丟到敵人頭上,但是敵人勇氣,以及兵力優勢支撐下的攻勢,仍然一度使得其在聲勢上一度占據了上風。
鄭輝的5機編隊飛躍了喜馬拉雅山,終于靠近戰場,今天他們起飛時,每架飛機都攜帶著8噸普通炸彈,原本將要執行普通的戰術支援任務,襲擊敵人后方補給線和支援火力之類不存在誤傷可能的目標。但是趕到戰場后,指揮機重新分配了任務,要求立即對戰線上敵人投入兵力最密集的地區,實施戰場遮斷打擊,由于地面巴基斯坦部隊似乎到了最后階段,目前能夠在空中單位中數得到的,可能扭轉局面的,就是他的40噸彈藥。指揮部希望他能在盡可能靠近巴軍的區域實施轟炸,將印度主攻部隊的序列打亂。
命令的修改,使得鄭輝編隊面臨的任務,由一般戰術目的一下子升級到了具備很高的戰役價值。當然,雖然敵人已經失去了制空權,殲16戰斗機幾乎可以橫行空中,但是如何使用普通炸彈實施這樣需要準頭的打擊,仍然是困難的。尤其空中的指揮機,無法收集到敵人的地面部署信息完整情報,只能根據分布于戰場各處的偵察機收集到的片面情報和地面友軍的戰場描述,對大致最吃緊的地段做出判斷。對與可以左右戰局的要害投彈區的發現和分析,還必須依賴飛行員自己來完成,實際上這需要長機飛行員能夠在在戰場上空,利用超越一般空軍的業務能力,做出通常地面部隊指揮官通過無人機圖像才能做出的判斷,不過時間來不及了,無人機上的少將認為,如果這些工作必須委托給中國空軍排名第一的王牌飛行員,應該不至于有什么差錯,雖然這樣判斷的內在邏輯并不明晰。
鄭輝迅速飛過如火如荼的戰線,同時降低高度,對戰場進行觀察,他已然通過通訊獲知,最激烈的戰斗發生在指揮部附近,大約有2個印度坦克團正在圍攻那里,如果那里被攻陷了,可以說,第一裝甲師最后的抵抗也將無可避免地停止下來,顯然敵人陸軍的最終目的也在與此。
地面上兩軍混戰的狀態,使得他必須小心起來,但是他盤旋了一圈后,迅速觀察到了在混亂戰場的后方,一支印度軍隊正在火線編組中,從雜亂的裝備看,似乎是剛剛退下來的部隊,又準備重新組織投入作戰。
660人民自衛軍
鄭輝很確定,他找到了敵人攻擊隊形的要害,那里是一個承上啟下的位置;敵人的兵力、兵器密集,集群規模顯然超過一個團,看上去稍事重組,這支部隊就會投入到攻擊當中。在這支部隊后方,車流滾滾,新的部隊正在集結,但是隊形還來不及展開隊形,似乎印度指揮官調度有些脫節,無法將全部力量有次序地投入作戰。按照鄭輝的判斷,如果投彈準確的話,可以使得敵人勇猛卻又混亂的攻勢一時停頓下來,而巴基斯坦軍隊正面的壓力將會減小。
“很好,云層很高,我們下降到2500米高度實施投彈,務必完全覆蓋我指定的目標區域。”
鄭輝詢問了指揮機,立即得到了同意攻擊的答復,事實上這個時候,沒有人能替他拿主意,只有他對戰場的觀察是居高臨下且直觀的,他必須以自己的判斷力來決定攻擊區域,投彈的結果將直接影響到整個戰局的變化。
帕夏尼塔的指揮確實如鄭輝觀察到的那樣,忙亂而又無措,在一些重要方向投入預備隊有些脫節,在關鍵突擊地區甚至來不及部署防空火力,這當然是他突然接管了馬卡尼指揮的結果,斯潘加沒有留給他時間熟悉整個部署,但是攻擊時間卻壓的很緊。印度將領們也深知,日出后敵人空軍的活躍度會數倍增加,大量在夜間毫無準頭的武器將扔到頭上,于是孤注一擲,直接展開了攻擊,在攻擊中,部隊進行了很多次倉促調整。當然在攻勢中,部隊誓死用命,還是很快壓縮了敵人的陣地,并通過技術手段探測到了敵人指揮部位置,陸軍甚至將最后的15枚堪用的大地戰術彈道導彈全部砸向了目標區域,但是11枚成功發射的導彈,仍然散落到了戰場各處,沒有達到必要的戰術目的,最終必須靠坦克來解決戰斗。但是巴基斯坦第1裝甲師,利用短暫時間用坦克推土鏟,構筑起來的簡單的工事,使得攻擊無法一蹴而就。
或許在亞希尼的看法中,將坦克當做固定炮臺,從而放棄機動能力是一件極端愚蠢的事情,不過尤尼斯副師長的思路截然相反,他確實也擁有一套在固定陣地上,用坦克充當支撐點擊退敵人的保守經驗,尤其當敵人缺乏空軍支援的時候。尤尼斯圍繞核心陣地部署的,看似蠢笨到家的坦克墻竟然起了作用,大量的敵人坦克和步兵戰車在沖到近前,翻越一米多高土墻時,比饒虎露出了薄弱的底部裝甲,一些動力不足的坦克甚至卡在那個位置將炮口指向空中,長時間無法動彈。這當然就給了第二線上,半埋在土墻后面的巴基斯坦克克從容射擊的機會,最終鏖戰的結果就是的印度坦克被大量擊毀,反而成為了阻擋后方部隊的路障。盡管印度坦克實質上已經打散了巴基斯坦第1裝甲師的指揮,但是尤尼斯的這一套打發,似乎很適應各自為戰的需求,每一輛固定不動的坦克,每一個扛著火箭筒的士兵,都無需太多指揮,只要知道自己需要堅守的陣地在哪里就行,無路可退的士兵們,只能做一件事,就是向著靠近的敵人做輸死的搏斗。
現在,終于到了空軍來拯救地面部隊的時候了,鄭輝的集群以200米間隔隊形,保持平飛向著敵人攻擊部隊后方,后續部隊亂哄哄集結的那片低洼地域飛過去,他有把握當炸彈全部投下去后,敵人在這個方向的攻勢會陷入停頓,他選擇攻擊這里是因為他自認為看明白了下面的局面,當然也避免了直接混亂的戰場,而發生大規模的誤傷。殲16的載彈量在極限情況下,可以超越轟6,是一種具備主宰地面戰場能力的武器,有時候這種飛機確實可以超越戰術攻擊機的定義范疇。
飛機轟鳴著平飛過敵人頭頂,鄭輝選擇的高度,使得大部分高射炮和肩扛導彈都夠不到他,高度和稀疏的云層多少會影響投彈精度,不過敵人散布在大約4平方公里的平整通道上,對他實施地毯式轟炸十分的有利。飛行藥需要做的,就是精確計算投彈時間,以及投彈間隔。
沒有人任何防空火力干擾機群的平飛和水平投彈計算,投彈的精度建立在雷達對地速的測量基礎上,由此計算機得以計算出炸彈脫離掛架時的初速,并預測到大致落點,任何速度或者姿態的變化,都會使得投彈計算功虧一簣,但是這樣的事情沒有發生。附近只有一些高射炮脈沖雷達照射,并且很容地被告警系統識別出來,鄭輝決定不理它們。
炸彈按照一定的間隔落向目標區域,后座飛行員可以看到身后地面上如同地毯般的一道火網,以及每一顆250公斤炸彈爆炸時產生的沖擊波弧光,只有炸彈重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這樣高空中可以分辨的弧形氣浪,這是一種摧枯拉朽的力量,籠罩之處,人體如同破衣服般被卷到空中,然后慢慢落下,輕型裝甲車則被掀翻亂滾。
“黃河,這里是長江,我們投彈完畢,敵人的進攻通道被堵住了。”
鄭輝輕描淡寫地向上級匯報了戰果,他很確信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所以無需多言,很快指揮部會從巴基斯坦人,或者印度人的電臺里,獲得更詳實的戰場描述。
就在鄭輝投彈的時刻,敵軍后方十公里樹林里擺開陣勢的印度炮兵陣地,也遭受到了中國炮兵的精確反擊,印度人遵循美國人的建議,將身管火炮與火箭炮部署在同一方向上,按照一定時間間隔,和仰角開火,這大大增加了炮兵雷達偵校的難度,這樣的措施大約能使得陣地被測量到的時間增加數倍,但是印度炮兵沒有遵循美國人的另一個建議,將這段時間用在轉移陣地上,而是按照前方需要,冒險打完半個基數(30發)。
在冰雹火箭炮如旋風般發射完畢后,仍然在射擊152毫米火炮,就完全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炮兵雷達很容易地就找到了這些榴彈炮兵陣地。林淮生的遠程火箭炮以及155毫米火炮,開始劈頭蓋腦地砸向目標。陣地上胡亂堆放的發射藥總是在第一輪炮擊中就被破片點燃,然后整個陣地就被連續不斷的爆炸吞沒。
印度正在南方不遠的新德里周邊,聚集起百萬規模的后備兵力,但是林淮生的部隊每在戰場上摧毀一件技術兵器,就使得印度的后方的龐大兵力顯得更加的虛弱,原本這些兵器可以加入到保衛新德里的戰斗中,現在它們被錯誤的指揮斷送掉了。斯潘加曾經是印度最睿智的指揮官,但是在缺乏空軍偵察,能夠使用的無人機越來越少的情況下,他只能更多地依靠直覺而非戰場情報來做出判斷,這使得他最初對戰場局勢的把握就出現偏差,隨著局面的發展,偏差變得越來越大。即使在包圍圈內的巴基斯坦軍隊最危急的時刻,林淮生還是捏著手里的幾樣打擊兵器,不肯輕易出手,包括一個營的戰術彈道導彈以及幾個連的155毫米自行榴彈炮,他知道戰場情況瞬息萬變,必須得留著一手,以備必要的情況下應變。
亞希尼的坦克不斷在敵人后方尋找突破口,試圖殺進重圍,最終他找到了印度第26步兵師與白虎師的結合部,由于白虎師的攻擊甚猛,于是將畏縮不前的26步兵師丟到了后面,這給了善于觀察的亞希尼一個容易發現到的破綻,他可以看到白虎師留在后方的運輸車隊以及自行迫擊炮部隊,而友鄰方向上的步兵師,只有大約一個營的步兵在行動。他不止一次突破過印度防線,深知印度的指揮體制,友鄰的團一級部隊如果不屬于一個部隊,那么他們之間就沒有直接通訊,在自己端掉敵人指揮部之后,這個問題幾乎是不可能解決的,于是他決定就從這里切進去,在后續大部隊趕到并最終圍住敵人之前,他還得把老營長尤尼斯救出來,盡管他6個小時前,他最后一次與尤尼斯通話時,老長官大喊著要以臨陣脫逃罪槍斃他。
未遭重大損失,整容整齊的96式坦克連一字排開沖在了最前面,亞希尼的7輛坦克緊隨其后,3輛T84則留在側面一公里外,監視北面行動遲緩的印度步兵師,亞希尼覺得3輛T84足夠了。
坦克攻擊線前方是一排屬于野戰醫院帳篷,這些帳篷的上方有著巨大的紅十字標志,提醒敵人空軍不可亂來。亞希尼下令2連稍微繞道,不要踐踏傷兵。
擔架上哼哼唧唧的傷兵們聽到了不祥的戰車發動機轟鳴聲,他們都知道,白虎師最后的預備隊2個小時前已經投入了戰斗,而26師根本沒有坦克。有人拄著拐杖從帳篷里探出頭來,看見一輛帶著星月標志的坦克從一側疾馳而過,坦克側面寫著:“最后的目標——新德里。”坦克將堆著醫療物資的箱子碾成平地,后面越來越多的敵人坦克從旁邊開過,那些面無表情的巴基斯坦車長們,正四處張望,搜索目標。
野戰醫院后方不到500米,值班中的輕劍防空導彈正排開陣勢,等著捕捉戰機。每座發射裝置的隨動發射架上,8枚導彈指向天空,就如同一叢叢帶刺的灌木。
印度指揮官正抽著煙等待遠處的警戒雷達提供目標指示。坦克從他們背后趕到,機關槍響成一片,將這些裝備徹底破壞,四周搞不清狀況的印度士兵驚恐地四散奔走,不過坦克根本不理睬他們。
留在攻擊部隊后方正在不停射擊的印度自行迫擊炮,遭遇到了第一排炮彈,這些虛弱的戰車根本沒有任何手段反擊,更沒有本事逃脫。當坦克穿過一堆堆燃燒的殘骸,搶到前面的105毫米榴彈炮陣地上時,那里的炮兵已經全部逃走了。亞希尼下令開火襲擊彈藥車,然后直接碾壓這些小尺寸的牽引火炮,以節省彈藥。盡管上級要求盡量不要破壞那些可以接收的印度武器,但是他覺得現在還不是考慮這些問題的時候。在他行動的同時,根據無人機全程掌握進展的林淮生總部,開始實施火力支援。炮彈落在亞希尼戰車前方1公里范圍內的區域,為亞希尼的行動打開通道。
亞希尼開始遭遇到一些零散的反擊,從自行高射炮以及從吉普車發射的反坦克導彈,散落各處的BMP戰車,也開始用30毫米機關炮開始還擊。這些倉促的還擊,很快就全部被坦克群收拾了,如同亞希尼預料的一樣,當自己掩殺的時候,側面的敵人步兵師完全無動于衷,印度部隊缺乏主動能力,二流部隊尤其如此,他們需要層層請示上級的命令,然后才能行動。
亞希尼爬出炮塔,可以看到5公里外層層疊疊的敵人坦克,正在調轉底盤和炮管方向,顯然進攻中的敵人接到消息,被迫將攻勢停下來,準備迎戰。亞希尼能粗略估算出敵人規模至少有一個團,他可不想硬碰硬,給老長官減壓的目的已經達成,他轉而向南側脫離,此刻大量的中巴軍隊已經突破了敵人的防御,渡過亞穆納河向這里殺過來,最近的一支就在5公里外了。
當美國衛星將拍攝到的,雙方最先接觸線的細節傳輸到正在召開的,白宮緊急會議現場大屏幕時,參聯會主席被總統點名問及局面時,他坦言局面已經明朗了,中國人將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對新德里實施包圍,即使空軍繼續對巴基斯坦境內目標進行打擊,似乎也不會起到牽制作用了。
正當戰場上的斯潘加的集團面臨覆滅的時刻,120公里外新德里空曠的康諾特廣場上卻是人頭攢動,一片喧鬧,卡汗總理親自出面進行的“人民自衛軍”授旗意識,正在這里舉行。
集中于此的,完全有志愿者組成的人民自衛軍組織,以中隊為單位排列成方陣,圍繞廣場中央的大噴水池站立,將整個廣場擠得滿滿當當,躲在政府官員后方的情報局長查曼數了數,一共80個中隊,大約有16000人左右,規模超過一個旅,戰斗力么……他不知道。
這些部隊成員,主要來自于北方邦的印度人黨基層組織,都是些最狂熱的印度教教徒,他們是卡汗政權永遠都可以依靠的草根力量,查曼知道,很多站在前面的中隊長,都因為各種暴力犯罪坐過牢,當然通常的案例是對自己的***鄰居,或者持不同政見、宗教信仰者,實施殘酷無情的“私刑”。在卡汗執政后,他指令司法部對類似案例進行了幾次特赦,從而網羅到了這批死忠的打手,現在是卡汗要求回報的時候了,卡汗似乎已經不太相信陸軍的能力了,對情報機關,甚至對美國人也不再信任,他轉而相信真正能創造奇跡的,是那些有信仰力量的人,他開始要求優先裝備人民自衛軍,指望他們能夠將星象大師的預言實現。實際上,根據查曼的情報,為總理預言勝利的星象大師摩羅什,尼雖然目前還留在新德里南區的豪宅里,不過每天在打發手下轉移財產,隨時可能開溜。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