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5雙穩系統
此刻一個連的印度T90縱隊,已經突入賀凡的陣地,他們在不計損失的沖擊后,終于達成了沖破防線的戰術目的。這期間。約一半的中國步兵戰車被坦克摧毀,下車步兵已經無法阻擋敵人坦克的前進,但是敵人的后續兵力被亞希尼一攪和,已經脫節,沒有能力進一步發展勝利,這給了賀凡以及巴基斯坦傘兵重新組織修補防線的機會。
突破陣地的印度坦克發起沖鋒時有一個營,眼下只剩下了區區8輛,他們知道陣地上的那些從天而降的導彈不好惹,眼看著后續部隊落在了后面跟不上來了,周圍的敵人則在不停的調動。連長坐車的坦克周視鏡以及潛望鏡被不同程度地打壞,使得他根本看不清周圍形勢,于是在陣地上停留了一分鐘,造成一輛戰車被導彈擊毀后,他下令剩余戰車關掉電臺,開足馬力向南逃遁。
敵人的逃跑使得薩爾特上校抓住時機,重新編組兵力將缺口堵上,將動作較慢的搭載步兵的敵人裝甲車攔住,同時他還分出一支兵力攜帶紅箭12導彈,監視向北逃走的敵軍,確認他們一路絕塵而去,沒有回頭的意思。
印度23步兵旅完全失去了指揮,但是他們的戰斗能力較之26步兵師,還是強出一個等級,個營立即轉入各自為戰狀態,開始不顧一切地向前沖擊,企圖突出一條生路。賀凡通過無人機傳送的視頻,可以一覽整個局面,他看到了突然出擊的巴基斯坦坦克群,卡在了不前不后頂在了一個要緊的位置上,盡管坦克殺進敵人步兵當中,很容易被防不勝防的火箭筒擊毀,但是卻可以一下子截斷了整支敵人的隊形,那名指揮官對時機的把握顯然是極佳的。
此刻空軍正在路上,大約還有10分鐘的路程;賀凡決心抽調出2到3個排的坦克,在空軍投彈后,進行一次反沖鋒,或許可以一舉沖垮正面數量遠超過自己的敵人。
河對岸的速射炮兵不斷地噴射著炮彈,在無人機的指示下,這些曲射武器的精度完全可以與精確制導武器媲美,甚至可以打到己方坦克50米內的距離上,消滅那些試圖靠近的敵人。這些戰術支援武器,在空軍以及遠程火力到達前,成為了亞希尼最終要的火力支援,盡管他無法直接指揮這些火力,但是河對岸的炮手通過無人機得到的視野,比亞希尼觀察到的更加廣闊。為了不使混亂的彈著點使得彈道修正變得困難,陣地上始終只有一到兩門82毫米速射火炮開火,其余火炮則處于裝彈或者待命狀態,當然這門速射炮的可以在短時間內,對無防護的軟目標內傾斜足夠多的火力。
從無人機的視角可以看到,帶著火箭筒的敵人步兵正在瘋狂地試圖從側面包抄坦克,坦克周圍的起伏地形以及灌溉用的水渠,給了這些頗有素養的印度士兵靈活實施戰術的機會,他們三五一群,通常帶著2具火箭筒和機槍,有一些分隊人稍多,還帶著單兵戰壕潛望鏡,顯然都是些身經百戰的老手,這些小組從很遠處悄悄繞行到坦克薄弱方向上,瞧準機會探出身子射擊,在側后有遮擋,或者需要仰射的的場合下,還有人快速用鐵鍬挖出一個小坑來。不過這一切的行動,都無法逃無人機俯瞰,盡管無人機本身的彈藥早就丟完了,但是仍然可以為炮兵擔任眼線。
眼看著一隊印度步兵摸到了100米范圍內的土堆后面,這里是一個坦克機槍根本無法攻擊的位置;射手只需要暴露幾秒鐘,就可以向坦克射擊;但是正當老練的射手慢慢爬上土坡,半蹲著伸出頭來觀察目標的當口,呼嘯的炮彈從頭頂落下,在他身旁5米處爆炸,后面的人企圖將受傷不支的射手拖下高地時,第二發炮彈緊跟著落下,彈著點竟然修正到了距離敵人區區2米的距離上,幾秒鐘后第三枚炮彈落下,直接在其余人隱藏的水溝里。這些小型炮彈威力不大,但是曲射角度很大,使得任何企圖依仗地形地物躲避直射火力的人員全在它的打擊范圍內,其精度之高,甚至可以追打行進中的裝甲車;無人機與迫擊炮的組合優勢,在這里被發揮的淋漓盡致。
4架攜帶大量彈藥的殲16趕到戰場上空,它們分散開來分別在戰場上尋找各自目標,實際上戰場情報系統,已經來不及為這些轟炸機收集現成的重要目標,潰散中的敵人的指揮通訊以及炮兵都已經處于癱瘓狀態,或者根本找不到了,這些飛機只能自行尋找人群集中的區域,然后投下炸彈。
根據早上空襲后的情報反饋,現在起飛的飛機上已經不再攜帶較重型的250公斤炸彈,而是更小型的炸彈,以提供更加廣闊的散布面積,以對付分散的人員以及車輛。
賀凡從潛望鏡里看到了前方3公里的敵人車隊,被密集的落單籠罩住。印度人在倉皇撤退中,丟掉了太多已經在陣地上展開,無法隨行的防空武器,在前幾輪輪空中戰術打擊中,中國軍隊優先打擊的目標為敵人的防空火力和指揮部,這使得一般步兵沒有領教到空中優勢的恐怖,現在敵人的防空威脅大致解除,肆無忌憚的殲16轟炸機,每架攜帶著接近10噸的炸彈飛臨了戰場,它們的威力遠遠超過坦克或者其他步兵武器,也遠遠超過了帶著火箭巢小打小鬧的雷電戰斗機,它們勢必要成為戰場的主宰。
在5公里正面上發起攻擊的敵人,被殲16投彈形成的火網,分割成了大大小小的部分,它們之間隔著一堆堆燃燒的車輛和冒著煙的死尸。
26步兵師的士氣首先崩潰,潰兵們知道戰場的各個方向都已經被堵死,于是向著滾滾流淌的亞穆納河沖過來,企圖跳進河里求得一線生路,沒有人告訴他們夜間河流的水位已經暴漲了不少。士兵們穿過密集的火網爭先恐后地跳進2月份冰冷的高山雪水當中。如果他們能僥幸游到對岸,等待他們的是剛剛空降的一個中國傘兵團。
賀凡在陣地上看得真切,待轟炸機返航,他親自帶領1連坦克,沖出陣地,向敵人殺過去。偵察表明白虎師潰敗后,正分兵朝這里趕來,顯然有必要在善于機動的強敵到來前,先將這些雜牌解決掉,收拾出一片可進退的空間來。
23裝甲旅排在后面的坦克營,都是些T55之類的老式坦克,他們僥幸躲過了轟炸機飛行員挑剔的目光,但是賀凡是個善于撿軟柿子的指揮官,他指揮坦克以橫向隊形展開,向著戰場上敵人最后的一支坦克部隊撲過去。
敵人坦克不得不硬著頭皮迎戰,他們過時的火控很難支持坦克在運動中開炮,但是沒有人敢停下來成為靶子。這些T55坦克甚至搶先在賀凡之前,從2公里外開火,當然他們缺乏指揮儀火控以及重合門技術,只能依賴第一代的,只有一個速度陀螺傳感火炮偏差的伺服系統來同時穩定火炮和瞄準鏡,這種老式的雙穩系統使得炮手根本無從從跳動的視野中瞄準目標,遠距離上就更是一團糟。與之相反,賀凡的99式坦克采用穩像火控,瞄準鏡與火炮并無剛性連接,即使坦克底盤在坑洼地形上起伏跳躍,他仍然可以在高低0.2密位的穩定度上,精確觀察、瞄準目標,雖然還不至于在2.5公里的距離上,十拿九穩打中運動目標,但是已經可以從容地進行測距合自動裝表射擊了。
賀凡阻止了其他車組射擊遠距離上的T55,他覺得還沒必要,那些舊坦克在500米外不構成實質威脅,他要求各戰車車長優先搜索對方的步兵戰車以及可能裝載反坦克導彈的其他車輛,印度23裝甲師序列中,有一些改裝的BTR輪式導彈發射車,車頂上有一部隨動發射架和8枚導彈,這些戰車的威脅遠比T55大得多,根據賀凡的要求,空中的無人機一直在優先追殺這些目標,但是難免會有一些落網的。
他調整倍率,從一堆逃跑中的印度車輛中找到了一輛類似BMP-1的輪式戰車,可以看到那輛戰車短小的火炮上架著一枚反坦克導彈,他指示炮手先干掉這個目標。
炮手開火瞄準這個目標時,賀凡繼續大范圍搜索可疑目標,他有一雙鷹一樣的眼睛,可以通過迅速轉動的周視鏡,找到地平線上一閃而過的可疑目標截面。
他搜索的這段時間,10輛中國坦克迎著多出6倍的印度坦克又開出了幾百米,這期間心虛的印度坦克又搶先打了幾輪炮,仍然沒有挨上邊的。中國坦克群則稍微變化了隊形,將正面迎向目標,這樣可以使得己方以最強的裝甲對準敵人,這個變化談不上確立優勢,因為對方的首上裝甲也會同時會對準自己,不過真正的好處在于,對頭行駛,可以減少對方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動,減少提前量計算的誤差;在遠距離上,這個不定的誤差遠比橫風造成的要大,至于對手的正面裝甲,實在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因素。
賀凡沒有催促炮長開火,他知道跟蹤目標時間越長,對目標橫向移動速率的取樣就越準確,火炮開火時巨大的動能使得坦克前后搖晃起來,不過賀凡緊貼護額墊,視線跟著坦克晃動,在陀螺儀對瞄準線作出精確補償后,背景目標幾乎感覺不到搖晃,在樣的觀瞄條件,在那些需要通過穩定火炮來穩定瞄準線的二代坦克上是不可想象的。
他轉過周視鏡,跟蹤到輕飄的炮彈正慢慢飛向目標前方,高度不斷地減低,最終和搶到跟前的敵人裝甲車撞到了一起,敵人坦克瞬間變成了一團火,且停了下來。他這才轉過視野,炮手已經在自行瞄準敵人坦克了,距離在1800米外。
最近的這些印度雜牌部隊因為缺乏武器,總是將輪式裝甲車作為裝甲兵的補充和坦克部署在了一起,多少造成了一些坦克手無法在戰場上分辨哪一個目標更優先,原則上當然是坦克是更重要的目標,但是事實上,那些比較新型的,具備發射導彈能力的輪式戰車往往更加致命。
“迎向敵人減低車速,不要釋放煙霧,以免影響后面戰車瞄準。”
他最后提醒道,然后就要靠各車組自己發揮了。
10輛坦克的炮管穩穩指向前方目標,即使坦克底盤起伏跳躍,但是炮管本身通過2組閉環伺服穩定系統內的陀螺儀繞軸信號放大,驅動力矩電機,對高低以及方向偏差進行補償,這樣復雜的穩定系統使得火炮始終可以回到炮長瞄準的修正方向上。當然,這些對火炮的穩定措施仍然不足以使得火炮在坦克機動狀態下擊中目標,實際上火炮仍然在以肉眼不易察覺的超過05密位的幅度,進行高低方向擺動,水平方向上的誤差更大一些,要完全穩定沉重的火炮幾乎是不可能的。
最后解決這些問題的,是火炮的射擊重合門技術,這是一種等待火炮射擊線與炮長實際瞄準線重合后,才擊發的手段,鑒于瞄準線的穩定精度高于沉重的火炮穩定精度一個數量級,利用這種方式可以使得火炮射擊精度達到理論最高水平。
現代坦克戰的勝負,當然不是靠火炮射程決定,在所有涉及遠距離交火,并確立勝算的因素中,瞄準以及射擊的精度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賀凡判斷,對手只在80年代升級過一次的火控系統,可以在500米內威脅到自己,當然不是信口胡說的,他這個人從來不會高估對手,也不會低估對手。排除穿甲彈以及裝甲的差別,99式坦克比對手占據了大約1500米一上的精確射擊優勢,這使得他當然可以從容不迫地面對數倍于己的對手。在他的估算中,今天沒有一輛敵人坦克可以跑掉,這就是武器代差的優勢。
賀凡坦克的第一次齊射,對方就有7輛坦克被擊毀燃燒,大部分99坦克沒有錯過目標,主要的失誤在于一些坦克重復擊中了同一個目標。
敵人開始發狂般地加速沖過來,這是具有數量優勢,且勇氣不凡的對手,通常會使用的策略,類似庫爾斯克戰場上T34集群對虎式坦克發起的沖鋒,不過時空相隔,物是人非,事實的本質區別在于T34與德國坦克并沒有代差。
賀凡的第二輪射擊,準頭更好,沖在前方的一整排敵人坦克被齊刷刷打停起火,敵人已經盲目的射擊了很多次,但是仍然沒有任何一次動對動的射擊時靠譜惡,印度指揮官如果沒有被打死,這會兒應該要陷入絕望,因為他根本沒有獲勝的機會,甚至也沒有逃離戰場的希望。
亞希尼這邊局面大定,他通過觀察鏡遙望遠處的友軍沖鋒,他還從未見到過中國裝甲兵這么有勇氣地沖向優勢對手,他以往知道的中國裝甲兵戰術,總是比較保守,通常需要反復向上級核實目標和路線后,才會展開行動,對當面敵人的打擊,也是以命令為準,很少會突出友鄰、向優勢敵人攻擊,也不會分散兵力,這是他們的用兵原則。
今天看到的這個指揮官則是完全不同的風格,他顯然不太在意敵人優勢的數量和火力,他要么是很草率地發起攻擊,要么就是深諳敵我實力的真實對比?
在中國坦克展開第三輪射擊的時候,勝負已經完全決定了,損失近半的印度坦克放棄了英勇的沖鋒,開始釋放煙霧并向側翼移動,顯然他們還在統一指揮下,實際上他們再挨上一輪炮彈也該沖到可以還手的距離了,不過人畢竟不是機器,能打到這個份上選擇退卻,完全不應該受到指責了。但是現在想退,為時已晚,125毫米炮彈在800米距離上的射擊,幾乎彈無虛發,很快印度23裝甲旅的主力,就被消耗干凈。中巴兩股坦克沒有來得及互相派聯絡人員,就各自退會原始陣地,因為北面地平線上新揚起的滾滾煙塵預示著,敵人最后的反已經靠近了;當然亞希尼和賀凡已經有把握,自己的友鄰無需多余的交流,也具備互相配合的默契,善于機動作戰的指揮官之間總是能找對出擊的時機,兩軍簡單合兵一處,顯然不是兩人想要的。
預警機繼續觀察著整個空中戰場,從昌迪加爾起飛的巴基斯坦戰斗機正在加速朝東南飛去,驅逐印度的電子戰飛機。
印度空軍的預警機也出現在了新德里以南的區域,殘余的一些空軍中隊飛機正在空中集結,似乎有集體出動的兆頭。
薩米躲在低空中,與印度人的預警機捉起了迷藏,這是一種非常有趣的,與之前完全顛倒的體驗,因為裝備強大雷達的對手很可能看不見他,而他卻可以憑借數據鏈(空警2000與地面雷達的探測范圍),在不開機的情況下看到費爾康預警機;從那架預警機的航線和高度來看,他非常小心地保持著與昌迪加爾的距離,顯然對中國人的那套傳聞中的S400系統非常忌憚,他們應該是從俄羅斯搞到這套系統的實際射程數據,現在連新德里都成為了不可逾越的雷池了。到底是不是真的這么厲害,薩米心里也不以為然,作為飛行員,他對地空導彈總是有著一種先天的厭惡。
敵人預警機的回避路線以及過高的高度,應該會使得它對近地面目標的識別能力顯得突出起來,薩米的機載設備無法告訴他對手是否真的看不到他,不過中國人對印度人的這種系統熟門熟路,知道它的一些固有的弱點,如果目標符合低空、低速,外加遠距離這三個要素,那么它的2G赫茲雷達波,就很難精確看到目標,在以往的幾次戰斗中已經證明了,在超過200公里距離上,該系統看不到從高速公路上起飛的,保持超低空飛行的雷電或者幻影III戰斗機。
薩米的計劃仍然是偷襲對手的高價值目標,橫穿新德里防控網去攻擊那架預警機,顯然不切實際,不過能干掉一些貿然進入戰場的其他戰術飛機,是完全可能的,尤其是那些在戰場邊緣有恃無恐高速通過的飛蛇部隊戰斗機;實際上戰爭打到這個階段,這些電子干擾機的價值已經大大降低,它們繼續干擾任何一支中國地面部隊,都不會影響戰爭的進程,但是從它們一上午頻頻靠近的動作看,似乎是在找機會對S400的制導雷達下手,如果有美國人在背后指點一二,這種可能性仍然存在。這樣的作戰,需要至少3至4架同類型飛機配合作戰,這似乎也是飛蛇部隊現在殘存的所有改裝過的蘇30MKI的總數了。典型的作戰方式,很可能是利用區域外的干擾,短時間癱瘓制導雷達,然后一兩架偷襲飛機從低空迂回躲過其他的戰場監視雷達以及預警機,對天線副瓣進行一次短促突襲,從技術上看,印度空軍有一些俄制的遠距離反輻射導彈,這似乎是唯一的選擇,其他的需要直接穿越防空導彈陣地上空的精確打擊方式都不太現實。
薩米與預警機溝通了一下看法,對方不太確信印度還有這樣的能力,至于薩米想繼續留在空中,反正也沒有人能干涉到他。
2架黑蜘蛛的雷電戰斗機在5500米高度招搖過市,薩米自己卻躲在較低的空域,利用巴尼博德地區的小山丘隱藏蹤跡,如同潛藏深海的鯊魚,等待著機會。
截止到目前為止,中國的S400好像還從未發射過一枚導彈,包括薩米在內,巴空軍還沒有見到這種導彈的本尊,只能感受到新出現的制導雷達不時掃描天際,系統可以識別為S300,但是中國還從未在印巴戰場投入過S300。無論如何,這部雷達的存在,已經令印度空軍的所有飛行計劃受到了干擾,所以薩米以己度人,判斷印度人一定會發起一次突襲,他從巴基斯坦處于亡國邊緣的時刻走過來,比較容易能夠揣摩印度人現在的心境,當時的巴基斯坦空軍也寄希望與干掉對方的一兩個重要節點來扭轉戰局,而中國人有一手好牌,不容易體會到處于絕望中的人的一些小心思。
果然逃走的飛蛇再次出現,他們仍然掌握著中方預警機的位置,對兩個菜鳥駕駛的雷電也不太回避,而是直接從側面強行通過,果然實戰飛行小時數為個位數的兩個家伙,無法預判這樣的情況,轉彎不及被甩掉了;哈桑使用雷達跟蹤到目標時,對手已經在100公里開外了,即使他有中距彈,也根本抓不到攻擊窗口。薩米提醒他們不要操之過急,打開雷達留心新德里以西山區,有些目標預警機未必看得到。新德里西北的連綿的小山丘是對手容易利用的,隱身突入的突破口。
“黑蜘蛛隊長,地面雷達受到了干擾,2架敵機正在高速通過你的3點鐘位置,能否實施攔截。”
預警機詢問道。
“我無法攔截到他們,他們太快。”薩米慢慢轉彎。他確信這么招搖的目標肯定無法接近。實際上他已經可以看到天邊巨大的冷凝蒸汽劃出的弧線,這是一架敵機在大約15公里外,大過載轉彎后留下的,他不認為帶上幾枚超過半噸重的沖壓發動機導彈的戰斗機,能做出這樣的動作,這應該只是實施干擾或者佯動的小隊。實施干擾的飛機可以破壞雷達的偵測,但是其本身會在雷達上留下清晰的軌跡,只要進入射程就可以射擊,所以他們應該不會靠近。
從顯示器上看,中國派出了4架殲16展開攔截,全都錯失了機會,敵機施展了不輸給殲16的機動能力,迅速擺脫了追擊,逃到東方去了。
“該死的,那些S400倒是打幾發,到底是不是真的?”
薩米心里想,會不會又是中國人在糊弄印度人?
“中隊長,我轉彎時看到一個近地面目標,速度很快,現在不見了。我請求到低空追蹤。”
是哈桑的報告。中國預警機沒有看到同樣的目標,不過方位上判斷,正是在昌迪加爾制導雷達的探測范圍外,如果敵人的前期偵察掌握到了這種雷達的天線副瓣輻射源,確實可能從西面繞行展開隱蔽而有效的攻擊。
薩米來不及向指揮機解釋想法,只能通過電臺否定了哈桑獨自搜索的要求,自己一頭扎下去進行雷達探測。殲10A的雷達下視能力不如它的升級型,但是如果目標速度很快,仍然可以識別出來。他不相信敵人會使用較低的速度,那樣不利于偷襲以及使得發射導彈達到最大射程。
在哈桑指示的位置上,沒有能發現目標,薩米從地面山勢走向上判斷可能的通道,他索性關掉雷達,使用被動光電雷達搜索。在有些場合,這個東西總是更可靠。irst探測到了熱源,敵機正在150米高度上貼著小山,進行超低空飛行,果然是個老手。薩米等了一會兒,沒有發現第二個目標,這稍微出乎了他的預料,他來不及多等,迅速從側后追趕過去,紅外探測到的目標無法通過數據鏈傳輸位置信息,預警機得到他的報告后只能干瞪眼。在大約10公里范圍內老頭子通過肉眼捕捉到了目標,它正在一支潰敗的印度軍隊上空高速穿越。突然間敵機迅速拉高,暴露到了預警機眼前,薩米也立即感知到了地面上一部天空導彈補盲雷達的跟蹤,顯然這是這架飛機規避的原因,他也害怕被自己的導彈揍下來。
薩米迅速加力沖過去,看清了笨拙爬升中的敵機,這架蘇30翼下掛著4枚巨大的使用沖壓發動機的KH31導彈,這些導彈體積和反艦導彈類似,實際上它本身就可以充當反艦導彈。
“怎么每次都被我猜到?”
老頭立即接通PL-8導彈導引頭電源,冷卻需要一些時間,這期間他還得防著下方敵人防空武器的攻擊,這里處于中國軍隊包圍圈外部,印度21集團軍的殘余部分,仍然在這里部署了一些防空陣地,有時候這些陣地也會起到一些成事不足的作用。
“中隊長,我看到了第2架,就在你后方。”
薩米趕緊回頭,云層中第二架敵機突然冒了出來,顯然剛剛進行了爬升,它沒有使用雷達,正在實施一次典型的偷襲。以往飛蛇總是避免進行空戰,不過現在發生變化了。
“中隊長,交給我。”一個聲音傳到老頭耳朵里,又是哈桑在請戰。
“能不能將自己的安危交給這個小子?”老頭用了半秒鐘時間得到了否定的答案,他立即拉起,放棄了原來的攻擊,希望轉被動為主動,這期間昌迪加爾方向上一部強勁的雷達指向了這個空域,顯然那部雷達開始轉動了。
“黑蜘蛛3號,你不要加入進來。”
薩米喊著,急速地拉升,他以一個凌厲的筋斗企圖反咬敵人,但是敵機的爬升更加強勁,雖然被甩到了外圈,仍然緊緊貼了上來,并且在爬升過程中發射了2枚導彈,顯然使用了頭盔瞄準器進行了引導。
薩米維持加力俯沖,要躲開那些勉強發射的導彈,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它們無法發揮過載能力的低速階段,就躲開它們的視野。
兩機隔著2公里交錯而過的時候,薩米看到了這架蘇30上沒有攜帶笨重的俄制反輻射導彈,顯然是一架拖在后面的掩護機。印度人沒有讓2架飛機各攜帶4枚KH31,顯然是相當明智的舉動。
2枚R73迅速失的錯過目標,薩米的動作逃到了它們的視野外,不過它們隨即看到了正俯沖下來的一架雷電,正是不知天高地厚急著建功的哈桑。好在這小子眼力還行,立即調轉機頭逃跑,戰斗機飛行員總得經歷一次導彈追擊才能成長起來,哈桑的運氣不錯,2枚經過大過載垂直機動的格斗導彈已經失去了勁頭,無力追趕5公里外倉皇逃走的年輕準尉。
薩米陷入了2對1的局面當中,這里距離新德里不過50公里,顯然惱羞成怒的對手覺得可以好好纏斗一下。
蘇30無法通過常規機動來追擊薩米,印度飛行員毫不猶豫地祭起了矢量機動,這種不成熟的機動,沒有很好地整合進飛行控制,沒辦法發揮復雜的作用,不過至少可以在垂直或者水平的一個方向上實施快速指向。
隨著雷達指向薩米,2枚R27導彈脫離掛架直追而來,薩米回頭確認敵人在第一時間發射了這種導彈,某種程度上,這種半主動的導彈更加難以防御。當然矢量機動使得印度戰機完全失去了速度,幾乎從懸停狀態進入俯沖,重新獲得了維持飛機穩定的速度,這是一個極為脆弱,易受攻擊的時機。
低速的印度飛機突然間凌空爆炸,這使得2枚R27失去指令,向地面飛去。薩米沒有看清整個攻擊的細節,但是他看到了天邊七扭八拐的冷凝尾跡,這是探測精度極高的地面雷達,對大過載導彈實施控制指令控制時,才會留下的痕跡,他知道附近的印度天空導彈,上下折騰幾次,自己就會暈頭轉向,顯然這次攻擊來自中國昌迪加爾的中國導彈陣地。
“難道是S400?”
這個念頭剛起,頭上一架飛機快如閃電,一晃而過,是哈桑的雷電。薩米知道他要干什么,這是一個典型的,要搶戰績的個人英雄行為。
“這個小崽子,簡直是無師自通?”
空軍編隊作戰,當然首重紀律,但是在巴基斯坦空軍的尖子飛行員中間,互別苗頭的行為總是存在的,盡管那些愛出風頭的家伙現在都已經不在人世了,但是古老的傳承還是沒有丟。薩米沒有阻止哈桑動手,這種老派飛行員特有的私心,突然讓他感受到了一絲久違的感覺;當然,能夠從導彈追擊后迅速回過神來,還知道搶人頭的,也算是可造之材。他立即爬升,準備在哈桑失手后補充攻擊,地面上印度雷達突然消失了,暫時不構成威脅了,最近他們的開機時間總是很短促,抓不到開火機會,就會及時收手溜走。
攜帶4枚笨重反輻射導彈的蘇30沒有被S400攻擊,顯然是他及時俯沖后躲開了雷達,但是其笨拙的盤旋,仍然使其沒有逃離威脅。這架飛機的一味加速,給了手忙腳亂的野路子菜鳥追殺的機會,哈桑一路加力追殺過來,生怕老頭子搶了戰果,他將一架靈巧的輕型戰斗機開得如同笨拙的重型截擊機,速度的驟然提升使得飛機的轉彎半徑越來越大,幾乎無法將目標納入自己HUD上狹長的垂直掃描范圍內;如果對手此時減速盤旋,他就掉到前面去了。但是老練的印度飛行員面臨更多重的威脅,而無法獲得足夠的戰場信息,他簡單的加速動作使得哈桑獲得了機會。年輕飛行員努力扳動操縱桿,在機體不正常的震顫中,完成了發射準備。
在燃油告罄的警告音頻響起時,哈桑將2枚導彈發射出去,他感覺到不光是飛機在劇烈震顫,自己也處于渾身抖動中,腎上腺素的過度分泌讓他有了一種恍惚的感覺,直到看到前面巨大的爆炸火球,才意識到成功了。
“傻瓜,趕快把速度減下來,你還有200公里的返航航程。”中隊長在電臺里大喊,將準尉從興奮的迷茫中拉回了現實,他這才注意到自己的手緊緊地推在節流閥上,燃料正在迅速地消耗掉。
“你能不能開穩當點兒,是不是手在發抖?”
“哪兒有的事,輕而易舉。”哈桑假裝不屑一顧道,不過他顫抖的聲音背叛了他。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