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絞索收緊
空中盤旋著收集雷達信號的電子偵察機最先察覺到了防空威脅的消失,它仍然可以探測到散亂的照射雷達,但是可以監視整個空域的警戒雷達全部消失了,一架高空無人機冒險快速突入敵人部隊上空1萬米,拍攝到了方圓十公里的范圍內散落著的大量殘骸。
林淮生指揮部的參謀們通過圖像解讀出了敵人的損失,如果不是敵人閑得發慌,在撤退中搞了一些假目標,那么他們的防空重要節點應該已經被亞希尼部打垮了。
但是由于通訊不暢,林還是決定謹慎,他下令已經趕到昌迪加爾機場的,掛上末敏彈布撒器的殲轟7A仍然待機,保險起見,他決定讓攜帶炸彈的殲10B戰機先行進入敵人頭上試探,打擊目標仍然以敵人防空火力為優先;果然敵人已經組織不起有效的防空火力。在脫離了戰場監視雷達的指示后,那些視野狹窄的山毛櫸制導雷達很難對高速靈巧的戰斗機構成威脅,即使它們能夠偶爾照射到殲10戰斗機,也很難在倉促間構成射擊窗口,戰斗機總是可以憑借機動能力,很容易地擺脫掉。
當然林淮生的猶豫,使得賀凡仍然需要直面狗急跳墻的對手的最后挑戰,雷電或者殲10這樣的戰術飛機,不可能阻擋住一整支軍隊前進。賀凡的最后防線前,集中著多達4種型號,150輛以上的敵人主戰坦克。白虎師在組織攻勢時,甚至將失去指揮的第1裝甲師的殘部也收容進來,一些挑戰者坦克也夾雜在攻擊群中,想沖出一條生路。
敵人選擇賀凡的方向展開突破并非通過偵察而得到的理性結果,實際上他們早已經失去了偵察能力,與后方的通訊也時常中斷;但是他們仍然可以從地圖上,簡單地畫出一道通向斯潘加指揮部距離最近的直線,賀凡恰好擋在這條路線上,并且這里地形平坦利于進攻,至于有多少敵人守在哪里,他們顧不上知道,他們只能通過有限的通訊知道,東面帕夏尼塔的第1裝甲師已經被早上交過手的那支中國軍隊主力攆上,目前處于分崩離析的狀態。
印度坦克的第一波沖擊隊形,以分散隊形前推,但是在選定突破口前方4公里區域,隊形開始收窄,這是集中火力的需要;也是白虎師日常演練晝間進攻時的要點,集中銳利前鋒攻擊一點,勢必具備強大的突破能力,但是過早收攏隊形,缺乏次要方面佯攻,容易被仔細的對手察覺到進攻重點,也容易被火力覆蓋。白虎師缺乏統一指揮,無法進行復雜的配合,各部隊只是抱定決心從這里逃走,這種集團沖鋒是唯一簡單的方式。
賀凡根據無人機情報跟蹤對手動向,敵人沒有分頭攻擊,使得他可以從容將戰線上的兵力調集起來,加強某一點的防守,當然指望靠一道防線,就阻擋住正面敵人是癡心妄想,他必須盡量拖住敵人,讓遠程火力和空軍充分地發揮作用才行。
河對岸20公里外的遠程榴彈炮最先開始開火,炮彈在敵人坦克間落下并爆炸。敵軍正面攻擊坦克間的橫向間隔在70至80米之間,與后方坦克保持大約100米距離,前后交錯排列,有利于發揚火力,也可以有效防止榴彈炮集中攻擊,但是那些穿行在重型坦克間的步兵戰車隊形較為密集而無序,在一個營級規模半個基數的彈藥砸下來后,這些車輛首當其沖停頓下來,155毫米榴彈的巨大裝藥,賦予其破片具備很強的侵徹能力,只要挨得近了,就可以輕而易舉穿透BMP戰車裝甲;那些輕飄的輪式戰車更有被氣浪直接掀翻的。
“該死的,散布太大。應該先集中揍一線坦克。炮兵指揮怎么搞的,第一輪打成這樣,待會兒敵人發射煙霧就沒準頭了。”
賀凡鉆在炮塔外,用他的巨大的15倍望遠鏡觀察前方,嘴里不停地罵罵咧咧,敵人伴隨火力發射的迫擊炮彈不時在百米開外爆炸,他充耳不聞;果然事實被他不幸言中,敵人前鋒開始釋放煙霧,煙霧飄飄蕩蕩,最終遮擋住了前面的坦克,這必然使得陣地上以及空中的炮兵眼線大打折扣;同時也給賀凡部隊的炮射導彈造成了麻煩,榴彈炮或許還能攻擊一氣,他的激光架束炮彈,在敵人剛剛進入射程的當口就成了擺設,當然如果從好的方面說,敵人陣中的T90A也無法發射類似的彈藥。
隨后覆蓋下來的是遠程火箭炮,302毫米火箭彈從大約100公里外飛來,散布較之榴彈更大,主要彈藥為預置破片的殺傷爆破戰斗部以及云爆戰斗部談不上精確,但是這些面殺傷武器對于躲藏在煙霧中的集群敵人有很好的殺傷效果。云爆彈攻擊較為密集的裝甲集群具備特殊的優勢,一些渦輪增壓能力較差的戰車,通常是那些功率不足的步兵戰車和輪式戰車,很容易在負壓區熄火,而缺乏內部增壓的車輛,還勢必造成人員窒息。
眼看著大量的彈藥在敵人頭頂上炸開,但是攻擊效果仍然不明,地平線上滾滾的煙霧還在向這邊壓過來,無論殺傷效果如何,敵人還在埋頭突擊中。
“輪到我們了,開啟雷達瞄準。”
他下令的功夫,一輛傘兵突擊車開到邊上,巴基斯坦上校上已經須發皆白,但是身手還不錯,一下子就爬上了賀凡的的坦克。
“二線陣地構筑完畢,我到前面來看看。”
“你來的正好,你看看敵人的正面有多密集。至少有3個營,”賀凡指著前方說道。“待會兒我們會釋放煙霧掉頭后撤,由你們用導彈抵擋一時,你必須約束你的人,千萬別誤傷,然后我們將穿過你們的防線建立第三道防線。”
“嗯,如果第三道防線還是擋不住怎么辦?”
“那就沒辦法了,只能就讓這個老冤家過去,我們迂回到后面截住步兵。總不能讓他們全身而退。”
巴基斯坦上校點了點頭,跳上突擊車,一溜煙回去了。賀凡的計劃,看似有些復雜,他將手上可憐的兵力分拆開來,與優勢敵人打車輪戰。他知道對手沒有多余的戰術,也沒有時間繞行它途,他們只能一頭撞過來蠻干,那么發揮機動能力,與之糾纏是比較可行的辦法了(他的傘兵在得到全地形突擊車和反坦克導彈后,也具備一定的野戰機動能力)。他就是要讓敵人在他們自己選的突擊方向上,打到棉花上,既不讓他們跑掉也不能讓他們發揮攻堅優勢,而是讓漸漸集中過來的火力有效地消耗掉這股敵人。
這期間坦克開始利用毫米波雷達,向著遠在3公里外,躲在煙霧里的目標開火。敵人戰車迎面而來,減少了水平方向上的位移,這使得炮火無需進行太多的提前量計算,精度大大增加,但是距離太遠卻很難直接摧毀目標。
賀凡計算敵人的前鋒應該要停止釋放煙霧,把頭露出來沖鋒了,通常2公里左右是他們比較有把握進行射擊的距離,繼續釋放煙霧不利于他們發揚火力。
果然一排排豹II和T90A坦克從濃煙中露出炮管,隊形異常的密集,戰車完全集中在不到一公里的正面上。這些坦克后面跟著稀稀拉拉的步兵戰車,已經沒有之前成群的輪式戰車和自行高射炮跟隨了,那些可能攜帶反坦克導彈的次要車輛也是賀凡頭大的東西,因為總是讓人防不勝防;顯然炮兵使用各種彈藥的不間斷的打擊,將裝甲不足的戰車提前淘汰出局,這樣敵人的武器就比較單一化了。
“別急著擊穿目標,先用榴彈彈打擊敵人正面,進入2200米換用穿甲彈。目標次序老樣子,先打突出位置的。”
賀凡說著鉆進了坦克,他知道互相直射的戲碼要上演了,繼續留在外面有風險了。
雙方的測距激光在空曠地域上交錯掃過,這是現代坦克戰的開場前戲,印度方面的所有坦克,都很難應付中國坦克的激光對抗系統,這些自適應系統總是在對手激光測距采樣中,加進來錯誤的信號,通常而言會使得自動裝表時的測距數字偏大,只有有經驗的炮手可以人為介入,修正彈道,但是那也是一兩發打偏后才能察覺到的。
賀凡下令第一輪射擊使用速度較慢的榴彈,因為他知道遠距離上榴彈的效果更好,一旦直接命中,可以破壞頂部設備和履帶,也很可能殺傷內部人員,而動能彈由于速度衰退的原因,最好在更近的距離上使用。
印度坦克反擊沒這么講究,他們打回來的彈藥全部為動能彈,由于測距被干擾,大部分錯失目標。賀凡這邊的攻擊同樣差強人意,大部分中彈受損的敵人坦克仍然在前進;好在這期間第一批空軍趕到,對下方露頭的敵人展開精確打擊。戰斗機攜帶的炸彈有限,但是總是特別照顧豹II坦克,或許是由于它們總是跑得比較靠前,以及炮塔較大而顯眼的緣故,白虎師的最后2個排豹II,經此輪打擊后,基本消滅殆盡了。
空軍襲擊大大干擾了印度坦克兵的注意力,這期間低矮的傘兵突擊車,悄然在賀凡的坦克后方移動,他們必須充分利用地形進行掩護,以免敵人直射火力注意到自己。傘兵們三五一群,按照他們的戰術攜帶反坦克導彈脫離車輛,在突擊車100米范圍內,各自尋找最佳的攻擊測區域,一旦導彈發射出去,他們也不對攻擊效果進行觀測,而是第一時間撤回到車上,往回跑幾公里。
在敵人坦克畢竟到2公里范圍內,賀凡下令全體釋放煙霧,所有坦克調轉車頭,放棄防線向后撤退。他不想和困獸猶斗的敵人死纏爛打,戰斗到了這個階段,繼續比拼穿甲彈是無謀的舉動,倒車后退固然還可以發揮正面裝甲火力,不過遲早被攆上,所以還是趁著時間充裕,繼續拉大距離,跑得難看一些也無所謂。
印度的T90A坦克不顧損失,繼續向前猛攻,中國坦克的主動避戰和退讓,讓他們看到了希望,當然加速前進,也是避開敵軍不間斷炮擊的最佳辦法,炮兵從觀察到炮彈落下總是有一個滯后性,坦克跑得快,炮彈未必趕得上。
此刻,6架攜帶末敏彈布撒器的殲轟7A,從昌迪加爾剛剛修復的跑道上起飛,他們將實施一次重要的,決定性的攻擊任務。在沒有得到精確的敵人行動路線,以及氣象情報前,林淮生一直不肯將這張牌打出去,一旦投擲區域不太精確,或者被非常難測的次大陸季風刮偏了,攻擊效果就將大打折扣。
巴基斯坦傘兵從各個位置上發射反坦克導彈,攻擊那些突出的坦克,由于經驗不足,一些導彈從導引頭可以捕捉到目標的距離上發射,但是很大一部分超出了最大射程,而無法命中。印度坦克也意識到敵軍除了坦克,還有一些小型車輛游離在戰場邊緣,試圖攻擊自己。
最終一些沉著的傘兵開始在合理的距離上發射導彈,這些導彈過近的打擊距離,使得傘兵們乘車逃脫時,仍然處于印度坦克炮的危險射程內,一些傘兵突擊車也由此被消滅掉,不過巴基斯坦傘兵仍然前赴后繼挑戰印度坦克。雖然這些簡陋的車輛毫無裝甲,但是他們仍然可以利用低矮的車體以及各種掩護逃脫敵人的火力。印度坦克手很快發現,其實并沒有一條現成的防線等著他們來突破,敵人并不打算如同早上那樣堂堂正正地交戰,他們不停地利用縱深地帶襲擾自己。
攻擊持續至今,印度坦克完全沒有得到正面較量的機會,敵人不停地使用各種非常規的招數拖慢他們,消耗他們,而非決戰。從一開始利用火箭布雷打斷進攻節奏,到火箭彈攜帶的云爆彈攻擊,利用激光干擾設備破壞坦克交戰的公平,可以透過煙霧看清目標的毫米波雷達,頭頂上的無人機時刻都在為炮兵提供彈著點修正,更別提那些如同蚊子一樣圍繞四周伺機而動的小型傘兵吉普車,這些孱弱傘兵攜帶的攻頂反坦克導彈,完全是一個無解的難題,只要它在射程內發射了,差不多就已經沒救了。
沒有印度指揮官去統計截止目前的損失,也沒有人關心到底是誰還在繼續指揮,這些已經逗不重要了;仍然在作戰中的印度軍官只知道一件事,早上仍然可以在電臺里聯絡到的20幾個正副團長和營長,現在只剩下了五六個,敵人的絞索正在收緊,他們的打擊無處不在,白虎師滅亡在即
殲轟7A在指揮機指示的精確位置上投下遠程布撒器,這些布撒器按照衛星導航飛到指定位置上投下彈藥。敵人的密集隊形以及進攻路線已經被各種偵察手段反復偵察到,林淮生下決定將最后一張牌打出去;如果仍然無法阻止敵人逃脫的話,鑒于敵人漸漸脫離了遠程榴彈炮的打擊范圍,以及逃進了新德里S300防空圈,他將下令賀凡放開通道。當然空軍偵察到一直來路不明,番號不明的印度軍隊正從后方靠近賀凡的后方,也是他想網開一面的原因,敢于在這個時機主動靠近戰場,而非遠離的印度部隊,想來不會太弱。
670傘兵的阻擊
布撒器在最后的大約80輛敵人坦克頭上丟下一排排傘花,這些東西搖搖晃晃墜向地面,看上去稀疏而又整齊。敵人正在地面高速通過,隊形十分密集,發動機排出的高溫氣體很容易就被敏感器搜索到。
一道道快如霹靂的自鍛破片從天而降,專門打擊坦克薄弱部位,第一輪雷暴一般的急襲過后,已經有過半坦克被擊毀,那些還沒有找到目標的彈藥則繼續晃晃悠悠蕩在空中,搜索著殘余的目標,毫無疑問有一部分彈藥會重復擊中被摧毀的坦克,命中率必然下降,不過白虎師即使在早上仍然可以作為一個強大的作戰單位,至此已經消減成了無足輕重的戰斗群了。
敵人如潮的攻勢,在立體打擊下生生停止下來。一分鐘前,剛剛站穩陣腳的賀凡看到了末敏彈投送的位置十分理想時,他很清楚知道戰斗要結束了。作為坦克手他當然對這種可能會滅絕坦克戰以及所有坦克戰理論的武器,持復雜的看法,不過總比讓王鎮北的隊伍來最終解決白虎師來得好。現在整個敵人攻擊集團失去了最后的銳氣,他們停頓下來,顯然失去了指揮。
“全體準備出擊,我們來解決戰斗。”賀凡鉆出坦克,將電臺換到步兵通訊。他告訴巴基斯坦傘兵,無論側后敵軍攻勢多強也必須攔住,他這邊無法投入一輛坦克支援他們。
無人機偵察到了一股敵人一早上從新德里出動,直接奔赴了戰場,這股敵人毫無通訊紀律,電子偵察部隊很容易地就可以在頻道上,聽到他們肆無忌憚的通話。事實上,情報分析人員一直不敢確信有這樣的敵人,會在電臺通訊中將進攻計劃,以及目的地全盤托出的,如果有,很可能只是某種欺騙。但是進一步的偵察表明,這股敵軍確實就是一路按照自己預設的路線前進的,如果他們對自己規模的所言不虛的話,應該有4個總隊以下30個中隊,一共6千多人。這幾乎是今天早上,包圍圈外的敵人發起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救援行動,盡管來的有一些晚了。
斯潘加留在指揮部附近的部隊不多,夜里被偷偷靠近的賀凡一陣打擊,一直沒有恢復過來,所以無力接應這一路部隊,而這股新到敵人顯得躍躍欲試,其戰斗力如何,確實是一個謎。巴基斯坦內務部隊潛入新德里的幾個帶著電臺的小組,專門負責調查新德里守軍的情報,但是幾個鐘頭前,印度情報機關的統一行動,破壞了大部分的小組,這會兒情報無法傳送出來,看來必須先讓地面部隊接觸一下才行。
賀凡的坦克以巨大的間隔,排列成V字隊形向前突擊,而他本人的坦克擔任最前面的箭頭,以風馳電掣之勢沖向癱瘓的敵人,不久前他還在扮演防御者,不過眼下形勢已經逆轉,敵人這邊已經集結不起一支超過10輛以上的坦克部隊了。
斯潘加的后撤行動來得太遲,而林的包圍圈始終都不夠嚴密,確實有一部分部隊很輕松地就從其他方向逃了回去,但是林淮生專門盯住了他的主力進行打擊,無論是阻擊還是追擊兵力,都投入到了主力方向,一上午,斯潘加的幾支主力都吃盡了苦頭。
賀凡從一堆敵人坦克殘骸之間穿梭過去,他必須快速通過,但是又得非常小心,以防其中混雜著仍然具備作戰能力的坦克,但是末敏彈打擊過后的敵人坦克群東倒西歪,大部分都在燃燒或者冒煙,如同坦克墳場一般。
他就在敵人剛才的進攻路線上疾馳,見證著白虎師一路被各種火力痛打,而留下的一連串長達幾公里的廢鐵,幸存的印度士兵們,一群群聚集在一起,看到中國坦克沖鋒,也不逃走,而是站在原地舉起白旗等待投降。他們知道,中國坦克靠近了,至少不會再有炮擊了,他們實在是受夠了。
30公里外的第21集團軍司令部已經可以隱約聽到東面的炮聲了,那是王鎮北的坦克正在向前攻擊,沒有跡象表明他們是沖著指揮部來的,但是已經沒有部隊來阻擋這些橫沖直撞的中國坦克了。
此刻指揮部正在匆忙準備向后撤退,最近一個小時,中國無人機靠近的次數有些超出常規,很可能已經開始注意到這個地區可能隱藏著指揮部,盡管大部分命令都使用無線通訊下達,不過敵人很可能從俘虜嘴里打聽到一些情報。
實際上,斯潘加繼續留在這里也已經沒什么意義了,他已經變成了光桿司令,手中大概還剩下萬把人的軍隊和一個還算完整的司令部,從中國軍隊指縫里逃出來的人倒是也不算少,但是大部分部隊丟失了裝備,士氣低落,很難在短時間內進行有效的組織投入戰斗了。
“司令官,第1裝甲師有一個完整的團跑出來,第23裝甲旅有一個營剛剛逃脫敵人炮火,目前已經到達指定區域。”斯潘加的副官語帶僥幸地說道,“總的來說,敵人來不及完成完整的包圍圈。”
“他們的主力離這里多遠?”
“東面的敵人坦克部隊不到15公里,目前正在和第7旅交火;西面圍攻白虎師的么,還在30公里外。”
“其他部隊有消息嗎?”斯潘加僵硬地坐在原地毫無表情地問道,他身旁的參謀人員進進出出正在收拾東西,一些帶不走的被堆在角落里,等待撤退前燒毀。
“每個師多少都有一些跑出來,敵人利用傘兵組成的阻擊陣地千瘡百孔,但是他們一直牢牢地盯著白虎師。今天大部分的火力都打到了白虎師頭上,最新的反坦克導彈也都投入到了這個方向。其余部隊行動相對自由。”
“白虎師有消息嗎?”
“20分鐘前所有的團部一起失聯了,不過也許只是敵人的干擾,目前人民自衛軍正在向那里突擊,也許還有機會。”
“第1裝甲師跑出來的那個團還能組織起來嗎?”
“恐怕不行了,士氣完全垮掉了,依我看,部隊一兩個月之內,都很難繼續投入作戰了。”
“那就只能先看看總理的民兵能不能起作用了,把警戒部隊集結起來,必要的時刻配合一下他們。”
“是。”
斯潘加很清楚這些烏合之眾不會起太大作用,不過他目前也只能等待奇跡發生了,他自己手上已經沒有一支完整的機動兵力去解救白虎師了,王鎮北在東面的攻勢快要打到他的指揮部了,要不然他早派部隊去救了。
“司令官,我們這一撤,新德里可就門戶洞開了啊。東面這股敵人可能跟著我們一路到新德里郊外。”
“嗯,敵人從這里出發,距離新德里只有兩小時車程了。坦克集群一個突擊就能包圍首都,戰爭的勝負已經沒有太大變數了。”
斯潘加麻木地回答道,就好像在說一件與自己無關的事情一樣。
“也許,人民自衛軍可以起作用。”
“那大概需要一些超自然的力量。”
防御陣地上,巴基斯坦411傘兵團的薩爾特上校,正在用望遠鏡觀察自新德里一路向北狂奔而來的敵人,雖然最新的情報稱,來犯的只是一支士氣很高,但是裝備很差的軍隊,但是薩爾特上校不敢怠慢,他將手上數量不多的“重火力”仔細部署了一番,這些武器包括35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迫擊炮和反坦克導彈。作為巴基斯坦最精銳的傘兵部隊,他這大半年來還沒有打過勝仗,戰爭對這支部隊而言,就是從一次失敗轉向另一次失敗,在攻擊***堡外圍的戰斗時,他一度以為可以獲勝,但是最終還是隨著大隊敗退下來。這支部隊缺乏重裝備,很難在大戰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是這次出征前,他們的的裝備得到了充分地加強,除了大量的紅箭導彈,還有一些傘兵突擊車,加上配置到每一名士兵的單兵電臺,使得指揮和機動性都十分可靠。
“小伙子們,我們很快要面對的,是印度人民黨的職業打手,新德里的地痞流氓,不過,只要你們加把勁把散兵坑挖深些,沒什么大不了的。”
上校一眼望去,傘兵們正在揮鍬掄鎬,構筑簡單的工事,待會兒能不能防得住,就看這會了。敵人有沒有坦克裝甲車還不清楚,不過即使有,也不在話下,他們手上的新式反坦克導彈足夠消滅任何印度坦克。經過剛才的一系列阻擊戰,傘兵們已經充分了解了這種新導彈的優越性,大部分安裝在三腳架上的導彈,總是突出在陣地上,很容易被遠處的坦克手看到,并且導彈飛行期間,人員必須一直保持跟蹤,而新式導彈幾乎可以從任何陣地上曲射攻擊,發射后不管的能力,更是提供了極大的戰術靈活性。真正的威脅來自于人數占優的步兵,如果沒有火力支援,傘兵們很難阻擋住數倍于己的敵人。
遠處揚起的煙塵表明大隊的敵人正在靠近,一架無人機突入到了敵人頭上15000米高空,這是一個不容易被普通防空系統擊落的高度,無人機可以看到大量的卡車和吉普車以及一些輪式裝甲車,它盤旋一圈,在敵人車隊后方,沒有看到牽引火炮陣地,似乎只是一支有裝甲車掩護的輕步兵。
敵人吉普車一直向前,在巴傘兵陣地前幾公里的地方遭到了第一輪迫擊炮攻擊,印度人迅速退了回去,顯然只是火力偵察的先頭部隊。
后續的卡車停下,上面的士兵迅速下了車,然后開始亂哄哄地編隊。從無人機是視角看,敵人的組織異常混亂,隊形顯得亂糟糟,但是每一個分隊都顯得躍躍欲試,沒有磨磨蹭蹭的怯陣跡象。后方指揮部一直在借助無人機,努力搜索這支部隊的重武器,現在可以確認敵人沒有比裝載吉普車上的迫擊炮口徑更大的火炮。
敵人迅速排成散兵線,開始向前沖鋒,一側是20輛一字排開的0裝甲車(無人機從空中無法分辨具體型號)。印度士兵沒有緊跟著裝甲車行動,實際上,裝甲車與步兵完全分離行動,各走各的路線;只是裝甲車與步兵保持了一樣的速度。
巴基斯坦傘兵的不到10門迫擊炮開始開火,一些炮彈落在了敵人散兵線上,但是火力太弱,零星的爆炸根本無法阻止敵人前進。從無人機居高臨下的視野可以看到,迫擊炮打擊過程中,有一些人倒下了,但是其余的人繼續大步向前,既沒有加快步伐,也沒有減慢速度,他們好像打算就這么一路走過來,輕而易舉地接收陣地?
薩爾特上校舉著望遠鏡看著敵人的推進,他覺得自己今天可能會艱難地贏得勝利,他碰上的這支狂妄的部隊,勇氣倒是不像假的,但是從軍官到士兵所受到的軍事訓練顯然是不夠的。當然要擋住這些敵人,光靠陣地上的火力是不夠的,他還缺一些火力支援。
“通訊兵,呼叫河對岸中國人,敵人來勢很兇,10分鐘內,我需要他們的火力支援。”
兩個連的中國的車載81毫米迫擊炮正在對第26步兵師的殘部進行打擊,得到了上級命令,立即向南行駛到指定位置,準備攻擊河對岸新出現的敵軍。他們的射程還不足以覆蓋到指定區域,必須向南方行駛一段距離,這期間,一支只有輕武器和突擊車的中國傘兵已經先行掃蕩了前方的村莊,趕走了人數不多的印度部隊。林淮生的大部分炮兵都打光了彈藥基數,現在這些速射迫擊炮是他能投入的最強火力了。
敵人進入1.5公里范圍內,巴基斯坦傘兵上校下令發射導彈,先對敵人側翼的輪式裝甲車發起攻擊。從各處隱蔽物后面騰空而起的導彈,在空中再次搜索發射前鎖定的目標,敵人以低速檔前進,沒有發射任何遮擋紅外信號的煙霧,這使得導彈從天而降幾乎彈無虛發。這些裝甲車原本屬于正規部隊,被辛格強行從帕斯阿德軍中拉過來,掩護人民自衛軍行動。他們很不幸遭遇到了最早的迎頭痛擊。這些戰車裝甲火力都狠孱弱,本不該出現在野戰戰場上,它們唯一的優勢在于速度,但是自衛軍的強行要求他們用低速檔前進,同時用14.5毫米機炮為步兵開路。
遭到導彈攻擊后,印度人裝載在路虎吉普車上的迫擊炮開始還擊,不過巴基斯坦傘兵的導彈小組一直在移動,且陣地十分分散,這些無準頭的炮彈很難擊中目標。
巴基斯坦傘兵沉著地等待著敵人的繼續接近,同時也等待著河對岸的中國炮兵就位。無畏的印度人開始加快步伐,他們同樣觀察到了敵人沒有坦克,人數不多,似乎勝利輕而易舉。進入400米距離,巴基斯坦狙擊手開始動手射殺那些看起來比較重要的目標,敵人的服裝上沒有特殊的標志,不過既然上校說這些人都是人民黨招募來的地痞流氓,那么應該就是那些沖得比較靠前,顯得比較勇敢的?也或者,是那些蓄著小胡子的家伙?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