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生命線
很快印度預警機看到了浩浩蕩蕩的低空機群,第一群至少有35架可能是米17或者米171直升機組成,后面15公里還有另外30架組成的機群。
在預警機看不到的地方,另有90架直升機正在準備起飛。對于補充旅一級部隊而言,這樣的補充仍然是不夠的,但是可以讓先鋒部隊繼續保持前進。
到了這個階段,中國軍隊已經完全攤牌了,所有的戰役企圖都已經擺在了桌面上,印度參謀人員甚至根據運輸直升機數量,計算出前方部隊的大致規模。
所有的運輸直升機都給了賀凡,從新德里西部行動的王鎮北的部隊,沒有利用直升機進行補給,但是他已經占據了通過新德里的,印度最好的高等級公路,可以利用卡車車隊進行補充,這一路進攻的進軍路線里程比賀凡少一些,并且敵人政要可能出逃的路線也不在這一側,對于王鎮北,技術上比較麻煩的地方在于奪取納杰夫格爾吉爾河上的橋梁,或者在橋梁被炸毀后如何架橋,這個過程有可能遭到敵人火力打擊,當然架橋設備也不是直升機可以運送的。
直升機前進的道路,基本沿著地面部隊進攻的路線,無人機已經在各個方向開辟出了一條寬闊的區域。在直升機群上空,殲擊機來回穿梭,引誘敵人潛伏的雷達暴露,并進行打擊。但是現實情況是,印度來不及將新德里變成防御體系,卻在周圍建立了不少堅固據點,并在這些地區投入了大量的防空武器,這使得空軍打擊地面防空武器的任務變得相當復雜,真正可能威脅到直升機的,恰恰不是愛國者或者S300,而是是那些非常適合隱蔽的,善于機動,有能夠單獨作戰的小型系統;類似復仇者、輕劍、鎧甲以及各種各樣單兵防空導彈。
賀凡的部隊已經越過了大量敵人重兵據點和要塞化的城鎮,這些區域有一些已經被后續部隊圍困,有一些仍然在某些方向掌握行動自由,他們手上的近程防空武器,雖然大部分夠不到精心計算過的運輸線,但是如果他們能夠偷偷開出來,藏到鄉間,仍然可能伏擊得手。
帕斯阿德在指揮部內,等待著參謀們最終將敵人突擊部隊可能停留,并進行補給范圍縮小,顯然敵人線頭突進部隊,保持著20公里長的隊形,沒有過分集中,這可能是其防范遠程火力的一個策略,遠程兵器無法在狹小區域內集中使用火力,但是這楊應該也會給他們的運輸帶來了一些調度上的麻煩,當然他們準備的時間很長,應該會有充分的應對策略。
一天之內,中國軍隊的地面運輸線就會穩固下來,印度缺乏從新德里殺出去,切斷這些運輸線的機動兵力,也沒有掩護這些機動兵力的制空權,所以只能眼看著包圍圈建立起來。中國軍隊的方式,包括將周圍的印度據點拔除,圍困重要城鎮;但是眼下,整天戰線還一團亂,帕斯阿德仍然還有機會來破壞運輸線。
陸軍元帥下令夜里損失了師長,并且表現拙劣的23師,立即采取斷然行動,將部隊所有的防空力量調動他可能攔截敵人運輸線的地方。同時將四周被分割的其他軍隊下達了同樣的命令,要求其各自為戰,利用一切手段,破壞敵人即將到來的空中運輸**。
這樣孤注一擲的調動事出無奈,地面部隊在白天浩浩蕩蕩的行動,肯定會被高空無人機的監視到,即使分散成小隊,也容易被已經展開的巴基斯坦部隊發現,并很快殲滅。
一輛潛伏在制高點上的勞拉高射炮,終于等到了戰機,他是出動的整個排里唯一趕到敵人運輸線附近的一輛,其余幾輛被巴基斯坦坦克截住,又的被打壞,有的往回跑。這輛戰車根據指揮部信息,一直等待著目標出現,終于遠遠看到一溜直升機從眼前飛過,其中一些吊著物資。
指揮官下令打開雷達探測距離,并自動瞄準,讀數有一些遠,他本應該等到敵人靠到最近才使用雷達,不過目測很難掌握的這樣準確,既然暴露了,他只能硬著頭皮開火了。
這種波蘭武器使用了先進的雷達,但是沒有整合導彈,這使得效能無法最大化,中國運輸機開始集體轉彎向西繞行,偏離了原來航向,這將使得它們很快逃離了自行高射炮的射程。
但是另一個方向上,幾輛印度吉普車正潛伏在幾公里外樹林里,巴基斯坦坦克和軍車,就在他們背后300米的公路上通過,但是他們一直鎮定地等著。
直升機向西規避的動作,使得他們獲得了機會,他們使用薩姆18導彈便攜式導彈已經可以捕捉到目標的熱源。
幾枚導彈騰空而起,拐著彎飛向機群,不過運輸機時刻保持警惕,紅外告警響起后,立即開始發射干擾彈,大部分導彈沒有擊中,但是機群中仍然有一架中彈墜落。
林淮生坐在指揮部,等待著最后的結果,他不知道自己是否比印度統帥更加的緊張,從前線傳回來的消息大致樂觀,他的運輸機隊已經行駛了一半的距離,截止目前只有3架被擊落,沿線印度部隊分幾路瘋狂出動,但是在白天,徒增損失至余,換到的機會卻不大。
目前的損失,他完全可以接受。制定計劃時,他留下了百分之二十的冗余度,這意味著最大損失可以達到起飛直升機的兩成,如果不是戰爭到了關鍵時刻,這樣的損失預計,絕對不可能出現在計劃中,上級也不能批準。整條線路上地形復雜,各種村落和樹林,星羅棋布,都是可能潛藏敵人防空火力的地方,他還需要大量的兵力才能完全控制。
從常識上分析,第一波能夠突過去,第二波遭受的損失會更小。他已經要求后續部隊,不斷加強掃蕩力度,爭取將空中地面補給線一起鞏固下來。印度人如果發了瘋仍然會拼死出動,但是制空權完全不在他們手上。
隆隆的直升機群,終于飛到了指定區域,賀凡偵察營也剛好趕到那里,選擇的幾片區域地勢較高,本來是備用地點,但是夜里降雨后,這里的地面狀況較好,利于裝甲部隊集結和分散。
坦克和步兵分散成了幾個小的機群,然后收攏隊形,等候加油。
賀凡開始看表,他和敵人敵人遠程火力比一比速度,敵人從偵察到目標,到分析,制定計劃,然后展開還擊,需要時間。從剛才大地導彈發射的動作看,他們至少是有一些準備的,否則液體燃料的戰術導彈的不至于這么快升空,不過最后那兩枚導彈偏離了足足幾公里,可見不具備實質威脅。現實中的真實威脅,主要來自于龍卷風火箭炮。帕斯阿德手上應該還有不少于10個營,分散在各個獨立炮兵旅和軍屬的炮兵團里,如果他們不開火,還都無法確定其所在位置,從參謀部對整個敵人防御體系的分析,派斯阿德傾向于在戰線上平均分配兵力、火力,所以至少會有2個營24門龍卷風,應該在射程可能夠到自己的陣地上。如果說,印度部隊有什么方面進步很快的話,他們隱藏自己的本事算是一個方面,在失去制空權之后,他們迅速地學會了如何隱藏兵器。
“旅長,無人機發現南方7公里有坦克出沒,警戒部隊還剩下一些燃油,是不是驅逐一下?”
電臺里,前方部隊指揮官請示道。
“隊形不能動,讓紅鷹去解決。”
賀凡現在兩難,部隊不能機動,也無法協同保障各自側翼,當然他很懷疑敵人地面部隊趁著這個當口過來,能占到什么便宜,說不定會給沒準頭的遠程火力打到。
頭頂上十幾架武裝直升機迅速向目標出現的地區開過去,實施警戒,這會兒大量的運輸直升機已經開始卸貨作業,有的直接將吊在下方的物資卸下返回,有的降到地面卸下物資,并裝上傷員。
敵人衛星應該已經可以看到這次集結,現在就看其反應速度了。賀凡盡量將部隊分散開,以避免敵人集中火力,他也做好了承受一些損失的準備。他的部隊,目前距離敵人可能的發射陣地,有50至70公里。
那樣完全使用慣性控制精度的龍卷風,在縱向上的偏差會達到米,如果彈頭以這樣平均水平的CEP,落在部隊周圍,大部分反裝甲破片威力會大打折扣,而解決的辦法是集中火力。他暫時不知道對方會有多少火力開火,除了躲藏在市區的間諜,各種偵察手段只能在其第一輪開火后才能有所發現。
新德里東部防區,目前只剩下了最后2個龍卷風營,剛才的一次盲目開火,使得其中一個營暴露出來,這會兒正在機動,無法停下重行裝填,并參與攻擊。
幾天前,駐守在紅堡的一支龍卷風部隊就是在長途轉移后,仍然被敵人導彈導彈襲擊,所以剩下的這些部隊就一直處于惶惶不可終日的狀態中,敵人的偵察、打擊水平顯然高出印度一大截,龍卷風的射程也不再是萬無一失的保障。
一個小時前,部隊授命進入待命狀態,指揮官一直處于神經緊張的狀態,他知道停留在表面陣地上的時間越長,就越容易被頭上飛過的衛星看到。他本可以將彈藥向快速突進中的敵人集群傾瀉掉,然后趕緊轉移,但是指揮部嚴禁他這么亂來,上級嚴令其必須等待敵人停止并集結起來后,在最有把握的時刻下,用精確的火力覆蓋面整支敵軍。
但是敵人的隊形,一直如同一字長蛇,即使停頓下來,也沒有如同上級預料的那樣集結到幾平方公里的區域內,這使得他很難集中火力。好在他還可以指揮所有發射車,向多個木相干的目標開火。
巨大的發射車從甘地紀念館附近的掩體中行駛出來,進入預設發射陣地,指揮車隨機開始進入發射準備,由于沒有一直停留在發射陣地上,其火力準備時間比較長。指揮官在一段時間的猶豫后,下令向多達6個的敵人的主要集結區同時開火,這意味著將要分散火力。另一個營其他防區的龍卷風營正在路上,如果趕得及的話,可能會在90至100公里的極限距離上開火,那樣準頭自然就更差了。
由于指揮官在確認警戒部隊完全控制撤離道路前不肯開火,耽誤的時間比較長。這留給了賀凡一些額外的時間。當印度指揮官最終下達開火命令時,所有12輛發射車,在50秒內,將144枚彈藥,向6個面積大約15公頃的區域傾瀉出去,這是他們達成的最大火力密度了,并且不可能有第二次射擊。射程完成后,這些車輛迅速沿著環城公路向南撤離,印度指揮官花在草率開火上的時間,遠比他研究撤離計劃上的,要少的多。
賀凡的補給計劃,將整個前鋒,同事停在了10個補給點,盡管所有這些區域都被美軍衛星偵察到,但是印度陸軍卻無法湊出足夠遠程火力,最終只能向其中最近的6個區域,以每一個區域分派2輛發射車的水平投送彈藥,較遲升空的還有6枚戰術導彈。
由于時間的耽誤,中國軍隊所有的補給陣地都已經完成了補給作業,其中4支部隊已經開始機動并撤離得較遠,只有兩支部隊沒有走太遠。賀凡看火箭彈從云層中飛出,猶如流星,飛向遠處的山丘后面,雖然攻擊來的不夠及時,但是他的心還是隨之咯噔一下,他知道代價總會有的。
24枚火箭彈,攜帶著的噸重戰斗部,這些戰斗部里攜帶者大約1600個1.8公斤的子彈藥,它們將灑向大約15萬平方米的區域。
指揮部很快收到了敵人開火造成的損失,10輛步兵戰車和4架運輸直升機一輛防空戰車被摧毀,9輛戰車嚴重損壞,部隊繼昨夜與M1坦克的遭遇戰后,出現了第二次集中傷亡。但是這樣的損失,還是遠遠低于他的最壞打算,甚至于一輛坦克都沒有被傷及。遠遠望去,被火箭彈襲擊過的地區,一片黑煙彌漫。賀凡瞄了一眼地圖,距離合圍新德里的戰役目的,只剩下一次突擊的距離了,從這次反擊的表現看,帕斯阿德和整個印度陸軍氣數已盡。
隨后的2個小時內趕到的直升機,利用同樣的方式,當然對賀凡的整支部隊進行了補給,部隊只遭遇到敵人在更遠距離上發射的龍卷風火箭彈,打得也更偏,賀凡的機械化部隊再次獲得了動力,重新上路。顯然即使帕斯阿德知道怎么做,他的部隊在倉促中,利用技術兵器的能力,也是非常有限的,這當然與空軍以及戰術導彈部隊施加給他們的壓力不無關系。衛星開始跟蹤那些打了就跑的印度龍卷風部隊,如果他們將部隊分散開來化整為零,而不是浩浩蕩蕩在公路上行進,很容易逃脫,但是他們還并不掌握中國軍隊的跟蹤方式。他們停下來的一刻,就將面臨自己的滅頂之災。
701出逃
昌迪加爾的5架戰斗機一直在滑行道上處于待命狀態,沒有參與對新德里的打擊,他們時刻準備著對那些企圖從新德里出逃的印度高官乘坐的飛機,或者地面車隊展開截殺。在地面部隊合圍新德里之前,這樣的情況隨時可能發生。
出于政治考慮,中國空軍并不參與對非軍隊人員,非或者統帥部人員的斬首行動,這些任務將有薩米中將領導的這小支部隊來完成。巴基斯坦受到過印度的無情入侵,甚至其首都***堡,到目前為止都還被印度軍隊占領,由他們來執行這樣的任務,不太容易招致國際社會的反感,根據中巴間的默契,一旦攻擊得手,巴基斯坦就將向全世界宣布,由他們為襲擊負責。
當然要執行這樣的任務,首重的當然就是情報,徐景哲一直在設法提前弄到印度高官出逃的時間和路線情報,他已經成功地竊聽了部分美國駐新德里大使館的專線電話,但是無法得到這方面的信息,顯然在大廈將傾的當口,美印各方面都很注意通訊上的保密;而另一方面,巴基斯坦情報人員一直利用最原始的盯梢,監視著美國大使館和幾座機場,提防美方提供可能的出逃機會,這種方式被證明非常有效。上一次印度國大黨黨魁出逃,就是這樣獲得的消息,徐景哲甚至比卡汗更早一些知道他的聯邦院議長不告而辭。
新德里市區的薩福德瓊空軍基地一直停著幾架要人接送的軍機,包括固定翼聯絡機和直升飛機,如果直升機利用較低的高度飛行,中國軍隊的S400系統,是無法很好地跟蹤這樣的目標,所以新德里的空中通道并沒有完全關死。
薩米坐在值班室內發呆,猜測會是誰第一個跑路,而另外幾個黑蜘蛛中隊的飛行員,正玩著紙牌。巴三軍情報局,特別按照美國人在伊拉克的做法,制作了新的撲克,撲克上印著52名在戰爭期間,涉嫌犯下各種戰爭罪行的印度高官和軍方人員的頭像。卡汗總理當仁不讓地占據了黑桃A,而其余的幾個A,分別是他的國防部長、外交部長以及陸軍參謀長。
各方面情報匯總之后,情報局判斷這4張A中,至少有一個很快會出逃,不出意外的話,將是外交部長錢德拉,但是時間和方式仍然存疑,薩米的殲10戰斗機上始終掛著導彈和炸彈,以防被目標從空中或者地面出逃。
“據我所知,中國人正在策劃消滅印度的最后兩三架預警機,但是他們為什么不讓我們參與?”一旁的哈桑問道。
“因為他們有一些特殊的武器和特殊的戰術,他們不希望我們在空中,通過數據鏈獲得太多的細節,我是這么理解的。”拉提夫少校說道,他確實很善于分析,作為空軍參謀人員絕對比作為飛行員要強。
“少校,你是說隱形機,別逗了,我敢打賭,不會有隱形機出現,中國人如果有隱形機,早就用了,不會等到現在。”哈桑非常輕佻地否定了老前輩的結論。坐在旁邊的薩米,面無表情地看了這個小子一眼,并不說話。
情報處的一名軍官快速走進值班室:“先生們,有消息了錢德拉部長,即將乘坐直升機離開新德里,你們必須做好準備,進入跑道待命。”
所有飛行員們丟下手里的牌圍攏過去。
“有沒有什么路線細節?”中將問道,他不喜歡這種特種任務,總是太過倉促,而且無法通過一般的技術手段進行目標識別。
“目前確定的是,會有2到3架直升機,全部由美國大使館提供,可能會有一名美國外交官陪同,作為安全保障。”
“安全保障?”
“不光是我們,錢德拉也得提防卡汗翻臉,卡汗視戰時離開新德里的高官為臨陣脫逃,可能會采取極端行動。”
“有意思,具體時間嗎?”
“很快了,目前印度最高國防會議正在召開,而薩福德瓊的黑鷹,每隔一段時間啟動發動機,可能是為了迷惑我們在城里的情報人員。中國和我們的軍隊將在24小時內,基本完成對新德里的合圍,那時候想跑就晚了,所以情報局相信散會后,就會有一些人逃走。。”
“如果有美國人同在一架直升機上,我們該怎么做?”薩米問道。
“這就是為什么中國人希望我們來接受這項任務的原因,他們不想干這樣的臟活兒”情報處軍官笑了笑說道。
“我不介意殺死一個美國人,他們讓我們失去了俾路支省。”哈桑第一個表態。
新德里的總理府地下室內煙霧繚繞,那些在曾經卡汗面前克制著不抽煙的官員,也不那么顧忌了。
一名中校軍官站在總理一側,抱著一本大本子,念著陸軍參謀部發來的最新戰況,沒有人打斷他,沒有人想核實這樣糟糕的情況,是不是真的發生了,因為毫無必要,中國軍隊的進展只可能比這些一小時前的記錄更快。
“截止一個小時前,敵人在東西兩線發起的裝甲部隊,都已經突破了新德里的東西向軸線,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跡象,敵人發動的鉗形攻勢的目的,就是包圍新德里。”
軍官面無表情地翻過一頁,接著念:“在所有的戰場上,我們的軍隊一直在進行頑強的抵抗,但是一部分進入新德里的通道被切斷了,而敵人利用其空中優勢,嚴重殺傷了我們的地面部隊,大量地破壞了我們的防御設施和武器。”
他停了一會兒,確定懶洋洋的高官們沒有多余要問的,于是又翻過一頁,接著念:
“今晨,我們在東部,利用火炮對集結中的敵人坦克部隊進行了一次有力的反擊,重創了敵人的坦克部隊,美國衛星確定,摧毀了大量的敵人坦克和步兵戰車,著勢必會大大減緩他們在東線的行動速度,目前帕斯阿德元帥正在進行積極的措施,準備反攻。”
“積極的措施是指什么?”果然還是卡汗總理,先忍不住追問起來,他還是對翻盤抱有幻想。
“我們在阿格拉附近仍然集結著大量的外線部隊,其中大部分正在利用美國武器進行武裝,并且將有一名美軍將領指揮。元帥決定在適當的時候,采取一次內外夾擊的行動,徹底將東路突破的敵人擊潰。這樣他們圍困新德里的計劃,就失敗了。”
“聽上去振奮人心,有這樣的可能嗎?”
“陸軍參謀部沒有透露具體的細節,不過參謀部認為,我們仍然可以在任何一個戰役方向集中超過400輛的坦克,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戰斗,還可以在次要方向上,展開幾次中等規模的機動作戰,作為配合。”
“很好,看來我們還很有力量。”一直愁眉不展的卡汗似乎又恢復了幾分生氣,幾年前,錢德拉曾經在電視上說過,總理總是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希望,當時他說這句話,主要是出于恭維的需要,而現在卡汗不切實際的樂觀,幾乎葬送了印度。
“另外有一條最新的消息,梅內亞姆將軍正準備從***堡撤軍,他沒有足夠的物資維持太長的戰線,敵人最近強加了對***堡外圍的攻勢。”
會場陷入一片寂靜,很長時間沒有人說話。
“這么說,我們手里最重要的一張牌也要丟掉了?”總理黯然道,他并沒有咆哮著指責梅內亞姆。
“恕我直言,***堡已經不算是一張重要的牌了,”錢德拉適時站起來說道,“站在敵人角度,整個克什米爾都唾手可得,所以我們不可能用這樣一座,我們暫時控制的,軍事上失去價值的空城,要挾他們在政治上讓步。”
他想抓住機會,做最后一次努力。
“總理閣下,敵人的進展實在太快,也許24個小時后,我們就會失去最后撤離的機會,現在是認真考慮政府命運的時候了,至少,我們不能將印度的命運完全壓在一個地方。”
“不,我哪兒也不會去,我希望在祖國最危險的時刻,你們也都能堅守在最重要的崗位上,而不是背棄他。”
卡汗斷然道,顯然和他談這個話題實屬多余,他的頑固并沒有隨著敵人炮聲漸漸靠近而削減。
錢德拉打定主意,既然總理決定不走,那就隨他去了。美國人好不忌諱地向他表明了,準備在孟買扶植一個新的政權,將戰爭繼續下去的愿望,目前還缺乏一呼百應的內閣要員參與。他很清楚美國人背后的政治算計,似乎和中國談判是印度更加明智的出路,但是他無法忍受中國人竟然帶著巴基斯坦軍隊反攻進了印度,這意味著一旦進入談判,印度可能在克什米爾,甚至旁遮普失去大片的領土,作為旁遮普人,這是錢德拉無法接受的。
每天的內閣軍事會議實際上已經失去了真正的價值,內閣對于獨掌軍權的帕斯阿德已經沒有太大的制約作用了,而例行會議,差不多成為了卡汗的點名會議,他可以借此看看,每天都有誰又跑掉了。錢德拉想,自己堅持到了今天,對卡汗算是仁至義盡了。
巴基斯坦間諜通過最原始的蹲點監視的方式,從幾公里外監視著薩福德瓊機場和美國使館的一舉一動,這種方式,有時候比衛星來得有效,間諜門可以看到,6架黑鷹直升機一直停留在這座小型機場上,每隔一段時間啟動一次發動機。
昌迪加爾機場的滑行道上,薩米已經坐進了戰斗機機艙內,新的情報確定敵人高官不會走地面,這會兒地勤正在拆除機翼下多余的炸彈,他在導航顯示器上設定大致路線,依據是他猜測的敵人可能逃走的方向,最近的去處當然是阿格拉基地,到了那里可以轉乘美軍運輸機。至于印度空軍,這幾天一直沒怎么出動,應該也不會惹麻煩,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阿格拉基地的愛國者導彈。
看著地勤奮力推走了2枚250公斤激光制導炸彈,電臺里突然有人說話。
“黑蜘蛛長機,立即起飛,等待目標指示。”
他立即推動油門,率先從滑行道上起飛,身后4架JF17緊跟著起飛,這次任務頗為復雜,如果敵人低飛,預警機無法全程跟蹤目標,當然大致路線和到達時間是可以猜到的,他必須搶先趕到新德里以南地區,用雷達或者目視方法,搜索到目標,并決定打擊方式。
數據鏈上顯示著空中存在著的大量戰機,幾乎沒有印度空軍的存在,中國飛機從黎明起,就不間斷地襲擊新德里周圍的各個陣地,對敵人防空火力的壓制已經起到了很大作用,他發現敵人監視自己的雷達數量,較之2天前他升空時要少了很多。
飛躍納杰夫格爾吉爾河的時候,可以看到原來的大橋還在,中國工兵正在大橋一側修建浮橋,已經完成了3座,他聽說了印度人早上炸橋工作不徹底,只有一半炸藥起爆,目前中巴的軍車仍然可以在這座大橋的一側運行,不過中國人的浮橋修建計劃仍然按部就班地進。
圓形的MPCD(電子戰術威脅顯示器)上,西側都是本方的防空雷達,東側則都是印度的雷達,大部分印度雷達開啟一段時間就會關機轉移,有時候會有一部新的雷達接替,有時候沒有。
下面中國軍隊的進展路線上,似乎沒有遭遇太大的戰斗的跡象,他從2000米飛過,很少看到沖天的黑煙,顯然地面戰斗不激烈,他不知道東側的另一支軍隊是否也同樣進展順利,不過他返航時,可以從他們頭上飛過,半年前,他完全不敢相信,能夠看到印度人窮途末路的樣子。
“老大,要是我能把黑桃A打下來就好了,肯定比打下俄國總統風光多了。”
電臺里哈桑欣喜說道,就好像已經得手了一樣,他除了大言不慚之外,還沒什么心機,竟然將覬覦老大的想法也說了出來,不過薩米根本不在乎多一個挑戰者,他只希望這個技術稀松的小子能先把降落學的像樣一些。
“看,3點鐘,中國人的坦克。”拉提夫少校提醒道。5架戰斗機上的飛行員一起向右邊看,只見6車道公路上,中國軍車和坦克正迅速在靠右側的車道上行進著,看架勢,他們的鋒線已經延伸到了很前面的地方。幾輛推土機在另一側,將堵塞在那里的民間車輛和印度軍車推下公路。
“印度人發動戰爭的時候,一定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們也有今天。”
“嘿嘿,幾天后,我們就能飛到總理府投彈了。”哈桑說道。
“編隊向西繞行,避開S300。”
“但是,還沒有發現S300雷達?”
“不必看到,它就在那里,我們讓開些。”薩米并不是根據實時的探測數據,而是根據個人直覺來進行判斷,印度人漸漸掌握了短促開機的戰術,不過薩米大致能猜到他們的心思。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