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額外優勢
“沒有別的辦法了,我必須動一下白虎師,來不及知會參謀部了,我要求21軍戰部立即修改原定的計劃。立即制定一條沿印度河的行動路線。”斯潘加對著21軍的軍長阿比亞說道。
“但是司令官,我們正面的勝利近在眼前了,怎么可以為了側翼放棄原來的計劃?”阿比亞睜大眼睛爭辯道。這48小時以來,他好不容易將10萬人的軍隊渡過印度河,眼看可以截斷通向南方重鎮卡拉奇的最后通道,司令官現在突然改變了作戰決心,想要抽調最強大的主力去其他的次要戰場,這對他而言是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
“我知道你很難接受,但是薩赫里的裝甲團完蛋了,他們的第1裝甲師把賈納古里的第16步兵師包圍了。現在必須給他們一次強有力的反擊,迫使他們退回薩特來劫河的南岸。”斯潘加心不在焉地回答道。
“單憑著第十集團軍完全可以把他們擋在德拉沃爾堡以北。足可保我們的側翼無虞。我不知道為什么要打亂既定的進攻計劃。”阿比亞繼續爭辯道,他很清楚斯潘加原來的部署非常完備,北方的一個集團軍足以擋住巴基斯坦一兩個師的攻擊。
“不不,你不明白,這是政治。我必須把賈納古里那個笨蛋給解救出來。第十集團軍只有一個裝甲旅,無法完成這樣的任務。”
“總司令,完全可以讓第16師死守一段時間,或者讓空軍想想辦法。抽調21軍的兵力是本末倒置的做法,這次攻勢傾注了你所有的心血,而時間是獲得勝利的唯一要素。”
“這個我知道,不過……我很清楚16師的戰斗力,他們很可能會在完成野戰防御陣地前就先行垮掉。你有沒有想過上個月他們在CNN面前展示被俘的蘇30飛行員時,對國防部的重創?如果他們活捉了賈納古里,我想全世界都會在第一時間看到那個傻瓜的。”斯潘加回答道。作為司令官而非單純的方面軍指揮官,他其實也可以很清楚地體會到國防部的壓力。
“想想克勞塞維茨會怎么說?讓次要戰場牽扯太多的機動兵力,這將是一個戰略上的重大的失誤。戰爭的勝負,多數時候取決于統帥果敢的取舍,而不是拖泥帶水的添油戰術。”阿比亞據理力爭道,他很清楚斯潘加不是一個糊涂蟲。
阿比亞的話起了作用,斯潘加不再說話。他也知道明智的指揮官此時應該做出什么樣的判斷,顯然阿比亞是對的。如果自己抽調主要突擊兵力投入次要方向的進行一次援救,那顯然是庸才的作為。他可以確定帕斯阿德應該會那樣做,但是斯潘加此時背負的壓力,并不是前線軍官可以理解的。
“我真的希望,他們能快一些動手。”斯潘加搖了搖頭說道。
軍長阿比亞有些疑惑,他過了很久才反應過來,司令官想說的很可能指得是第16步兵師的毀滅,如果賈納古里與他的幾千人就此就從地圖上消失了,未嘗不是一個可以接受的結果。
“你是說,我們繼續按照原計劃繼續進攻?”
“不錯。雅各布阿巴德是通向卡拉奇最后的鐵路,現在她就在你的面前,所以放手去干吧。”
“司令官,上面怎么交代?”阿比亞小心翼翼地問道,他察覺到了斯潘加已經準備背上那個見死不救的黑鍋了。在印度軍隊的傳統里,這是一個比打敗仗致命十倍的麻煩,無論軍事上的意義如可,這種事在政治上永遠是不正確的。事實上國會的政客不會追究打敗仗的軍官,但是他們很善于從各種非專業的道義高度,絞殺那些試圖打贏戰爭而放棄戰場局部利益的指揮官。所以印度陸軍上層總是充斥著毫無棱角的平庸貨色。想到這些讓阿比亞不免有些于心不忍。
“上面的事情,只有我來頂著了。辛格部長開始直接插手參謀部,這是一個壞的兆頭。暫時只能利用第6裝甲旅和24快速突擊群來打一下。”
“第6裝甲師都不會是他們的對手。”阿比亞說道。他知道友鄰的那個裝裝樣子的旅,只有一個T72團。防守有余,但是靠他們救出別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搞不好就會像薩赫里的裝甲團一樣把自己搭進去。
“只要新德里看到計劃就行了,到時候我自然有辦法把一部分責任推給空軍或者賈納古里,你只需要操心你自己的事情。對了,那個A100火箭炮部隊現在怎么樣了?”
“還在吉爾特爾山區逃竄,我的炮兵旅正緊盯著他。只要他們膽敢進入預設的陣地,或者停下來,我的龍卷風將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致命的攻擊。”
“你把龍卷風部署在前沿陣地上?”斯潘加驚道,他發現自己去新德里開會的這幾個鐘頭,阿比亞改變了自己對炮兵使用原則,讓龍卷風長時間停留在陣地上的做法,似乎是有些輕敵了。
“司令官,目前的的情況你也清楚,GPS信號不夠精確,我們在前沿的側地車輛又太少,車輛難以在敵人的土地上迅速部署,所以我準備稍冒一下險,”說著阿比亞走到地圖前,指出了幾個紅紅鉛筆標注的位置。
“這就是你的陣地?”
“沒錯,這是四個精確測量過的預設陣地,我打算把所有火箭炮部隊集中了起來,每5小時轉移一次,然后無序部署其中的任一陣地。而我們的無人機滯則長時間滯留空中,監視敵人動向。雖然機動能力有些下降,但是這樣可以發揮我們的無人機偵察優勢,也便于更加我軍集中優勢火力。”
“我總是覺得脫離了公路機動,將是非常危險的事情,畢竟中國的衛星會盯上你。而且舍姆西基地的中國空軍轟炸機也將是一個麻煩。如果被他們摸到了你的調動規律,然后利用吉爾特爾的山區超低空接近的話,一下子就會到了你的頭上。”
“這一點我已經仔細考慮過了,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他們的機會不大,而且新劃撥給我的S300防空導彈部隊足以抵消他們的戰術飛機威脅,至于那支A100部隊,僅從最近他們最近的幾次攻擊來看,該部隊的反應速度非常的遲緩,我保證,只要他們再露出一次破綻,我就有把握把他們全部干掉。”
“嗯,但愿如此。”斯潘加回答道,他知道阿比亞精通炮兵,既然他敢于這樣以逸待勞的部署,自然有他的道理。16師被圍困的現實已經壓得中將喘不過起來了,以至于他沒有精力再關心這些營團級對抗的細枝末節了。他想,還是交給阿比亞來處理的好。
吉爾特爾山區蜿蜒的公路上。一輛6X6底盤的指揮車正沿著崎嶇的公路緩慢地地移動著。這樣的機動也許可以逃脫印度遠程火力的打擊,但是始終無法擺脫頭頂上的無人機,印度陸軍不間斷發射的尼尚特無人機始終是在云層里嗡嗡地緊追,這些討人厭的無人機的滯空之間很長,在白天能夠很好打的跟蹤目標。
指揮車內部,各方面的信息正在不停地通過甚高頻電臺進行匯總。隨著印度龍卷風火箭炮陣地的不斷前推,這支A100部隊可以騰挪的余地正在減小,現在余振東正游移在對方射程的邊緣上,不斷試探他們的反應。最近幾個鐘頭他已經從最新的衛星圖片中摸到了印度陸軍這支神奇部隊的移動軌跡,敵人的機動路正在趨于簡單,這大概是美國人在GPS信號上動了手腳之后,他們順勢所做的調整,對于精密法射擊來說,陣地測量永遠是第一位的,所以他們做出了取舍,那名印度指揮官傾向于選擇相對固定的陣地,而放棄了車輛的機動。當然,老練獵手也然會出現片刻的閃失,尤其是巴方之前的作戰記錄,確實從客觀上起到了驕敵的作用。這那些遙遠的龍卷風在等什么,余振東很清楚。附近的巴基斯坦陸軍的機動3D雷達,不間斷地發現對方的無人機尾隨著這支車隊,并且陸軍的防空火力已經擊落了至少4架,但是印度人任然不計成本地派出無人機跟蹤這支車隊,其狼子野心可見一斑。
實際上,巴基斯坦空軍也一直試圖敲掉那個個如芒在背的印度重火力單位,但是這支龍卷風部隊每天至少調動5次路線變化無常,而且第21集團軍將一套S300系統布置在了蘇庫爾以東15公里的地方,使得空襲計劃變得不現實起來,目前余振東指揮的8輛A100火箭炮成了唯一的可以與對手展開對決的武器了。對于兩邊的指揮官而言,戰場早已經沉寂了下來,所有射程不夠的配角都離開了視線,他們看到的只有對方。
“報告指揮官,國內的衛星通訊。”前排的通訊兵突然轉頭說道。
余振東接過通訊兵撕下的一頁紙看了起來,是最新的關于印度武器規格的技術情報。他終于確定了印度的這批龍卷風火箭炮目前還無法使用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他出發前就知道印度購買的這批龍卷風從配置可以兼容雙G衛星定位系統(ASS),但是一直無法使用這種模式。現在情報部門完全確認了這種說法。由于俄羅斯目前無法維持龐大的衛星網,2007年以后,發射的新衛星就已經不足以彌補在軌衛星的數量了。至少在南亞次大陸,這里仍然是一個空白。也就是說,可以采用北斗定位的A100似乎獲得了一個額外的優勢。
201精確射擊
“中校,我確認了印度人為什么需要固定陣地了。”余振東對阿里說道。
“我早就說了,他們沒有什么雙G模式,十年前我就知道了。”
“其實我們也早就掌握這樣的情況,不過多花些時間核實情況總不會有錯,尤其這些情況都是動態的,也許上個月還是空白,到了這個月就有一顆衛星補上了。”余振東笑著說道。
“呵呵,你們中國人還是太小心,我知道印度人這10年來,一直只依賴GPS和慣性側地技術另外就是俄國人和北約的射表。”阿里大大咧咧地笑了起來。他是余振東這輩子看到過的最樂觀的炮兵指揮官。在這個稍不留神就會被地方火力覆蓋的行業里,如此地輕敵似乎是很不足取的。當然,也許阿里從未認真想過敵人能打倒他的頭上,一般情況下A100的射程可以阻隔大部分的敵人火力,這也是事實。
“嗯好的,下一個問題,就是R90目標測量無人機。他們使用過沒有?”老余接著問道,顯得氣定神閑。
“我記得用過幾次,曾經被我們的雷達捕獲到,這種無人機需要發射準備時間,而且滯空時間很短。”
“但是,在這是一種額外的手段,足以修正彈道測量的一些問題,對于快速解算射擊和彈道諸元很有幫助。”
“如果他們想用精密法射擊,恕我直言那是不可能的。有沒有R90都不可能。”阿里輕佻地否定了余振東的設想,當然余振東知道他說的也屬于事情。他都知道火箭彈將在6個自由度上產生變數,對于一般條件下的炮兵急促射擊來說,不可能面面俱到。于是他點了點頭。
“另外么,要是他們發射這樣的目標觀測無人機,一定會浪費幾分鐘的時間。不過么隔著80到90公里,僅僅憑著俄羅斯的射表,我認為他們一定會打偏的。”阿里聳了聳肩無所謂地說道。余振東有些不置可否,他總覺得,這名副手還沒有領會到這場對抗的本質就是誰能夠更快地將致命的火力傾斜到對方的頭上,如果阿里想明白這一層,就不應該這么輕率地低估敵人的能力。他在國內時,如果有一名學生對他說了類似的話,多半是會被罵的。
“說說看這些無人機的特征。比如雷達預警的時間。”
“如果你想用反炮兵雷達反制,趁早死了心,他們通常用較低的彈道發射R90。而且這種火箭彈會按照設定的路線走,雷達不可能測量到它的真實發射陣地。”
“好的,那么我們不妨假設他們會發射幾枚R90來精確測量我們的位置,這樣可以抵消我們進入陣地花費的時間。這樣我們仍然將和他們在大致相同的時間開火,然后……”
“然后一起完蛋?”阿里問道。
“當然不全是這樣,還得取決于我們各自發射火力的精度與否。”老余耐心地說道。
“但是,對面顯然是一個老手,所以我們最好不要指望著他們能夠打偏。比如說,他至少可以用俄國的火控計算機,使用較為精確的4D彈道方程,而且可以通過經驗修正一些偏差。”
“那又怎么樣?”阿里茫然地追問道。
“所以,我們不能與他們對賭誰打得不準,而必須打一個時間差。”
“時間差?”
“對的,簡單的說,我們必須先于對手開火,在他們還在公路上進行機動的時候就瞄上預設陣地。”
“恕我直言,這不太現實。聽上去當然很好,先瞄準,先開火,然后拍拍屁股走人。但是他們的路線很難預料。”阿里繼續說道,他發現自己完全無法領會中國上校的意思。
“但是他們的陣地是固定的,而且不多。你看這里。”余振東從一旁抄過一張地圖。上面用紅筆涂畫著不少于十個紅色標記。
“如果把射程不足以威脅我們的部分去掉的話,”他說著用尺子比劃了一下。“我注意到所有可以威脅我們的陣地都在印度河東岸3公里范圍內。一共有4處。衛星的偵察發現,最近十幾個鐘頭他們只在這些陣地出現。”
“但是前提是你可以預測到他們的動作?”阿里說道,他發現自己好像有一點點開竅了。
“我無法預測到。必須承認現在的偵察并不對等,我們只能用衛星來偵察,然后通過復雜的中繼手段將信息傳送到這里,所有的情報都將滯后,對于精確選擇時機而言,意義不大,而他們可以用無人機不間斷地監視我們。”
“如果是昨天西岸的觀察哨可以看到河東岸的情況,不過今天么,步兵已經讓出了整個西岸區域。”阿里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他也知道自己說的這些都是些廢話,對面的炮兵指揮官一向十分的小心,從未犯錯將龍卷風營暴露在對手的眼皮底下過。
“沒錯,這些都是實情。”
“你是想碰碰運氣?”阿里試探著問道。他發現自己似乎從開竅的邊緣掉落了下來,如同墜入了云里霧里。
“當然不是。”余振東神秘地眨了眨眼睛。
“我知道了,你想向所有的四個陣地開火?”
“沒錯。這就是我的想法。”
阿里不敢再插話,只能等著中國上校自己說下去。
“我測量的手上的衛星照片,這些炮兵陣地的寬度大約有1.5公里,如果我們將所有的8輛車分成4組,火力密度顯然很勉強,這就需要很精確地彈道諸元以及散布諸元的計算,所以……”
“請等一等上校,”阿里打斷了余振東,他突然發現這個他所敬仰中國專家似乎出現了很大的紕漏。
“我們怎么能將空間和時間聯系起來?我是說,他們的火箭炮在路上的時間我們并不知道,我們也沒有無人機可以隨時跟蹤他們。”
“你認為這是一個問題?”余振東反問道。這讓阿里有些頭大。
“難道是掐秒表?”他不自然地問道。當然他不能相信余振東會靠猜測來反擊,換做自己也許有可能,但是這個人滿口都是射擊精度,好像不至于最后突然退得這么硬。
余振東忍不住大笑起來。
“當然不是計算時間,他們的路線很難捉摸,但是所有的陣地是固定的,那么問題可以簡化一下,怎么能保證打擊的時機?”
“對。我就是搞不懂這點。”
“所以我之前問了你,他們會不會使用R90目標觀測無人機。”
“那有怎么樣?”
“簡單說,他們進入預備陣地后,一定會發射一架R90無人機,對我們進行一次較精確的測量,也就是說建立起陣地與目標的直線關系,否則火箭炮對任何超過50公里的遠程打擊都會變得毫無意義。”
阿里點了點頭,這回他發現自己還是沒摸到門道。
“如果他們用低彈道發射的話,我們的雷達將在無人機發射后大約50秒后后發現。當然如果他們采用簡易慣性制導的話,我們的炮兵雷達很難測量出他們的發射陣地。”
“所以我們就趁著這個機會向每個陣地開火?”
“沒錯,當他們的測量無人機出現在我們的頭上時,我們應該還有時間撤退。”
“我有些明白了。但是還有一個問題,他們現在長時間賴在陣地上不動,如果我們貿然停下,他們可以立即射擊。”
“所以,我們必須讓他們按照我們的時間表機動起來。”
“那么什么時候動手?”阿里躍躍欲試地問道。
“動手前,我們得先把敵人調動起來,不過單憑我們做不到,得讓奎達的空軍先嚇唬他們一下。”
與此同時,100公里外的印度龍卷風炮兵營一直監視著遠處的目標。無人機與氣象探測氣球不停射向天空,目標與氣象數據不間斷地傳送到指揮部,很多跡象表明,敵人快停下來了。如果他們再不開火的話,集團軍的裝甲部隊主力就將全部渡過印度河。
但是指揮車突然接到了轉移命令。12輛巨大的車體立即開始有條不紊地原地轉彎,并依次按照路線退出陣地。這是一支技術精良的部隊,整個調動過程,看不到一絲的慌亂。
這個炮兵營的指揮官并不是如同常規一樣,是一名中校。而是37歲的阿莫里亞上校。事實上,這名上校營長在阿比亞軍長心里的地位甚至高于白虎師以下的幾個步兵師的少將師長,龍卷風營的火力也足支撐這樣的地位,而且這支部隊可以隨時發揮作用,無需展開。
指揮若定的阿莫里亞很清楚自己面對的是什么樣的對手,那是一個從部署到發射需要磨蹭45分鐘的二流貨色。如果不是依仗那些A100在射程上占據的優勢,早就被他干掉了,完全不可能茍延殘喘到今天。他不理解司令官斯潘加為什么會總是讓他的部隊處于調動狀態,而很少派給他任務。也許是正面的敵人過于分散,沒有值得攻擊的目標,也或者司令官確實是有些小心過頭了。隨著步兵的推進,大量的敵軍目標都暴露在了他的射程內,但是總部仍然讓他緊盯著那個既不打也不逃的A100營,這樣的任務他當然可以欣然接受,但是平凡地調動在無形中減損了戰斗力。
“報告,敵機正在接近,上級要求我們小心轉移。”
“什么樣的敵機?”
“奎達起飛的殲轟7。”
202互相獵殺
阿莫里亞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這些善于低空突防的飛機倒也不是鬧著玩的,好在現在防空旅已經到位,他不相信這些笨重的轟炸機可以輕易突破S300的防空圈。更何況自己的車隊處于移動狀態,憑借巴基斯坦現在的偵察水平,恐怕無法為空軍指引目標.
“這些敵機到了哪里?”
“剛剛低空進入了吉爾特爾山區,已經消失了。”
阿莫里亞走到指揮車前部的顯示器邊上看了一眼,這里能夠通過數據鏈顯示大致與師一級指揮部類似的的但是略微簡單的情報。敵人空軍的標識一直停留在數百公里外的山區,沒有進一步的更新信息。
“希望海軍的米格29能來得及攔截,這些轟炸機沒有護航就是一群靶子。”
上校說道。他確信這些飛機對自己的威脅有限,如果發射遠程武器,顯然無法擊中機動的車隊,如果想飛到自己頭上來撒野,那他們一定是昏了頭了。戰爭最初的幾天由于老式防空系統使用太多累贅的拖車,被司令官刻意安排在了突擊群的后方,結果讓這些膽大包天的中國飛機撿到了大便宜,但是現在情況變了,S300導彈營在海爾布爾的高地上豎起了相控陣雷達,如果敵機還想試一試的話,那盡管來好了。
“告訴先遣連,我們走拉尼布爾的公路,我們還是得避開他們可能的航線。”上校說道。無論如何必要的躲避還是需要的.
“長官,我們進入幾號陣地?”
“就到新建的14號陣地。我們可不能因為這些微不足道的飛機往回跑。”上校回答道,他指的就是沿著印度河東岸的新建立的精確測量過坐標以及高程的陣地,在那里他可以充分地發揮射程。如今讓他臨時在野外發起攻擊的話,精度無法保證。
“阿比亞將軍在2號線路等待通話。”通訊員說道。阿莫里亞躊躇了一會兒,走了過去。
“是的,227營指揮部。”
“聽著,上校。你的機會來了,無人機發現了那些A100正在向東移動,很快會進入了你的射程,情報部門判斷,他們也許會停下來補給,也許會向我們的橋頭堡發起一次攻擊。你會有一個攻擊窗口。”阿比亞說道。
“太好了將軍,那個傻瓜在我們視線內晃蕩的時間太長了,我簡直有一些迫不及待。”阿莫里亞信心十足地回答道,這是他的心里話,這口惡氣他已經積攢了很久了。只是因為那個庸才指揮下的中國300火箭炮在射程略勝一籌,他的精銳龍卷風部隊就不得不一直提防著他們,由此龐大的車隊就只能不停地在公路或者曠野里機動。尤其可恨的是,這樣的辛苦很可能是白費的,因為那個家伙可能還處于完全處于渾然不覺的狀態中。
“很好,就應該讓他們見識一下從天而降的地獄火焰。不過,斯潘加司令官讓我提醒你,處處得小心。”
“司令官總是太……太過重視這些敵人。”上校克制地說道,他嘴邊原來的一個詞是“膽小”,但是最后總算忍住了。
“嗯,一旦你成功地摧毀了他們,戰役進程就會大大縮短。我會在司令面前保舉你的,我相信你很快就會成為一名旅長。”
“感謝軍座栽培。”
上校放下通話器,胸中的激動難以言表。他在狹小的指揮艙內來回踱步,不時走到情報數據顯示器前看看最新的情況。
“無人機跟蹤的情況怎么樣了?”
“還在匯總。”情報士官說道。空中的尼尚特無人機屬于以色列系統,與龍卷風營的信息指揮中心并不匹配,需要人工在電子地圖上不停地更新。這對于反擊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麻煩。實際上諸如數據鏈不兼容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印度三軍,甚至連國力弱小的巴基斯坦都已經擁有了自己獨立的數據鏈,而印度的整合工作仍然遙遙無期。當然這必須歸咎與印度三軍的外購系統實在過于龐雜,要完全整合實在勉為其難。
“把敵人的路線發送過來。”
阿莫里亞做到了自己的指揮官位置上。察看敵人的動作,從敵人的路線看,他們正在駛向烏斯達幕。也許是去加油。那里任然遠在印度陸軍部署在前沿的任何榴彈炮的火力之外,而戰爭至今雙方都還沒有動用戰術導彈,所以敵人的動作顯得有恃無恐。想到這里,上校不由得微微一笑。“老兄,快停下來吧。我們得有一個了結了。”
“中士,匯報第一連的裝填情況。”
“一號車普通們殺傷彈,二號車有一根發射管內裝填著R90無人機系統。”
“很好。讓我們來教教他們什么是精確射擊。但愿那個糊涂蟲臨死前能夠知道和誰在打交道,”上校說道。他可以想象那名敵人的指揮官完蛋前,最后看到的那一幕會是什么,那景象應該是很接近軍長所做的地獄火焰的描述。無論如何。那個時候,他至少應該知道自己是栽在了一個同行手里。想到這些,阿莫里亞不免有些得意起來。
“我們必須用最快的速度進入陣地,按照預設的側地射擊線排列,然后完成所有的操作,發射一架測量偵察機。然后,給他們致命的一擊。”上校自言自語道。
“沒問題長官。我們的連長都是最棒的。”一名指控艙內的士官說道。
“最新的報告,雷達發現了敵人的轟炸機群,不過他們往回飛了。”
“太好了,一定是被我們的防空火力嚇退了。現在戰場終于干凈了,只剩下了你我不是嗎?”上校對著顯示器上不斷推進的幾個紅色箭頭自言自語道。指揮艙內的操作員早就習慣了自戀過頭上校神神叨叨的情形,所以并不在意。
“上校,我們現在暴露在了他們的射程內,這違反了軍部制定的作戰原則。這一帶的抵抗勢力可能會隨時用電臺暴露我們的位置。”
“別犯傻了上士,你怎么能放走這樣的機會?他們根本無從知道我們在哪兒?即使他知道又怎么樣?我可以確定,那是一個動作很慢的生手。”
“尼尚特無人機最新的報告,敵人停下來了,大致距離70公里,他們似乎只是隨便停在了野外。而且很分散,所有的車輛停在方圓4公里內。”
“分散的隊形只是為了防御。這說明他們還沒有準備好進攻,應該只是補給。”上校猜測道。他并不害怕敵人分散,龍卷風的“飼養籠”指控系統可以為每輛火箭炮分配單獨的目標。唯一的問題只是對目表進行一次精確即時的測量,這一點尼尚特無人機做不到,必須通過龍卷風營自己攜帶的俄制無人機才可能完成。
龐大的車隊拐彎駛向了上校劃定的14號陣地,這個陣地暗藏在幾面高地中央,基本射界朝向正西。附近的幾座民房早就被陸軍燒毀了,根本不可能有敵人的眼線存在,所以也無從暴露行蹤,這些是上校早就設想好的。而且背靠公路部署撤退都很簡單。
“讓一連率先行進入陣地,然后發射無人機。同時將大氣以及氣象數據全部發送到指揮車。在更新一次藥溫測量,這次射擊務求精準。”
隨著命令的下達,整個龍卷風營按照最高的訓練水準,高速運轉起來。12輛車魚貫進入標定的射擊線位置,裝填車則停留在陣地外。龍卷風發射車開始緩緩放下液壓支撐地盤,這意味著這次決斗終于進入了有進無退的決死境地。隨即營際加密通訊網絡完成了調試,各車開始調整基本射擊方向。火力指揮計算機開始按照最新的氣象、氣候、藥溫、地面風速等基本信息解算射擊諸元,新的高空氣象信息也正在更新中,只等目標位置,即可迅速預設慣性導航數據。
與此同時,幾乎同樣的命令,也在70公里外的另一輛指揮車內發布著。與阿莫里亞整齊有序的隊形不同,余振東的車隊分成了幾隊,當然真實原因不是因為防御,只是余振東擔心訓練不足的巴基斯坦炮兵會如同上一次一樣,在需要機動時出現爭先恐后的混亂。所有的車上都裝填了攜帶云爆戰斗部的300毫米火箭彈,這種彈藥比印度龍卷風使用的普通破片彈藥先進一些,余振東認為這樣的彈藥對沒有裝甲的目標殺傷面積比普通殺傷破片彈要大一些,而且高溫比較容易引爆敵人的彈藥,可以抵消同時向四個陣地射擊導致的一部分火力不足的問題。
“所有的發射準備完畢。”指揮艙內一名中國軍士報告道。相對于缺乏衛星定位,以及目標諸元的印度龍卷風部隊而言,這些A100炮在側地與目標測量上占據絕對的優勢,所以一切按部就班,很快就完成了射擊準備。
“很好。”
“我們現在還需要做什么?”阿里惶恐地問道,進入敵人射程后,他才開始有些擔心起來。
“等。”余振東說道。“我計算了他們的準備時間,如果5分鐘內他們沒有發射R90,我們就必須轉移。要防備他們利用火力密度概略射擊,你知道有些指揮官也常常會用簡易法決定射擊諸元,然后胡亂蓋過去。”
阿里怯怯地笑了幾聲,他覺得余振東描述的那個傻乎乎的指揮官好像就是自己。
“報告雷達發現高速目標,高度80。時速4000。”
指揮艙內空氣如同凝固一般。從飛行特征看,這就是那枚飛來的偵察火箭彈。余振東一直掐著表在計算,他發現敵人的反應非常的快,從自己停穩到現在不過15分鐘,他們已經進入了陣地并且發射了偵察火箭。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