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
大雨傾盆。
一輛小轎車緩緩停在詹家院門口。
詹銘偉早早等在門房,趕忙撐著雨傘快步迎上前。
神色凝重的詹元成下了車。
邁步朝后院走去。
詹銘偉問:“父親,事情還順利嗎?”
詹元成陰沉著臉,一言不發。
來到了書房,詹銘偉示意下人出去。
詹元成緩緩坐下來。
“事情還順利嗎?”
詹銘偉又問了一遍。
“唉……”
詹元成輕輕嘆了口氣。
這一聲嘆息,詹銘偉頓時心涼半截:“李世群收了錢,為啥不放人呢?”
“他是季云青的門徒,季家又催的緊……我估計,怎么也得做做樣子。”
其實,詹元成心里也不確定。
他去拜訪李世群,結果吃了閉門羹。
求人辦事,最怕這種態度。
詹元成繼續說道:“我打聽過了,銘森每天都在遭受酷刑折磨,再這么下去,即便將來放出來,人也廢了。銘偉,你得想想辦法啊,實在不行,試試其他門路,也好過這么干等著。”
“日本人求過了,76號也求過了,除此之外,還能有啥其他門路?”
詹銘偉悶悶的說道。
詹元成想了想:“不如、請潘先生出面……”
“不可能!”
詹銘偉截口說道。
“怎么不可能?”
“父親,您的心情我能理解,銘森被捕,我心里也著急。先不說潘先生有沒有這個能力,即便是有,您別忘了,潘先生是什么人,銘森又是什么人,讓共黨出面營救一個國黨特工,這怎么可能呢?”
“事關銘森生死,我也顧不了許多!你轉告潘先生,只要能救出銘森,我愿意捐出一半家產!”
“這不是錢的事……”
“潘先生很有辦法的,你忘了嗎?我能和小笠原新男搭上線,那也多虧了潘先生從中幫忙。”
“潘先生結交小笠原新男,主要是為了工作。”
“工作也好,交情也罷,這些并不重要。我也不管什么國黨共黨,生死關頭,若是還袖手旁觀……哼!”
詹元成重重拍了一下桌子。
他這是在表明態度。
詹銘偉說道:“以李世群的身份,既然答應了不殺銘森,按說不至于自食其言吧?況且,軍統應該也不會坐視。”
詹元成說道:“做任何事都一樣,不能把寶押在一頭!”
詹銘偉沉默了好一會,終于說道:“那好吧,明天我去見潘先生。不過,成與不成,我可不敢保證。”
詹元成嘆了一口氣:“盡人事吧,成與不成,都是銘森的命……”
事實上,詹銘偉是地下黨成員。
鑒于詹家在上海的影響力。
詹銘偉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他由地委潘東來直接領導。
詹元成則是一個利欲熏心的商人。
一二八事變期間,他確實幫助日軍運送過軍需物資。
這么做的目的,是為了留后路。
一旦日軍占領上海,只憑這一件事,就足以讓詹家不受絲毫影響。
不僅不受影響,而且還會從中受益。
事實證明,也確實如此。
上海淪陷后,詹元成被選為日華友好商會會長,甚至可以和青幫老大杜悅升平起平坐。ωωω.ΧしεωēN.CoM
杜悅升不想當漢奸,斷然拒絕接受偽職,連夜去了香江避難。
詹元成成為了炙手可熱的大人物。
只不過,兩個兒子和他恰恰相反。
詹銘森離家出走,從此渺無音訊。
詹銘偉早在讀書時就加入了共黨。
他苦口婆心勸說父親棄暗投明。
詹元成一共就兩個兒子。
次子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長子又成了赤色分子。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
詹元成再如何心術不正,總不至于向日本人告發自己的兒子。
他沒得選擇,雖然并不是很情愿,但是也只能順從兒子的意思。
于是,詹銘偉利用父親的“漢奸”身份做掩護,暗地里積極為組織籌措各種緊缺物資。
————
PS:就算只剩十個讀者,本書也會正常完本!
本書基本上是陳述歷史。
架構被束縛住了。
這也可能是撲街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