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北征烏桓得勝歸來,曹操統一天下的夢想就越來越強烈了??v觀天下,沒有人比曹操更強大,也沒有人比曹操更有實力去兼并其他割據勢力了。作為天下實力最強大的霸主,曹操有理由相信自己能完成這個高難度的挑戰——兼并天下所有的勢力集團,并將其整合為一個新的超級帝國。
為了實現這個挑戰,曹操不敢松懈,他在徹底奪取冀州集團和兼并烏桓后,就著手準備開始下一輪的拓展行動。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正月,曹操來到冀州集團原來的大本營鄴城,進行了一場特別的議事活動——討論如何兼并其他的勢力集團。
謀士荀彧說道:“現在中原地區已經統一,南方的處境就顯得困難了。我們可以明里出兵宛城和葉縣,而暗中抄小路輕裝行進,以最低的成本出其不意去攻打荊州。”(《三國志·荀彧傳》:“今華夏已平,南土知困矣??娠@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
荀彧這個謀略一出,曹操大喜過望——照辦!
曹操知道,此次向南謀取荊州是他邁向統一天下的第一步,而且也需要用到一種特殊的兵種——水軍。于是,曹操在鄴城挖掘了一個人工湖泊,命名為玄武池,當作訓練水軍的基地。
在曹操的兼并名單上,除了劉表的荊州外,還有劉備的新野和孫權的江東。所以,曹操開鑿玄武池訓練水軍,是為了在奪取荊州之后順道再武力吞掉新野,最后渡江去攻打孫權并使其讓出江東,以完成南北統一的規劃。
這幾年來,曹操由于將主要精力用于北方統一,無暇顧及南方事務,所以南方的各勢力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尤其是孫權的江東集團發展得更為迅速。目前,江東集團奪取了荊州江夏郡的大片土地,意味著孫權的勢力已經走出揚州進入荊州。孫權更加強大了,但這無形之中對曹操產生了威脅。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對于曹操這種實力強勁的一方霸主來說,他是不可能讓江東集團肆意做大做強的,所以南征是勢在必行的。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六月,南征前夕,曹操進行了一場體制改革,廢除“三公”,恢復丞相制度,自任東漢王朝的丞相。至此,曹操集軍政大權于一身,成為東漢帝國的實際控制人。曹操任命崔琰為西曹掾,毛玠為東曹掾,讓他們一起主管官員的選拔和舉薦;司馬朗為主簿,幫忙處理丞相府的文書工作;司馬懿為文學掾,掌管文學侍奉事務。——在這些人事任命中,司馬懿后來成為諸葛亮一生之敵,也是晉朝的奠基人。
意想不到的投降
曹操通過體制改革獨攬大權,朝廷的決策都是他一人說了算。此時,曹操家大業大,有錢有糧,有兵有馬有土地,但是他的更大目標是統一天下。這時,曹操五十四歲。
曹操自以為已經知道“天命”所在了,知道上天給自己的人生什么樣的安排——天下統一大業即將在自己的手中完成!
于是,曹操調兵遣將,準備南征。為了解除后顧之憂并確保在南征的過程中不出現后院著火的險情,曹操派張既去勸說馬騰放棄自己的部隊而入朝為官。張既的口才極好,一見到馬騰就使出了忽悠之能事,極力勸說已經一把年紀的馬騰入朝為官好安享晚年。馬騰雖然一度猶豫,但迫于壓力和被張既忽悠,最終馬騰答應帶著家屬遷往鄴城。曹操任命馬騰為衛尉,上表封其子馬超為偏將軍,代替馬騰繼承其部隊和勢力范圍。就這樣,曹操暫時解除了西北的后患,放心地去南征了。不過,馬騰絕對想不到,他的這個舉動葬送了全家的性命。——這是后話。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夏末秋初,曹操開始南征。
曹操做出了南征的決定,率領大軍按照荀彧的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曹操大張旗鼓地進軍,向天下人公告——曹軍出兵攻打宛城和葉縣。其實,曹操暗中卻派出精銳部隊,在曹洪的帶領下從小道輕裝挺進荊州腹地。
曹操的迷魂陣,果然打亂了荊州的防御部署。在荊州牧劉表焦頭爛額之際,這邊曹軍輕松攻破了宛城和葉縣,另一邊曹軍的精銳部隊開始形成對荊州全面包圍的態勢。
劉表見曹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領了荊州北部,只得收縮防線,撤回南陽的軍隊,以大本營襄陽為核心,依靠附近的樊城守軍,依托漢水組成的防御體系,憑險抵抗曹軍的進攻。
這個防御體系,是當時劉表能拿得出手的方案。當時,曹軍已經攻破了宛城,南陽已經暴露在曹操的利劍之下。要知道,南陽離宛城不遠,騎馬估計用不了一個時辰就能到達。因此,為了不重蹈覆轍,劉表只能撤回南陽的軍隊。樊城處在曹軍前進的必經之地,而劉備是駐守在樊城的,可以幫助劉表抵擋曹軍的先鋒部隊。其實,襄陽、樊城、漢水這個防御體系就是一個防守三角體系,只要劉備在樊城能擋得住曹軍的攻勢,劉表就可以安然無恙坐守襄陽。
在劉表看來,只要自己在后方給劉備提供兵馬糧草,劉備是可以抵抗得住曹操的進攻的。
但是,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福禍。
劉表的如意算盤落空了,因為他自己在這關鍵時刻死了。
當年八月,荊州牧劉表病死襄陽,與世長辭,享年六十七歲。
劉表死了,荊州群龍無首,那荊州集團由誰來繼承呢?
劉表有兩個兒子,長子劉琦,次子劉琮。按照中國古代繼承法的嫡長子繼承制的規定,長子劉琦是合法的繼承人,荊州集團理應由他來繼承。不過,繼承制度雖然是這樣的,但是實際情況往往與制度是有偏差的。
劉表本來是非常疼愛長子劉琦的,也打算讓他來繼承自己的位子。但是,劉表在原配死后娶了繼室蔡夫人,而劉表的次子劉琮后來娶了蔡夫人的侄女,因此蔡夫人就愛屋及烏,非常喜愛次子劉琮而厭惡長子劉琦。
于是,蔡夫人經常在劉表面前詆毀長子劉琦,說他不足以繼承荊州。劉表因為寵信后妻,再加上蔡夫人枕頭風功夫著實了得,便信以為真地逐漸疏遠了長子劉琦。劉琦見父親劉表在后母蔡夫人的枕頭風之下疏遠了自己而深感不安,害怕自己身遭不測,便向諸葛亮請教脫困的辦法,如何才能保全自己。但諸葛亮的反應出乎劉琦的意料,無論劉琦怎樣哀求,諸葛亮就是三緘其口,不與之謀劃。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劉琦絞盡腦汁想出了一個辦法——一個可以撬開諸葛亮嘴巴的辦法。
有一天,劉琦邀請諸葛亮游覽自家的后花園。諸葛亮欣然接受劉琦的邀請,準時前來赴約游玩。他們在劉琦的后花園中一路欣賞美景,一路沐浴陽光。之后,他們一同登上后花園的高樓吃飯飲酒,其樂融融,主客氣氛非常和諧。中途,劉琦暗中派人將樓梯抽走,然后對諸葛亮說:“現在上不著天下不著地,你口中說出來的話,只有你知我知?,F在你口中所說的每一個字,其他人都聽不到了,只進入我的耳中,這下子總可以給我指教了吧?”
諸葛亮往樓下一望,果然見梯子被人抽走了,且四周空無一人,進退無路,無奈地說道:“您沒有看到晉公子申生留在宮內遭人謀害,而重耳逃亡在外最后卻得到安全嗎?”這句話是說的春秋時期的一則故事,即晉獻公之子重耳在驪姬之亂時被迫在外流亡十九年,最后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國成為國君。重耳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與齊桓公齊名。
劉琦聽了茅塞頓開,遂策劃離開權力中心襄陽,外出為官以求自保。恰好此時,江夏太守黃祖被孫權所殺,于是劉琦向劉表請纓出任江夏太守。劉表同意了劉琦的請求,劉琦則借機脫身離開襄陽去往江夏赴任,實則外出避難,免遭后母陷害。
劉琦逼諸葛亮獻計的辦法,就是“三十六計”中的第二十八計——“上屋抽梯”。
由于蔡夫人深得劉表寵愛,她的娘家人亦得到劉表的信任和重用,掌控著荊州集團的軍政大權。蔡夫人的弟弟蔡瑁及其外甥張允都是荊州集團的重要將領,他們掌控著荊州的軍隊。
劉琦素來孝順,后來聽說劉表病重,急忙歸還襄陽探望父親。蔡瑁等人害怕劉琦探望劉表后會被確立為嗣,便急忙派兵阻撓不許劉琦入襄陽探望劉表。劉琦被拒在襄陽城外,只得含淚流涕回到江夏。
現在,劉表死了,荊州集團的實際話語權就落到了蔡瑁和張允這兩個人身上。換句話說,他們想立誰來當荊州集團的繼承者都是可以的。他們兩人平時與劉琮的關系很好,于是直接就擁立劉琮繼位成了新的荊州牧。
當年九月,曹操的先鋒部隊抵達新野,兵鋒直指襄陽。
新野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北依南陽、洛陽,南接荊門、襄陽,為南北交匯、承東啟西的水陸交通要沖。所以,對于曹操到達新野意味著什么,荊州集團的領導層們是非常清楚的,但他們只善于內斗而沒有辦法對付曹操。
以蔡瑁、蒯越、傅巽和張允為代表的荊州集團的主要將領們,一致勸說劉琮投降曹操。他們給出了三點理由,但每一條理由都非?!俺渥恪保?/p>
一、曹操代表漢獻帝來征伐我們,他占據了道義,如果我們反抗的話,就是大逆不道的行為。
二、曹強我弱,用地方來抵抗國家,哪有勝算?
三、我們的外援劉備不可靠,他哪里有能力來幫我們抵抗曹操呢?退一萬步說,如果劉備打贏了曹操,以劉備的性格他還會甘愿繼續寄人籬下嗎?
總之,劉琮只有投降曹操才有活路,如果抵抗就是死路一條。
劉琮被說服了,心想目前的形勢確實如他們所說的那樣對自己極為不利,不如投降曹操求得一條活路。所以,當曹操的大軍一開到襄陽,劉琮便帶領整個荊州的將士和百姓投降了。
劉琮投降了曹操,但心虛不敢告訴劉備,而這差點要了劉備的命。要知道,劉備曾多次背叛曹操,倘若這次曹操抓住了劉備,肯定是絕不會寬恕他的。
劉備正在樊城積極備戰,對劉琮投降曹操這事兒一無所知,還在等待襄陽方面給他補充兵力和糧草。等了很久,劉備也沒有看見襄陽方面派一兵一卒過來,便派人去詢問劉琮是怎么回事。劉琮見劉備派人前來過問,知道紙包不住火了,便派學者宋忠去向劉備解釋。
當宋忠把劉琮投降曹操一事告訴劉備時,劉備徹底震驚了!這個意想不到的投降消息,猶如一記重錘擊打在劉備的心口,而劉備非常清楚劉琮投降曹操意味著什么。
生死攸關的撤退
對于劉琮投降曹操,相當于劉備被人坑了,而他自己差點被人賣了還幫人家數錢。
盡管劉備無比憤怒,但他還是不得不面對現實,思考下一步路怎么樣走。
如今,劉備手里沒有多少兵馬,怎么能抵擋得住曹操的進攻呢?所以,劉備唯一可以選擇的只能是撤退了。
劉備選擇放棄樊城,帶著軍民撤退,以求保存實力。于是,劉備率領樊城成千上萬的軍民向南行進。當路過襄陽時,諸葛亮建議劉備乘機進攻劉琮,出其不意奪取荊州,但劉備不忍心。其實,劉備應該是估量過自己的實力還不足以掌控荊州,所以才這樣說的。就算劉備能偷襲成功,他也沒有能力守得住荊州——因為曹操的大軍就快要殺過來了。
劉備經過襄陽城下時停馬大聲呼叫劉琮出來道別,但劉琮心虛,不管怎樣呼叫就是不出來打一聲招呼。劉備見劉琮不應,也不敢多做停留,趕緊離開。當時,許多荊州軍民看見這一幕,覺得劉琮太窩囊、太懦弱,便選擇跟著劉備的大軍一起逃出襄陽。
在路經劉表的墓地時,劉備下馬祭拜,痛哭流涕。這個情景,與之前曹操祭拜袁紹時也很類似,但這一次劉備是真的痛哭。當然,更大的可能性是,劉備并不是為死去的劉表傷心,而是為自己的處境傷感。
劉備望著成群結隊的百姓,心中很不是滋味??粗蠹曳隼蠑y幼,帶著鍋碗瓢盆跟隨自己逃命,這種流離失所的悲慘情景刺痛了劉備的心,一種心酸的感覺涌上心頭……
劉備捫心自問是否真的失敗了,但又不得不再次鼓起勇氣向江陵方向前進。
當然,劉備在劉表墓前的真情“表演”,為他贏得了民心。因此,很多荊州的百姓覺得劉備是性情中人,紛紛歸附了劉備,帶著全家老少跟著他一起逃命。到達當陽時,追隨劉備的人已經多達十幾萬。這樣龐大的隊伍,加上帶著幾千輛裝運糧草物資的車,使得他們每天只能行進十幾里。
面對這種情況,劉備部下有人建議道:“我們應當全速前進去江陵,先占據一個落腳點。現在我們雖說人數眾多,但能打仗的人沒有幾個,如果曹操率領大軍追上來,我們該怎么去抵抗呢?”言外之意是,希望劉備放棄百姓,率領輕騎精兵獨自逃命。
劉備聽了部下這番話,大聲說道:“一個人想成就大業,必須以取得天下人心為本?,F在百姓主動歸附我們,我怎么忍心拋下他們獨自逃生呢?!”
這話說得非常好!劉備第一句話揭示了一個真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要知道,人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非常重要,所以說“得民心者得天下”!
當然,劉備也明白此次撤退非常艱險,為了增加成功撤退的概率,不被曹操追上一網打盡,便派關羽另率幾百艘船從水路行進,并約定在江陵會合。——對于劉備這個舉動,可以用一句投資理論來形容,即“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主動求變以分散風險。
當時,江陵囤積了大批軍需物資,曹操考慮到如果江陵被劉備占據,無異于給老虎送肉。
所以,曹操決定要搶先把江陵收入囊中,不能讓劉備得了便宜壯大實力。
此時,關羽遵命率領一部分人馬先去江陵,劉備則帶著大批軍民像蝸牛一樣慢慢地行進……
如此,擁有多年戰爭經驗的曹操,又豈能放過如此良機?
于是,曹操決定采取突襲的策略,命令部隊放下糧草輜重,輕裝急行追趕劉備。但是,當曹軍趕到襄陽時,劉備已經走了。
對此,曹操十分憤怒,再也不能容忍劉備的戲耍與背叛了,于是命令曹軍精銳部隊一定要追趕上劉備。
這支負責追趕劉備的精銳部隊叫作“虎豹騎”。關于虎豹騎,史書記載說它是曹操戰斗力最強的騎兵部隊,相當于三國時期的“特種部隊”。
據《三國志》記載,曹操最為精銳的部隊虎豹騎,因作戰時像虎豹一樣勇猛而故有此稱?;⒈T的成員挑選是極其嚴格的,甚至可以說與現代的特種兵選拔有過之而無不及。據《魏書》記載:“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庇纱丝梢?,虎豹騎的成員是天下最為驍勇的將士,而曹軍中的百夫長(普通將領)被挑選到虎豹騎中只能做普通的士兵?;⒈T的挑選條件主要要求身體素質好、武藝高超、弓馬嫻熟、騎術非凡、出手果斷等,只有完全符合這些條件的人才可能成為其成員。換句話說,能被挑選進入虎豹騎中的人都是百里挑一的,他們都是經過層層嚴酷挑選出來的天下驍銳。例如,后來的曹魏名將曹真、曹休等,他們都曾是虎豹騎的成員。
虎豹騎的戰績是非常輝煌的。例如,南皮之戰,曹軍其他部隊久攻不下袁譚,曹操差點想放棄了,最后還是在曹純的堅持下率領虎豹騎攻下了南皮,并且由其成員成功將袁譚追殺。白狼山之戰,虎豹騎大破烏桓騎兵,單于蹋頓以及眾多烏桓將領都在此戰中被梟首。要知道,烏桓騎兵是非常強悍的,他們本來就是雇傭兵出身,整天過的都是刀口舔血的生活,戰斗力之強是毋庸置疑的,而虎豹騎能全殲烏桓騎兵自然是駭人聽聞的事情。由此可見,虎豹騎的攻堅能力和打硬仗的水平是超級強悍的,而且其成員人人都是狠人,說他們的戰斗力在當時“甲天下”并不為過。
據《后漢書》記載,曹操的軍政機構叫作“霸府”(后世稱呼),其中霸府的軍隊分為中央軍、地方軍以及屯田軍。顧名思義,地方軍是地方(州郡)的守軍,屯田軍是邊防的守軍。中央軍是曹操的直屬部隊,分內外兩軍,外軍駐守在外,負責各地的軍務;中軍稱武衛營,負責京城以及皇宮的安全(禁衛軍),但中軍最核心的精銳就是虎豹騎。
至于虎豹騎的人數,綜合其他各種資料分析,應該不會超過一萬人,也就是幾千人的樣子?;⒈T的各種配置都很好,所配戰馬是優中選優,武器裝備是全軍最優,機動性和戰斗力最強,代表當時的最高作戰水平。
虎豹騎是曹操的一支最為精銳的嫡系部隊,絕對可以算得上曹操的“王牌中的王牌”,也是一支讓人魂飛魄散的無敵之師!
當劉備聽說曹操派出虎豹騎追趕自己時,他知道生死攸關的時刻真正到來了!
長坂坡
曹操害怕劉備搶先占領江陵,派遣曹純率領五千名虎豹騎輕騎兵急襲江陵,晝夜不停地追趕劉備……
劉備知道曹操的虎豹騎很快就會追上來,便命令張飛率領二十名騎兵斷后,負責阻擋追兵,掩護自己和其他主要部將撤退。
二十名騎兵PK五千名虎豹騎,實際結果會如何呢?
曹純率領五千名虎豹騎輕騎兵追趕劉備,一晝夜就跑了三百余里的路程。當追到當陽時,曹軍就追上了劉備大軍,并輕松地將劉備大軍擊敗。劉備被曹軍擊敗后,再次丟下妻子孩子倉皇逃命。
此一戰,曹軍俘獲了徐庶的母親。徐庶只得離開劉備,說道:“我本來想憑這顆心與您一起創業,謀劃霸王之業?,F在我的老母親成了曹操的人質,我的心亂糟糟的,對您的大業沒有什么幫助了,所以請允許我離開。”事已至此,劉備知道自己無法挽留徐庶,只得讓他離開去曹操那里。但是,徐庶進了曹營后,就不再在軍事方面為曹操出謀劃策了,這就是所謂“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不過,曹軍追到長坂坡不只擊敗了劉備大軍,還看到了一幕讓他們無法忘記的畫面:
一個猛將騎著一匹駿馬屹立在長坂坡上,橫握一支長矛,怒目直視前方,威風凜凜,不可侵犯!——“誰敢橫矛立馬,唯我張大將軍!”
這個猛將就是張飛。
張飛看見曹軍追來,守住河岸,拆毀橋梁,怒目圓睜,手執長矛大聲叫道:“俺就是張飛,誰人敢前來與我決一死戰!”聲音大得如平地里響雷一般,讓人難以忍受!
憤怒的眼神,鋒利的長矛,無所畏懼的氣勢,這一切都在告訴曹純這是一個不好惹的角色,而張飛也確實是一個比虎豹騎更狠的人。
曹純看見張飛一副有恃無恐的樣子,懷疑有埋伏,也不敢貿然前進。因為,張飛后面是一片茂密的樹林,這是絕好的伏擊地點。
作為一個身經百戰的將領,曹純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知道貿然追擊掉進敵人的陷阱里是什么后果。當然,曹純也不敢拿虎豹騎去冒險。所以,曹純看見河橋已經被拆毀,又懷疑有詐而不敢近前搶修河橋追趕,便見好就收放棄繼續追擊劉備。
話說,長坂坡一吼,是張飛的成名之戰。張飛據水斷橋,為劉備贏得了寶貴的逃亡時間,而他用實際行動在氣勢上壓倒了對方。
這一戰,曹純雖然沒有追上劉備,但他不僅大勝而歸且收獲頗豐,不僅繳獲了劉備接近于全部的輜重物資,而且俘虜了劉備的兩個女兒。
孤膽英雄趙云
此時,劉備真的有點欲哭無淚的感覺,不知道多少次被敵人擊潰,不知道多少次連妻子孩子都弄丟了。為了逃命,劉備不得不拋妻棄子,忍受椎心之痛。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可見,做大事者,懂得權衡利弊,拿得起放得下,知道對自己來說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當年,漢高祖劉邦在彭城之戰潰敗逃命的過程中,被楚軍騎兵追殺情況危急時,曾多次把兒女踢下車,以減輕車子的負重方便更快逃命,幸得夏侯嬰的援救才使姐弟倆得以脫險。
對比彭城之戰劉邦多次踢兒女下車的行為,劉備在當陽長坂坡拋棄妻兒逃命就不算太過分了。劉備屢戰屢敗卻仍然堅持創業夢想,他用一生的經歷告訴有志者:既然確定了人生目標,選擇了人生的道路,就要風雨兼程堅持走下去。
當時,劉備雖然暫時逃離了虎口,但他并沒有絕對的安全。
就在劉備思考怎樣才能徹底擺脫曹軍追兵時,有人過來報告說:趙云往北面去投靠曹操了。
趙云,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他身高八尺(約1.84米),英俊瀟灑,一表人才。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趙云受本郡長官推舉,率領本郡義從吏兵投奔了白馬將軍公孫瓚。在此期間,趙云結識了同僚劉備,成了相見恨晚的朋友。不久之后,趙云因為兄長去世回家奔喪,離開了公孫瓚。
劉備知道趙云此去便會一去不復返,再次相見的機會渺茫,便緊握著趙云的雙手淚眼相送,依依惜別。
就這樣,趙云離開了公孫瓚大約七年后,在官渡之戰前夕,他與劉備在鄴城得以再次相見。據史料記載:“先主就袁紹,云見于鄴。先主與云同床眠臥?!边@里的“先主”指的是劉備,而“云”就是趙云。可見,趙云與劉備二人感情深厚,志同道合。
從此以后,趙云追隨劉備鞍前馬后,不辭勞苦,一生忠誠。趙云的一顆赤膽忠心,將在之后的三十年里綻放出令人驚嘆的光芒。
話說,劉備聽到部下說趙云去投降曹操了,對這個捕風捉影的謠言很憤怒,并一邊將手戟擲向對方,一邊怒斥道:“趙云的為人,我自然知道。他是不會離開我投靠曹操的!”
但是,趙云確實是單槍匹馬往北面方向去了。那么,趙云去干什么呢?
原來,趙云是去尋找在亂軍中走失的劉備妻子甘夫人和少主劉禪。當陽長坂坡之戰,劉備的大軍被虎豹騎擊潰,無奈之下只得丟下妻子孩子率領主要部將(如諸葛亮等)逃命,而他的家屬都在亂軍中走失了。
趙云作為劉備的守衛,逃亡路上負責保護劉備家屬,可是現在劉備的妻子孩子都不見了,自然無法空手回去向劉備交代。因此,趙云決定孤身去北面尋找,哪怕血灑沙場身死亂軍之中也在所不惜。
此時,劉備的大軍四處潰散,漫山遍野人頭攢動,想在人海中找人談何容易??!
但是,趙云作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大丈夫,有著毫不畏懼的氣魄,即使在明知不可為的情況下,也不會輕易放棄最后的一絲希望。
就這樣,趙云騎著駿馬,手持銀槍,開始在亂軍中尋找甘夫人和少主劉禪……
經過不懈的努力,趙云終于找到了甘夫人和少主劉禪,并且安全護送他們回到了劉備身邊??梢韵胍姡敃r十萬百姓猶如無頭蒼蠅一樣亂串逃命,成千上萬的虎豹騎縱橫長坂坡,其危險程度和尋人的困難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當然,也可以想見,這一對弱母幼子處在亂軍之中是多么的擔驚受怕,但就在他們最無助絕望之時趙云出現了。趙云就如一個孤膽英雄一樣,以一己之力解救了他們,并帶著弱母幼子殺出重圍且將他們帶到了安全的地方。
趙云雖然沒有七進七出長坂坡,沒有斬殺曹操五十多名武將,沒有奪過曹操的青劍,但他在長坂坡之戰中的敢作敢為和盡職盡責都淋漓盡致地閃現出了熠熠光輝。從此,趙云的勇敢和忠誠,名揚千古!
當張飛和趙云陸續從戰斗第一線回來向劉備報告了前線的情況后,劉備才吁了一口氣,懸著的一塊大石頭終于落地了。對于劉備來說,他靠張飛嚇退了曹軍得以逃脫,靠趙云救回甘夫人和少主劉禪而得以保存劉家血脈,這是不幸之中的萬幸了。
江陵已經被曹軍捷足先登,再去江陵就等于去送死,只得放棄。不過,幸虧關羽提前去聯合在江夏的劉琦,這才及時帶著水軍前來接應劉備。
劉備抄近路奔赴漢津,恰好與前來接應的關羽的船隊相逢。劉備望見關羽的船隊欣喜若狂,手舞足蹈,慶幸沒有被曹軍趕盡殺絕。
劉備一行人登上了關羽的戰船,懷著劫后重生的心情渡過沔水,向著夏口方向前進,并在半道又遇到劉琦率領一萬多水軍前來接應。劉備經過一番水路顛簸,終于安全抵達夏口,徹底擺脫了曹軍的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