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正是必須要去的,不管我和蘇蘭將來會怎么樣,蘇蘭失蹤的事我不能不管,既然需要去,那就想辦法從109局這邊討點好處。
但是老狐貍卻早就看穿了我的套路。
“我們109局家底子薄,無財無勢的,和八大家族、逍遙樓等都比不了,可用不起高大少。”
“我們只想請高大少看在同是神州一脈的份上,看在這普天之下老百姓的份上,替我們109局做一件舉手之勞的小事。”
我冷冷的看著老狐貍,這個老陰逼,不知道又挖了多大坑在等著我呢!
“別扯了,不說我走了!”
“說說,肯定說,說之前,我想先請教高大少一個問題。”
“什么問題?”
“你知道我們109局的前身嗎?”
我頓時一愣,直接搖頭。
老狐貍接下來的一番話,讓我目瞪口呆。
在歷史上,每一個朝代,都會有一支特殊的隊伍,這支隊伍不屬于軍方,也不屬于政界,卻超然在軍方和政界之上,直接向政權最高領導階層負責。
這支隊伍,民間幾乎沒有什么相關資料,對外宣稱,只是觀察天象、編制節氣、推算歷法等,差不多就是現在天文臺和氣象局,但實際上的功用,比這可大的多得多。
這支隊伍,真正的作用,就是掩藏民間所有的奇異事件,以及消除一切對人間有威脅的的異常現象。
在每一個朝代,這支隊伍都存在,只是名稱都不一樣。
從夏商到西周再到春秋戰國,這個部門稱為太史,其中周朝的太史同時還承擔史官、秘書和掌管典籍的職責,屬于實權官職。
到了秦漢,改名太史令,魏晉依舊使用太史令這個稱呼,只是剝離了史官職責,只掌管天文歷法。
隋代改稱太史監。
唐代則多次改名,用過太史局、渾天監、司天臺等等,唐后五代十國都沿用司天臺為名稱。
宋代命名為司天監。
元代改稱為太史院。
一直到了明清兩朝,終于有了定論,統稱欽天監!
這個部門一開始,可并不隱秘,不但不隱秘,而且職權大的驚人。
一是掌管國家文書的起草,還能決策和任命諸侯、卿大夫,說白了就是皇帝的秘書。
二是記載歷史,編寫史書,也就是史官。
三是管理國家所有重要典籍,這可不是小事,而是知識的壟斷,用現在話來解釋,就是管理著國家圖書館。
四是觀察天象、推算歷法、掌管皇帝祭祀等。
最后一個職權,就是消除人間一切潛在的、威脅到人類存亡的危險!
縱觀歷史,只有民國沒有這個部門,為什么呢?
多方面原因,一是當時的社會大背景,正是崇尚科學,掃除封建迷信的開始,許許多多海外留學歸來的社會中堅力量,根本不認可這個部門,反倒是其中的天文氣象備受推崇。
二是當時時局動蕩,各方軍閥頻繁崛起,沒混明白呢又死了,政權得不到長期有效的維持,政權都沒了,這個部門當然也就沒了。
最后神州政權確立,這個部門再一次被提上了議程,很快就成立了起來,也就是現在的109局。
聽到這里,我頓時嚇了一跳,別人不知道這個部門,但我是知道的,我更清楚這個部門有多大的職權。
原因很簡單,這個部門出過的大佬,那可都是歷史上牛逼轟天的角色。
比如秦時的樗里子,晉代的郭璞,西漢的司馬遷,東漢的張衡,唐朝的李淳風、袁天罡,北宋的沈括、謝和卿,元朝的郭守敬、朱震亨,明朝的劉伯溫、汪藏海,清朝的胡國楨、邵嗣宗等等等等!
這些家伙幾乎囊括了歷史上五分之四的風水學術著作。
這是什么概念?
而且我也明白了老狐貍是什么意思。
三大秘境的事,109局肯定不能坐視不理,之前我向老狐貍匯報過三大秘境的事,搞不好他們已經派人去探查過了,肯定沒成功,如果成功了,這些老狐貍也就不會再找到我了。
“說吧!我能做什么!”
老狐貍都將109局的歷史搬出來壓我了,我要再不識相,只怕沒什么好果子吃了,他們這種部門,雖然管不了我,但如果真算計我,那可是相當棘手的一個存在,在可控范圍內,還是與其交好的好。
“呦呦呦!高大少什么時候這么謙虛了?什么叫你能做什么,還有什么事是你高大少辦不到的?至于我們的事,只是需要你高大少幫個小忙,舉手之勞而已,真的!”
我惡狠狠的看著老狐貍,差點破口大罵,每次遇上這個老狐貍,我都沒轍,這老陰逼滑如泥鰍,賊不要臉,什么陰招爛招都使,還滿口的冠冕堂皇。
偏偏他的出發點,還確實是為了老百姓,是一心為公,我在他面前,愣是有力無處使,有火沒法發。
見我不說話了,徹底啞火了,老狐貍這才笑瞇瞇的開了口。
“我們109局呢,想法很簡單,凡是對我們這個世界有可能產生威脅的,都一定要有所了解,甚至有所防備。”
“我們國家的一貫方針你也是知道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那就是弄!”
“但是要弄就得知道和誰對著干,對方有什么實力,對不對?說白了,就是情報。”
“當然,以你高大少的身份,替我們收集情報這種瑣碎活,肯定不能讓你去干,你也跌不起這個份對不對?”
“所以,我們想讓高大少去這三大秘境的時候,替我們帶點人手進去,我們自己會去收集情報,這點小事,對于高大少來說,應該不是什么大問題吧?”
我瞟了一眼老狐貍,一臉的不相信。
“就帶點人進去?”
“是的!就帶點人進去就行,以后的事,我們109局自己會處理,絕對不敢再麻煩高大少。”
我一見老狐貍一臉的陰笑,頓時起了疑心,我才不信老狐貍找我來就為了這點事。
“你說清楚了,帶多少進去?”
“三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