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娘子(全集) !
“噢。”我想象不出那石崇所謂的滔天財勢究竟是何風光,但那孔先生,是個私塾里的教書先生,他也妄想要石崇那樣的富貴?我忽然想起什么:“三娘,那天晚上孔先生吃完飯回去以后,不是說叫人來送飯錢么?怎么一直沒來?”
桃三娘拉著我進屋:“隨他愿意,這沒什么。”
這一天,柳青街籠罩在蒙蒙的毛雨里,那些柳枝上已經沁出了微微的細芽,這時遠遠望去就像一層嫩黃帶青的煙。下午的時光,店里沒客人,我把雙手放到炭爐邊暖著,桃三娘在柜臺里打著算盤珠算賬,忽然聽見外面“噔噔噔”一陣奔跑的腳步聲——
我伸出頭去張望,原來是吳梆梆正從遠處跑過來。
他是個生得矮而壯實的男孩,頭頂的發剃掉,露出烏青的一片,只在腦后翹起一根紅繩綁的小辮子,一雙大眼睛總是爍爍的很有精神。可他這會子一個人很急匆匆的樣子,這個時間應該也下學了,他是急著去哪兒玩?我看他徑直跑過歡香館門口,是往菜市的方向去的。起初我也沒在意,但過了一會兒,又有幾個男孩子跑過去,我認得他們都是吳梆梆平時最要好的幾個人,也是一起上學的,莫不是鬧別扭了?這些男孩子總是吵吵鬧鬧的,所以我從來不愛和他們玩。
晚上吃飯的時候,孔先生又來了。
要了五香腌菜炒肉和米飯,隨便吃著,又叫桃三娘趕著做幾個豆沙包子和菜肉包子,他要包好拿走的,桃三娘也沒多問,就照著他的話做好了。他隨手扔下一小塊碎銀,很大度地說不需要找贖,就連忙走了。但桃三娘拿起那塊銀子在手上,面色卻若有所思,我過去幫她收盤子和碗筷,覺得她臉色不對:“三娘,怎么了?”
桃三娘把手里的銀子在我眼前晃晃:“你看這是什么?”
我不解道:“銀子啊。”
桃三娘笑笑,手晃了晃:“你看清楚。”
我定睛再一看:“呀!”差點沒大聲說出來。桃三娘把手指放到唇邊示意我不要聲張,讓周圍人聽見,但我還是嚇得瞪圓了眼睛,從她手里拿過來仔細看看,低聲問:“瓦片?”
桃三娘微微笑著點頭,不說什么收拾東西進去了。
我預感到什么不對,跟著她后面進去追著問:“三娘,怎會這樣?”
桃三娘悄聲告訴我:“那孔先生要倒霉了。”
隨著寒春陰雨漸退,陽光也漸漸照得明媚起來,江都城里的陽春三月間,萬物生發,小秦淮畔的桃李也萌出花骨朵來,連河水流出的聲音都悅耳響亮了。
我每次到菜市都能經過孔先生講課的學堂外面,都能聽見里面傳出朗朗的讀書聲,都是一些聽不懂的之乎者也。那吳梆梆近來也似乎老實很多,再沒有聽聞他被老師打手心,而且據說孔先生對他特別照顧,因為吳梆梆背書總是記不牢,吳梆梆的爹娘又大字不識,于是先生就對他爹娘說,晚上讓他住在學堂里,與先生做伴,由先生每天親自督促他背書寫字,反正他家離學堂也很近,他們隨時可以來看顧,因此吳梆梆的爹娘便高高興興答應了。
不知道吳梆梆這一個多月來是不是進步很多?我有時候在路上碰見他,他都是耷拉著腦袋沒什么精神,人也瘦了一圈。我覺得奇怪,這才短短時間,他怎么卻像變了個人?莫不是讀書太辛苦了?人人都說讀書人讀書是十年寒窗苦讀,雞叫就起床,夜深了才能睡覺,看來真是所言不虛的。而且吳梆梆也不大跟其他男孩子玩了,其他人不上學的時間里,不是上樹掏鳥蛋就是捉蟲子、玩水,他卻都一個人躲在學堂或者屋子里不出來。
今天我又去菜市買黃豆,桃三娘教我用茴香大料加鹽水煮黃豆給我娘吃,我娘的肚子已經挺出來老大,約莫還有一個月便要臨盆,桃三娘說吃豆子好,如果黃豆吃膩了,就拿紅豆混白米煮水飯也很好吃,若有大棗的話,還可以放幾個到飯里,但不要吃綠豆,還有讓娘多吃也多走動,晚上不要出門,到時辰了就早點上床休息,我都一一記住了。
我提著一升黃豆往回走,經過學堂,習慣性地朝里面張望了一眼,只見孔先生讓一個學生站著背書,那學生背得斷斷續續的,孔先生便指著他鼻子訓斥,我看那學生被罵得慘兮兮的樣子,正覺得好笑,但那孔先生卻是越罵越起勁,鬢角的青筋都凸出來了,他一手攥著拳頭揮舞著臂,我幾次以為他就要掄在那學生身上了,只聽他反復說得最多的就是:“你這樣許是做著夢吧?子曰的話,你曉得個半分不?你這腸子肝花里除了稀屎還有甚?秦漢的《左》、《史》你知道是甚?打量你這輩子也就是泥地里拱的貨!你背書背個驢唇?對得上馬嘴不……”
我看他罵得滿嘴唾沫星子都濺到那學生臉上,那學生只能眨巴幾下眼,又不敢回避。我再看其他人,也都個個噤若寒蟬似的,包括那個吳梆梆。不知怎么的,我覺得吳梆梆看起來有點不對,他的臉色很差,眼眶下面都是烏青的,眼睛里也沒神,很困倦的神態,好像隨時一歪就能睡過去。我想起之前那孔先生來歡香館吃飯留下假銀子的事,桃三娘說他要倒霉了,但是現在看起來,他倒暫且沒什么特別不同之處。
我回到家放下豆子,看天時還早,陪娘說了一會兒話,又到我家水缸后面找我養的那只烏龜,發現它似乎剛睡醒的樣子,看見我還是懶洋洋慢吞吞的,只是把頭從殼里伸出來一些,抬眼望了望我,我便去拿小碗裝水給它喝,還有早上我們吃剩的米粥,也給它盛來一點,反正它向來不挑食,吃米粥或者院子里的草葉、菜梗、小蟲子或蝸牛等等都可以。喂完了它,我才抓著它到家對面的歡香館去,桃三娘正在后院剁薺菜餡做包子,我跟她講起方才我在學堂看見孔先生罵學生的情景,她笑道:“可他自己就算真看過子曰的什么話,知道《左》、《史》都是什么,但仍舊滿肚子除了酸水還是酸水罷了,他又有別的什么貨?”
我并不懂《左》和《史》里都是什么,不過大人早就說過,女孩子不需要懂這些,讀書都是男子們出仕途當官用的,女子若能略識幾個字也就得了。我把烏龜放在磨石上,然后去洗凈手幫桃三娘包包子,春三月間到處都野生了許多薺菜,用來做包子、餛飩都頂好吃的。桃三娘又想起什么:“今早我去采薺菜的時候,順便采了松花,放進酒缸里三天就得,到時候給你爹你娘拿一點嘗嘗,用松花釀的酒可是很益人的。”
我對桃三娘道了謝,幫她包好一籠屜包子,這時天又開始陰沉下來,我們趕緊把活計都搬進廚房里去,午間果真下起“淅淅瀝瀝”的小雨。這一日客人不多,晚間孔先生來店里吃了飯,桃三娘和他說那金谷酒快要做得,他謝過,臨走時照例又叫桃三娘幫他蒸了些菜肉包和豆包帶走,只是他交下的碎銀在他走后仍變做石子兒,桃三娘扔到一邊,同樣沒動聲色。
大雨之中一個矮個兒的人撐著傘走進店里,我轉頭一看竟是吳梆梆,他依然面色烏青,手里拿著一些錢遞給桃三娘說:“孔先生算好日子,今天他訂的金谷酒該做出來了,他請老板娘另外再幫他做一籠豆包、一籠肉包,還要一壺酒和兩碗水飯、幾樣下飯菜,做好了晚飯時請伙計送去。”
桃三娘笑著接過錢數也沒數就答應了,并有意無意地問道:“你們先生真好,留你們這些學生夜讀,還請你們吃包子。”
吳梆梆面無表情地點頭道:“是,先生對我們很好。”
說罷,他就走了。
這才是未時過不了二刻鐘,我看著吳梆梆打傘在雨中柳青街走去的背影,卻顯得那么灰暗帶點模糊。
金谷酒做出來了,因是新酒,所以甫一開缸之際不免聞著有些米腥和酒氣的刺烈,但略散散風,那酒中襯入松花的氣息就能感觸出來了,倒又獨有一些別樣的清冽。
桃三娘灌了一瓷瓶讓我帶回家給爹娘,又打了一壺放到炭爐邊溫著,再自去做出綠豆水飯和豆豉肉醬燒的茄子干、一碗臘肉,何二和面蒸下包子,等做好這些并分裝好食盒,看看天便已經是日暮西沉了。
傍晚時分,江都罩在一片寒雨里,遠遠看那小秦淮上的石橋,竟仿佛像只昏郁里弓背伏地的深黑怪物。桃三娘吩咐幾句店里的事讓何大他們好生看顧,就打起傘帶著我出門了,我一行走一行提著食盒,緊挨她身邊,但手還是被凍得發木。
過了石橋,按著這條路筆直走,很快就到學堂了,那紙窗正透出燈光。我心里有點害怕,那孔先生不知是著了什么魔障還是鬼魘,吳梆梆也被他弄成那副模樣,我不禁抬頭看桃三娘,她示意我不要做聲,先走到窗戶前,就讓我趴在縫隙往里瞧瞧。我起初不知道她的用意,里面不過就是包括吳梆梆在內的三四個男孩子,全都一動不動坐著聽孔先生講書,孔先生來來去去車轱轆似的念著幾句子曰,我正想說沒什么好看的啊,卻突然發現那孔先生身后暗影處的房門似乎有什么不對,再仔細看去,暗影的門內伸出了半張披發的臉,看不清五官,只有一雙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著屋內的幾個學生——
我差點叫出聲來,幸好桃三娘一手捂住了我的嘴巴,我驚恐地看著她,她仍做了個噤聲的手勢,讓我繼續看,我只好點點頭,重新伏在窗戶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