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br> 一行二三十人的商隊正在趕路。</br> “管事,我們到了。”</br> 一名商隊人員對一中年人說道。</br> 管事點頭,隨即便去向商隊領頭的人去匯報,隨后又到最后一輛馬車前站定,開口道。</br> “江公子,到地了。”</br> 待管事話音一落,馬車前簾從里面被掀開,一名年輕人從馬車里下來。</br> “這一路上多謝。”</br> 江寧笑著感謝道。</br> 管事呵呵笑了起來。</br> “相逢即是緣嘛,大家天南海北有緣能聚一起,自然是能幫多幫。”</br> 說完,管事便指了一個方向。</br> “江公子,你從這里直走,沒多遠就是官道了,你順著官道一直走,最多也就幾十里地就到京城了,我們要在這附近的鎮子出售物品,順便休整一下,就不和公子同路了。”</br> 江寧拱手道:“多謝。”</br> 管事同樣還禮笑道:“有緣再見。”</br> 和這名管事告別后江寧轉身離開,他在和這商隊搭路同行的時候沒有見到領頭的,就是這管事和他交涉,離開時也只是和管事說一聲就行了。</br> 看著江寧離去的背影,一名商隊人員不禁好奇道。</br> “看這人這么年輕,一個人就敢出來闖蕩,不怕遇著什么土匪山賊嗎?”</br> 另一商隊成員道:“你沒看他腰間掛的那柄劍啊?人家是武林中人,說不定別人武功高強,不怕強盜土匪。”</br> 先前說話那人不禁撇了撇嘴。</br> “看他這年紀,跟我兒子差不多大,能有什么武功?我猜也就一點三腳貓功夫罷了,看他穿著不是尋常人家,估計是哪個家族的少爺出來體驗生活了。”</br> 那名商隊成員搖了搖頭道。</br> 管事回頭呵斥兩人。</br> “你們在議論些什么?趕緊出發,把這些貨賣出去,你們也能早點領了錢回家陪老婆孩子,這不比你們議論別人更重要?”</br> “是,是。”</br> 那兩人連忙陪笑,不再討論江寧的問題。</br> ……</br> 離開商隊后江寧順著那名管事所指的方向前進,沒多久果然到了看到了官道。</br> 官道十分寬闊,但整條官道上只看到廖廖幾名百姓在趕路。</br> 不過這幾名百姓沒有走在官道中央,而是在官道邊緣走著。</br> 古時官道不止朝廷人員能走,平民百姓也可以走官道,只不過百姓在走官道的時候需要注意一下,遇到了官府人員趕路時需要及時避讓。</br> 若是遇到了八百里加急的,要是在路上避不過被撞到的話,后果被撞死都是輕的,嚴重的話還會追究你貽誤朝廷要事的責任。</br> 江寧也沒有走在官道中央,而是和這些百姓走在官道邊緣。</br> 正在趕路的這幾名百姓也發現了江寧,眼中露出好奇之色。</br> 按他們看江寧的穿著不是普通人,怎么和他們一樣走路,也不找個坐騎什么的。</br> 不過好奇歸好奇,他們并沒有攀談的想法,只是沉默的官道上走著。</br> 江寧看了看這幾名百姓,從他們的穿著和東西來看都是從事不同職業的。</br> 江寧也只是觀察了一下,沒有和這幾名百姓交談,他們只是順路的同路人罷了。</br> 順著官道走了幾里路,一路上平安無事,也沒有遇到強盜劫道之類的意外事件發生。</br> 現在的朝廷雖然衰弱到了一些地區都掌控不了,但終究是一個大一統王朝,沒有哪個吃了熊心豹子膽的敢劫官道。</br> 在又走了一段距離后江寧的身后方忽然傳來馬蹄聲,聲音越來越近,江寧不禁回頭看了看,一名官府打扮的人正騎著馬在官道上狂奔。</br> “八百里加急,讓開。”</br> 這名驛卒一邊騎馬疾馳,一邊大喊道。</br> 官道上的其他百姓聞言紛紛驚慌躲避,直接躲到官道外,江寧倒是沒那么夸張,他也是貼著官道邊上走著,沒有擋路。</br> 咻!</br> 驛卒從江寧旁邊疾馳而過,掀起一陣風將江寧的發絲衣袍吹起。</br> 官道地面上的灰塵飄散在空中,江寧捂著鼻子用手揮了揮,看著前方已經消失的驛卒,心中不禁思考起來。</br> 八百里加急?</br> 通常這種情況下一般都代表著國家大事,需要緊急通知朝廷。</br> 難道是發生什么大事了?</br> 江寧心中想著。</br> 他是江湖人,對朝廷的事不是很清楚,除非剛才他就把八百里加急的那名驛卒攔下來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br> 不過這種跟找死沒什么區別。</br> 有一個笑話叫做古時有一孤兒落草為寇,有一次劫道時搶了八百里加急的驛卒,最后朝廷將他誅了九族,由于他是孤兒,朝廷把他的親生父母連那人小時候養的一條狗都找到了誅了九族。</br> 這就是八百里加急的重要性。</br> 江寧現在武功雖高,但他也不會無聊到去做這種事。</br> 沒有再去想那八百里加急的事情,江寧繼續趕路。</br> 從登封和岳不群辭別后他便一路向北而行,追查那一晚上從嵩山逃下來的那些左道人士。</br> 一路上的確抓到了不少邪魔歪道,以及一些罪惡滔天的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