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又一秋。</br> 已經過完冬季的華山不再是白雪皚皚的一片,整個華山一片翠綠。</br> 華山的半山腰處。</br> 一名少年在崎嶇的山路中走著,身著青色衣袍,腰間斜挎著一柄長劍,正朝著山上走去,他的身后跟著一頭毛驢。</br> 少年模樣清冷,不算出眾,唯獨那雙眼睛如同黑曜石,熠熠生輝,讓人一眼難忘。</br> 他身后的毛驢異常高大,比尋常馬匹都要高出不少,壯的不像話。</br> 毛驢的脖子處系著一個鈴鐺,隨著毛驢的晃動不斷發出清脆的響聲。</br> 從去年五月開始下山,到今年四月,已經快整整一年了。</br> 時隔近一年重回華山,眼中的風景一如腦海里的模樣,江寧的眼中也露出一絲感慨。</br> 一路向著上方前行,直到快行進山頂,一座座房屋才映入眼簾。</br> 首先入眼的就是華山派的練武場,此時寬闊的練武場只有寥寥幾名華山弟子在練劍。</br> “喝!”</br> “哈!”</br> 一名華山弟子抬劍一擋,打掉對面刺過來的劍,手腕一轉,當即就要反擊,但余光不注意間看到山下正有一人正在往山上走,這一發現讓他停下手中的動作。</br> “怎么了?”</br> 對面的華山弟子疑惑的問道。</br> “有人上山了。”</br> 這名弟子手一指山下,其他正在練劍的華山弟子在聽到他的話后紛紛停止練劍,紛紛朝山下看去。</br> 距離離他們有點遠,看的不是很清楚,但當那人走得近了,他們一下就認了出來。</br> “小師弟!”</br> 其中一名視力不錯的弟子驚喜的喊出聲。</br> “什么?是小師弟嗎?”</br> 其余弟子也都激動了,仔細一看,果然真是江寧,都紛紛的喊出聲。</br> “真是小師弟!”</br> 聽到上方的喊聲,江寧臉上掛著笑容,腳下動作加快了幾分。</br> “你終于回來了!”</br> “小師弟,你這一年去哪了啊,怎么這么久啊?”</br> “你能平安無事回來太好了。”</br> “我們都怕你在外面出事呢。”</br> 剛一上來,這幾名弟子就圍了上來對著江寧說個不停。</br> 江寧笑著對他們道:“多謝各位師兄關心。”</br> “師父師娘可想你了。”</br> 其中一名弟子說道。</br> 聽到他們提起了岳不群和寧中則,江寧問道:“師父和師娘他們現在在山上嗎?”</br> “在。”</br> 一名弟子答道:“上次從襄陽回來后師父就很少下山了,基本都在華山。”</br> 江寧看了看,發現偌大的練武場只有他們幾人,不由好奇的問道:“其他師兄師姐呢?怎么沒見到他們?”</br> “大師兄又被師父罰在思過崖面壁,現在還沒到時間呢,二師兄不知道下山去哪了,其他師兄師姐們下山幫忙了。”</br> 江寧詫異道:“幫忙?”</br> 一名弟子回道:“我們從襄陽回來后那些女子和一些襄陽百姓也跟著我們回陜西了,她們在山腳下不遠處建了個村子,這段時間以來師父讓我們下山去幫她們開墾荒地,建造房屋呢。”</br> 江寧點了點頭,又問道:“師父他現在在哪呢?”</br> “在有所不為軒。”</br> 得到回答后江寧告別這幾名華山弟子,直接去岳不群的住所。</br> 待來到有所不為軒后江寧發現岳不群正在有所不為軒面前的空地教一群手持木劍的孩童練劍。</br> “發力要穩,動作要快,我華山派劍法以奇、險為特點,注重的是出其不意,所以動作一定要迅速,否則招式出的慢就被別人看穿了,容易被人反制。”</br> 岳不群看著這群孩童講解道。</br> 此時這些孩童稚嫩的臉孔非常認真,按照岳不群所教的方法努力練劍。</br> “師父。”</br> 正想繼續指導這群孩童的岳不群忽然聽到身后傳來一道熟悉的聲音,回頭望去,那道許久未見的身影就在不遠處,臉上帶著笑容的看著他。</br> “寧兒?”</br> 岳不群先是面露詫異的喊了一聲,確定來人身份后那張嚴肅的面孔露出了驚喜的笑容。</br> “你終于回來了。”</br> 岳不群看向了這群練劍的孩童,道:“今日練劍到此結束,你們去休息吧。”</br> “是,師父。”</br> 孩童們聽到岳不群這么說,也都紛紛收起手上的動作,對岳不群行了個禮就離開了,在路過江寧身邊時也向他行了禮。</br> 待到他們離開后岳不群這才仔細的看著江寧。</br> 模樣和去年沒有什么變化,但臉廓卻多了一絲冷硬,讓江寧的氣質變得更加清冷。</br> 但唯獨那雙眼睛如同天上的星辰,越加明亮。</br> 岳不群這才道:“你這一去就是一年,了無音訊,連封信也沒捎回來,你師娘很擔心你。”</br> 江寧面有慚愧的說道:“弟子不孝,勞煩師娘擔心了。”</br> 岳不群搖搖頭,笑道:“不說這些了,能安全回來就好,你這一次下山歷練,功夫可有懈怠?”</br> 江寧笑道:“一日不敢懈怠。”</br> 岳不群聞言伸出手抓著江寧的手腕,開始探知江寧的情況。</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