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半次郎見黑衣箭隊陷入圍殺,心神鎮(zhèn)定,叮囑三人穩(wěn)住陣腳,不可冒進(jìn),又用言語挑釁虛心,擾其心智。
虛心的確心急如焚,慈不掌兵說得容易,但感覺到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因為自己埋葬于此,怎能無動于衷。出戰(zhàn)倭寇,開始也是憑借自身的一腔熱血和自身的修為,三戰(zhàn)三捷,傷亡甚小,他還能承受,此刻數(shù)百騎被圍,他的心還是動搖了。
中村半次郎見狀,知道虛心出了問題,為瓦解其斗志,又開始溫言勸解:“大師佛門中人,何必管世俗之事,如若退去,我等放你離開。”
虛心果然氣勢大減,四人也放緩進(jìn)攻,只是依然保持著圍殺的架勢,氣機牢牢鎖定,并不放松。
虛心心中暗道這些人不愧是敢侵略大明王朝的狠角色,心性堅毅,靈機巧變,當(dāng)真不可小覷。
打開系統(tǒng),花了十萬香火錢,購買一張武技圓滿卡片,毫不猶豫的用到大金剛掌上面,這門絕頂劈空掌,威力最大,也是與他一身佛門內(nèi)功最為匹配,用來破陣,最好不過。
虛心雙掌合十,血紅色僧衣自然垂落,渾身不露半分氣勢,但四位劍客,均面如土色,瞠目而視。
虛心沒有耐心去體驗這種臨陣突破的快感,圓滿級別的大金剛掌使出,中村半次郎便覺得胸口壓上了一顆千斤巨石,北條三郎與岡田以藏暗道不好,瞬間出現(xiàn)在他左右,三人全力一刀,三道刀氣與金剛掌印猛烈碰撞,巨大的波動,將周圍數(shù)十米土地直接掀翻。
宮本見二趁著煙塵遮眼,飛天御劍流使出,眨眼間便到了虛心正上方。
虛心壓根不用回力,凌空一掌,震破他劍氣的同時,也將他打成重傷。
不等其他三人反應(yīng),虛心朝著掉下來的宮本見二,又連出三掌,將他骨頭震成粉碎,等他掉在地上時,已經(jīng)成了一副不只是何物的畫。
塵埃散盡,三人看到這一幕,均升起兔死狐悲之感,更對接下來的命運,極為擔(dān)憂。
不遠(yuǎn)處,一顆信號彈沖天而起,兩個黑點,極速像營寨靠近。
“嗯?”虛心轉(zhuǎn)眼眺望,見倭寇來了援手,知道今天事不可為,趁著三位劍客還未反應(yīng),從營寨飛身而退,朝著倭寇人群中,猛揮三掌,剎那間清理出三片空地。
身形閃動,無相劫指點出,直接擊殺了纏住皮嘯天的幾位倭寇。
倭寇見來人兇猛,看模樣又像傳言中的血影如來,手中長刀一頓,均慢了半拍。
黑衣箭隊抓住機會,在虛心與皮嘯天的帶領(lǐng)下,沖出了包圍圈,虛心回頭看向倭寇,竟然沒有一人敢追。
縱馬疾馳,虛心雖然沒有清點人數(shù),略微估量,黑衣箭隊至少損失百余騎,還有許多帶傷的,也不知能不能挺過去。
一柱香的時間,眾人便飛奔了數(shù)里,在一處易守難攻的地方,便碰到守候在此地的俞大猷。
已經(jīng)力竭的黑衣箭隊立馬松了一口氣,有些騎士,更是直接掉落下馬,俞大猷立馬安排人手接應(yīng)回城救治。
虛心矗立在前,與一眾士兵斷后,見無人追擊,才帶著人馬回城。
夜晚,黑衣箭隊這群殺人機器比虛心想象中更加硬朗,無一人嚎叫,對同伴冷漠,對自己也是如此。
俞大猷帶來的精銳,看到如此場景,也極為傾佩。
虛心原身粗通醫(yī)理,也幫助軍醫(yī)救治,熱酒消毒,又仗著深厚的九陽神功,挽回了不少人的性命。
這群冷漠的黑衣箭隊,均眼中含著感激,看著虛心救治同伴。
從他們進(jìn)去東廠開始,訓(xùn)練,殺人,任務(wù),獎勵或者懲罰,充斥著整個人生,直到死亡。
虛心的一番動作,讓他們感覺到還是有人將他們當(dāng)成人,一個活生生的人。
修整了數(shù)日子探子來報,四個倭寇據(jù)點匯聚成兩個。
虛心這一群人,已經(jīng)失去了突然襲擊的任何可能。趁著夜色,虛心也闖過兩次,但在眾多高手的圍攻下,收效甚微,只能先行撤退。
又過了五日,剿寇大軍才姍姍來遲,主將立招俞大猷帳內(nèi)議事,等俞大猷回來時,已經(jīng)面色鐵青。
主將竟然還要再等,等倭寇匯聚一處,再一網(wǎng)打盡。俞大猷以速戰(zhàn)速決相勸,卻被嘲諷不懂大局,以倭寇四散不易剿滅為由,駁回了俞大猷的建議。
主將沒有等來倭寇合二為一的消息,反而是另一只偏師剿寇失利,已經(jīng)退回修整。
主將知道再不行動立些功勞,怕是難以堵住朝廷諸公的口誅筆伐,當(dāng)即選定良辰吉日,犒賞士卒,強攻倭寇據(jù)點。
雄渾的鼓聲四起,主將端坐于高頭大馬上,意氣風(fēng)發(fā),指揮著千軍萬馬,徐徐前進(jìn)。
箭如雨下,營寨中哀聲四起,即便是大明士兵兵臨城下,也沒見倭寇組織有力的反擊。
俞大猷眉頭緊皺,暗道奇怪,只是此地一馬平川,也不怕埋伏,就沒說什么。
主將見倭寇不堪一擊,志得意滿,長劍一揮,大軍全部壓上,一柱香的時間,便攻破了營寨大門。
主將哈哈大笑,俞大猷三戰(zhàn)三捷震驚朝堂,沒想到,結(jié)果卻是成全了他的潑天大功。
大明士兵剛沖入營寨,便有幾道凌厲的劍氣縱橫,砍瓜切菜般屠戮士兵,甚至先鋒將領(lǐng),也是一個照面便被殺了。
主將見狀,勃然大怒,環(huán)顧其他將領(lǐng),均是低頭沉思。無人可用的他,不得不啟用一心壓制的俞大猷。
俞大猷領(lǐng)命而去,帶著本部兵馬,沖入營寨,虛心也帶著黑衣箭隊沖了進(jìn)入。
倭寇見到紅色僧侶的身影,紛紛大呼小叫,幾位高手也立馬偃旗息鼓,隱藏身形,消失在人群中。
等虛心趕到之時,只留下一群蝦兵蟹將,被黑衣箭隊片刻間屠戮大半。
虛心與俞大猷沖破營寨,只見海面上,數(shù)十艘大艦,越行越遠(yuǎn),船上的倭寇跳著舞,叫著歡,甚至有一些極端地,抓來中原人,砍下頭顱,將鮮血灑入海洋。
虛心鐵青著臉問道:“咱們的船呢?”
俞大猷支支吾吾地說道:“沒有!”
虛心望著囂張遠(yuǎn)去的倭寇,心里只有一個想法,搞錢,搞權(quán)。
不多時,主將騎著馬慢悠悠的到來,見收獲甚微,眉頭一緊,顯然不悅。
旁邊的副將見此,大聲喝道:“恭喜將軍,大破倭寇,驅(qū)其逃亡,此戰(zhàn)殺敵無數(shù),可謂是一戰(zhàn)功成。”
主將哈哈大笑,說道:“這都是大家的功勞,待本將回京,為兄弟們請賞!”
諸多兵將紛紛附和:“將軍英明!”
主將又想到俞大猷能立下功勞,絕對是那位血影如來傾力相助,當(dāng)即尋找,只是虛心早已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