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漫漫帝王路濃濃美人情 !
第十三章臣服
秦思遠道:“此次西征的事情就這樣定下來,至于軍政機構遷移的事,軍務司要全部移到錦城,但唐鳴要暫時留下來,將材料工場和武器工場建起來后再去錦城,期間云將軍要令巴中政務司密切配合。“
云破天道:“大人放心,我們會盡力配合他,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兩個工場建設起來。”
秦思遠道:“好,那就這樣,如果大家沒有異議,就下去準備吧。”
眾人紛紛應是,起身告辭。
—————————————————————————————————————
孫宣緊盯著眼前被繩索捆得像粽子一樣,卻仍昂然挺立的申公烈,臉上露出既愛且恨的神情。此次自己動用十萬精兵進攻只有三萬兵力防守的潯陽,原本預計三五天就可以拿下,不曾想卻攻了十天之久才攻克,自己損失兵力近四萬,其中陸軍三萬多,水軍三千。指揮三萬兵力防守潯陽的就是眼前這個申公& {}烈,直到他的三萬人馬打得剩下不足五千之數,實在無法堅守,他才下令士兵放下武器。而他自己,雖然被擒,卻仍沒有一點服輸的意思。孫宣本想將他一刀斬了,但想到這樣一員虎將,就此殺了實在可惜,便有些猶豫不決。他一邊盯著申公烈,一邊做著激烈的思想斗爭。
孫宣手下的第一師團師團長看見申公烈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氣不打一處來,怒道:“申公烈,你***好大膽子,見了我家總督,還不跪下,你當我們真的不能殺你?”
他的第一師團是這次進攻潯陽城的主力,損失也最為慘重,整個師團三萬將士,傷亡近兩萬人,可以說師團已基本上喪失了戰斗力,要想恢復恐怕不是一兩天的事。因此他恨不能立即將申公烈殺了。可他知道總督大人一向愛才,頗有收服申公烈的意思,在大人沒有明確的態度之前,他也不敢貿然行事,只有罵他一兩句解解氣。
申公烈哈哈笑道:“潯陽既破,本人已將生死置之度外,要剁要剮,悉聽尊便,可要我想你等下跪,卻是千難萬難!”
站在第一師團長旁邊的第三師團長破口大罵道:“**你姥姥,老子現在就做了你。”說完便欲上前動手。他的第三師團雖然不是攻城主力,卻也損失了五千兵力,他一向愛兵如子,自是心痛非常。
孫宣擺了擺手,制止住第三師團長的躁動,命令道:“來人,給申將軍松綁,看座。”
當下便有兩個衛兵走上前給申公烈松了綁,另有一個衛兵搬來一個凳子。
申公烈拒不肯坐,說道:“總督大人不必來這一套,有什么手段,盡管使出來,本人已做好了就死的準備。”
孫宣深深吸了一口氣,將心頭的怒火壓下,說道:“申將軍以三萬兵力困守孤城,擋我十萬大軍十天之久,還令我損失了近四萬兵馬,按理說我該將將軍斬守示眾,以平息手下將士的怒氣才是,可將軍的才華令我非常欣賞,我欲讓將軍投靠與于我,共謀大事,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第一師團長和第三師團長同時驚呼道:“大人……”
孫宣轉頭瞪了二人一眼,他們立即閉嘴不言,知道總督大人一旦作出了決定,是不允許反對的。
申公烈微微動容,說道:“總督大人難道不怕手下將領們有怨言?”
孫宣笑道:“我手下將領都是跟隨我多年的老部下,深明大義,知道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道理,他們不會有怨言的。”
他轉頭看著第一師團長和第三師團長說道:“你們說是不是?”
第一師團長和第三師團長雖然怒火滿腹,但聽了他的褒獎之詞,也舒服了許多,再聽得總督大人相問,知道大人已作出了決定,不由得他們反對,他們即使心尤不甘,還是得答應。他們對視了一眼,說道:“末將等遵從大人的決定。”
孫宣滿意地點了點頭,對著申公烈問道:“申將軍該相信了吧?”
申公烈說道:“總督大人的心胸之寬廣令人佩服,只是本人受德州總督栽培多年,怎可背叛于他?”
孫宣見他的語氣頗有松動,乘勢說道:“將軍此言差矣!潯陽一下,金昌城已是我囊中之物,德州總督不久就會為我所俘,或是死于戰場之上。即使他能夠逃出德州,但孤家寡人一個,又能有什么前途?你無論是否投靠于我,對他已沒有絲毫影響,怎能算是背叛了他?”
申公烈辯解道:“話雖如此說,但畢竟金昌城還沒有被你攻克,說不定形勢會有變化。”
孫宣笑道:“申將軍不過是在自欺欺人而已!金昌城已被我十萬大軍包圍,攻克是早晚的事。將軍莫要指望朝廷派兵救援,如今狼煙四起,帝國內外交困,朝廷已無可用之兵,救援是不可能的。周邊各州即使有唇亡齒寒的覺悟,卻也沒有出兵的勇氣,他們要出兵,得好好想想是否能夠承受得了我三十萬大軍的報復。”
申公烈說道:“投靠大人于我有何好處?”
孫宣說道:“古語云‘良禽擇木而棲,良才擇主而侍’,大丈夫處世,當審時度勢,趨福避禍,如此方能建蓋世之功業,成萬世之威名。我吳州富甲天下,人口眾多,兵力雄厚,本總督起兵吳州,占天時、地利、人和,如今再得德州,實力更是大增,皇圖霸業指日可期。將軍若是追隨于我,我當委你以重任,到時候你建功立業,封妻蔭子,光宗耀祖,豈不是人生一大幸事?若將軍一味愚忠,抱殘守缺,非要追隨那夕陽西下的德州總督,只怕會落個妻離子散,尸骨不全的結局了。”
申公烈說道:“總督大人的志向雖然遠大,只怕爭霸天下的路沒有那么好走。韃兇軍來勢兇猛,侵占帝國的目的明確;齊州張覺的義軍發展蒸蒸日上,勢力日見龐大;南宮家族軍力強大,謀反之心昭然若揭;粵州總督黃安、春州總督楊玉坤造反的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蜀州的秦思遠集團發展迅速,大有后來者居上之勢;還有那孟京帝國,圖謀帝國的野心不死。這些勢力沒有哪一家好對付,總督大人就一定勝券在握?”
孫宣哈哈笑道:“看來申將軍也是一個有心人嘛,對天下形勢研究得如此透徹!”
申公烈的臉色微微一紅,卻沒有出言反駁。
孫宣繼續說道:“韃兇軍雖然來勢兇猛,但所到之處,帝國軍民抵抗激烈,攻勢必不能持久;張覺的勢力雖然發展迅速,但畢竟根基薄弱,尤其是人才匱乏,后勁不足;南宮家族雖然在軍方擁有強大實力,但一向不得人心,未必有多少勝算;粵州和春州乃邊荒之地,黃安和楊玉坤想要逐鹿中原,恐非易事;秦思遠不過是花花公子而已,能成多大氣候?至于孟京帝國,前次在中綏城一戰,大敗于風夕舞之手,軍力大損,兩個王子又爭斗得厲害,怕是沒有多大能力南侵。而我在吳州積累多年,如今又搶了先手,占領了德州,合兩州之力,兵多將廣,錢糧充足,爭霸天下雖然沒有十成的把握,但八成總是有的,豈不比其他勢力要強大的多?”
說到這里,他的身上散發出一股無邊的霸氣,使得他看起來真有七八分霸主的氣勢。
申公烈一言不發,臉色卻變幻不定,顯然在做激烈的思想斗爭。孫宣也不逼他,只是微笑著靜靜地看著他。良久,申公烈抬頭看著孫宣說道:“總督大人若是答應我一個條件,我便歸降于你,否則,本人誓死不從?”
孫宣說道:“你且說說是什么條件?”
申公烈道:“大人奪得金昌城后,不得為難德州總督一家大小,是去是留,悉聽他意。若是他愿意留下,大人需得保證他一家平安,并保證他一家衣食無憂。”
孫宣略一思索,斷然道:“好,就依將軍之意。”
申公烈終于伏地拜倒。
—————————————————————————————————————
羌塘郡是蜀州最西邊的一個郡,位于青番高原東緣,巴顏喀喇山和阿巴瑪山山脈尾端,全郡皆山,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部為高原區,平均高度達千丈之多,為上清江和潢水河的分水嶺。東南部為高山峽谷區,絕對高差達一千五百丈。
羌塘郡方圓千里,轄有十一城,人口卻只有不到五十萬,其中六成左右是康巴族和羌族人,典型的地廣人稀。郡內糧食出產極少,居民大都靠放牧為生。由于歷來就沒有什么稅賦,蜀州州府對羌塘郡從來都不太重視。不過,自從青州被韃兇人占領以后,羌塘郡就成了一個戰略要地,因為蜀州和青州相接處,只有羌塘郡境內有一條商道通往青州。雖然這條商道并不寬闊,也崎嶇難行,但韃兇人若想從青州攻入蜀州,這條商道是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