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周年雙里程碑慶典紀念版序
謹以本書的此一版本獻給雙里程碑慶典的讀者。首先,它屬于《地球編年史》系列;其次,它的發(fā)行標志著這套叢書的第一部迎來了首發(fā)30周年紀念版。
在出版史上,尤其是非文學類作品中,很少有這樣在出版界風靡多年、持續(xù)暢銷的讀物。而《第十二個天體》不僅做到了,還有更大的突破:它的平裝版在美國知名出版社Avon Books印刷了45次!創(chuàng)下了一個紀錄。此外,它還有22個語種的翻譯版本面世。包括英語在內的不同語言的硬殼精裝版、軟殼精裝版、平裝版、口袋版、磁帶版甚至盲文版都在不斷地出版,這使這套書有了上千萬的讀者,并時常被引用(當然免不了也被錯誤地引用)。無數(shù)的書刊和媒體都稱它為“經(jīng)典”。
不過,我著手寫這本書的時候,并沒有料到它會被置于如此炫目的高度,也沒有想過它,不,是它們,最終竟會有七本,成了厚厚的一套叢書。事實上,我當時也沒有意識到,我竟會在標題上加入“天體”二字。我唯一的動力和渴望就是還原《圣經(jīng)》人物的真實身份。納菲力姆并非《圣經(jīng)》中提到的巨人,而是被蘇美爾人的神話稱為阿努納奇人的天外來客。這種全新的認識給我?guī)砹诵碌乃悸泛脱芯壳熬啊W钪匾耐黄苼碜詫μK美爾以及巴比倫的創(chuàng)世史詩的重新認識——它們是一整套古老而精細的科學文檔。我從中得出的結論尊重了一個古老的觀點,即:在太陽系中,在我們目前已知并安居的天體地球之外,至少還有一個星球曾經(jīng)是能夠供某種生命生存的,并且,它與我們有著無比深刻的聯(lián)系。顯然,這事關地球上的生命的起源,以及發(fā)生在遙遠過去的空間旅行。對我來說,這種認識預示了之后一系列在30年前想都不會想的科學研究,諸如太空穿梭、基因探索和其他不可思議的方方面面。
本書顯示了進化論和《圣經(jīng)》的沖突雖然不是絕對的,但將是持久的。我相信這一點,因為它告訴我們人類起源的真相,以及——這一點非常重要——在廣袤的宇宙多維度時空中,我們并不孤獨。
撒迦利亞·西琴
2006年10月于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