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年急匆匆走過來,看到兩個雪人,氣急敗壞地跟小丫鬟理論,小丫鬟雙手叉腰做茶壺狀,十分囂張。
兩人又吵了起來,不過現在宋年每次跟小丫鬟吵架,都是敗績太多,勝績越來越少。
這次宋年又是敗走,靈歡得意洋洋地仰起頭,像個驕傲的小公雞轉身回到了屋子里。
孟星辭無奈地說道:“你又欺負宋大人。”
靈歡理直氣壯地說道:“我好好的堆著雪人,怎么能說我欺負他呢?”
孟星辭忍俊不禁,沖她豎起大拇指:“做得好!”
靈歡更得意了。
小丫鬟長到今天這無法無天的地步,那都是有原因的。
孟星辭道:“聽說阿謙又去蘇家了?”
靈歡忍俊不禁地說道:“可不是?聽說這次是沈老爺子派了人來送年禮,還給蘇家送了一份,說是感謝蘇小姐救了沈公子?!?br/>
孟星辭笑不可支:“還是第一次見阿謙對一個人如此上心,真開心?!?br/>
能夠看熱鬧。
靈歡連連點頭,從荷包里掏出宋年給她找來的果脯,分給孟星辭。
聊天怎么能沒有小零食呢?
“可不是,難怪沈家如此慎重?!膘`歡說道,“不過我們的年禮也讓王掌柜送回去了,世子爺聽說之后又加了不少東西。”
靈歡說完,語氣嘆息又感激:“大人,世子爺對大人可真好,大人回頭記得要謝世子。”
孟星辭咬著果脯差點咬到嘴,不由得喃喃地說道:“樂極生悲,樂極生悲了不是?光想看著別人的笑話,結果自己倒成了熱鬧。”
孟星辭想了想,輕咳了一聲,嚴肅道:“來而不往非禮也,既然世子如此示好,那我們也不能沒有表示。你把家里送來的東西你,挑挑有用的也給定勇侯府送過去,也是我做晚輩的一份心意?!?br/>
靈歡脆生生地應了一聲,轉身就去辦了。
孟星辭想到葉洵居然給孟家送年禮,這種事情都是十分親近的人家才會做的。她心里有一種甜絲絲的感覺,她捧著臉,忍不住在床上打滾兒。
唔,有點羞人呢。
外面不知道是誰家調皮的孩子放起了鞭炮,綏遠縣剛經歷過一場大戰,但堅強的綏遠縣百姓卻已經收拾好心情,準備迎接新一年。
因為日子好過了,也愿意花錢給孩子們買鞭炮了,這幾天到處都能聽到鞭炮聲。
孟星辭躺在溫暖的火炕上,彎了彎唇角。
新一年,她惟愿國泰民安。
一轉眼,孟星辭來綏遠縣已經是第三年的冬天了。
當初的裁軍問題已經解決,現在幼吾院已經開遍了整個遂州府。將近兩萬名老兵受到妥帖照顧,困擾趙晉多年的軍費問題迎刃而解。
遂州府也因為商貿發達,稅收增加,從去年開始已經開始給朝廷送稅銀了。
韃子這一年也比較安分,自從去年韃子用大炮攻綏遠縣失敗之后就低調了起來,雙方都沒有發生過沖突。
葉洵難得有時間想著跟孟星辭促進感情,可是身邊的障礙實在太多。首先是宋年和靈歡,宋年天天給靈歡買小零食,還給送去廚房,回來之后帶著靈歡給的回禮,吃得他都胖了好幾斤。
還有蘇念慈和沈謙之,在沈謙之堅持不懈的努力下,現在全蘇家上下對他十分認可,唯一的顧慮就是他日后無法留在綏遠縣。
蘇念慈對沈謙之依舊不假辭色,但沈謙之也不在意,天天跟在蘇念慈身后,十分執著。
這一日,孟星辭看著外面大雨輕不禁有些高興:“瑞雪兆豐年,明年又是個好年頭,百姓不用擔心收成了。”
三年前的孟大人來到綏遠縣的時候,還是個只吃過大米,沒見過稻谷的大少爺,現在已經開始擔心起糧食問題了。
靈歡也跟著說道:“可不是,宋大人說,綏遠縣已經很多年沒有下過這么大的雪了?!?br/>
正說著話,常松急匆匆地從外面跑了進來,神色凝重:“大人,宮里來人宣旨了。”
孟星辭一驚,倏地站了起來:“宮里?”
怎么會這么突然,都沒有一點消息?
孟星辭去換了官服,讓人準備了香案,準備接旨。她心里嘀咕著,旨意的內容,但她怎么都沒想到會是離開綏遠縣。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綏遠縣縣令孟星辭,能力卓越,政績斐然,特奉其為巡察御史,替天子赴河東巡查,欽此!”太監尖著嗓子喊道,頓了頓,他又道:“另賜尚方寶劍,準許先斬后奏。孟大人,接旨吧?!?br/>
孟星辭來不及多想,恭敬地磕頭謝恩:“臣遵旨。”
巡察御史?這個類似于欽差的官職,替天子巡查四方,地位十分超然。但其實并沒有什么實職,若是在上京就是個閑人。
可她在綏遠縣干的好好的,皇上突然下旨讓她去河東,這也太突然了,事先她一點消息都沒有收到。
太監是趙晉的心腹,他一雙閃著精光的眼睛看向孟星辭:“孟大人,皇上對孟大人可是寄予厚望,孟大人可千萬別讓皇上失望才是。”
孟星辭重重點頭:“請公公放心,下官一定不負皇上厚望?!鳖D了頓,她不動聲色地將一個荷包塞進了太監的衣袖,壓低聲音問道:“只是下官突然接旨,心中忐忑不已,皇上到底是何用意,還請公公指點一二?!?br/>
太監收起了荷包,他本來也是要提點孟星辭的,現在孟星辭如此給他臉面,他自然是要接著的。
太監的神色凝重嚴肅:“今年冬天大雪連綿,孟大人應該有所耳聞。就連江南都受到了影響,河東更是接連下了好幾場暴雪。河東去年上奏朝廷,請銀子修繕的天澤堂卻發生了坍塌。”頓了頓,他聲音一沉:“上萬百姓被埋,河東的士族擔心朝廷責罰,竟掩埋此事,不救人。一萬多百姓被凍死在廢墟里,龍顏大怒啊?!?br/>
孟星辭渾身一震,滿臉愕然。
難怪趙晉如此大怒,朝廷沒銀子,連貢院都修不起了,卻還是撥出銀子給河東修了天澤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