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為什么我們要沿著一條筆直的航線?有沒有備用航線。”一名飛行員看著航圖明知故問道,也許他想知道任務有沒有什么靈活‘性’,但是他其實也知道制定戰術的不是上尉,嗔怪與他毫無意義;加法爾在這個新部隊沒什么威信,所以任務簡報室里,各種各樣沒有分寸的問題總是很多.</br></br>“返航時有幾條備用航線,進攻時密集隊形,用最短線路先到達目標南部,然后轉彎攻擊,脫離。可能的防空火力都標在了圖上,空軍參謀部認為,這條航線不會有很強的防空火力,也許有一些毒刺,但是我們只要保持高度,它們不構成威脅。”</br></br>加法爾說完,下面沒有出現吹‘毛’求疵的聲音,飛行員也都知道,這里離目標距離很近,似乎也沒有復雜的空中機動的必要。</br></br>“我們用普通的500公斤炸彈能夠起作用?”突然又有人問道。</br></br>因為一些喜細枝末節的技術問題,很多年前空軍參謀部即保證過的‘激’光瞄準吊艙至今未能調試完成,所以本次“光輝”mkii形的首次實戰,仍然只能使用500公斤航空炸彈。好在杰赫勒姆壩實在太大,要打不中也不太容易。</br></br>“關于攻擊效果的問題,誰也不知道答案,”加法爾環視左右,他確實心里也沒底,“但是他們告訴我,我們應該盡量憑借經驗將500公斤炸彈投到大壩底部或者靠近底部的水面上,情況會更好。”</br></br>下面的飛行員里發出稀稀拉拉的笑聲,誰都希望在投彈時盡量保持一些高度和速度以備不測,當然如果這樣做的話,投彈就一定沒什么準頭。鑒于大壩上的巨大裂紋由于重力關系逐漸延伸到了底部,空軍參謀部建議飛行員盡量將炸彈拋到大壩下方,他們認為這樣做也許可以加速大壩被自生重力壓垮的速度。不過,這是一種高度的低技巧,飛行員只能憑借經驗,而無法利用自動駕駛儀完成這樣的投彈,并且這樣的攻擊有一定的可能‘性’會撞到大壩上(lcamkii在訓練中,偶爾會發生低空低速投彈后,因為重心的突然偏移導致4余度飛控系統出現短暫失常的情況。由于試飛不充分,這種小概率的情況至今找不到其復雜的原因,也難以徹底排除)</br></br>“上尉,投到靠近大壩的水面上?確實很刺‘激’。接近得速度有多大?”</br></br>“接近目標的速度,這取決于你們的判斷。說實話,我認為飛行手冊中關于低空的部分還很不完備。所以……你們可以稍微飛得高一些。”加法爾說道,他的話有些模棱兩可,似乎與之前的意思不盡相同起來。</br></br>“就是說,我們可以按照個人判斷?”</br></br>“是的,可以按照個人判斷。我想好的一方面是,我們明天不會碰上敵人的戰斗機,如果他們發現我們再起飛,我們應該已經返航了。總之,祝大家好運。”加法爾說完,轉身離開了貼著巨大航圖的黑板。事實上,不碰上巴基斯坦戰斗機,是他唯一能保證的一件事,他甚至覺得多帶兩顆格斗導彈也是一件沒有必要的事情。他當然也希望自己的新中隊能夠在戰斗中創造奇跡,不過現實情況是,這么多蘇30mki和幻影2000以及它們的‘精’確制導武器都無法完成的任務,他也不敢奢望這一隊小型飛機能給那座大壩神奇一擊,雖然從照片上看,她確實已經慘不忍睹搖搖‘欲’墜了。</br></br>杰赫勒姆大壩靜靜地橫亙在暴漲的河流上游,等待著隨時可能壓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這跟稻草也許是一顆炸彈,也許是不斷上漲的水位,暫時誰也不知道。巴基斯坦政fu早就知道這座曾經恢宏的大壩無可救‘藥’了,下游的人口疏散工作也已經進行了很久。而巴基斯坦軍方,只打算在這座大壩垮掉并且切斷主要公路運輸前,調集更多的地面部隊到伊斯蘭堡附近;或者額外的,軍方還期待著能夠用這座殘存的大壩對印度人特殊的‘誘’‘惑’力,進行幾次伏擊。到目前為止,印度空軍在這個區域被擊落的飛機,已經超過了整個戰爭期間損失的一半。這是一個顯著的目標,而且攻擊機在最后階段只能以固定的航線接近她,這對防空部隊來說確實是一個好的陷阱,已經有很多印度中隊在這里折戟沉沙。不過印度也不是一根筋,他們也在積極地改變戰術,最近一個星期以來,印度的炸彈沒有再落到大壩上,印度空軍的重點轉移到了拉合爾周圍的雷達陣地上。犀牛以及獅子中隊的蘇30mki戰斗機使用反輻‘射’導彈,四處追擊敢于開機的地面雷達。而巴空軍的幾次緊急升空也全都無功而返,由于印度使用了‘射’程極大的俄制反輻‘射’導彈,可以毫無顧忌地在印度邊境一側鎖定目標并開火,加上印度的無人機部隊,不分日夜地在各個空域偵察地面雷達開機,這些新的措施使得這一帶的近10個響尾蛇地空導彈陣地被摧毀,剩余的巴基斯坦的防空部隊被迫處于不間斷的轉移當中,看起來在這一輪地空對抗中,印度空軍在技術上占據了極大的優勢。</br></br>為了扭轉地面防空的頹勢,巴軍方做出了一些裝備分配上的調整。將保衛伊斯蘭堡周圍的一些新式裝備調給了拉合爾。部署在最前沿的步兵第15師最先得到了一個營的新型防空導彈:一種被稱作fy80的高機動防空系統。這是第30集團軍‘蒙’受了巨大損失后,得到的唯一補充,原本準備將這個</br></br>營部署在軍部附近,但是由于15師的防區正好在杰赫勒姆河以西,出于重要‘性’的考慮,最終才‘交’給了該師;當然原則上,指揮權仍然在軍部。</br></br>fy80導彈比30軍原有的短程響尾蛇mk1導彈要優越得多,但是‘射’程仍嫌不夠,很難保衛整個“最后區域”(印度飛機每次在大壩南側50公里外轉彎后的一段固定距離。)最后在顧問的建議下,這個導彈營的幾輛發‘射’車被隱蔽布置到了大壩西側的山坳后面,那里可以很好地利用導彈‘射’程,同時‘精’心偽裝后也不易被敵人無人機偵察到。雷達車輛與指揮車更為寶貴,必須在幾個制高點之間的路線上不停地機動,并且禁止雷達開機搜索空域,開機時機只掌握在30集團軍高層很少幾個人手里(巴基斯坦情報部‘門’保證,印度前線機場如有飛機起飛,他們能搞到起飛時間和大致航線等情報)。這個營只有一部盲區目標雷達是一個例外,這部雷達被冒險布置在了河流上游的一片偽裝過的空地上,完全不移動,它的作用就是防止印度空軍利用低空躲過遠程搜索雷達沿河北上。這部雷達是整個防御體系中最重要,也是最危險的一部分。</br></br>加法爾走過鬧哄哄的跑道,爬進戰斗機座艙的時候,大約是早上5點,他是這次攻擊任務的長機,將要第一個駕機起飛。所有的航線以及細節他早已了然于‘胸’,畢竟這是一次航程很短的簡單任務,如果不考慮敵人反擊的話。</br></br>“首領,飛劍1號請求起飛。”檢查完說有的儀表后,加法爾說道。</br></br>“飛劍1號,這里是首領,跑道已經清空,允許起飛。”上尉看了看機場四周。此時天還沒有亮,機場外的群山都黑漆漆的。他想,會不會有一個間諜趴在山上用望遠鏡監視?如果那樣的話,可就麻煩了,燈火通明的跑道上有幾架飛機起飛,可是清清楚楚的,這里離開邊界很近,一部中等功率的對講機就可以把消息傳遞到那邊。</br></br>“首領,周圍的山上都有我們的崗哨嗎?”上尉在起飛前,突然問了一個讓塔臺不知所措的問題。</br></br>“飛劍長機,這個問題我不是很清楚,守備軍官沒有在我身后站著。也許你返航后可以問上級。”塔臺回答道,顯然對這個剛剛進駐此地的陌生飛行員提出的問題有些不滿。</br></br>看上去問了一句討嫌兼多余的話,加法爾不再追問,此時他的發動機開始劇烈地震動起來。他松開前輪剎車,飛機緩緩前進起來。說實話,這么大的掛載起飛對他來說是第一次,夜間起飛也還是第一次。這支部隊成軍不過2個月,飛行員湊在一起也不過2個月,現在就投入戰斗實在太早</br></br>,不過現實情況是整個印度空軍都在作戰,第45中隊怎么能置身事外?</br></br>帕坦科特的跑道不算平整也缺乏維護,但是這條跑道有2.1公里長,其實并不很短,對于這里常年駐扎與此的,起降‘性’能不算好的米格21來說,這個長度是必須的。加法爾告誡自己,不可莽撞,必須等到速度足夠大才能拉起,。他不相信所謂的經驗,因為這是一種全新的飛機,他也不完全相信手冊,因為手冊告訴他這種飛機只需要400到750米的起飛距離,就可以以各種載荷起飛,上尉希望在這個尚且未知的問題上,留有百分之一百的余地,反正多滑跑一段路又不會吃虧。</br></br>戰斗機的速度提升了起來,兩旁的跑道燈光連成了耀眼的金‘色’線條,眼看已經跑過了跑道大半,上尉試著拉起飛機,動作非常的舒緩,不出所料飛機的反應似乎沒有以往靈敏,抬頭有一些遲緩。他等了一會兒,確定起飛成功了,看來在三噸半的載荷下,這架印度國產飛機確實可以飛起來。這讓上尉突然覺得自己之前心中參雜的擔心有一些多余,可見這架飛機還是可靠的。飛機呼嘯著爬升時,上尉還產生了一些自豪感,這種自豪感也是當初他離開24中隊轉頭45中隊的一個不太重要的原因。</br></br>對了,明天有事,停更一天</br></br>復制本地址到瀏覽器看最新章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