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空軍參謀部的自大造成了一個不大的漏‘洞’,一如以往,他們為a50預警機制定了一條簡單有效但是缺乏變化的航線。按照空軍完全壓制巴空軍的意圖,這架預警機每天中午起飛從靠近新德里的新丹基地起飛,接替另一架同型號的預警機。它起飛后向西北轉彎按一條平行于西部邊界的航線進行飛行,它與邊界始終保持大約100到200公里的距離進行曲折飛行,保持這個距離非常的明智,既可以保證這架預警機始終在戰區外安全飛行,同時也可以使它完整地監視整個克什米爾以及巴基斯坦北部空域。即使白沙瓦或者阿塔克有一架飛機起飛,機上的相控陣雷達也可以看到;同時這個距離可以對巴基斯坦的薩伯2000或者新到手的zdk03指揮預警機保持探測范圍上的優勢。</br></br>表面上看這條航線萬無一失,但是在整個航程的最后一部分,也就是當它準備離開戰區的時候,這架飛機會漏出一些馬腳,按照既定路線,它會在錫亞琴冰川東南70公里的地方轉彎,這樣有一小段時間,這架飛機會暴‘露’在阿克塞欽的一部地面搜索雷達搜索范圍內。</br></br>印度人當然知道那里有一部3d雷達可以透過山口監視北方空域,但是他們不以為然,因為a50暴‘露’在這部雷達前的時間非常之短,而且他們不相信敵人的飛機能在鼻子底下鉆到如此近的距離,開戰至今巴方的空軍從未突破印度邊界超過40公里。</br></br>實際上,印度人確實也有理由稍微的輕敵,因為這部上世紀80年代制造的s‘波’段堆積‘波’束雷達豎在一個山頭上已經有20多年了,根據情報,它被部署在那里不是因為‘性’能先進,而是因為這部雷達笨重的天線抗風‘性’比較好。多年來這部雷達的主要的任務始終如一,一直在監視從斯里那加起飛的米格21和米17直升機的出動情況,它對公路上開動的印度軍車也有一點點偵察作用,但是側高方面則不是很好,這些情況被印度情報部‘門’完全掌握。</br></br>一個星期前,當a50i第一次在冰川上空轉彎時,中國側的雷達‘操’作員就從屏幕上發現了這架大型預警機和幾架伴飛的米格21戰斗機,‘操’作員看著一簇光點朝東飛走,然后分離,較慢的目標繼續向東,而米格21則轉彎回到了斯里那加機場。一連幾天,毫無變化的航線被細心的‘操’作員記錄了下來。</br></br>出于中巴兩國眼下準同盟的關系,這個預警機航線的情報很快就被通報給了巴方,最后這個情報出現在了薩米上校與他的上級的談話中。薩米看很快被這個情報打動了,而且立即構思了了一個冒險的計劃,這個計劃除了高難度的</br></br>低空飛行部分,另一個難題是需要中國方面的引導。薩米預料中國不會答應引導他的戰斗機飛向印度預警機,因為這個要求從政治上講,有一些過了。他曾經與中國飛行員宋寧打過‘交’道,知道中**人的行動克制而又保守;但是少將認為可以一試,他找到中國少校宋寧(宋寧得到新的任命,留在巴基斯坦擔任聯絡軍官)說了這個想法,不出薩米所料,幾個小時后,中國就拒絕了為巴方戰斗機的偷襲提供引導,理由是如果語音引導被對方截獲,將會引起非常大的外‘交’麻煩。不過‘門’并沒有關死,宋寧同時將最近一周內,雷達記錄下的印度預警機的路線和時間提供給了巴方,從雷達記錄的這些細節上看,這架飛機每天出現在冰川一側的時間誤差很小,航線也沒有變化。這架預警機,大約每天下午4點轉彎返航時,將到達一個離邊界比較近的距離。這些細節使得薩米的冒險計劃又‘露’出了一絲曙光,他可以駕駛一架能夠低空飛行的飛機,偷偷飛到錫亞琴冰川的北側,在大致的時間突然越過山脊,打開雷達碰碰運氣。</br></br>按照這個粗略的想法,他覺得可以考慮出動第5中隊的f16c或者由他自己駕駛新到的殲10b型來執行這次任務。他覺得目前只有這兩種戰斗機適合進行這次突襲,他認為殲10b似乎更好一些,因為這種飛機的飛行速度比雷電戰斗機要大一些,他預計最后階段可能需要用速度來擺脫護航的米格21戰斗機,而不是停下來與它們糾纏,另外一個理由是殲10b可以攜帶一種仿制的反輻‘射’導彈。至于考慮第5中隊的f16c,是因為這種飛機有完善的低空飛行能力,不久前,第5中隊的哈桑少校在大至同一個地區,曾經利用f16c的雷達地形跟蹤能力,驚險地逃過了數架蘇30mki的追殺,這一幕給上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r></br>不過伊斯拉姆沒有同意出動上述的2種飛機,理由是殲10b目前太少不能投入戰斗,而第5中隊的f16c已經被總理指定守衛伊斯蘭堡,不過少將給薩米留下了一個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一架中國緊急提供的雷電block-2型。這種新到的戰斗機與黑蜘蛛中隊現在裝備的雷電戰斗機差別在于,使用了中國制雷達與航電設備,所以它可以發‘射’sd-10形中距導彈,另外這架飛機還可以使用一些‘精’確制導的對地武器。</br></br>上校猶豫了一分鐘,最后只能妥協,戰爭時期,他也不能挑挑揀揀。</br></br>“帶上三個油箱和4枚導彈,我想這個計劃我可以試一試。”上校躍躍‘欲’試地說道,沒有絲毫的畏懼。</br></br>“其他飛機呢?”</br></br>“全程的地空飛行?”</br></br>“沒錯,這些預警機的下視能力很強,對高速目標尤為敏銳,所以在進入山區前,只能以較低的空速向北飛一段距離,指望他們能把我的小飛機當做地面雜‘波’過濾掉。”</br></br>“要是他們還是發現你了呢?”伊斯拉姆少將忍不住問道。</br></br>“如果那樣,我大概會在邊境附近,被他調來的一架蘇30在視距外擊落。”上校平靜地說道,就像在講解一次演習一樣。</br></br>“祝你好運!我會祈禱真神讓你平安回來的。”少將黯然伸手與薩米握了握手。</br></br>“我也得祈禱一件事,但愿那架印度飛機準時出現,你知道印度飛行員總是不太準時。這也是我們總能打敗他們的一個原因。”</br></br>第二天中午11點鐘,達尼爾少校和他的機組走出新丹基地的簡報室,走向跑道盡頭的那架巨大的a50i預警機。這架飛機比大部分的客機還要大一些,當然它的成員并不多,機組加上系統‘操’作人員一共27人,這個人數已經比額定的人數多了9人,因為在實戰中發現,同時指揮空中幾十個批次的飛機,是一個相當耗費人力的工作。不過達尼爾少校并沒有什么壓力,他的責任有限,只是負責平穩飛行,這對他來說駕輕就熟,之前很多年他一直在25中隊駕駛伊爾76型運輸機,所以a50i的駕駛艙對他而言一點兒都不陌生。相比較而言,他覺得駕駛預警機更安全些,因為這架飛機的巨大探測能力,使得它從來不必冒險飛臨前線,而運輸機有時候必須飛到緊迫的前線,從而暴‘露’在敵人空軍面。</br></br>達尼爾少校和副駕駛剛剛坐穩,檢查了一下飛行儀表,他想先讓通訊軍士給自己倒一杯咖啡,不料電臺里就傳來了中隊長的聲音,他要求這架代號“戰神”的飛機不要磨蹭,立即起飛。因為另一架a50i正準備返航,拖延起飛很可能使得戰區上空的指揮出現漏‘洞’。少校聳了聳肩,只得放棄咖啡,快速運轉起來。</br></br>通訊以及航線設置一直都一成不變,所以很快就完成了。后面的當值軍官辛漢尼亞中校跑過來拍了怕他的肩,示意后面的一切完備了,辛漢尼亞中校才是這架飛機的最高軍官,所以起飛也需要他的許可。達尼爾少校開始請求起飛。得到肯定的答復后,他與副駕駛開始推動截留閥同時放下襟翼,飛機緩緩地開始滑行起來。他看到跑道旁“隱形毒蛇”中隊的c130j運輸機正在裝運輕型榴彈炮,準備飛向簡陋的前線機場,他想,相比之下,自己的使命算是輕松而又安全的。</br></br>飛機緩緩加速到了</br></br>420公里每小時,少校開始抬起前輪,同時收襟翼,高度表上看,巨大的飛機緩緩地離地了而起,他有時候也搞不清這架馱著巨大雷達罩的飛機是怎么設計出來的,不過它每次都能飛得起來。</br></br>“老樣子,我們爬升到8000米,然后進入預定航線。”</br></br>“一切正常機長。”</br></br>達尼爾少校仔細駕駛飛機轉彎,這架飛機有完備的自動飛行功能,不過他不能太依靠自動飛行,因為預警機對姿態的控制要求很高,如果顛簸的話,就不能很好地完成雷達工作所必須達到的平穩要求,而且飛行過程的好壞不是自己說了算,完全由辛漢尼亞中校一手負責考核,所以少校也得小心應付</br></br>復制本地址到瀏覽器看最新章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