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南部港口城市卡拉奇舊港。</br></br>貨輪的卸貨作業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開戰以來,印度海軍的米格29飛機只是偶爾從卡拉奇的上空飛過幾次,沒有投下過炸彈。目前,第12集團軍的幾支部隊正在這里集結。12集團軍的大部分陸軍連隊,在兩個月前還只存在于陸軍的系統表格里,因為這是一支只有空架子的預備役部隊。現在來自全國各地的預備役兵員被動員了起來,來到這里等待武裝,當貨輪還在海上的時候,這些連隊的主要工作只是隊列訓練,但是士兵們已經知道,他們的正式番號并不是步兵團,而是集團軍的獨立反坦克團,這個奇怪的名字似乎暗示了這群烏合之眾馬上將成為一支響當當的裝甲部隊。也許中國人會提供一些‘性’能超過印度人的先進坦克,把這支新生的部隊‘精’銳之師?</br></br>下士阿巴德來自后方的俾路支省,以前當過兵,參加過上一次的印巴沖突(作為后備力量,沒能上戰場)為此,還得到了一枚戰傷勛章(印軍空襲時從車上摔下來導致骨折),阿巴德當時的裝備是一‘門’裝載在吉普車上的82毫米無后坐力炮,擔任的職務就是炮手。他一直在祈禱印度海軍不要喪心病狂地對中國貨船下手,因為他對新式坦克無限地期待,除了他從小就是個坦克‘迷’之外,在他看來躲在裝甲后面開火比站在吉普車后排位置上要安全的多,至少不會被氣‘浪’掀下來。</br></br>第一輛坦克吊裝下船時,下士拼命擠過人群,他看到一輛奇形怪狀的裝甲車輛被卸載到碼頭。除了一‘門’巨大的帶著熱護套的加濃炮,這輛車怎么看都不像是一輛現代化的坦克,阿巴德覺得自己仿佛回到了二戰時代。</br></br>“這不是坦克?這是自行火炮。”有人難掩失望地喊道。</br></br>“誰告訴你我們是坦克團了,我們是反坦克團。”營長在一旁說道。</br></br>“反正他們也沒打算讓我們去打仗,”有人起哄起來,“聽說道路被洪水沖毀了,我們肯定來不及趕到伊斯蘭堡了。這樣也好,靠這樣的過時武器,我們干不過印度人的俄國坦克。”</br></br>“誰他媽再散步失敗主義言論,我就不客氣了。”營長立即嚴厲制止了這群穿著軍裝的老百姓發牢‘騷’,這些人還不太清楚,他們目前受到軍法管束。</br></br>無論如何,阿巴德下士沒有完全失望,他知道這輛自行火炮擁有世界上最致命的火炮,得益于這種過時武器設計時無需剪裁炮塔的尺寸,這‘門’120毫米滑膛炮的‘藥’室很長,也就是說這‘門’火炮在威力上還是頗具亮點的。不過這輛自行火炮的火控系統較為落后,是一種瞄準線隨動炮管的早期綜合瞄準器</br></br>,這‘門’炮i很難在行進中打中目標,不過這種落后的簡易火控相對于復雜的穩像式系統而言,也自有其優點,也就是訓練一名炮手頗為簡單。</br></br>阿巴德只是看了一遍說明書,就掌握了要領。實際上他覺得,比光學瞄準的無后坐力炮還簡單些,只要在瞄準鏡內找到目標,然后用+瞄準線壓住它,等上一會兒待測距完成,火控計算機就會在瞄準器內生成一個解算了高低以及方位角提起量的光點,接下來炮手只要手動調炮將光點對準目標,再按下發‘射’按鈕,就能達到9成以上的命中率。即使如阿巴德這樣徹頭徹尾的‘門’外漢來說,只用了一個上午就掌握這‘門’炮的‘射’擊。</br></br>阿巴德被分配到的車組暫時只有3個人,除了炮長之外,只有一名裝填手與一名駕駛員,但是缺少車長,于是阿巴德被任命為臨時車長,為此他的軍銜還提升了一級。</br></br>12集團軍的軍官們普遍認為現在伊斯蘭堡吃緊,稍微像樣的力量都去了北面,而第12集團軍至今留在南部,這說明了這支部隊參戰的可能‘性’極低,也許這支雜牌軍會和以前幾次一樣,裝裝樣子在遠離戰場的地方集結一下,然后捱到戰爭結束。陸軍參謀部的命令,也間接證實了這些猜想,上級僅僅要求獨立反坦克團的后備役士兵在盡量節省汽油和彈‘藥’的情況下,進行一些基本的駕駛和‘射’擊訓練,如果真的需要這支部隊上戰場時,他們會設法從一線部隊調幾名車長來指揮,當然在很多人看起來,真要等到這支‘亂’糟糟的軍隊上陣,巴基斯坦大概離亡國也不遠了。</br></br>印度拉賈斯坦邦的塔爾沙漠的腹地,六月的烈日正無情地烤灼著地面的沙石,這里白天的氣溫高達50攝氏度,這是一片遠離戰爭的敵方,因為歷史上還沒有一支軍隊能夠在夏季穿越這片沙漠。</br></br>蒸騰著的灼熱空氣中,一群駱駝排成一字隊形緩緩走過拉賈斯坦運河的西側。一名帶著頭巾的奈克族游牧人走在了隊伍的前列。他看到東面的胡楊林里,隱藏著一排排的坦克,士兵們正在那里緊張的跳上跳下,似乎在準備著什么。游牧人覺得有些好笑,因為他早就知道這些坦克都是假的,上個月他從巴爾梅爾返回時看到這些人造林邊上,串流不惜的卡車正在運送“坦克”,大約6名士兵就能把一輛坦克從卡車上抬下來,然后推到樹林里,蓋上樹枝。當時有一輛坦克的炮管從卡車上掉了下來,一名士兵‘花’了5分鐘,將其裝回了原位。很顯然這是士兵們欺騙巴基斯坦偵察機的一個把戲,但是他們為什么還要用真人來配合這些道具,游牧人不知道,他想,難道嫌戲演得不夠真?</br></br>斯潘</br></br>加中將在一行軍官的簇擁下,步行走上一個沙丘,俯瞰他的人馬進行最后的準備。這里的太陽實在太毒辣,一名副官出于好意想為司令打起一把傘,結果被斯潘加揮手擋開。</br></br>“走開,軍隊可不會為一個怕太陽曬著的軍官賣命。所以,還是多關心一下士兵們的中暑情況。”中將呵斥道,“你們的軍隊集結的怎么養了?”</br></br>“第31裝甲師已經完成集結,隨時可以按計劃發起進攻。”一旁的師長馬卡尼說道。</br></br>“對面怎么樣?還是沒有動靜?”</br></br>“我想,我們的計劃欺騙了他們,昨天夜里我的偵察部隊剪斷鐵絲網,跨過了邊界,現在還留在邊界以西2公里偵察,他們的守備十分的松懈,部隊也很分散。”</br></br>“指揮部情況怎么樣,”司令說完接過一瓶水,脫下軍帽往腦袋上澆了起來。</br></br>“邊界以西15公里有一個營指揮部,由大約一個排守備,進攻日的第一輪炮火就會把它打成碎片。”</br></br>“雷區情況呢?”</br></br>“沙漠雷區總是固定不變的,這10多年,他們沒有布置過新的雷區。所以我們有詳細的雷區地圖,我們大可以繞過去。”馬卡尼說道。</br></br>“他們真的以為我們在這里停滿了會被風刮走的木頭坦克了。也許他們只是愿意自欺欺人而已。”</br></br>“確實如此,我們一直在監聽到了他們的電臺通訊,他們一直在用木盒子或者紙盒子來暗指假坦克……他們的無人機每兩三天會過來看看這些坦克還在不在,不過無人機和衛星都很難察覺到我們在夜里替換了坦克。”</br></br>“聽說卡拉奇附近組建了新的裝甲團?”司令官邊說邊走向了沙丘下的吉普車。</br></br>“這個我沒有新的情報,不過那里距離這兒有650公里。等到他們趕來的話,我的先頭部隊應該已經到了蘇庫爾,如果傘兵可以完整奪取印度河上的橋梁,那那么這場戰爭大概就可以結束了。”</br></br>“聽著,這次進攻我都靠你,明白嗎?所以別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你可不能出錯。”</br></br>“這個我知道。”</br></br>“所以我想把43團給你,本來我想讓這個團歸于集團軍預備隊的,但是辛格部長特意來電,要求將其投入一線,所以我決定把這個團給你。”</br></br>“我不要43團,我也不希望這個團出現在我的側翼,占據一個突破通道,你可以給我另外一個團,或者軍屬工程兵部隊,我可能用得著工程兵架橋。”</br></br>“你這是在讓部長難堪。”</br></br>“那些arjuna坦克太重,無法</br></br>跟上白虎師的速度,而且會給后勤增加很大的麻煩。沙漠中的補給很困難,我不能只考慮火力。速度才是最好的保障,而且我也看不出這次進攻我們會依賴火力。”</br></br>“好的,既然你這么說,我只能把43團給第6裝甲師,總理和國防部長一直很期待看到那個團在這次進攻中有所建樹。我不能掃了他們的‘性’。”</br></br>“司令官,現在士氣正旺盛,敵人完全沒有防備,如果拖延的話,士氣會被炎熱的天氣消磨掉。”</br></br>“幾個鐘頭后,北面就會打響,等到炮火延伸到了伊斯蘭堡城下,他們就會徹底的掉進陷阱。我們需要他們的運輸機日夜不停地往那個無底‘洞’填進兵力和裝備,所以再耐心些,我希望帕斯阿德耗費心力組建的山地師不會太讓我失望。”</br></br>“但是空軍損失了一架預警機,這可能是一個麻煩。”</br></br>“辛格部長已經將阿格拉的最后一架預警機也調到了西線,空軍只能暫時放棄了對中國方向的監視。這是很危險的時刻,所以我們必須速戰速決。”“請你放心,白虎師完全可以打破2003年美國第三步兵師的進軍巴格達時的速度。”</br></br>“你能有這樣的信心我就放心了。”</br></br>斯潘加說完,坐上吉普車絕塵而去,他必須在幾個鐘頭內趕到北方指揮那里的進攻</br></br>復制本地址到瀏覽器看最新章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