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三拐搶先‘射’擊的動作確果然實打‘亂’了敵人的步驟,敵機開始轉向,以一個極為緊湊的水平盤旋輕松擺脫了殲8ii的雷達跟蹤,雖然完全在視距外,但是鄭輝平視顯示器上的目標指示框轉眼消失了,他知道敵人一定是采取了措施擺脫了跟蹤。但是他仍然用雷達孔徑對準目標,即使雷達失去測量能力,理論上仍然可以期待2枚半主動的pl11導彈通過雷達反‘射’自行找上目標,即使無法擊中,也可以暫時不讓他立即掉頭。</br></br>奇怪的事情出現了,敵人猛烈的規避動作后,2架蘇27仍然沒能擺脫雷達。</br></br>“長江,又偵測到一架敵機的雷達。”電臺里,可以聽到蘇27sk的飛行員的呼叫以及急促的喘息聲,他們是第一次經歷空戰,沒想到就碰上了如此復雜的局面。</br></br>“那是一架僚機,注意擺脫。”鄭輝喊道。他一般不在電臺里與其他團的飛行員通話,但是今天必須破例。</br></br>團長鄭輝是戰場上(包括指揮所內)唯一經歷過真實陣仗的人,他在第一時間明晰了整個戰場的大致態勢。顯然,偷襲的敵機編隊不止一架,他們的編隊中還有一架一直沒有開機的僚機,跟在長機的后面較遠的地方偷偷窺視整個局面。它能在5秒鐘內,迅速取代長機并完成跟蹤,在如此不可思議的‘交’替跟蹤方式背后,應該是通過數據鏈的‘交’互能力進行的,之前他應該是在利用用長機的信息跟蹤目標,而它的相控陣雷達在開機后立即就開始更新目標,接替了長機。戰場上的三架中國飛機都不具備如此的能力,在遠距離‘交’戰時,這樣的技術差距可能是致命的。</br></br>動三拐果斷丟掉原來搜索區域,向著可能藏著第二架敵機的區域搜索。在等待pd雷達掃描的漫長過程中,這架敵機終于開火了。</br></br>2架被跟蹤蘇27sk首先通過rws感知到了敵人發‘射’的主動雷達制導導彈開機。導彈迅速進入了自主跟蹤階段。</br></br>隔了幾秒鐘,鄭輝的雷達終于找到那架低空敵機,它毫不猶豫的轉向了鄭輝。仍然在飛行中的2枚pl11導彈,仍然存在著中途轉向第二個目標的能力,但是第一架陣風及時開始正在距離導彈更近的位置上使用電子干擾,這一動作對任然按照無線電指令飛行的導彈產生了影響,pl導彈沒有能及時更新目標位置,直線飛出了控制范圍內。</br></br>“該死。”鄭輝暗罵一聲,顯然2雷達還無法識別的目標是有備而來,從他對r27以及pl11專用數據鏈的有效干擾來看,他們很清楚應該怎么對付這些半主動的導彈。關于印度已經開始裝備陣風的傳聞,一直在基地流傳</br></br>,但是鄭輝一直不太相信西方會提前‘交’貨,也猜不到法國會從現役裝備中湊出半個中隊給印度。</br></br>“長江,我確定是陣風。”</br></br>“陣風?冷鋒?” 指揮所開始犯渾,那名師長始終沒能轉換過腦子來,他不知道這個節骨眼兒上,動三拐怎么提起了天氣。</br></br>“不是冷峰,”鄭輝無奈地喊道。“沒時間解釋,我必須接近敵機。”不等指揮所的進一步指示,他打開加力,向著兇險的戰場迎面撲去。暫時他將面對一個一對一的戰場,雖然雙方還都看不見對手。</br></br>25公里外,達布里尼上校緊盯著廣角衍‘射’平視顯示器,顯示器上方跳動著的4個數字,是他發‘射’的4枚中距彈雷達開機的時間,它們正咬著2個目標追擊,su27sk是外形很大的目標,想要逃脫并不容易,并且上校要求不高,只要能擊中一架就足夠了。</br></br>第二中隊的那架蘇30沒有掉頭回到戰場并不令上校意外,長期以來“第222虎鯊”中隊與“第2飛箭”中隊都處于競爭關系之中,這次上級部署的伏擊戰有讓陣風‘露’臉的意圖,所以第二中隊的蘇30mki淪為了魚餌,這讓他們多少有些不滿。</br></br>平視顯示器正中,一個目標框正在跳動,目標框上斜線箭頭表示那架殲8ii正在接近而不是退出戰斗,這讓他上校吃一驚。他沒料到中國人的那架殲8ii竟然回來了,簡直不可思議。他的目光暫時落到hud下方巨大的顯示器上,米蒂斯上尉“假裝”的長機正在做一個很大的盤旋,動作有些猶豫,他應該正在犯難該盯上哪一架蘇27。</br></br>“鯊魚2號,這里‘交’給我。你對付側衛。”</br></br>“明白。”</br></br>上校將油‘門’退到加力,他以往駕駛的米格27推力并不差,但是無法達到陣風的這樣的慢車攻角。現在他的陣風比殲8ii的高度低了大約500米,不過在出現在雙方視距內之前,他有把握占據一定的高度優勢。</br></br>陣風的拉起動作,落在了鄭輝的雷達垂直掃描內,它從之前的藏頭‘露’尾,完全暴‘露’了出來,但是鄭輝現在沒有可以選擇的超視距武器可以‘射’擊,而對手好像也知道這一點。雙方的接近還得‘花’一些時間,鄭輝一直在留心蘇27的情況,他知道有一架殲擊機情況不妙,很快那架蘇27sk的通訊就中斷了。鄭輝向那架飛機的方向望去,一道細細的黑線緊貼著雪山延伸著;那是5公里外一架拖著黑煙的戰機在向北方飛去。飛機似乎還能保持平飛,說明陣風發‘射’的中距彈沒有給他造成致命的傷害,不過導彈打壞了電臺無法知道具體的情</br></br>況。</br></br>“動三拐,我不到你了。”指揮所說道。多雄拉雪山巨大的‘陰’影遮蔽了指揮部的視野。好在山上的中繼站還能保證極高頻通訊。</br></br>“長江,我必須越過控制線,”鄭輝說道。他現在有一種急迫的責任感,有作戰經驗的中國飛行員不多,所以他決不能置身事外。另外,能夠收集足夠多的敵人新式飛機的信息也是他責任的一部分。</br></br>雪山將戰場隔成了兩部分,此時繼續留在戰場西面的一架蘇27sk,終于擺脫了2枚米卡導彈的尾隨,但是立即陷入了與第一架陣風隔著20公里的瞄準/擺脫當中,無暇他顧。</br></br>雪山的另一側顯得平靜許多,2架沒有中距彈的戰機正在迎面迫近當中,兩名飛行員都沒有意識到,他們曾經在不久前‘交’過手。</br></br>敵機的拉起速度出乎了鄭輝的預料,很快開始影響到鄭輝的雷達跟蹤,他不得不跟著抬頭跟蹤敵人的動作,他原本不想把戰場引向更高的空域,只想在第一回合‘交’手后,偷偷從低空撤出戰場,但是敵人咄咄‘逼’人的動作‘逼’迫他只能跟上。</br></br>在無云的晴空中,雙方同時看到了對手。各自開始為第一輪近距導彈‘射’擊做準備,這顯然會是一次命中率不太高的迎頭‘射’擊,不過意義在于可以迫使對手進入不利的位置。</br></br>殲8ii的目標信息一直在更新當中,達布里尼選擇了一枚魔術導彈,開始冷卻導引頭,他估計對手應該在做著同樣的事情。他期待著能與敵人進入下一輪的纏斗,他曾經與殲8ii在低空‘交’過手,深知這種2代機無論是爬升還是水平盤旋都不強。</br></br>8公里外,那架殲8正在11點鐘略低的地方吃力地爬升,看上去就像在做慢動作。上校并不想給對手先下手的機會,他搶先在7公里外發‘射’了導彈,這是導彈包線的極限,導引頭也還根本沒有截獲目標的紅外特征。不過,上校想要的就是迫使對手轉彎逃離,這樣他好從容地進入后方較小的方位角內,也許能占據一個6點鐘附近的位置。</br></br>殲8ii始終沒有大的動作,上校猜測那名飛行員大概很是沒有看到這枚尾焰不甚明顯的導彈。難道會有簡單的收獲?上校倒是可以從垂直顯示器上眼看著導彈慢慢接近茫然不覺的敵機。</br></br>鄭輝當然看到了那枚導彈,但是他不想過度驚慌地處置這枚導彈。大部分紅外制導導彈的視場不超過3度,并且只可能在2公里左右的距離內才可能起作用,現在它只是按照駕駛儀提供的線路飛過來而已,如果拼命躲閃,就上當了。當然也不會有電子告警設備提醒他敵人導彈是否看到了自己,這個險</br></br>必須冒一下。</br></br>魔術導彈越來越近,它與殲8ii慢慢形成了只有幾度的夾角,但是始終沒有看到迎頭飛來的戰斗機的紅外特征。眼看導彈近在咫尺了,鄭輝在1馬赫的速度下,做了一個2g的避讓動作,并且沒有發‘射’曳光彈(他怕曳光彈會把敵人導彈引過來。),導彈與飛機隔著幾百米‘交’錯而過,那架陣風仍然保持在他的雷達跟蹤區域內。現在輪到他反擊了。</br></br>達布里尼不敢相信前面的這個家伙,竟然用一種遲緩如太極拳的方式化解了自己的第一擊,這是他沒有過的經驗,一般情況下,所有的飛行員都會以劇烈的蛇形動作配合曳光彈來折騰一番,至少應該漫無目的地還擊一枚導彈才對;在2機接近期間,他有大把的機會再次攻擊,但是他目前只剩下了一枚導彈(由于從西孟加拉的縱深機場起飛,所以起飛時采用較為保守的4+2的掛載方式),現在他開始變得縮手縮腳起來</br></br>復制本地址到瀏覽器看最新章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