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希尼的再次出現引起了印度坦克手的恐慌,因為之前的幾發命中彈,似乎沒有傷到那輛坦克分毫,并且他們并不知道煙霧里時隱時現的敵人到底有多少。當面的印度連長開始向阿扎里德求援,阿扎里德將手上最后一個可以調動的連,調來協助防守。由于冷卻設備的效率有限,印度t炮長的熱像儀很難長時間跟蹤目標,這使得這場遠距離對‘射’,很難使用‘激’光駕束導彈,有幾輛t90試著打了幾發全都脫靶,這個問題同樣困擾著亞希尼的99型坦克,使用導彈時的長時間停車狀態,是對方瞄準的絕好時機。最終,坦克戰還是演變成了裝甲與火力的單純比拼,雙方隔著很遠距離互相‘射’擊、倒車、躲閃。這是亞希尼最厭惡的一種戰斗方式,不過他必須硬著頭皮打下去,為那個從未謀面的中國指揮官的反擊爭取時間。</br></br>雙方都采用打一炮就退的簡單戰術,希望在觀察距離和‘射’程上找到便宜。在這個距離上,2‘門’125毫米火炮都沒有足夠的把握擊穿對手。整個戰場上充斥著反應裝甲爆炸聲、發動機轟鳴聲以及彈芯折斷時的可怕撕裂聲,意志稍微薄弱的人,是無法在這樣環境里堅持太久的。</br></br>2分鐘的急促‘射’擊過后,局面漸漸明朗,99g的前裝甲顯然更勝一籌,而t90的反應裝甲則暴‘露’出了夜戰中的致命問題,盡管這些裝甲可以有效抵擋動能穿甲彈嗎,但是一旦被引爆,滾燙的前裝甲板就會長時間地暴‘露’在對方的熱像儀之下,即使后退300米也無法隱入背景。在這一排99型坦克的瞄準儀上,這個炫白的影子,無疑會給炮手們提供長時間穩定的瞄準時機,而失去反應裝甲保護的t90s正面的裝甲,也很難抵擋第二發尾翼脫殼長桿穿甲彈的攻擊。</br></br>阿扎里德鉆出炮塔向北面張望,那里炮聲震天,情況不妙,他看到自己的部隊正在后退。丟棄在跑道上的坦克殘骸在熊熊地燃燒著。他有生以來第一次感受到了孤立無援。他必須開始面對一個問題——就是他自己的部隊有可能在一個小時內被全殲。眼下四面危機四伏,他手上兵力不足,西面隱藏著的輪式導彈發‘射’車,必須時刻派人盯著,免得他們偷偷‘露’出頭來開火。南面一直很平靜,但是那里有十幾輛敵人的傘兵戰車潛伏在黑暗中,隨時準備撲過來打一下就溜。總算東面還總算是安全的,敵人在那里布設了地雷,可能阻礙他們自己進攻,這使得他可以重新計算漸趨捉襟見肘的兵力。看看能不能捱到天亮。事實上,他已經超額完成了所有的任務,不光占領了跑道,還堅守了整整11個小時,但是空軍遲遲沒有出現,地面援軍情況不明,通訊幾近癱瘓,而</br></br>敵人倒是越來越多。</br></br>難道斯潘加將軍的計劃出錯了?他無法不敢相信這樣的事實結論,斯潘加曾經說過:戰爭史上所有超越敵人想象的突然襲擊,最后都成功了的。這次進攻完美無缺,敵人被打懵了,蘇萊曼山脈被他完成了對如此深遠縱深地帶的襲擊。但是隨后發生的一切卻是一團糟,沒有空中支援,沒有后勤保障,極度的疲憊也在無時無刻侵蝕這支部隊的戰斗力。</br></br>“我需要援助。援軍在哪里?”他對著通話器,嘶聲力竭地吼道。</br></br>但是除了耳機里絲絲的雜音以外,毫無回應。他的坦克部隊已經損失近半,燃油、彈‘藥’所剩無幾,除了在一片空曠地帶上死等,看不到別的辦法。一直以來中國空軍都沒有對這條跑道上的坦克展開攻擊,這是否說明了他們一直都在掌握著戰爭的節奏?之所以他們敢這么做,是因為他們十拿九穩?阿扎里德不由得瞎猜起來。出發前他對自己的指揮車進行了‘精’心偽裝,得它的炮塔看上去比一輛普通的t90sk更簡潔。但是隨著周圍坦克一輛輛被擊毀,他不得不開始思考退路了。</br></br>跑道東面的草叢里,李平穩穩地瞄準著眼前的印度坦克,每當北面有爆炸聲響起,他瞄準的那輛坦克的炮塔,就會慌張地轉動幾下,t90的發動機一直在怠速狀態下半死不活地轉動著,但是不敢輕易開動了,大概是燃料快完了。李平焦急地等待著攻擊的信號,他不時從瞄準鏡后面抬起頭,仰望天空,等待著林淮生的攻擊命令。</br></br>西面的中國陣地再次發‘射’信號彈,一顆與之前所有信號彈顏‘色’都不同的藍‘色’信號彈,慢悠悠從天而降。大部分疲憊不堪的印度坦克兵對這些信號彈,早都已經無動于衷了,這顯然是中國人‘陰’謀的一部分,不過已經不太重要了。</br></br>李平扣下發‘射’扳機,眼看著一團火焰飛向那輛渾然不覺的印度坦克。他沒有‘射’擊那輛坦克炮塔上層層疊疊的反應裝甲上,他瞄準的是車體后方的動力部分。</br></br>火箭彈劃過弧線準確擊中他瞄準的那個地方,如他所預料炮塔的反應裝甲被彈片同時引爆,他不知道車體是否被‘射’流擊穿了,因為t90的炮塔還在轉動。他大喊著,讓裝填手趕緊裝上另一發火箭彈,好隨時補一發。那輛坦克突然燃燒起來了,沖天的火焰將的黑夜驅散,附近其余的印度坦克也暴‘露’了出來。隨即炮塔的轉動也停止了下來,看起來發動機停車使得戰車內部失去了驅動炮塔轉動的液壓,亦或者造成了同樣效果的其他損傷了。</br></br>耳邊的爆炸聲此起彼伏起來。總共16個小組幾乎在同一時刻向各自的目標‘射’擊,根</br></br>據林淮生制定的計劃,所有120毫米火箭炮都只發‘射’2發,然后就轉移陣地,他特別‘交’代了,轉移時必須放棄火箭筒的火控箱以及不必要的三角架設備。</br></br>果然,印度坦克一時被這樣的攻擊打懵了,大部分車長們來不及從周視鏡內找到發‘射’火力的位置,坦克的封閉‘性’決定了,除非車長把頭伸出去,否則是很難在黑暗中,找到偷襲對手的。離著李平很近的一輛坦克突然啟動,并左右閃避起來,它的炮管轉來轉去,顯然還沒有找到目標。</br></br>李平趴在地上,用簡易火控的右眼目鏡瞄準了這個移動中目標,當它從燃燒的同伴旁駛過時,完全暴‘露’了出來。在無風的環境下,這套簡易火控系統正好可以發揮作用,跟蹤了大約8秒鐘后,瞄準光點出現,李平稍稍修正然后開火,火箭彈劃過一道明顯的拋物線砸在行進的坦克上。坦克繼續行駛了大約50米,才漸漸停下,然后從座圈處冒出了濃煙和火焰。</br></br>東方漸漸‘露’出了曙光,印度坦克終于從‘混’‘亂’中找回了一些頭緒,一些勇敢的車長將頭伸出了炮塔,開始指揮坦克反擊。李平的小組終于完成第三次裝彈后,他所在的低洼草地里,已經看不到任何目標了。他將林淮生說過的,只打兩發,然后迅速轉移的話丟到腦后,一把將沉重的火箭筒從發‘射’架上抓起,扛到肩上,幾步跑上一個土坡,搜尋下一個目標……</br></br>300米外,一輛暴怒的印度坦克正沖向一座空發‘射’架,將其碾得粉碎。然后坦克上的機槍塔開始轉動,對著草叢開始掃‘射’。敵車還在不停地推進,瞄準鏡內的閃爍器為李平在分劃線上計算目標行進速度提供概率的參考量。他狠狠地扣下扳機,當滾燙的氣流拂過面頰的時候,他就知道這發能打中了。這是一種奇怪的直覺,從來沒有出過錯。</br></br>破甲彈頭的‘射’流鉆進薄弱的側面裝甲,頓時殺死這一側正在‘操’縱機槍的印度車長,隨后引爆了裝彈機轉盤上的彈‘藥’。</br></br>一百二十秒內,李平僅憑著簡單的武器,就摧毀3輛t90s。他退下土坡時,天‘色’已經大亮,展示火力的時候終于到了,埋伏在機場各處的步兵,此時已經可以用80毫米的單兵火箭筒開火了,突然而至的密集火力使得躲在鋼鐵碉堡內,準備做最后掙扎的印度坦克兵們驚恐萬分,這是一場足夠融化金屬的火雨;大部分的‘射’擊的距離都在200米內,所以命中率非常之高。對抗中,坦克明顯處于劣勢,就如同獅子陷入狼群中一樣。</br></br>每當裝甲擋住火箭彈時,會發出沉悶的碰撞聲,如果金屬‘射’流穿透了裝甲,就不會有太大的動靜,它只會安靜的融化鋼鐵</br></br>,殺死坦克內的成員或者引爆彈‘藥’。</br></br>阿扎里德不停滴觀察四周,眼看著一輛輛的坦克被摧毀,他猜不透敵人是在什么時候在自己眼皮底下部署了這么多兵力的。他手握通話器,拼命地呼叫著每一個連長,但是都沒有回音。他知道,第19裝甲團已經完全失去了基本的組織能力,也就是說,作為戰斗單位已經完蛋了。兒那些致命的紅箭9導彈的發‘射’架,隨時會從西面的掩體后面升起,展開攻擊,阿扎里德領教過這些導彈,知道它們幾乎彈無虛發。</br></br>“快走,向南。”</br></br>“那其他人呢?”駕駛員問道。</br></br>“來不及了,各自逃命吧。”</br></br>他命令駕駛員向南突圍,周圍有一個直屬排緊隨其后。果然中**隊在南面沒有嚴密設防,他一氣跑出了奎達機場范圍,正好耗盡了燃油,他和其余的幾個車組只能棄車而逃,不敢朝默斯東方向跑,因為不知道斯潘加主力進展情況,于是決定向阿富汗方向跑。他實在不敢想象被巴基斯坦人俘獲的下場,索‘性’向北約部隊投降,或許還有回去的機會。當他們試圖徒步穿越邊界的時候,可以看到伊爾76飛機從頭頂劃過,奎達的運輸又恢復了</br></br>復制本地址到瀏覽器看最新章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