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另一名‘射’手準備發(fā)‘射’第二枚導彈,眼看著遠處的目標正在絕塵而起,但是冷卻后的導彈導引頭卻遲遲無法完成跟蹤,顯然目標已經跑出了臨界‘射’程。這種導彈焦平面尋的器搜索紅外熱源的最佳距離大概在1公里內,而毒蛇導彈的實際‘射’程卻超過了5公里,也就是說具備發(fā)‘射’后瞄準的能力,聽上去比標槍還要優(yōu)越些;舉手在空曠寒冷的克什米爾陸軍靶場上,這種模式發(fā)‘射’的毒蛇還曾經有過不俗的表現(xiàn),但是使用手冊上卻只允許在夜間使用這種模式。不管怎么昂,‘射’手現(xiàn)在只碰碰運氣了。他果斷發(fā)‘射’導彈,然后用瞄準鏡內的十字標識進行跟蹤,導彈將通過指令控制飛向目標,能不能抓住發(fā)動機熱源就不知道了。</br></br>就在第一枚導彈錯失目標之后,林淮生的車隊已經有所警覺,他隨即下令所有戰(zhàn)車進行防御;幾輛車同時凌空發(fā)‘射’了煙霧以遮擋‘射’手視線,破壞指‘射’手引導,實際山這種方式,也可以比較有效地破壞紅外成像尋的器的末制導,最終這枚導彈也沒有打中任何目標。現(xiàn)在遠遠落在后面的印度特種部隊只能干著急,他們輕裝追擊,并沒偶攜帶太多的導彈。</br></br>山巔上藏著的狙擊手分隊,一直在進行觀察,并不斷將后續(xù)敵人的情報傳送到林淮生的指揮車上。小組看到敵人還沒有放棄,正在準備追趕,而敵人使用的主要是一些輕裝甲車和路虎吉普車,但是每一輛都攜帶反坦克導彈。現(xiàn)在車隊已經在山谷內停成了一溜,很快就將攆上了。至于敵人的戰(zhàn)斗力,還無從評估。</br></br>林淮生的對追兵只做了簡單的防御準備,他布設的雷場只有大約20x50米那么大,形同兒戲一般。實際上大約300枚地雷解被除保險后,就那么‘亂’糟糟地放置在路面上,既沒有形成足夠的密度,也沒有任何的掩埋。林本身的意圖也就是為了讓敵人看到,然后下來犯難,他估‘摸’著,只要能阻擋住敵人車隊二十分鐘,就足夠自己走遠了。</br></br>第一輛深入雷場的路虎不夠小心,駕駛員沒有注意到與地面顏‘色’相近的地雷塑料外殼,直接碾了上去,一般而言反坦克地雷是為坦克裝甲車或者至少是卡車而設計的,不過滿載成員和武器的路虎,也遠遠超越了壓發(fā)引信的重量。地雷爆炸后將整個底盤炸癱,幾名名印度特種兵都被甩到了車外,重重落下。隨后趕來的車輛在雷場外擠作一團,幾輛車還撞到了一起。印度士兵們從車上下來,只見先頭車輛正濃煙滾滾,四個輪子也都已經不見了,突擊隊員倒在地上口耳出血,似乎個個重傷。而地面上密密麻麻布滿了綠‘色’的地雷,一時間沒有人敢上前半步。</br></br>一名軍官跳上裝</br></br>甲車前甲板,他扶著炮塔仔細查看了一番,確認這片雷場的表面,只有一種類型的反坦克地雷,并沒有步兵殺傷雷。至于地底下有沒有,他不知道,不過他知道中國在反步兵殺傷雷的條約上簽過字。</br></br>“都別愣著了,快去把地雷移到路邊上。清理出通道。”軍官大喊道。</br></br>見沒有人響應,軍官跳下戰(zhàn)車,快步走進了雷場。將腳下一枚地雷拾起,拋給了他的副官,副官穩(wěn)穩(wěn)接住,并沒有爆炸。</br></br>“你們都看見了,這只是反坦克地雷,需要半噸的壓力才能引爆。”他大喊道,“趕快行動,清理出了道路。”</br></br>這種身先士卒的行為,立即就鼓舞起了士氣。軍官向猶豫不決的士兵展現(xiàn)出了自信:一種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自信。連山上的中國偵察兵都被這種行為震住了,他們立即向林報告:雷場很快就會不起作用了,并且追擊的印度部隊,并不是泛泛之輩,不可小覷。</br></br>印度士兵們沒有任何的探雷設備,不過反坦克地雷只是隨意丟棄在地上,俯首可拾似乎并不可怕。他們紛紛進入雷場,將地雷移到道路兩側。只用了大約5分鐘,就清理出了一條足夠車隊行駛的道路。不過這5分鐘,對于林淮生而言仍然至關重要,他成功地轉移到了公路,與3輛坦克會和。暫時他們還不能走,必須等待狙擊手翻越山脊從山上下來;這坐山梁曾經是李平設伏地點,所以林很清楚有10分鐘就足夠了。</br></br>公路上的火勢仍然沒有熄滅,印度軍車橫七豎八地停在那里燃燒著,綿延幾公里。林淮生通過外部攝像機拍攝看到了這一幕,也頗有一些震驚。電臺里,亞希尼告訴他,公路上的威脅已經可以解除了,轟炸過后他就沒有再發(fā)現(xiàn)敵人重火力的存在。</br></br>作為陸軍軍官,當林淮生看到空軍主宰戰(zhàn)場的場面時,也難免有一些兔死狐悲的感情,不過他背后的薩米可并不是這么想的,他忙不迭地用英語講述著,從空中觀察敵人縱隊并進行識別的技巧,他說他從來沒有投下過威力這么大的炸彈,他很渴望能夠有一次機會,飛一下轟炸機,從水平轟炸的技術上講,自己絕對沒有問題。</br></br>“好了,我們必須立即回到向海邊行進的路線上;白天我們可不能在待在地面上不動,敵人的空軍來了,我們也會同樣下場的。”林淮生打斷了滔滔不絕的上校。</br></br>“公路暢通無阻,我飛來的時候看的可清楚了。”上校說道。</br></br>自從第一次見面,林淮生就覺得上校與那些在戰(zhàn)爭中奮力求生的一般人不那么一樣,他很少談論起祖國的命運或者自己的生死,他一直在談論</br></br>的都是怎么打仗。</br></br>“參謀長,奎達電報。”</br></br>“念!”</br></br>“迅速脫離戰(zhàn)斗,與南方我方部隊匯合,”參謀念道,“另外,巴南方形勢復雜,小心應對部落勢力。”</br></br>“參謀長,狙擊手分隊下來了。”</br></br>林淮生趕緊低頭到顯示器處,只見巖石后有人移動,轉眼間幾名狙擊手已經到了跟前,步兵戰(zhàn)車已經坐不下了,他們只能爬到亞希尼的坦克上。</br></br>“讓坦克帶路,我們緊跟在后面。”</br></br>車隊再次開始行動,他們的燃料并不足以開到瓜達爾,并且瓜達爾港本身的情況也不確定,該何去何從依然不明朗,他于是再次問起上校附近的敵情。上校告訴他,叛軍人數(shù)眾多,正在四處尋找巴南方軍區(qū)深藏山中的燃料和武器基地,所以空軍的導航信息內,已經表明了幾座山區(qū)秘密補給站位置,一旦有被叛軍占據(jù)的可能,就必須加以摧毀,以免被印度部隊利用。這個信息不由得讓林大吃一驚,因為這些重要信息他一直不知道,甚至連內務部隊的吉亞姆中校都不清楚,他立即要求上校在地圖上將靠近公路的油庫位置標示出來,他必須比查拉比的人馬先行趕到其中一座后勤倉庫,以補充燃油。</br></br>數(shù)千公里外的軍區(qū)情報中心內,徐景哲一直在苦苦等候著林淮生的消息。最近的形勢讓藏南攻勢變得愈加急迫起來,印度軍隊在伊斯蘭堡的軍事行動毫無懸念,也許明天早上,這做城市就會陷落。而印度情報部‘門’在俾路支省的策反活動竟然大獲全勝了,這完全在徐的預料之外。如今,南方的形勢一日數(shù)變,當?shù)氐姆蛛x主義武裝如雨后的蘑菇,突然冒出了一大堆,巴政fu在當?shù)氐慕y(tǒng)治正在迅速瓦解,遷至白沙瓦的巴基斯坦政fu也已經無力向南方派兵了。徐景哲懷疑這一系列的變化中,有中情局的力量作梗,也許美國人正在為戰(zhàn)后的南亞,重新劃分勢力范圍,不過這件事暫時沒有證據(jù)也不甚重要,重要的是上級每個小時都打電話來催問林淮生去向,可見當初軍區(qū)派這個家伙去奎達救火,是有一些失策的。</br></br>此刻瓜達爾港正在陷入第二次“起義”,而印度的海軍陸戰(zhàn)隊就在外海虎視眈眈,一旦瓜達爾失守,那么舍姆西基地的丟失就只是時間的問題了。即在9月份的最后十天內,中國已經緊急發(fā)‘射’了2枚偵察衛(wèi)星和1枚極高頻通訊衛(wèi)星,以彌補戰(zhàn)爭中已經暴‘露’出來的情報收集以及通訊上的問題,這種緊急行動固然十分必要,但是中國政fu立足于擴大戰(zhàn)爭的決心,也已經顯而易見了,如果敵人的情報部‘門’不是瞎子,也必然會做出相應的判斷。在這之前,徐</br></br>景哲的一項主要工作,就是要讓印度政fu以為,中國的戰(zhàn)爭準備其實只是虛張聲勢,到了9月底這已經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br></br>徐景哲眼下的首要工作,是以他的專業(yè)能力,從數(shù)量驚人的情報中,分揀出最為重要的部分提供給上級,他稍微牽掛了一下遠方的戰(zhàn)事,桌子上就又堆起厚厚的一疊衛(wèi)星照片,都是他領導下的參謀人員初步研判為“有價值”,而匯總到他這里的;他拿起了一張清晰的衛(wèi)星照片,顯然是從空中拍攝到的一處港口。</br></br>照片上有人已經用紅筆標注了一行字——ins-vikr。在情報中心,這是對戈爾什科夫號航母的簡稱,靠衛(wèi)星在海上跟蹤這艘航母是不可能的,除非他回到維紗卡帕特南的基地,但是這艘航母什么時候回港了?少將帶上眼鏡,仔細看了一會兒。</br></br>“這是什么時候拍攝的?”</br></br>“今天早上拍到的,從孟加拉灣上空,距離大約400公里。”</br></br>徐景哲辨別了一下海岸線,發(fā)現(xiàn)并不是這艘航母的主要錨地維沙卡帕特南海軍基地,因為沒有碼頭邊上顯眼的海軍俱樂部大樓,并且看上去港口要大得多,航母一側有幾艘大型船只環(huán)繞。</br></br>“是加爾各答?”</br></br>“是的。”參謀回答道。</br></br>“航母的艦載機不是全都部署在地面機場了嗎?為什么他會出現(xiàn)在加爾各答?”</br></br>“也許是充當臨時指揮部。從技術上分析,可能米格29中隊無法和地面的空軍指揮部配合,而vikr如果停在加爾各答,那么航母上完備的通訊設備,是可以勝任這些飛機進入阿薩姆的部分導航和指揮。不過這只是初步判斷,還得等我們的內線核實。”</br></br>“嗯,有一些道理。反正她停靠到哪兒,我們也拿她沒辦法。”說著話,徐景哲還是很不甘心地走到巨大的地圖前看了一眼,即使不考慮政治,派遣作戰(zhàn)飛機穿越孟加拉國的攻擊也是很不現(xiàn)實的。</br></br>“殲轟7有沒有可能?”</br></br>“航程上很勉強,并且從巴空軍偷襲科欽的行動看,航母躲在大型商船周圍的策略是很有效的。”</br></br>“沒錯,政治上也不允許我們這么做。”</br></br>少將疲憊地‘揉’了‘揉’眼睛,這艘航母一直躲在孟加拉灣,如今其艦載機也都分散到了地面機場,對戰(zhàn)爭的近程倒是沒有太大影響,不過如果能加以打擊,至少可以敲打一下印度上層決策層,說不定卡汗會就此腦溢血身亡也說不定,那樣的話,事情倒是簡單了。</br></br>他覺得自己有些可笑,竟然會有如此非分的愿望,他常常告誡自己的下級</br></br>,戰(zhàn)爭是最嚴肅的事情,指望對手會自行瓦解,那是弱者的心態(tài)。</br></br>“呃,卡汗的身體最近怎么樣了?”</br></br>沒有忍住,他還是詢問了這個問題,他的內心深處當然還是盼著那個頑強的老瘋子能夠及時升天,那樣至少可以使得戰(zhàn)爭升級成核戰(zhàn)的可能‘性’減少幾分。中國雖然初步具備預警并攔截彈道導彈的能力,不過對于大氣層內飛行的短程導彈,早期的預警仍然有短板。已知印度在整個阿薩姆部署了上百枚的大地導彈,如果算上縱深地帶的烈火導彈,這個威脅還要加大上幾倍</br></br>復制本地址到瀏覽器看最新章節(jié)</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