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裝甲兵已經(jīng)配發(fā)冬季裝備,顯然他們并不是為了保衛(wèi)新德里而來的,以新德里的緯度,任何季節(jié)都不需要這樣厚重的衣服。</br></br>敵人會在哪里形成一次返攻?這是徐景哲急迫需要搞清楚的,盡管陸軍完全可以如同阿薩姆戰(zhàn)役后期那樣,對敵人的突然發(fā)起的行動,展開極有針對‘性’的應對,而空中優(yōu)勢也可以保證,在敵人的計劃執(zhí)行前至少72小時,發(fā)現(xiàn)諸如大規(guī)模兵員調動之類的蛛絲馬跡。</br></br>事實上,部隊首長對于斯潘加的裝甲部隊能夠參與進來,持一種求之不得的態(tài)度,軍隊上下也彌漫著一種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的自信心。但是對于徐景哲而言,無論如何勝券在握,他的部‘門’還是必須盡早拿出自己準確的分析才行。當然以他本人對下一階段作戰(zhàn)的了解,無論這個被寄予厚望的“雷霆懲罰”計劃怎么變化,其規(guī)模都不可能與中國正在籌謀的攻擊計劃相提并論,印度的動員能力已經(jīng)達到極限看,而中國卻還早的很。</br></br>他凝眉走到地圖前,‘花’了一點時間才找到了巴基斯坦特工拍到敵人坦克的那個小鎮(zhèn),這里的鐵路線一直向北延伸到斯利那加以及更北方地區(qū)。</br></br>當然斯利那加附近并不利于坦克作戰(zhàn),雖然印度新建的這條鐵路支持重型裝備至此。根據(jù)假想敵小組的預計,印度軍隊應該會采取節(jié)節(jié)防御的措施,放棄一部分重鎮(zhèn),甚至很可能會棄斯利那加,以消耗中**隊,同時增加中**隊的補給線長度。他們會有步驟地將中**隊引入一個既定的戰(zhàn)場。這個戰(zhàn)場必然更加利于印度陸軍的調動和補給,并且應該較為平坦,但是不會太靠后方,那樣在政治上不可行,可能導致新德里的人民黨政權在戰(zhàn)役發(fā)起前就提前奔潰。</br></br>按照以上原則,他的小組可以猜到大致的敵人集結區(qū)域,但是還缺乏實際情報的支持,不過除了監(jiān)聽電文以外,他還可以等著巴基斯坦情報局的消息。巴基斯坦對于印度的諜報工作,自有其先天的優(yōu)勢,而中國人缺乏這種優(yōu)勢,所以等待巴方的進一步消息,也不失為一種印證猜想的積極步驟。</br></br>在轟炸進行后的第4個小時,監(jiān)聽小組終于從敵人的無線電通訊中,了解到了這次攻擊的毀傷效果,證實空軍損失一架飛機換來的,是整個地下掩體以及這個重要通訊節(jié)點的癱瘓,否則敵人不至于通過無線電,向總部做出報告。</br></br>這個地點是印度喜馬偕爾邦北部的地下通訊線路‘交’匯區(qū),老舊通訊電纜與光纖通訊都在此經(jīng)過,并且駐留有通訊維護部隊,以及隨時可以出動的野戰(zhàn)電話‘交’換設施。攻擊造成了由點及面的通訊網(wǎng)絡的大范圍癱瘓,有3個</br></br>師以及一個炮兵旅完全失去了與總部的聯(lián)絡;印度軍隊自行統(tǒng)計的被殺傷人數(shù)有350人,從這個數(shù)字上也可以一窺這個碉堡的規(guī)模。</br></br>另外一個讓他振奮的消失是,留在阿薩姆的林淮生請示,要求對已經(jīng)處于監(jiān)視狀態(tài)的疑似洛桑嘉措的部隊展開攻擊。林淮生顯然有些過分謹慎,面臨重大的戰(zhàn)機卻不敢動手,顯然是擔心敵人手里的核彈;畢竟雪狼部隊的傷亡,是他擔不起的,這樣的行動他必須請示上級。</br></br>在獲得可以行動的批復后,林淮生再次發(fā)來電報,顯得有些婆婆媽媽的。</br></br>這次他向上級請示使用“特殊手段”以破壞可能存在的核彈的電子起爆裝置,保證雪狼攻堅的順利。即使在阿薩姆戰(zhàn)斗最‘激’烈的時期,也沒有誰考慮過使用過這種較為特殊的電磁脈沖武器,因為國際上將這種特殊武器,模糊地定義為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但是在洛桑的問題上,中美之間似乎達成了最大化的諒解,這是林淮生知道的。</br></br>不過經(jīng)上級研究,這個請求被否決。主要理由是這種特殊武器,同樣可能破壞附近中**隊的通訊設備,另外已知的敵人深藏山‘洞’里,沒有理由相信,使用這種武器可以對一支連基本無線電通訊都不使用的部隊,起什么關鍵作用。而上級堅持認為,敵人潛伏在遠離人口密集區(qū)的深山密林中死最佳的打擊時間點,不應作過多的顧慮,而是立即采取果斷的行動。</br></br>24小時內(nèi),雪狼一直潛伏在目標外圍進行監(jiān)視,同時等待上級指令。王鐵川沒有按照以往的風格,進行一輪以塊制快的行動。</br></br>可以發(fā)現(xiàn)進出山‘洞’的敵人很少,從設施看,這里原先似乎是一處秘密油料/武器倉庫。因為山坡巖石上有當心明火的印地語提示,不過字跡已經(jīng)被草草涂抹掉了。</br></br>而其出口處是巨大的可以通訊油罐車的橫拉鐵‘門’,位置在山體截面上,所以衛(wèi)星一直無從發(fā)現(xiàn)。</br></br>提斯普爾的印度地下指揮部,被6顆重型炸彈攻擊后,一直處于無法清理的狀態(tài),所以很多文件還深埋在里面,無法為林淮生所用,所以他一直都完全掌握這一地區(qū)所有的印度武裝力量所控制的后備設施位置。</br></br>西隆東北70公里深山內(nèi)的王鐵川,已經(jīng)‘摸’清了附近所有的敵人明哨和巡邏隊,定期換班的暗哨也大致掌握,另外還發(fā)現(xiàn)了被炸的四分五裂的羚羊和地雷爆炸后留下的彈坑,確認了‘洞’‘穴’除正面外,兩側存在雷區(qū)。但是他的人和無人機一直沒有找到其他的入口,這意味著,如果要進入只能冒著火力,從正面強攻,這樣敵人就會留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進行應變,換句話說</br></br>,極可能引爆核彈。</br></br>正是王鐵川通過林參謀長,向上級請求使用電磁脈沖武器進行第一輪破壞的,他認為這樣至少可以將敵人引爆核彈的可能‘性’減到最低,但是上級立即否決了提議。于是他再次請示,要求延后行動至夜晚,以發(fā)揮夜視設備的優(yōu)勢,這次得到了肯定答復。</br></br>繼續(xù)監(jiān)視期間,敵方藏身的‘洞’‘穴’大‘門’一度拉開,以至于王鐵川以為敵人要行動了,但是最終出來的只是一支大約25人組成的巡邏隊,因為雷區(qū)范圍不明,他沒有派人從側面進行監(jiān)視,而是由無人機從高空進行跟蹤。</br></br>敵人巡邏隊在叢林內(nèi)分散成幾組,開始兜圈子。無人機觀察到,大部分小組主要圍繞一條已經(jīng)被爛泥覆蓋,空中分辨不清的公路展開搜索偵察,這條泥濘的公路上最近一定行駛過車輛,所以無人機能夠通過車輪留下的連貫的積水印記,勉強分辨出這是一條路,由此也不能排除洛桑掌握的核彈,已經(jīng)經(jīng)由公路運到了別處。</br></br>入夜以后,分散的巡邏隊,陸陸續(xù)續(xù)開始返回,他們并沒有集合并清點人數(shù)以后一起回來。王鐵川在山頭上,一直在設想最快,傷亡最小的強攻辦法,他觀察到敵人在‘洞’口的布置極為簡單,只有兩處偽裝網(wǎng)遮蓋的掩體,沒有太多火力,也許是防備衛(wèi)星偵察。靠前的掩體內(nèi)至少有一‘挺’機槍,靠后的掩體內(nèi)有什么暫時看不清,顯然也是山上的狙擊手無法解決的,必須從正面開闊地接近到一定距離才能消滅。</br></br>而‘洞’庫大‘門’后面是什么,誰也不知道。他覺得這樣的情形,不冒點兒險是不行的,于是有了一個大膽的計策,他打定主意后,就開始詢問無人機,還未返回的敵人巡邏小組位置。</br></br>無人機一直在緊盯每一個小組,目前還有一個4人小組落在了后面,就在1.5公里外,他們在小心掩埋自己的足跡方面用心過度,‘浪’費了不少時間,但是此刻已經(jīng)開始返回。此刻天‘色’漸暗,并且開始飄雨,敵人小組穿上了雨衣,紅外特征開始消失,無人機隨時可能丟失這組目標。</br></br>王鐵川預測敵人一定會沿著公路回到這里,于是下令外圍的一個小組,埋伏在敵人退路上,務必無聲無息殲滅該小隊,可能的話,設法抓一個活的,但是必須服從不能發(fā)出槍聲的前提。</br></br>30分鐘后,電臺里傳來消息,敵人的這個巡邏小隊已經(jīng)被全數(shù)干掉了,由于敵人隊形較為緊密,沒有機會抓活口,保險起見只能全部打死了。</br></br>死尸身上沒有發(fā)現(xiàn)身份文件,但是手臂和脖子上有印藏特種部隊的特殊紋身,敵人使用美軍叢林‘迷’彩雨衣,硬底軍靴,武器為北約口</br></br>徑自動步槍,沒有夜視設備。尸體經(jīng)過輻‘射’設備掃描,沒有發(fā)現(xiàn)身上有放‘射’‘性’物質沾染。</br></br>王鐵川看了看表,已經(jīng)到了夜里8點,他決心親自執(zhí)行這個計劃。他挑選了2名好手,以及一名‘精’通各種藏緬語言的士兵,組成了一個四人小組,完成所有部署后,死人各自套上雨衣,慢慢下到山下,然后排成單列緊密隊形,向‘洞’庫大‘門’走過去。他希望能夠冒充敵人小組靠近到,足夠控制大‘門’的距離。已經(jīng)觀察到,‘門’口只有6名敵人,似乎可以用消音武器快速解決。</br></br>這個計劃當然有不少疏漏,比如如何應對敵人盤問,他發(fā)現(xiàn)敵人進入時,是有盤問的,也許是某種口令,但是距離太遠并沒有掌握。但是除此之外,有沒有辦法,因為除了正對‘洞’庫大‘門’的這條路以外,其余地方有雷區(qū),這樣的部署有利于敵人將火力集中于正面。如果強攻,引發(fā)傷亡不說,更關鍵的是容易耽誤時間,而今次的作戰(zhàn)與以往不同,時間是唯一至關重要的因素,如果敵人決心一了百了,后果也許是統(tǒng)帥部可以承擔的——畢竟沒有在在人群密集的地方爆炸,但是雪狼的損失將會非常的嚴重。</br></br>四人遠遠走過去,故意咳嗽幾下,引起敵人注意。‘洞’庫上方的一部探照燈突然亮了起來,強光籠罩住了四個人。這是一個被疏忽的環(huán)節(jié),之前的敵人返回時,并沒有人開啟探照燈,以至于王鐵川以為敵人沒有電。他抬起手遮住強光,拼命搖手示意關燈,很快,他聽到高處有人喊話,探照燈隨即熄滅。</br></br>一名藏族戰(zhàn)士在王耳邊小聲耳語:別急,他們說要防止空中偵察,所以把燈關了。我們沒破綻。</br></br>此時,高處的狙擊小組通過電臺提醒:“距離‘洞’庫‘門’東面200米,有新近發(fā)現(xiàn)5名敵軍,正在向你們靠近,也許從暗哨哨位上撤下來。”</br></br>顯然這是一個出現(xiàn)的還算及時的敵情,王鐵川示意拖慢速度,等待那股敵人到跟前,一起動手解決,他沒有使用夜視儀,以防被敵人看出破綻,不過他的武器上有紅外成像瞄準器和消音器,有把握瞬間擊斃已經(jīng)掌握位置的6名敵人。</br></br>走到十米開外時,前方掩體里一個忽明忽暗的光點升起,顯然是一名叼著香煙的敵人。</br></br>對方果然咿咿呀呀地開始說話,王鐵川完全不明其意,只是覺得并不像是藏語,這讓他有些緊張,不過旁邊的戰(zhàn)士,立即沉著地用同樣的預言回應起來。黑暗中,他聽到了對面的冷笑聲,看情形問題不大,也許并不是口令之類的。</br></br>耳機里傳來輕輕的敲擊聲,這是山上的狙擊小組觀察手通過敲擊話筒,提醒他情況暫時順</br></br>利。</br></br>很快他就聽到了左側有人群走在碎石上的聲音,顯然那群新出現(xiàn)的敵人快要到了,比他預料的稍快些。他輕輕咳嗽一聲,所有四名成員都在雨衣內(nèi)將武器的保險打開,待會他們要做的,就是對著大致目標掃‘射’,用最快的速度將所有目標打倒,其中王鐵川的動作最為困難些,他作為火力補充,必須先使用夜視瞄準鏡快速搜索戰(zhàn)場,防止有活口觸發(fā)警鈴,而要完成這個動作,雨衣是一個累贅。另外,大部分的目標事先都做了指派,比如高處的狙擊手會解決掉第一個掩體內(nèi)的暴‘露’目標,但是新出現(xiàn)的敵人是一個意外,并沒有明確分配火力,他只能寄希望于身后的隊友的即使應變能力了。</br></br>掩體內(nèi)的那名啰嗦的敵人,還在不停地聒噪,又不知道問了什么,這會兒似乎讓王鐵川旁邊的戰(zhàn)士有些為難了,聽上去有些結結巴巴的,并且開始假裝翻口袋,自然什么也翻不出來。此刻,第二隊敵人還未到視野內(nèi),必須在捱上十幾二十秒的時間。</br></br>王鐵川突然覺得自己必須做一些什么,來分散敵人的注意力,他從口袋里取出一包威爾斯牌香煙,向那名叛軍擲了過去,對方借著‘露’出云層的月光,穩(wěn)穩(wěn)接住,然后愣住了,顯然對丟過來的香煙有些意外,過了幾秒鐘,然后這名敵人開始頻頻點頭,似乎并沒有懷疑</br></br>復制本地址到瀏覽器看最新章節(jié)</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