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輛阿瓊成功提速后,推開樹木,丟下同伴向西跑掉了,這讓蜿蜒難行的后續(xù)車輛更加的孤立。一名膽大包天的‘射’手跨在樹上等待著機會,印度坦克連的連長坐車正在暈頭轉向撞向這里,坦克沒有向上的視野,不可能看到頭上的威脅。</br></br>‘射’手在瞄準鏡內等待目標靠近到咫尺之內,然后對準后部車體發(fā)‘射’了火箭彈,這枚居高臨下發(fā)‘射’的彈‘藥’,輕易擊穿了薄弱的發(fā)動機隔板,坦克頃刻停車,并點燃了坦克廢氣,竄出的火苗很快將滑管路油點著。這名巴基斯坦‘射’手還來不及從樹上下來,阿瓊坦克內部就發(fā)生了爆炸,巨大的爆炸威力將沉重的炮塔掀到空中,將逃避未及的巴基斯坦‘射’手一起蓋到地上,砸出了巨大的深坑。</br></br>200米外,另一個小組盯上了脫離大隊擅自掉頭逃離的坦克,他們連續(xù)從后方以及側面發(fā)‘射’了幾發(fā)彈‘藥’,火箭彈準頭不佳,不過總算有一發(fā)擊中了防護不足的左側變速箱,坦克緩緩停了下來動彈不得。</br></br>步兵們狂喊著蜂擁而上,但是立即被車內坦克兵發(fā)‘射’的榴散彈擊倒一片,但是第二‘波’步兵仍然發(fā)狂地沖到跟前,向后部車體,投擲了十幾枚手榴彈,其中有一些可以燒穿坦克后部薄鋼板的鋁熱劑燃燒彈。</br></br>火苗迅速竄起,越來越大,30廟內吞沒了坦克,坦克手想鉆出來逃命,但是被突擊步槍‘射’殺。</br></br>幾分鐘內,形勢突然間得到逆轉,印度坦克手們只能通過潛望鏡里看到四周‘亂’竄的敵人,但是反擊卻十分的困難無力,由于炮塔的轉速無力,并列機槍很難根上近距離上快速移動的步兵。而最可怕的是,外部敵軍迅速地變得聰明起來,他們通過觀察,差不多掌握了這種阿瓊mkii型坦克獨特缺陷,比如榴散彈發(fā)‘射’器被楔形裝甲遮擋的巨大死角,設計者可能只考慮坦克在遠距離對‘射’時,可以通過發(fā)‘射’煙霧彈和倒車兩種動作,迅速隱藏自己,但是他沒有怎么考慮步兵靠近的情況。</br></br>老練的步兵,甚至開始根據炮塔或者頂部遙控武器站的轉動,來判斷車內敵人成員的注意力方向。一旦炮管開始轉動跟蹤其余人馬,另幾對人就會有恃無恐從其余敵人無法感知的方向靠近,然后在極有把握的距離上用火箭筒敲打坦克后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或者用手榴彈,攻擊坦克履帶。阿瓊坦克雖然有4名成員,但是可以隨時掌握360°情況的,只有車長一人,由于內部布局的問題,它缺乏全向的炮長潛望鏡,這使得使用并列機槍的對抗近距離敵人的作能力大打折扣。</br></br>另一些弱點在于,阿瓊坦克頂部整合各種傳感器的車長周視鏡做的格外高聳,且很單薄,非但</br></br>制約了頂部機槍左側斜向下的‘射’界,而且沒有裝甲保護。躲在高處的狙擊手,在敵車人員龜縮起來后,就開始專‘門’‘射’擊這些暴‘露’在外的光學設備,包括巨大的炮長瞄準鏡,每每擊中這樣的設備,都會導致坦克本已糟糕的觀察能力,進一步地下降。這樣無章法的攻擊,竟然也收到了奇效。</br></br>很快幾輛坦克就變成了瞎子,不敢‘露’頭的駕駛員,開始盲目地‘亂’沖‘亂’撞起來,企圖甩掉敵人的火力,但是完全瘋狂狀態(tài)的巴基斯坦步兵差不多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了,他們對眼前龐然大物的態(tài)度慢慢從恐懼變成了輕視,盡管印度人躲在厚重的裝甲后面,但是他們率先崩潰了。</br></br>緊接著又一輛阿瓊坦克被無后坐力炮摧毀了行走部分,被打斷的履帶滾落下來后,迅速被步兵包圍。車長在被火箭彈擊中第10次的時候,終于絕望了,他揭開頂蓋伸出一條白‘色’的‘毛’巾,揮舞起來,同時大喊著投降。狂吼中的巴基斯坦步兵蜂擁而上,不知道誰一槍將高舉雙手的車長擊斃,然后情況失控,士兵們索‘性’不要俘虜了,一起從艙蓋口投進手榴彈,將其余3人殺死。</br></br>5分鐘內,一個坦克連就損失大半,表面上亞希尼派出攔截的160人的加強步兵連死傷更為慘重,即使活下來的也個個掛彩,但是在及時趕到的另外2個排的支援下,他們仍然在瘋狂地發(fā)起攻擊。十分鐘前,還不可一世的c連只有很少幾輛從不同的幾個方向奪路逃了出去。巴基斯坦人沒有抓到俘虜,他們向每一輛動彈不得的印度坦克都反復攻擊,直到打光所有的彈‘藥’。</br></br>亞希尼從獲得的匯報中得知敵人完全被遲滯住了,雖然他不太相信消滅大半的戰(zhàn)果,但是現在不是計較這些的時候,他必須著力收拾掉眼前殘敵,同時殲滅另一個完整的坦克連。他命令2個排用高速度‘逼’近敵人指揮部核心,務必全殲殘敵,又命令作為預備隊的另一個步兵連派人來檢查戰(zhàn)場,看看有沒有重要的文件可以收集。自己則率領6輛坦克包抄陣地上的另外一個連敵軍,他今天想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多的殲滅敵人。</br></br>桑德爾上校正在一路倒車后退中,他陷入了極度的驚恐中。正面敵人的數量已經壓倒了他,而且他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一發(fā)穿甲彈,竟然無法擊穿不到300米的對手,對于坦克手而言,這樣的體驗是最扼殺勇氣的,即使你所有的應對都是正確且及時的,但是面對一塊無法擊穿的鋼板,逃跑只能是唯一的選擇。</br></br>上校不斷地呼叫路上的c連,但是那里的報告突然中斷了(連長第一時間被狙擊手干掉)。他意識到,今天的敗局難免,必須趕緊脫</br></br>身向東穿束縛自己的叢林,達尼席瓦村建立起新的支撐點,同時等待空中支援,村里還有他留守著鎮(zhèn)壓村民的部隊,有一個車載反坦克導彈分隊,以及支援火力可以依靠。</br></br>上校率領指揮部唯一殘余的兩輛阿瓊坦克開始轉向逃跑,沒有預先部署的撤退順序,讓另一側的步兵先跑,結果引發(fā)了‘混’‘亂’,不過他的本意就是讓步兵頂缸,拖延敵人。隨后殺到的2個排6輛99式坦克,向自‘亂’陣腳的敵人開火時,桑德爾已經即使脫身了。</br></br>亞希尼的另一隊人馬路過不久前,步兵連襲擊印度c連時留下的,大約一平方公里的戰(zhàn)場時,還是被深深的震撼到了,這是他見過的最慘烈的戰(zhàn)場。樹干上布滿了各種彈片,樹枝上則掛著殘破的武器零件和殘肢斷臂,地上滿是敵人坦克倉促倒車時留下的履帶印,而低洼處中積滿了血水。</br></br>履帶印中,還有一灘灘扭曲卻又平整的人形,如果故意不去琢磨,則無法分辨這是碾平的尸首,還是僅僅幾件破衣服,戰(zhàn)斗的慘烈由此可見一斑。</br></br>步兵連長向他報告時,已經無法站立起來了,連長的右手失去了3根手指,那是在與60噸的龐然大物‘交’手時,被對手發(fā)‘射’的散彈破片割斷的;他的左‘腿’嚴重燒傷,那是‘激’戰(zhàn)中被己方發(fā)‘射’的火箭彈尾焰掃中導致的。</br></br>不過連長在受傷同時發(fā)‘射’的火箭彈,直接穿透了座圈結合部,在一輛敵人坦克上留下了一個細小的孔‘洞’,那名死在車內的印度車長的情況,比他更糟一些。</br></br>亞希尼草草查看了敵人的損失,一共有8輛被摧毀的坦克,中有4輛集中在很近的距離內,大概是在短時間內一頓猛揍打懵了,他們的炮管指向四面八方,當時的態(tài)勢猶如被定格一般。</br></br>作為營級指揮官,他當然為步兵的表現如此趕到驕傲,他們遠遠超越了那些見了敵人坦克望風而逃的家伙,但是作為坦克手,他難免有一些傷感。以往的戰(zhàn)斗中,他總是排斥與步兵的協(xié)同,要么嫌他們慢,要么認為他們耽誤事,但是眼前的情景提醒他,坦克絕對不是無往不勝的兵器,實際上坦克的弱點很多。</br></br>一個月前,他以孤膽英雄的傲慢姿態(tài),拒絕參加陸軍參謀部指派參與的與中方的‘交’流活動,現在想起來,這是一個嚴重錯誤。中國人或許沒有太多實戰(zhàn)的戰(zhàn)例可以教他,但是他們‘摸’索信息化作戰(zhàn)的時間已經很長了。當坦克深陷敵人步兵重圍時,坦最缺乏的就是周圍的信息,單單依靠單車上的各種傳感器或者小群體的車際數據鏈,來掌握周邊態(tài)勢,顯然還是不夠的。如同眼前這個敵人坦克連,就是吃了這樣的大虧。亞希尼從</br></br>未接受過正規(guī)的指揮課程,不過他是一個善于學習的人。</br></br>此刻正面佯攻的t80部隊,監(jiān)視到了敵人大約一個連,正撤出陣地緩緩撤進了達尼希瓦村前進,并且觀察到一些裝備反坦克導彈的8輪戰(zhàn)車掩護。敵人沒有一下子垮掉,說明指揮部跑掉了。上級突然通知他發(fā)現敵人空軍。不知道是不是沖他去的,亞希尼決定先緩一緩,他命令全部人馬退進叢林,以免被敵人空軍偵察到。</br></br>不一會兒,印度空軍的戰(zhàn)斗機果然出現在了空中。亞希尼提心吊膽地聽著頭上飛來飛去,不過敵人明顯有些著急,最后草草向10公里外的浮橋扔下集束炸彈后,向西返航,很快巴基斯坦的雷電戰(zhàn)斗機趕到,兜了幾個圈子,也回去了。最近的空中較量雙方都顯得比較克制,也許是中國在北方牽制的結果,也許只是在積蓄力量,準備著最后的一戰(zhàn)。敵機投下的集束炸彈顯然是沖著裝甲部隊來的,對付浮橋效果不好,只炸毀了一部分,不過為了不引起敵人的過度反應,巴方沒有迅速修復橋梁,這使得亞希尼暫時陷入了孤立中。</br></br>遠在阿薩姆提斯普爾的林淮生,此刻差不多已經將主動權扭轉了過來。</br></br>通過審訊被俘印度內務部隊人員,他得知了更多的情報。首先,洛桑確實在準備用多種手段滲透進來,引爆他的核彈,而目標就是提斯普爾附近的中**隊。目前他只剩下了一顆核彈,藏身的基地所剩無幾,也就是說,他已經到了窮途末路,必須孤注一擲的地步了。</br></br>當然俘虜盧賈德納汗的意義遠不止對付洛桑。這個人曾經是特種部隊指揮官,后來是印度國防部長的辦公室主任。在辛格實質‘性’地架空了陸軍參謀部之后,從他身上就可以獲得的情報價值是非常巨大的,這是徐景哲迅速將此人空運到國內的原因。</br></br>情報部‘門’通過特殊手段,已經從他嘴里翹出來不少有用情報,他在阿薩姆戰(zhàn)役尚未接受前,就帶著一支人馬偷偷來到阿薩姆,主要目的有兩個。其一是要以某種方式解除到洛桑。按照辛格‘交’代的意圖,就是要給予叛徒洛桑嘉措一些情報上的支持,而梅加拉亞邦的秘密‘洞’‘穴’倉庫,是洛桑不知道的,是盧賈德納汗通過他的管道,送給洛桑的大禮。</br></br>另一個目的是整合該地區(qū),繼續(xù)效忠印度的部隊。以梅加拉亞以及曼尼普爾邦的叢林地帶為依托,建立起游記戰(zhàn)基地,待中**隊收縮時,進行反撲。而他辭去國防部的職務,則是為了不落下印度政fu支持恐怖主義的把柄。</br></br>從徐景哲掌握的其他渠道的情報看,印度政fu確實還不知道辛格利用洛桑的計劃,雖然他在</br></br>內閣會議上提過,但是立即被卡汗否決了。這次行動完全是辛格自己的意思,想借著洛桑的手,完成一次報復。由于擔心洛桑無法駕馭核彈,或者找不到特別載具,盧賈德納汗還特別準備了一些圖紙,準備以“丟失”的方式,落到洛桑手里供對他“參考”。其中有2架梅加拉亞維修倉庫內殘存的直升機位置,以及核彈起爆裝置的電路圖。</br></br>作為后備,自以為聰明的辛格還另有一套解決方案,他指望在洛桑的恐怖襲擊得手后,由特種部隊出身的盧賈德納汗,將殘余的印藏特種部隊全部鏟除,以絕后患。不過洛桑決定先發(fā)制人,他假意約盧賈德納汗前來‘交’涉,結果半路上進行了伏擊。沒有跡象表明洛桑看破了辛格的‘陰’謀,不過對他這樣的人來說,也許忘恩負義才是最自然的選擇。</br></br>俘虜對洛桑下一步的計劃s涉及不深,所知有限,只知道另一顆核彈三天前就已經運走了,具體將要實施的運載方式只有洛桑自己知道。盧賈德納汗最后‘交’代說,洛桑扎西完全就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所以最后一擊的方式,一定是出乎所有人預料的</br></br>復制本地址到瀏覽器看最新章節(jié)</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