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慢慢走近指揮艙,眾人都看著他,原本以為幾天內就可以返航了,但是從艇長的表情看,事情似乎有了什么變化。</br></br>“印度海軍襲擊了我們的貨輪。艦隊最新命令,要求我們迅速到達印度洋中部,并且與亞丁灣的我驅逐艦編隊取得聯系。”</br></br>指揮艙內一時鴉雀無聲。</br></br>“艇長,我們在印度洋的水文地理資料非常的不完備。這項監視印度海軍的任務似乎有一些?”航海長在一旁說道,他說的不無道理,沒有完備的水文水溫層資料,對于水下航行的潛艇而言,是一個很大的麻煩。</br></br>“我覺得,這才真正有意思,我們可以借此看看我們平常的訓練水平是不是適應實戰。”馬林說道。</br></br>“好了,先上浮到潛望鏡深度,放出天線接收一下海區通報的信息,同時航海部‘門’搜尋一下衛星,校正慣‘性’導航累積的誤差。政委,你把資料庫里印度海軍作戰艦艇的資料找出來,大家先了解一下。”</br></br>“航線呢?”</br></br>“時間緊迫,必須盡快進入印度洋,沒功夫從印度尼西亞繞行,只有走馬六甲海峽了,我想一定會有辦法的,等著瞧好了。”</br></br>“但是,馬六甲海峽水太淺,也缺乏躍變層,這些情況都不利于我們這么大的艇隱蔽,而且印度在安達曼海有大量的監聽設備。如果我們從澳洲北部繞行,那里的水深就更理想些,便于我們悄無聲息地進入印度洋。”政委在一旁說道,這就是他的擔心,這艘編號411的攻擊核潛艇的水下排水量超過了6000噸,確實不容易從平均水深不到40米的馬六甲海峽通過,如果剛進印度洋就暴‘露’的話,往后的行動就會很被動了。</br></br>“嗯,我看就做好兩手準備,先把航向調整到190,在雅加達外海等待,如果屆時有一艘能夠掩護我們的大型商船或者油輪,我們就從馬六甲海峽‘混’過去。如果不行的話,只能從蘇‘門’達臘南部繞行了。”</br></br>“這個方案么,可以接受。”政委蘇長進對艇長馬林的方案表示了同意。如果能夠躲在一艘大船下面‘混’進海峽,就有把握躲開新加坡的反潛巡邏艦了,但是在水下通過聲納確定這樣的大船不容易,最好能從潛望鏡看到了船名和國籍,才能猜到它的大致航線。</br></br>“好,輪機注意,前進3,航向195。”艇長開始下令。隨著信舵手搬動方向盤,指揮艙艙壁上的航向顯示器上,一條新定義的航跡開始出現。</br></br>“30度前傾,主壓載水艙進水,迅速下潛至150米。”</br></br>巴基斯坦的白沙瓦空軍基地,薩米上校作為26中隊的中</br></br>隊長,被伊斯拉姆少將招來參加一次秘密會議。有意思的是,中國少校宋寧竟然也坐在了會議室現場。不過他沒有向薩米打招呼,看上去對上次的事情依然很生氣。本次會議的主旨是如何反擊,第一個話題由少將本人發起,關于如何消除越來越明顯的印度預警機威脅。</br></br>“諸位,據我所知,印度已經將所有3架a50形預警機,全部調到了北方邦,具體的機場,還在調查,這些預警機已經對我們形成了很大的威脅。”少將說道,不過下面的幾名指揮官都不太積極,沒人接這個碴兒。</br></br>“以我們的裝備,有沒有辦法打掉一架?”少將自己接著說。</br></br>“我認為非常地不現實,”薩米上校直截了當地說道,“技術上完全不可能做到。”他一盆冷水澆到了少將頭上。不過其它幾個中隊的中隊長也在拼命點頭,贊同上校的意見。</br></br>“戰爭史上還沒有攻擊預警機成功的先例,我們有現成的裝備可以攻擊地面雷達站,但是預警機是一個機動的平臺,你知道它一直在移動,所以,這是非常不現實的。我們現在更應該擔心的,是我們自己的預警機。印度的費爾康系統的搜索范圍比我們的預警機要大得多,所以他們有突擊我們預警機的技術資本。”薩米接這說他的觀點,可見他來之前,把這些事都已經想得很清楚了。少將只得附和著點了點頭,薩米的意見他現在很看重。</br></br>“可是,信德省與旁遮普省的前線機場已經被摧毀了百分之五十五,你們看該怎么辦呢?”</br></br>“忍耐,我們沒有實力和印度全面對抗,只有等待我們的盟友把新的裝備轉移給我們,但是這需要時間。現在么,只要印度人還在繼續跨越邊界襲擊我們,我們就可以利用地面雷達和飛機航程的上的優勢,后發制人慢慢地消耗他們。這一個星期來,印度空軍的‘精’確打擊能力表現平平,相信隨著武器庫存的消耗,命中率還會進一步下降。”</br></br>“話是這么說,可是陸軍很擔心他們的地面進攻會在近期展開。這大概就是他們一直在襲擊杰赫勒姆河上的水壩的原因。”</br></br>“我想,水壩附近必須有一架預警機隨時觀察,同時增加一些機動的地面雷達站,普通攻擊奈何不了這座水壩沒,但是要是他們出動一個中隊的蘇30,一次可以扔下上百噸炸彈,結果怎么樣就很難講了。實際上,我認為他們很可能會出動獅子中隊的蘇30。”</br></br>“呃,我們新到了一套fd2000防空系統,我會建議總部部署到附近的,這在印度空軍的預料之外,也許可以打他們一個伏擊。”</br></br>“菲爾</br></br>康系統可以很好地預警地面導彈雷達,即使沒有預警機幫助,以獅子中隊的蘇30本身的技術水平,幾個營的導彈很難構成威脅。”上校說道。</br></br>“那么你有什么建議?”</br></br>“也許我的中隊可以‘誘’使蘇30進入你的圈套。雷達開機時,他們必須出于一個無法逃脫的區域。”</br></br>“如此簡單?”少將大吃一驚。</br></br>“當然不簡單了,獅子中隊出了名的謹慎,‘誘’使他們上鉤可不容易,稍有危險的苗頭,他們就會把炸彈丟到邊界得山區,逃回家去。所以……”</br></br>“說下去。”</br></br>“所以,我們得讓他們的雷達看清我們的機型,確定面對的是一種沒有中距彈的型號,這個距離大約在35公里左右,然后他們會試著發‘射’r77或者r27,當然如果我及時掉頭逃走,這個距離對于對于他們來說稍有一些遠。”</br></br>“他們會上這個圈套?”</br></br>“理論上有這個可能‘性’,如果‘誘’使他們進入地空導彈的包線中央位置。說不定能打下幾架來。”</br></br>作者在這里說一個事情,前幾回寫到米格27低空飛行時有一個細節錯誤,該機在前起落架側后位置有一部多普勒導航雷達,也就是說它不是光靠無線電高度儀進行低空飛行的。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因為眾所周知,米格27的雷達罩是空的,里面是一部‘激’光測距儀和其他的光學傳感器,但是我想,一架靠低空突破的飛機為什么會沒有導航雷達呢,于是我翻了翻書,確實是有的。懶得改了就在這里說明一下</br></br>復制本地址到瀏覽器看最新章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