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寧知道即使是油罐車,也是必須解決的優(yōu)先目標,伊斯蘭堡的敵人正鬧油荒。不過東面有印度獅子中隊的戰(zhàn)斗機出現(xiàn),殲10c還沒有趕到,此刻架僚機1架需要監(jiān)視西北方的查謨,另一架必須掉頭向東應對新的威脅。</br></br>現(xiàn)在他只能屈尊來獨立完成這次攻擊了,他有2顆250公斤的‘激’光制導炸彈,很適合執(zhí)行這樣的任務……</br></br>殲10戰(zhàn)斗機迅速飛躍目標,然后拉起完成一個筋斗,積累一些高度。</br></br>單機在威脅不明地區(qū),進行‘激’光制導炸彈攻擊有相當?shù)碾y度和危險。雙機投彈時,投彈機可以如同一陣風一樣,丟下炸彈從容飛走,指示任務可以由另一高度上的飛機完成。而單機平飛投彈,飛機容易提前于炸彈掠過目標,造成‘激’光指示丟失。只能在投彈后圍繞目標盤旋飛行,保持照‘射’,這種飛行勢必減慢速度,并且容易被敵人預測到下一步的位置,很容易遭到低空防空武器襲擊,而‘操’作上的分心,也加劇了危險‘性’。</br></br>下面仍然屬于印度地面部隊的控制區(qū)域,他沒有察覺到黑漆漆的地面有什么危險,雷達告警器也沒有發(fā)現(xiàn)異常,于是他從6500米進入攻擊角度,‘花’了一點時間,重新找到目標(筋斗后丟失目標)。按照空襲原則,將攻擊點定在第一輛車上。這樣可以造成一片火海堵住去路,如果后面幾輛油罐車的印度司機選擇在黑夜中駛離公路,多半會在凹凸不平的曠野中拋錨。</br></br>預警機繼續(xù)提醒他,下面可能有印度小口徑高‘射’炮或者便攜防空導彈,他嗯了一聲,表示收到。</br></br>預警機無法阻止他的行動,至少少將薩米不在電臺里,沒有人可以干涉他。當然,如果薩米在,也不會破壞別人冒險的興致。</br></br>黑夜,對于空軍而言,帶來了諸多識別目標的困難;不過對于地面上的防空部隊而言,并不算是壞事,他們可以憑借目視,更加容易地找到空中的目標。</br></br>野地里潛伏著的印度防空部隊,由于停著不動,躲過了宋寧的雷達搜索。</br></br>一輛8x8卡車底盤上的,足以獨立作戰(zhàn)的鎧甲s1系統(tǒng),正在等待時機。</br></br>指揮官發(fā)現(xiàn)天上有飛機出現(xiàn)有一段時間了,之前是無人機,出現(xiàn)在公路附近,現(xiàn)在是噴氣飛機,但是他不敢使用搜索雷達,生怕驚動了目標,從各種動靜看,云層上面至少有2戰(zhàn)斗機,時遠時近。一架偶爾可以看到,另一架只能聽到聲音。</br></br>印度指揮官早已經(jīng)與伊斯蘭堡的指揮部進行了聯(lián)絡,確認了這一帶空中不會有本方飛機出現(xiàn),這使得他無需進行敵我識別,但是另一個問題是測距,他</br></br>必須保證敵機進入比較可靠的距離內,進行打擊。</br></br>光電系統(tǒng)可以完成跟蹤,但是無法‘精’確測距,原則上他至少應該使用頂部的,矩形相控陣搜索雷達大致確認空中情況,這部雷達現(xiàn)在還在空轉,沒有發(fā)‘射’雷達‘波’進行搜索。</br></br>鎧甲的導彈的一級推進器,只能進行一次短促的點火加速,隨后導彈靠慣‘性’飛向目標,對付靈巧的戰(zhàn)斗機,需要‘精’確掌握開機時機,如果失誤,反而會遭來殺生之禍。</br></br>暫時指揮官使用使用電視跟蹤系統(tǒng),跟蹤那架掉頭向下的目標,預計敵人投彈必須避開云層,這是他開機的最好機會。他不在乎公路上的油罐車是否被摧毀,他只希望盡快看清楚自己的目標。</br></br>電視屏幕上,十字準星對準那架敵機,放大倍率后,差不多可以從輪廓判斷出機型了,印度指揮官穩(wěn)穩(wěn)地盯住手放在按鈕上。那架敵機開始減速,顯然它在圍繞目標做盤旋飛行。可惜它是遠離自己而去,無論如何,必須做出決策了。</br></br>“應該進入5公里內了,開機。”</br></br>他小聲對旁邊的同伴說道。</br></br>跟隨光學跟蹤系統(tǒng)同軸轉動的火控雷達,迅速對準那架敵機,將其截獲,距離7.5公里,發(fā)‘射’進入不可逆轉的讀秒階段。</br></br>宋寧在空中第一時間感知到了厘米‘波’雷達照‘射’,他估計敵人距離非常之近,近到救災鼻子底下。</br></br>他沒有立即做機動擺脫,而是多等了幾秒鐘,等待炸彈擊中目標。這段時間里,雷達告警系統(tǒng)確認雷達特征為通古斯卡m1系統(tǒng),并測量出大致的方位。當然他不相信是通古斯卡,印度人在伊斯蘭堡山區(qū)投入的部隊,通常裝備更輕型的鎧甲s1這樣的系統(tǒng)。</br></br>平靜的公路上冒起一團火,炸彈準確擊中了油罐車。宋寧順勢拉起戰(zhàn)機,盡量遠離地面防空系統(tǒng)。</br></br>2枚導彈騰空而起,直刺而來。</br></br>告警系統(tǒng)探測到了與照‘射’雷達同軸的指令天線的信號,確認敵人已經(jīng)開火。</br></br>宋寧發(fā)現(xiàn),自己的速度與高度都十分勉強,當然他第一時間還是先發(fā)‘射’箔條對其厘米‘波’雷達進行被動干擾,同時進行電磁干擾,這種倉促的干擾不容易破壞雷達跟蹤(實際上敵人甚至可以通過電視跟蹤,將目標手動鎖定在雷達孔徑內),但是或許可以破壞無線電指令。糟糕的二十,他不知道敵人發(fā)‘射’時,距離自己有多遠,只能看到遠處的光點正在盤旋上升,猜想應該不會太近,否則他應該會使用機炮。</br></br>他還剩下最后一招,就是機動規(guī)避,不過現(xiàn)在還不能使出來,他知道必須等待自己的飛機積累起</br></br>一點速度才行。</br></br>宋寧回頭觀看,發(fā)現(xiàn)兩個光點向下墜去,那只是被導彈拋離的一級推進器,現(xiàn)在最可怕的是,他看不見導彈在那兒了。他一把壓桿向直刺地面,這是他最后的一搏,他很少這么盲目過。</br></br>導彈在第一時間沒有得到修正路線的指令,已然直飛向天際,但是轉瞬間,又從干擾中擺脫出來,轉向殲10b而來。但是,那零點秒的時機是致命的,足夠使得它們錯失轉彎時機,現(xiàn)在導彈必須以極大的過載硬轉過彎來,這大大減低了這種依賴慣‘性’,‘逼’近目標的導彈的速度。持續(xù)的轉彎耗盡了動能,最終攻擊失敗了。兩枚導彈在夜空中墜向了地面。</br></br>印度指揮官發(fā)現(xiàn)僅僅一次進入雷達主瓣,并且被及時糾正過來的干擾,也使得導彈錯過了目標。他意識到自己開機的時機有些問題,距離目標有些遠。</br></br>他大聲下令,打開搜索雷達,準備最后一搏。</br></br>宋寧從巨大的恐懼中平復過來,他怎么會放過這個仇敵?無論是通古斯卡還是鎧甲,其優(yōu)先程度,都要遠遠超過油罐車,甚至凱撒火炮。他要求預警機,立即將從西面趕來的一架殲10c,調到自己跟前,來執(zhí)行投彈。</br></br>印度指揮官,被搜索雷達察覺到的空中敵情嚇壞了。在他頭上半徑30公里的圓形區(qū)域內,一共有5架清晰的敵機,邊緣地帶還有時而清晰,時而跑遠的目標。所有的選項中,開車逃跑顯然是一個最錯誤的決定,那樣容易被敵人的雷達從不動的地物中過慮出來,同時也失去了反擊的能力。最后就像公路上的那些油罐車的下場一樣。</br></br>“準備迎戰(zhàn)!看我們來嚇退它們。”</br></br>這輛孤獨的8輪卡車,在滿天飛機的圍繞下,決心孤注一擲,它的巨大發(fā)‘射’塔帶著剩余的10枚導彈,和兩‘門’高‘射’炮,開始轉動起來,隨時應對最近的那個目標。</br></br>如果指揮官頭腦清醒,應該預見到這是一場必敗的對抗,或者關掉搜索雷達,棄車而逃,是一個比較穩(wěn)妥的方案。如果敵機返航,可以再把它開回去,反正這一帶并沒有敵軍的地面部隊。但是他們選擇了最英勇的,以1敵5的方式來解決問題。</br></br>“507,你迅速到指定位置投彈,我來指示目標。”宋寧在電臺里直接呼叫趕來的殲10c,他恨得牙根癢癢,這個仇一定得報。</br></br>“明白。立即趕到。”</br></br>宋寧將飛機的高度提升到足夠避開目標威脅的區(qū)域,他已經(jīng)感知不到敵人火控雷達存在了,敵人的搜索雷達此刻只能嚇唬他自己而已,無法指引導彈。他飛躍云層,尋找云層間的空隙,再</br></br>次使用夜視系統(tǒng)看到目標。發(fā)現(xiàn)目標的輪廓后,確認了他之前判斷,確實是一輛印度新買來的鎧甲s1,這是所有飛行員除之而后快的冤家,于是他悄無聲息地將一束‘激’光‘射’向了目標。</br></br>印度指揮官,錯誤地將火控雷達對準了從側面靠近的另一架高速接近的殲10b,這其實只是虛晃一槍,面對圍困在舞臺中央的困獸,小伙子們決定使出渾身解數(shù),好好表演一下。</br></br>電子干擾破壞了敵人的測距能力,鎧甲系統(tǒng)開始使用2‘門’30毫米火炮向空中開火,但是完全夠不著目標。</br></br>更讓印度車長恐懼的是,這么一眨眼的功夫,雷達顯示屏上出現(xiàn)的敵機,多到了15架,他知道其中一部分是電子干擾造成的假象,但是一時間又無從分辨。</br></br>印度陸軍,將這些昂貴的裝備,分散開來投入到野地里,進行一種偷襲作戰(zhàn)嘗試。計劃制定有一些理想化,原則上,這種高度集成的武器具備獨立作戰(zhàn)能力,但是缺乏足夠的情報支援,單單依靠鎧甲s1自身疲弱的供電能力,怎么可能進行遠距離搜索,也無法與對手進行電子對抗。</br></br>現(xiàn)在這件防空武器,將所有可以可以豎起來的武器和天線,都對準四面的目標,如同一只張牙舞爪的龍蝦,卻只有挨打的份兒了。</br></br>呼號507的殲10c戰(zhàn)斗機,直接從高空飛入敵人搜索雷達的盲區(qū)。飛行員第一次投入實戰(zhàn),就撿了一個大便宜,團長宋寧直接給他打了下手;而他需要做的,只是按照流程,在顯示器中找到清晰的指示光點,然后打開武器保險,通電,投彈,如同演習一般。</br></br>飛機完成投彈后,以音速飛離目標而去,至始至終,主攻飛機沒有受到任何的威脅。</br></br>炸彈經(jīng)過漫長的下落過程猴,砸到了鎧甲s1系統(tǒng)頭上,將其炸成一堆破銅爛鐵。</br></br>東面出現(xiàn)的印度獅子中隊戰(zhàn)斗機,在與殲10互相試探著用雷達照‘射’了幾個回合之后,悻悻回去了,這支部隊的表現(xiàn),從來沒有超過薩米對他的評價。</br></br>夜已經(jīng)深了,飄著大雪的查謨火車站仍然熱鬧非凡,奧林德將軍興奮地等到了他的k1型坦克。雖然比預定的要少很多,但是總算是有了與中**隊的山地裝甲兵對抗的兵器了。</br></br>奧林德中將不是一個輕易服輸?shù)娜耍M管之前他策劃的突擊,造成了大半個團的部隊有去無回,但是他輕率地將失敗歸結于敵人有坦克,而他沒有這一點上,就如同他以前,也曾經(jīng)以敵人有155毫米火炮,而他沒有,來為更早的失敗找借口。現(xiàn)在他得到了比對手山地坦克重20噸的怪獸級武器,確實有</br></br>理由為下一次作戰(zhàn)的勝利,充滿自信。</br></br>熱氣騰騰的戰(zhàn)臺上,一名東方人‘摸’樣的軍官,正在指揮卸車,他的寒帶軍裝與印度部隊不同,預言更是抑揚頓挫,似乎對印度士兵的慢動作動有些埋怨。</br></br>“這就是尹哲熙中校。大韓民國的顧問,是現(xiàn)役軍官,在他們最‘精’銳的首都師裝甲部隊服役。”有翻譯為梅內亞姆指點道。</br></br>“嗯,東亞人干活兒是比較勤快。走過去看看。”</br></br>中將走過去,與韓**官握了握手。兩人似乎一見如故,立即將話題引向了,即將到來的戰(zhàn)斗。</br></br>“尹中校,你認為中國人的新型坦克到底有沒有什么特別的?”</br></br>“那是一種99型的縮小版,火力和裝甲都減弱了不少。為了適應山地作戰(zhàn),他們將車重減弱得太多了。這顯然會導致得不償失的后果。”中校‘挺’得意地說道。</br></br>“哦?原來是這樣。你認為中國坦克的設計有缺陷?”</br></br>“哈哈哈哈。”韓國中校突然停下步子大笑起來,這使得印度中將一驚。</br></br>“當然。我們大韓民國才是山地戰(zhàn)的祖宗,這是全世界公認的。”中校說完,不耐煩地等待翻譯,顯然還有其他的宏論要發(fā)表。</br></br>“你們印度雖然很大,但是與中國人在戰(zhàn)場上較量,沒有占到過便宜,自然也沒有如何獲勝的經(jīng)驗,但是我們不同。我們在一千年前,就狠狠地打敗過中國,所以他們現(xiàn)在還是怕我們的。”</br></br>“原來是這樣?”奧林德不習慣別人在自己面前擺譜,但是這個人似乎很對自己脾氣,當然他沒有學習過東亞史,不知道一千年前,韓國是如何打敗中國的。</br></br>復制本地址到瀏覽器看最新章節(jié)</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