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意志“他們家族也越來越出息了。”陸軍元帥冷冷說道,他對國大黨一樣沒什么好感。</br></br>“局長還說,那件事最好抓進,趁著還有本錢。”</br></br>“該死的查曼,他怎么能在電話里提這種機密事情?被竊聽到怎么辦?”</br></br>元帥氣呼呼說道,在這種事情上,他顯然比查曼更加的謹慎。</br></br>“我覺得即使竊聽到,應該也猜不到什么事情吧?”</br></br>“總之小心些總是沒錯的,現(xiàn)在還沒到打這張牌的時候,也許敵人也已經(jīng)支持不住了,只是在虛張聲勢?”</br></br>“確實有這種可能。”</br></br>“或者,他們只是在誘騙我們?一旦弄到錄音證據(jù),就會把我出賣了,這樣就可以瓦解印度軍隊?”元帥開始胡思亂想起來。</br></br>“也有這種可能。”上校附和道,作為情報軍官,他并不認為中國人會這樣做,不過既然上級這么想,他必須表示同意。</br></br>一名參謀敲門走了進來,兩人立即停止了關于是否應該叛國的對話。</br></br>“司令官,巴尼博德的守軍報告損失很大,要求后撤,敵人的火力一直在打擊后方公路,也許晚了就撤不出來了。”</br></br>“后撤,后撤,拉巴尼少將的泰米爾納德聯(lián)隊就不能頑強些嗎?這才炮擊了一個小時,就嚷嚷著堅持不住了。”元帥用汗巾擦了擦腦門上的汗,地下室實在有些太熱了,敵人的炮擊開始后,指揮部就關閉了幾處通風口。根據(jù)提斯普爾的教訓,敵人有從通風口扔巨型炸彈的習慣。</br></br>“對了,那些剛剛到的人民自衛(wèi)軍有沒有后撤?”</br></br>元帥提及了那些不歸他指揮的人民自衛(wèi)軍,想看看他們的表現(xiàn)如何。他向國防部抗議人民自衛(wèi)軍這樣躲在后方的準軍事部隊,獲得了太多的重裝備后,武器分配并沒有向他傾斜,只不過大約2個總隊的自衛(wèi)軍開出了新德里,在他指定的幾處陣地設防,算是回應他對自衛(wèi)軍的不滿,但是這些人并不歸他指揮。</br></br>“他們還在陣地上,不過敵人一直沒有炮擊自衛(wèi)軍陣地,事實上自衛(wèi)軍的炮兵還進行了幾輪反擊,據(jù)說觀察到了不錯的戰(zhàn)果。”</br></br>“既然他們這么能打,就讓泰米爾納德聯(lián)隊后撤到預備陣地,保障后方道路。”</br></br>“司令,這樣自衛(wèi)軍的側(cè)翼不是就暴露出來了嗎?”</br></br>“我倒要看看這些烏合之眾除了說大話,還有多大能耐。”</br></br>“明白了。我們的炮兵要投入反擊嗎?看情形,敵人的攻擊部隊,已經(jīng)集結到出發(fā)陣地上了,現(xiàn)在打一下也許能收到不錯的戰(zhàn)果。”</br></br>“不,不,我想敵人一定正在等著我們自己暴露炮兵陣,我不能冒這個險,讓炮兵繼續(xù)待命。”</br></br>賀凡鉆進裝甲指揮車,焦急地等待最后一刻來臨,他的指揮車從外形上看,如同一輛普通裝甲運兵車,只是天線更多。他將旅部輪式指揮車留在了后面。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直屬連的坦克緊隨他行動,他的坦克連編制比一般的部隊大,多出一個排的兵力。而他本人的指揮坦克也將跟隨行動,必要時他可以到坦克上進行指揮。</br></br>由于坦克空間狹窄,無法安裝太多的顯示器和通訊設備,如今他必須指揮著6個營同時行動,已經(jīng)不太適合作為指揮部了。他將隨著偵察營大部,作為進攻前鋒,在最前方行動,后方的三個裝甲營和一個機步營,作為第二梯隊,隨后是第三梯隊的榴彈炮營、防空營、火箭炮營,以及偵察營的無人機分隊,所有這些部隊將以進軍隊形跟隨,如果沒有必要,其余這些部隊將不會展開戰(zhàn)斗隊形。按照計劃,一旦遇到敵人抵抗較為頑強的陣地,部隊就直接繞過去,將戰(zhàn)斗留給后面的巴基斯坦部隊來打,他們很愿意和印度打一下陣地戰(zhàn)。</br></br>新的情報不斷通過情報分發(fā)系統(tǒng),傳送到他眼前。果然如林淮生所料,敵人應對打擊的措施是非常保守和被動,帕斯阿德一旦被打擊,唯一會做的,就是進一步收縮兵力,他也沒有組織起比較有效的炮兵反擊。陸軍元帥很善于將主要兵力和兵器藏起來,但是不怎么敢用,他顯然知道自己在遠程炮兵和空軍方面劣勢很大,并且大部分炮兵都在使用牽引火炮,在戰(zhàn)場上的生存率不高。在林淮生的推測中,帕斯阿德可能會出動武裝直升機,在s400系統(tǒng)攻擊不到的低空展開反攻,但是他也沒有這么做。</br></br>西面隆隆的炮聲不斷,而真正的進攻路線上卻非常的安靜,賀凡看了看表,是巴基斯坦部隊從正面展開進攻的時候了。大量無人機開始侵入正面敵人陣地上空,搜尋下方目標,為炮火提供指揮。隨后大約200輛坦克將對正面敵人展開攻擊,預計能平推3到5公里,林淮生的這次佯攻也真算下本了。</br></br>賀凡鉆出指揮車,用望遠鏡觀察前方,隱蔽待命的偵察營已經(jīng)開始啟動,可以看到從前方的樹叢里冒出滾滾黑煙。他緊握住通話器,分秒不差地下達了展開行動的命令。</br></br>履帶車輛開始緩緩起步,發(fā)出震耳欲聾的聲響,空氣中立即彌漫起一股濃重的柴油氣味,這是賀凡最喜歡的氣味。前方的10多輛步兵戰(zhàn)車都排成規(guī)整的隊列,緊隨著前面坦克行動,只有落單的紅旗17防空導彈系統(tǒng),游走在隊列四周,它們并不受制于隊形的限制,如果必要,它們有優(yōu)先通過一些道口的權力。賀凡喜歡這種使用坦克底盤的武器,在道路糟糕的印度,沒有比這種戰(zhàn)車更適合伴隨機械化部隊行動的了,他想王鎮(zhèn)北的紅旗16導彈部隊,這會兒應該還被堵在公路上。</br></br>指揮車隨即啟動,他的右翼有一個連的步兵戰(zhàn)車,左側(cè)是一個連120毫米自行迫擊炮,后方是通訊保障車輛,最后還有一個反坦克導彈連尾隨,這就是進攻部隊的全部兵力。</br></br>他的指揮部距離最前鋒的坦克連大約有3公里的距離,雖然可以用望遠鏡看到前面部隊的行動,但是多少讓他有些不習慣,通常他總是呆在坦克縱隊的第2輛或者第3輛位置,而不是3公里后面。</br></br>他要做的如同一條蟒蛇,要在無聲無息當中,將反應遲鈍的對手圍住目標,將它活活纏住,然后勒死。</br></br>帕斯阿德元帥暫時還不知道真正致命的行動已經(jīng)從自己兩翼展開了,他的指揮部當前正被前方潮水般涌來的求救電話堵塞了視聽,在炮擊持續(xù)了2個鐘頭后,巴基斯坦軍隊的坦克部隊開始展開攻擊,攻勢異常地兇猛,以至于所有陣地同時要求炮火支援。很明顯,這次進攻是動真格的,至于這樣笨拙的平推戰(zhàn)術是否只是虛晃一槍,他不知道,他缺乏有效的偵察手段,美國偵察衛(wèi)星的情報至少滯后6個小時,而空軍已經(jīng)不敢出動進行偵察了,元帥手上倒是還有一些無人機,但是平均生存時間很短,他有些不舍得放出去。</br></br>如果帕斯阿德元帥仔細研究過林淮生的戰(zhàn)術,就會發(fā)現(xiàn),他的任何一次進攻,都伴隨著幾可亂真的佯動,林從未發(fā)起國盲目的正面攻勢。但是實際情況是,元帥甚至至今都不知道,從阿薩姆到巴基斯坦境內(nèi)的一系列戰(zhàn)斗都是同一個人指揮的,查曼的情報局在對中**隊內(nèi)部的情報刺探方面,從來沒有成功過,除了收到假情報,他一直無法將手伸進對手內(nèi)部。</br></br>帕斯阿德暫時可以用意反擊對手坦克的,只有反坦克導彈部隊,他的部隊裝備了大量從全世界各地搜羅到的俄制老舊導彈,包括“競賽”、“巴松管”這樣的老式導彈,以及小部分較為新式的短號導彈,這些導彈的串列戰(zhàn)斗部,用來擊毀巴基斯坦陸軍大量裝備的59d型坦克毫無壓力,但是要擊中坦克,則需要訓練有素的人員才能操作,而訓練有素的人員正是印度軍隊最缺乏的。</br></br>巴基斯坦坦克手早就摸索出一套技巧來應付這些導彈,他們以非常緩慢的速度逼近敵人陣地,并不停地用榴彈攻擊對方陣地,而印度最新獲得的華約庫存線導導彈,射程普遍不超過2500米,發(fā)射步驟也較為繁瑣,驚慌失措的印度射手總是在射程外就開始發(fā)射這些導彈,而巴軍坦克車長,有大約十幾秒的時間來釋放煙霧,破壞射手漫長的跟蹤。</br></br>巴陸軍在坦克后方,部署的是6x6輪式底盤的120毫米迫榴炮,這種具備車際信息能力的火炮,較之普通迫擊炮,能夠更加有效的壓制目標;這種火炮主要通過盤旋于敵人頭上無人機偵察獲得目標數(shù)據(jù),然后迅速向暴露出來的火力點發(fā)射殺傷爆破榴彈,在歷次作戰(zhàn)中,巴陸軍將這套壓制對手反坦克導彈的火力支援,演練得較為成熟。</br></br>帕斯阿德指揮部里,地圖上對方的藍色小旗子,一直在不斷地推進,他的部隊總是不怎么抵抗,就很痛快地放棄陣地,有時候撤退的速度還快過敵人的進攻速度。</br></br>陸軍元帥背著手在忙碌的指揮部人員旁邊走來走去,顯得有些急躁。他心里想,如果有一些標槍導彈,情況會好得多,即使訓練上一個星期,也差不多可以上陣了,而這些需要通過光學瞄準目測跟蹤,還拖著導線的導彈,確實不適合目不識丁的士兵在半個月內(nèi)掌握。</br></br>他猶豫著是否要將炮兵投入反擊,如果再遲疑的話,第一道防線將在入夜后被局部突破,明天或許就將全線不保。奇怪的是新德里的東西兩側(cè)很安靜,敵人似乎無意從那里發(fā)起牽制性的攻擊。他部署在哪里的部隊,沒有發(fā)現(xiàn)特別的跡象。</br></br>他提醒自己,絕不能這么輕率作出結論,面對目前的戰(zhàn)場形勢不明朗,決不能坐等美國人的情報。他命令駐扎薩福得瓊機場的無人機中隊,同時發(fā)射12架無人機,東西北三個方向的敵人是否有什么異動,隨后下令藏在紅堡附近的龍卷風火箭炮做好開火準備,一旦無人機的偵察有什么結果,他好作出反擊。</br></br>無人機起飛后爬升到300米時,即被中國遠程警戒雷達發(fā)現(xiàn),但是s400導彈不可能向這樣的低價值目標開火,隨即目標位置傳輸?shù)搅饲熬€各個防空節(jié)點,甚至連紅旗17指揮員顯示器上也可以看到這些飛行器。</br></br>紅旗17的功能抵得上一個完整的導彈陣地,如果不計算駕駛員,操作導彈的人手,只有2名。車長負責數(shù)據(jù)鏈通訊以及的頂部戰(zhàn)場監(jiān)視雷達,他必須始終指示目標,而射手則專心于制導雷達跟蹤目標,以及掌握開火時機。</br></br>顯示器上,一前一后2個光點向著這里靠近,距離尚在40公里外,如果沒有數(shù)據(jù)鏈支持,紅旗17無從提前知道這些目標接近的方位,并將待機的制導雷達對準目標,紅旗17本身的戰(zhàn)場監(jiān)視雷達看不太遠,卻很容易驚動目標,而借助數(shù)據(jù)鏈則避免了這些問題。</br></br>這輛導彈發(fā)射車在賈不瓦機場守備時曾經(jīng)擊落過印度空軍的米格27,有一些實戰(zhàn)經(jīng)驗。指揮員緊盯著從新德里一路飛來2架無人機,很快敵機型號也已經(jīng)判明,較為大型的是以色列蒼鷺高空無人機,也許是有些懼怕昌迪加爾的s400導彈陣地,這架大型無人機只飛到了5500米高度。尾隨速度較慢的,似乎是印度自制的尼尚特無人機,這是一種可以從卡車導軌上發(fā)射的戰(zhàn)術偵察無人機,由于飛行高度較低,對于紅旗17來說更容易擊落。</br></br>要擊中5500米高的無人機破費一些周折,實際上已經(jīng)接近了這部系統(tǒng)的最大射高,不過鑒于無人機不會大過載逃走,擊落的把握仍然非常之大,只是需要放近些。</br></br>蒼鷺無人機具備電子偵察能力,過早使用制導雷達,極可能觸動電子告警,隨后有可能逃走。指揮員決定沉住氣,等著她飛到頭頂。</br></br>戰(zhàn)車利用履帶底盤,搶先占據(jù)了一處平坦陣地,嚴陣以待,一輛95式4管25毫米自行高射炮隨同其行動,作為必要的火力補充。蒼鷺無人機幾乎一路筆直地飛到紅旗17頭頂時,指揮員才下令發(fā)射了2枚導彈。</br></br>這些導彈尺寸不大,發(fā)動機點火時間僅僅幾秒鐘,攻擊高空目標比較吃力,好在目標察覺已晚,他正準備緩慢地在空中掉了個頭回去。2枚導彈騰空而起,吃力地飛向目標,在動能耗盡前,終于靠近了目標,靠著彈頭破片,一舉將一架珍貴的無人機擊落,隨后紅旗17再射2彈,又將高度較低的尼尚特直升機摧毀。</br></br>印度指揮部很快得到了無人機被摧毀的消息,實際上派出去的十幾架無人機8成都被防空系統(tǒng)擊毀,帕斯阿德動了老本,卻無法獲得有用的信息反饋,他覺得事情哪里不對勁。他只能根據(jù)前方陣地上觀察到的情形,下令龍卷風開火反撲,雖然他也知道精度一定遠遠低于通過無人機觀察到的。</br></br>復制本地址到瀏覽器看最新章節(jié)</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