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章
李凡上前啟奏,百官都是朝著他看了過去。
這是李凡入京以來,第一次以朝廷大臣的身份參與朝會。
作為如今處在風口浪尖的人物,他的政見,更是牽扯著世人的目光。
建業大帝看向李凡,道:“所為何事?”
李凡道:“今外則強敵環伺,內則吏治不清,故臣敢請圣上,設監察司直轄天下,以察天下官吏,以聽黎庶之聲。”
“同時,請圣上更易官員選拔之策略,聽民意、察民情,每逢擢升提拔,一概實地查訪。”
百官都是瞬間一凜。
李凡殿試之時,在朝堂上說的二策,猶然在耳。
上一次,他的二策雖然語出驚人,令世人側目,但是當時,他終究只是一個舉子。
他的建議還遠遠達到沒有納入朝政討論的范疇。
而如今,李凡乃是以一個正二品大員的身份上奏,這性質就不一樣了。
“果然如此......這小子......”
吏部尚書龔巨仁心中一凜,就在昨夜,長孫府那邊給了消息,知會他,那封公函的真正用意,并且預言李凡在下一步會直接上奏皇帝。
李凡再狠,也只是一個官員而已,他的意見、想法,只有得到天子的首肯,成為政令,才真正地影響到這個帝國。
建業大帝揮揮手,喬白眉走了下去,從李凡的手中,將奏折取了,雙手奉給建業大帝。
建業大帝接過,默然閱讀著。
朝堂之上,都是安靜地等待著。
許久之后,建業大帝終于看完了,他抬眼,道:“李愛卿之論,百官可有異議?”
百官都是面面相覷。
不少官員欲言又止。
讓他們支持李凡?保持沉默?那不可能,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和李凡從來都是站在對立的戰線上。
但是,直接反對的話......能站在這里的,都是人精了,心里還是有點兒數的。
——建業大帝那么大的氣魄,把李凡和他的門生推到了朝廷重要位置上,就是因為李凡的策論打動了他。
明知道建業大帝贊同李凡,此刻還直接跳出來反對。
那就很不明智了。
“臣同意李大人的意見!”
這個時候,卻是龔巨仁站了出來,他開口道:
“不過,臣以為,此事應徐徐圖之,正如李大仁所說,今外敵環伺,恰恰因為如此,朝局不能禁受大動蕩啊!”
“若一時間風聲鶴唳地進行改革,恐怕朝野難以適應......更會給了胡人可趁之機!”
沒有直接反對,而是側面地拖延。
這,也算是朝野上慣用的戰術了。
當皇帝有什么無法阻攔的想法,而百官又深覺不可的時候,他們總能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來推三阻四。
緩兵之計。
一緩二緩三緩的,緩著緩著就緩沒了。
“朝野之間難以適應?恐怕是諸位大人難以適應吧?”
李凡卻是冷笑著開口:“如今大羲國內弊叢生,宛如一個身體發虛生病的病人,如今和平還好,若是戰事一起,恐怕國難將重演!”
”若不革新吏治,在百姓眼中,朝廷和敵人又有什么區別?外敵是敵,內敵也是敵,他們會為保護大羲血戰么?上下同心,則戰無不勝,上下齟齬,在每戰必敗!請圣上三思。”
他說的很直接,百官臉色都是十分難看。
“圣上,”
這個時候,護國大將軍趙南堂也是開口,道:“臣覺得,李凡所說切中要害,若外敵來臨,而帝國人心不齊,實為大害!”
“昔年‘北水城之事’,歷歷在目,圣上,不可不鑒啊!”
趙南堂之言,更是令場中無數人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