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章
當然,在朝中百官看來,那些百姓的善與惡,又有什么意義呢?
被統治的善與惡,統治者并不會去在乎。
劉鏡禪也沉思了許久,才行禮作答。
他開口,道:“民,為江山之基,為社稷之本。”
“然民浩浩蕩蕩,猶如江河之水,數之不盡,生之不絕,而為官行政,必然須厘清善惡,以彰賞罰。”
“庸俗之輩,或以忤逆上官為惡、甘之如飴為善;以好爭斗為惡、以默然無聲為善。但草民以為,百姓的善與惡,為官者當以法為準繩,亂法者為惡,無論貴賤;順法者為善,無論優劣。”
在如何辨別百姓的善與惡上,劉鏡禪的立意在于法治之上。
以法為繩,超脫官員本身的主觀判斷,不以官員的喜好去斷案施政。
“為官者,施政之事,當絕情棄心,為法之化身!”
“草民,策論已畢。”
最后,他重音震殿,落下了他策論的最后一語。
大殿之上,眾人都是不禁紛紛色變。
“此子不凡!”
“果然立意高遠,聽了此子作答,我才忽然想起,年前圣上著刑部呈遞現有大羲律法,圣上親自閱看,恐怕此子,會得圣心啊......”
“雖然是榜眼,但如此才學見識,也真是翹楚之士!”
百官都是紛紛開口,看向劉鏡禪的目光之中,已經變得凝重起來。
他們都不是傻子,自然能夠感受到劉鏡禪策論的精妙以及深刻。
就連李溫此刻,都是不禁特意看了劉鏡禪一眼,眼中流露出了一絲贊賞。
龍椅上,建業大帝的嘴角微微一翹,看著劉鏡禪,似乎頗為滿意,點點頭道:“甚好,甚好。”
連連稱贊了兩句,他接著道:“以你之見,當今大羲法治如何?”
聞言,百官更是震驚了。
這是非常看好劉鏡禪啊。
否則,怎會這么發問?居然去咨詢一個貢士對當朝法治的看法?
一時間,百官都是心中雪亮,這劉鏡禪,絕對要上天了。
“此子將來不凡!”
“有必要好好結交一番!”
“科舉新貴,得到圣上的欣賞,了不得了。”
百官都是心中暗道。
甚至,有的官員已經在盤算著,要不要為自己女兒謀一門好親事了。
畢竟,這劉鏡禪看上去一表人才,而且才學極佳,又前途光明。
劉鏡禪面對建業大帝的發問,卻是沉默了一瞬,道:“草民初入羲京之時,聽聞了御史、揚州巡按李凡大人在知恥殿上的述職。”
聞言,諸多官員都是心中咯噔一聲。
這小子扯什么幺蛾子。
好好答題不行,非要把李凡給扯進來?
“我明白了,這小子有心計啊,想要趁此機會,表明與李凡的不同,1反對李凡!”
“嘿嘿,必然是如此,他省試是榜眼,李凡卻是會元,他心中自然想要超越李凡。”
“此子識相。”
不少官員心中想著,對劉鏡禪越發地肯定了。
建業大帝的眼中,閃過了一抹別樣的光芒,看著劉鏡禪。
劉鏡禪接著道:“臣認為,對大羲之吏治,李大人當日的言論,雖然激烈,但確實是一番拳拳之心,他對吏治的洞見,也極有可取之處。”
“以李大人之洞見為基礎,可以很好地完善大羲的法治。”
“如此,大羲國必然煥然一新!”
他眼神中充滿了誠摯地看著皇帝。
聞言,百官卻都是愣了。
尼瑪......這小子,怎么是向著李凡啊?
李溫的嘴角,忽然露出了一抹微笑。
他的老眼中,就像是想起了一些往事。
人群中,文敗山也是有些訝異。
這劉鏡禪難道和李凡有什么交情么?
他的話語,更像是在為李凡開解圣上的憤怒,而且,還壓上了自己的前途命運啊。
以李凡之洞見為基礎,完善大羲法治?
雖然話語說的婉轉,但是分明是表達了......他和李凡的政見是一致的。
不過,劉鏡禪遠遠沒有李凡那么直接,他的態度更加謙遜、婉轉。
一時間,大殿之上,氣氛忽然都是安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