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年紀小時候總是覺得時間過的太慢,總想快一點長大。可成年了以后人又在懷念小時候那無憂無慮的時光。 煩惱太多、瑣事太多,讓人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總是不能快樂。 李杰覺得馬云天院長有些急功近利了,現在也也猜出了馬云天的想法。他想靠這個學生的團隊來完成手術的原因,一個學生的團隊完成手術,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如果真的成功了,那么中華醫科研修院的名望將提高不止一倍。 不過李杰覺得這個手術太難了,僅僅依靠第一附屬醫院學生團隊不可能的,這樣大的一個手術,無論從哪方面考慮都是不可行的。 現在馬云天教授處于嫉妒的狂熱中,李杰也不好去忤逆他的意思,他決定等兩天,等他冷靜了考慮清楚了再去跟他說。 這兩天如果學生團隊這個消息傳出去,反對由這樣的人來做手術的肯定不會是李杰一個人,就算是江振南教授也不會坐視不理的。 想到這里也沒有什么好擔心的了,他現在就是為這個學術報告做準備,李杰的生活成了標準的兩點一線,醫院與家,除了這兩個地方他哪也不去。 如果不是陳書記還在醫院的特護病房里,李杰甚至連醫院都不去。他到不是因為上次得罪的院長而不去醫院,主要是他太忙了,準備工作需要的太多,畢竟這次學術報告會有很多人聽,他不能有絲毫的差錯。 現在他唯一能休息的閑暇時光就是吃飯的時候,每天三頓飯,加起來不到1個小時。他只有這個時候可以停止思考,可以放松下緊繃的神經。 今日李杰又跟平常一樣,又是在住處樓下那家廉價的小飯店吃飯。 餐館今天的人比較多,人多了自然也比較嘈雜,同時菜上的也比較慢。李杰窮極無聊之中只能找出一章報紙無聊的翻閱著。 這兩日足不出戶的李杰消息有些閉塞,很多重要的消息他甚至都不知道。他無聊的翻閱著報紙,希望找到一點關于災區的消息。 他一直有些擔心災區,雖然震災已經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救助,正向著越來越有利的方向發展著。不看報紙還好,這一看報紙,李杰更加擔心了。 頭版頭條幾個大紅字,赫然寫著;XX水庫面臨潰堤,C市面臨著全市被淹的危險。這頭版頭條的新聞讓李杰再也沒有胃口吃飯了。 現在C市被救出來的市民都已經撤離了,剩下的就是由解放軍、警察、醫生組成的救援隊。此刻他們隨時都有被突發洪水吞沒的危險。 他們不能離開,即使生命受到了威脅。因為這里的廢墟下面還有很多被掩埋的同胞,這些兄弟姐妹們在等待著救援。 其實被掩埋在廢墟下的人生存下來的幾率已經很小了,因為時間已經過去7天了,基本上已經超越了救亡的極限。 但生命的奇跡不能低估的,到目前為止還有很多人陸續的被救出來,誰也不能保證還有多少人活著,但是只要有一絲希望就不能放棄。 他們才是最可愛的人,最值得敬佩的人。沒有人逼他們這么做,一切源于自愿,即使犧牲了自己也要拯救別人。 李杰一直在忍耐著,他無時不刻的不再擔心災區的情況,特別擔心石清,那個隨著自己而去的女孩。 她是為了李杰才身陷險境的,李杰是一個凡人,如果他問他真心話,她希望能將石清帶出來。而不是冒著生命危險來救人,他寧愿用自己去災區將她替換出來。 巨大的水庫堤壩已經被地震破壞的幾乎崩潰,也許下一次余震過后就是潰堤引起的巨大洪水。 李杰此刻已經將所有的一切都拋在了腦后,他只想保證石清的平安,將她從災區換回來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法。 什么學術報告、什么榮譽他現在統統的都不在乎,他只要石清回來,如果她有什么不測,李杰會一輩子不安。 他瘋了似的跑到醫院,推開陳書記的特護病房。他想找陳書記幫忙,李杰唯一能想到的可以幫忙的就是陳書記了,可沒有等他開口卻發現艾雅坐在床邊,趴在床上哭的像個淚人一般。 她那種與生俱來的優越感沒有了,寒冷的冰雪也融化,此刻她就是一個柔弱的小女子。在陳書記這里哭訴成了她唯一的方法,她實在想不出還有什么辦法了。 李杰突然想到,韓超營長也在災區,他是一個幸福的男人,有這么樣的一個愛他的女子為他哭泣,為他的安慰而擔憂。 陳書記對艾雅也沒有辦法,其實這個艾雅的父親是是陳書記的老戰友,他在離開災區的時候是有點私心的,直接要求調艾雅跟他一起走。 這也是為什么一個主修神經外科的醫生可以陪護他一個心臟病人。私心人人都會有,但是每個人都不用,艾雅是陳書記的戰友的女兒,他可以對不起自己,不能對不起戰友。如果是他自己的女兒,他肯定會將女兒留在災區。 如果他不病他也會留在災區,即使是現在面臨著大堤崩潰的危險,他仍會義無反顧的留下。 “李杰來了啊!你也來勸勸艾雅,她一定要去C市。”陳書記無奈道。 李杰搖了搖頭,陳書記肯定不知道艾雅對韓超的感情,艾雅目前這個樣子,根本沒有辦法勸,除非韓超營長能順利完成任務,平安回來。 女人有時候很堅強,就像保護孩子的母親,保護學生的老師。女人有時候又很脆弱,比如自己心愛的人身范險境。 李杰此刻冷靜了下來,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將石清換回來,因為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親人擔心,又何止他一個? “陳書記,我這次來是想跟您說韓超營長的事情,聽說他任務很成功!危險已經解除了!”李杰信口胡謅道。 陳書記還沒有明白過來怎么回事,艾雅卻擦干了眼淚急切的問道:“你說的是真的么?” 當她看到李杰肯定點頭以后終于放下心來,突然想起自己剛剛哭泣的樣子,臉一紅害羞的跑開了。 陳書記也是聰明人,看到艾雅的表現馬上就明白過來了,他對韓超的印象很好,打心底的為艾雅跟韓超結合而高興。 陳書記身體恢復的很好,氧氣罩早已經摘除了,現在也能坐起來了。如果不是他恢復的這么好,恐怕艾雅也不會在他這里哭鬧。 “李杰坐吧!有什么事么?” 李杰本來是找陳書記說用自己調換石清,這會冷靜下來了,他也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于是支支吾吾的說道:“募捐的事情,已經弄好了,另外還有幾個募捐的基金也將錢交給我們打理。還有采購藥品我們選擇了魯俊的上源集團麾下的鑫龍制藥。” “這些就交給你了!不用跟我匯報,另外我聽說你最近要作一個什么學術報告!年輕有為啊!” “陳書記過獎了!”李杰謙虛道。 “年輕人容易浮躁,也容易被外界誘入歧途!你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要堂堂正正做人!你是聰明人,你應該明白我的意思!如果你走入歧途,我也幫不了你!” 李杰立刻聽出了這話中的意思,這次救人算運氣不錯,陳書記竟然自愿做幫他,可以算是一個小小的靠山。只要他李杰秉公執法,陳書記就會幫他! 這有點跟衛生廳廳長張凱相似,雖然比不了真正的靠山但卻是很有用。憑借李杰的小聰明肯定會讓這兩個靠山遵紀守法的幫助自己。 “謝謝陳書記!” “好了,我累了!你快去準備學術報告吧!聽說你這次的研究很重要,加油!” 現在李杰只能祈福蒼天保佑了,保佑那些依然駐守在災區的人民平安,保佑那些被困在廢墟瓦礫中的人民平安,更祈求石清平安歸來。 其實明天就是學術報告的第一天,生命之星與中華醫科研修院學術交流周的第一天! 作為國內的頂尖大學,與中華醫科研修院很注重做學術交流,也經常邀請一些頂尖的專家們來做報告。 學術報告廳氣勢恢宏,可以容納兩千多人,獨特的設計,讓你在每一個角落都能挺聽清楚演講者的報告。 李杰有點激動,他甚至都能感覺到心在撲騰撲騰的亂跳,連續深呼吸幾次都無效。特別是他躲在幕后偷偷的看會場的時候,那些興奮的同學們早以擠滿了會場,就連走廊上都站滿了人。 熱情的同學們讓李杰欣慰,他還有點害怕他這個沒有名氣的家伙會冷場。如果會場空蕩蕩的可就丟人了,如今兩千人的會場起碼擠進來三千多人,心里不由得暗暗的高興了一番。 緊張不過是一小會兒的事,當震耳欲聾的掌聲響起時,李杰卻出奇的平靜。信步走上講臺,第一次面對如此多的人,第一次受到這么多人的矚目。 李杰在歡迎的掌聲中攤開手中的文件夾,調整了一下麥克風,學術報告開始了。 臺下眾位中華醫科研修院的師生們,生命之星的成員們,眾位同學們都在看著他或是是贊許的目光,或羨慕的目光,或期盼的目光。 法樂四聯癥是常見的先天性心臟血管畸形,在紫紺型(血氧含量很低)先天性心臟病中居首位。 這是一種常見的病癥,各大醫院每年都會有這樣的患者出現。但是這個手術的研究卻很少有人做。 無論國內還是國外,搞研究如果你研究的不是熱點,或則你研究的東西不能取得巨大的經濟效益,那么恭喜你,你絕對沒有經費。 手術技術的改良,不是不一個什么特別好的項目,也許你的手術改良可以幫助很多人,但是你就算改良了無數個手術,你也頂不上一個熱點研究的成功。 比如陸浩昌教授的免疫抑制藥物的研究,他這個藥物的藥物所創造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學術報告廳安靜的只能聽到筆尖與紙張摩擦的沙沙聲,然后就是李杰那富有磁性的聲音在講座。 法樂四聯癥手術改良后,李杰將它命名為江氏手術,它不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是這個手術會讓每一位醫生記得,他的發明者江振南教授,第一個做手術的人李杰。 患者也會記住,這個名字,這對于一個醫生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榮譽。真正的研究者不會挑選什么熱點問題,他們只會選擇自己喜歡的課題,挑選真正對人有幫助的課題。 臺下的聽眾在聽到一半的時候,一些專家學者們已經在底下偷偷的討論了。李杰的這個方法給他們帶來的震撼實在太多了。 “的確是天才的想法,很有創意!”阿瑞斯贊嘆道。 他身邊的安德魯聽到這個話以后很是高興,得意的說道:“如何?我說中國厲害的人不少吧!” “的確,中華大地人杰地靈,只是這個手術方法太過困難,也許我能做!但是其他人卻不一定,要求太高了,技術不成熟的醫生來做只會適得其反!”龍田暮次郎說道。 安德魯不是很喜歡這個家伙,他覺得這個日本人太狂妄了,剛剛想反駁他卻聽見保羅說道:“的確很難,這是非頂級醫生不能做的手術!” 如果是別人說,安德魯肯能不屑一顧,但是保羅的水平他是相信的。在他眼中保羅擁有這個世界上最靈巧的手,他才是世界第一的外科醫生。同時他的眼光也很高,他說的話基本都沒有錯。 除了生命之星的人意外,這里還有很多其他的醫生。同樣的他們對于這個手術的難度也一樣在發著感嘆 “臨床醫生真是難,做這么難的東西卻沒有什么獎項,諾貝爾什么時候弄個臨床醫學獎,估計這個有戲!”一位醫生感嘆道。 “哼,不過是一個設想而已,根本就不可能實現!”不知道是誰輕蔑的說道。 其實跟他有同感的人很多,如果不是江振南教授在國內的名號過于響亮,同時國內很多知名的醫生都是他的學生,也許現在也已經有人站起來反對了。 李杰也發覺了,底下的人有一些在討論這什么。但是他在臺上,距離太遠,下面的聲音也很小,他聽不清楚。 大約2個小時后,李杰終于講解完畢,在一陣掌聲過后到了提問的時間。通常的問題都是一些關于這個報告中沒有詳細敘述的,或則大家想了解更多的! 提問基本上都是學術上的問題,但此刻大家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與學術無關的問題,那就是這個難度的手術誰能做?由誰來做? 可是就這個每個人都想知道的問題卻沒有人問!因為問這個問題相當于自掉身價,如果人家做了這個手術,會很沒有面子。 大家都在觀望,等待一個不害怕人,或則頭腦比較渾的人來當這個出頭鳥。 在眾人的期盼的目光下,終于有一個人站出來了,說出了大家想問的話,同時超出了大家的期望,又說出了大家想知道卻不敢問的話。 他直接拿過話筒就說道:“您好!我這個問題或許不應該說出來,但是我真的想知道,這個手術是不能能做!如果能做誰能做?在我看來這個手術的難度超出了常識!而且在沒有臨床實驗的情況下就來做學術報告是不是早了些!” 李杰沒有想到第一個問題竟然是這樣,他不慌不忙的說道:“手術的主刀將是我,另外手術將在本周內完成,我會按照今天的方法來做!” “那請問成功率是多少?”這個提問者依然不依不饒。 “手術成功率當然是百分之百!” 質疑者只是冷笑,并沒有再說什么,百分之百的把握李杰說過兩次。上一次或許還可以解釋,這一次他說什么也不會相信。 李杰早就預料到這個報告會不會一帆風順,質疑的聲音肯定會有。高調的回答是最好的方法,因為無論你怎么回答,臨床上人體實驗畢竟沒有成功。只要你手術失敗,你就無法挽回。 此刻只能勇敢的面對,不能退縮,就像目前地震災區的潰堤險情,或許風險極大,但是只要盡最大的努力,最后的結果卻一定不會失望。(未完待續,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