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全名:吳王三氣蒙歸義,武侯智耍南詔軍。)
吐蕃。
顏少卿心急如焚,只因他的老對手論欽陵,已經(jīng)抱病不出多日。
即使顏少卿三番五次想要去其府上探望,最后都遭到了拒絕。
手下人總是回復(fù)一句話:“主人身體抱恙,不方便見客,還請顏大人過段時間再來。”
伸手不打笑臉人,顏少卿很是無奈,只要找來文成公主李宛芙商議對策。
“顏師,你為何近日總是往那論欽陵的府邸跑?”
李宛芙如今出落得越來越漂亮,清水出芙蓉,小丫頭可是讓松贊干布垂涎欲滴。
可惜由于年齡,以及李宛芙自身不愿,兩人一直未能圓房。
在古代,十四歲的少女,就已經(jīng)可以許配與人。
“論傾陵,大唐之勁敵也。”m.
顏少卿沉吟道:“此人一直與我大唐敵對,背后搞了不少小動作,我懷疑此次南詔謀反,也與他有關(guān)!”
李宛芙點頭稱是:“贊布與我一直未能圓房,如今已經(jīng)心有怨念,只是礙于三皇兄的面子,不敢發(fā)作而已。”
人的名,樹的影,只要李宛芙有一點不滿,李恪肯定會殺向吐蕃。
松贊干布不傻,他娶文成公主,更多的是想要大唐先進文化,加速吐蕃人的漢化進程。
另一點,跟強大的人攀親戚,永遠不丟人!
雙方保持著微妙的關(guān)系,松贊干布當(dāng)然清楚,論欽陵的某些小動作。
死無對證的東西,即使李恪知道,也不能不顧兩國情面貿(mào)然開戰(zhàn)。
何況三年之中,吐蕃國力更勝從前,經(jīng)過邏些城之辱,國民一心奮發(fā)圖強,誓要找機會報此仇!
“老師直言,宛芙該如何幫助三皇兄?”
李宛芙行了個萬福,懂事地說道。
“枕邊風(fēng)。”
顏少卿眼神有些不忍,隨即拿出幾粒藥丸,說道:“這是迷藥,你與松贊干布假裝圓房,其他事情我已布置妥當(dāng),只需要讓他昏睡即可。”
“老師放心,宛芙這條命是三皇兄給的,一定保證完成任務(wù)。”
“你且記住我這些話……”
松贊干布可謂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今日文成公主竟然主動邀約。
莫非是小公主開竅,終于被他英俊瀟灑的外表俘獲?
李宛芙一席青衫綺羅裙,舉手投足之間,端莊秀美,這是吐蕃那些女人不曾有的風(fēng)情。
“贊布,宛芙為你斟酒一杯。”
“好!王后倒酒,本贊布哪有不喝之理?”
松贊干布舉杯飲酒,笑著說道:“不知王后今日邀約,所為何事?”
李宛芙嬌嗔道:“贊布,難道人家沒事,就不能約你過來么?那你走吧,討厭!”
嬌羞,又可愛!
松贊干布哪里經(jīng)歷過如此蘿莉,當(dāng)即色心大發(fā)。
李宛芙也不客氣,瘋狂為其倒酒,不消片刻,就令松贊干布酩酊大醉。
“鐵塔,將他放倒床上去,再把羊血撒上去!”
“是,公主!”
鐵塔依計行事,床單上一片殷紅。
隔日,松贊干布只覺得頭疼欲裂,隨后便看到李宛芙在一旁哭泣。
“這?本贊布的衣服呢?”
“負心人!昨日你那么粗魯,哪里有考慮過我的感受!”
李宛芙梨花帶雨,更是走路的姿勢都有些奇怪,看得松贊干布滿臉羞愧。
“王后,昨晚……”
“你還說!”
李宛芙小臉?gòu)尚撸崎_被子,床單上一片殷紅之色,松贊干布當(dāng)即大喜,將其攬入懷中。
“贊布,那論傾陵,驕縱的很,聽說他沒事就和其他大臣結(jié)交呢!”
“若是以后妾身有了孩子,贊布又……留下我們娘倆可如何是好?”
松贊干布目光詫異,這像是一個十二歲孩子說出的話?
當(dāng)即大笑道:“王后放心,東贊對我忠心耿耿,他的兒子又能差到哪里去?何況本贊布,不可能讓他論欽陵一家獨大!”
李宛芙并未多說,根據(jù)顏少卿的吩咐,裝作走路困難的樣子,惹得松贊干布憐愛。
“論傾陵,你敢在背后暗算三皇兄,我就禍亂你吐蕃后宮!”
——
太和城。
唐軍近日都在煮毛豆,根據(jù)吳王殿下的說法,毛豆配酒,越喝越有。
南詔軍經(jīng)過三天修整,終于重新有了底氣。
蒙歸義這一次沒有騎馬,畢竟兩次從馬上跌落的窘狀,南詔猴王不想再遭受了。
干脆讓人扛著轎子過來。
“攻城!”
這一次,蒙歸義不打算給唐軍任何機會,直接下達了命令。
只見太和城門大開,兩位老卒出來掃地。
李恪與諸葛孔明攜琴登上城樓,憑欄而坐,焚香操琴.好一副閑情愜意!
蒙歸義遠望城上李恪與那羽扇裝杯犯,端坐城樓,笑容可掬,旁若無人,大感不解。
整個城池更是寂靜一片,就跟什么事情也沒發(fā)生過一樣!
看此情景,若換了其他人,肯定毫不猶豫下令沖鋒!
可是蒙歸義慫了!
接連兩次被戲耍,讓沒腦子的蒙歸義,也不禁轉(zhuǎn)動了那不怎么聰明的小腦瓜!
“讓他們停下!”
南詔猴王一聲令下,所有士兵停下了腳步。
諸葛亮已經(jīng)開始彈琴,高聲吟唱《梁甫吟》。
琴聲悠揚,卻不斷擊碎著南詔軍的軍心。
“詔主!攻城啊!城中肯定空位一人!”
梁家輝心中著急,蒙歸義卻擺了擺手,說道:“李恪詭計多端,如今肆無忌憚地走上城樓,這其中肯定有詐!”
“蒙歸義!今日此城無人,你不是想要么?你過來啊!”
吳王殿下豎起中指,看得城下南詔兵大怒,當(dāng)即就要發(fā)起沖鋒。
蒙歸義哈哈大笑,“李恪!你想讓本詔主上當(dāng),可我就是不入套!”
李恪無語,笑著說道:“傻刁好不容易動一次腦子,還是躲避不了被戲耍的命運!”
然而,城下的南詔軍已經(jīng)鳴金收兵,走人了!
梁家輝心中不滿,勸諫道:“詔主為何退兵?那城中分明沒人!只要進去,李恪肯定沒法逃跑!”
“開什么玩笑?李恪肯定藏了埋伏,等著我們呢!”
蒙歸義固執(zhí),梁家輝當(dāng)即跪下,說道:“詔主!如若您想拿下太和城!現(xiàn)在就該當(dāng)機立斷,而不是疑神疑鬼!”
“讓探子過去,確保城中無事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