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好女婿 !
胡順:“賢婿,這個仇鉞是怎么發(fā)跡的你知道不?”
“自然知道。”
胡順:“仇鉞從一個小小的軍戶能夠坐到寧夏游擊將軍的位置上,除了他這人作戰(zhàn)勇猛之外,還和三個貴人有關(guān)。第一個自然是他名義的上老子,仇理。如沒有他,仇鉞根本就不可能襲了他的官職”
“確實是。”蘇木點了點頭。
“第二就是前三邊總制楊一清,有他的推薦,仇鉞這才做了游擊將軍,成為寧夏邊軍的主帥之一。不過,這都是后面的事情。這人最難的是起步階段。人的一生啊,最最重要的是那關(guān)鍵的一步,那一步走對了,前面就是海闊天空。”
說到這里,胡順突然想起自己從一個普通百戶軍官搖身一變做了錦衣百,若非那一步,有如何有今日的風(fēng)光。而這一切,都拜蘇木所賜。
胡順接著道:“剛開始的時候,仇鉞不過是一個普通士兵,雖然做戰(zhàn)勇猛,可這有怎么樣。軍隊的事情我最清楚不過,就算你真的立有大功,可最后朝廷的賞賜未必就能落到你頭上,最大的可能是被上司將功勞分了去。仇鉞也是如此,當(dāng)年在邊軍的時候一只郁郁不得志。后來,他才發(fā)現(xiàn)這么混下去不是個辦法,就以卑詞厚禮結(jié)好了當(dāng)時的錦衣衛(wèi)生在寧夏軍的做探高原。”
“高原,等等,可是后來錦衛(wèi)經(jīng)歷司的高原?”蘇木驚訝地叫了一聲,忙問。
胡順點了點頭:“不是他又是誰,高原謀逆,栽在你手頭。而且,高原事發(fā)之后,朝廷也派人來查過仇鉞,搞得他很是惱火。你說,這次你和他見面,會愉快嗎?”
說到這里,胡順突然一拍大腿:“有了,我正愁找不到借口留在寧夏。干脆舊事重提,就將高原謀逆一事翻出來,慢慢查查那仇鉞。就算沒事,咱們也惡心他幾天。”
蘇木搖頭:“不妥,當(dāng)年徐燦、淮王一事,朝廷也是很潦草地就處置完畢,做得隱秘。畢竟,涉及到先帝,涉及到朝廷面子。現(xiàn)在在拿出來說,怕是不太好的。而且,那事的并沒有定為謀逆,你現(xiàn)在去查,也不能把仇鉞如何?”
胡順覺得蘇木說得有理,心中喪氣:“難道就放過那混蛋了,還有,老胡我無論如何也想不出該用什么理由留在寧夏,都頭疼死了。蘇木,無論如何你得給我想個法子。:”
蘇木想了想,突然笑起來:“此事卻也簡單,也不用辦多大案子,我卻有個主意。仇鉞當(dāng)年可不姓仇,而是為了做官襲仇理的官職,這才該了宗的,不如在這事上查下去,咱們給他找點霉頭。”
胡順不以然:“賢婿,查這事做什么,沒用的。人家仇鉞要認誰當(dāng)?shù)鞘撬淖杂桑瑒e人也管不著。且,這事從禮制上也是說得過去的。”
“不然,如果仇鉞在過繼給仇家的時候如果父母尚在呢?后來,他父母去世時,仇鉞究竟以什么身份去盡享,這都值得推敲。我朝以忠孝治天下。如果查出問題來,他仇鉞的游記將軍也就當(dāng)?shù)奖M頭了。”
“這個法子好。”胡順連聲叫著。
不過,他突然有些喪氣:“可是蘇木,據(jù)我所知道。仇鉞當(dāng)年過繼給仇理的時候。好象父母都已經(jīng)過世了的,咱們?nèi)ゲ椋膊荒馨阉趺礃樱俊?br/>
蘇木哈哈大笑:“泰山老大人,你不是想找個法子留在陜西嗎。據(jù)小婿所知道,仇鉞的老家在甘肅。此案關(guān)系到一個游記將軍的名節(jié)和清白,不能不慎重,得收集齊相關(guān)的人證物證。
你帶人過去取證,路上在耽擱點時間,一來一回,就是好幾個月,不就合情和理的留在陜西了嗎?”
“好,好計策!”胡順又叫了一聲好,道:“就算最后查出來仇鉞是清白的,可哪有怎么樣。就算他沒任何事,也平白被咱們惡心了一把。哈哈,賢婿,你們讀書人整起人來,還真是刻毒啊!”
老胡竟然想著惡心仇鉞,蘇木一陣無語。
不過,君子以直報怨。既然昨夜仇鉞如此無禮,那就怪不得我蘇木要惡心你一把了。
突然間,蘇木心中一凜,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有點明朝末年東林黨人的風(fēng)采。
你不惹上我還好,一惹到,咱就叫你一輩子不痛快。
蘇木發(fā)現(xiàn)自己的思維方式越來越靠近這個時代讀書人的主流,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潛移默化吧?
我輩讀書人,口含天憲,手握正義,我的敵人,自然都是道德敗壞的小人。就算不是,也要讓你是。
蘇木:“立即將這個謠言散布出去,務(wù)必要鬧得滿城風(fēng)雨。”
“放心好了,我這就派手下人去做,他們干這種事情可都是好手。”胡順正要吩咐下去。
蘇木又道:“對了,還有一事,你手下究竟有多少得用之人?”這次和仇鉞翻臉,他手頭的力量也指望不上了。將來安化王事起,手頭沒有軍隊,就算有功勞也搶不過來。
胡順:“明面上,寧夏邊軍中有二十多錦衣衛(wèi)坐探。暗里,還有二十多個。”
蘇木:“明面上的坐探將來估計使不上,在仇鉞軍中發(fā)展一批暗探吧。一旦有事,叫他們立即掌握軍隊。對了,再以錦衣衛(wèi)經(jīng)歷司的名義印一批錦衣百戶的告身,一一發(fā)給他們。說將來朝廷有起用他們的一天,到那天,若是立下功勞,還有封賞。”
胡順一驚:“可是著仇鉞有事,賢婿,你所說的封爵大功是不是指的就是這件?還有,百戶告身得指揮使才能發(fā)出來。”
“到時候你就知道了,泰山老大人你也別問,到時候自少不了你的好處。”蘇木:“至于告身,放心好了,又我蘇木做保,別說是個百戶,就算是千戶也沒任何問題。但你得給我保證一點,真到使他們的時候,能夠切實掌握軍隊。”
胡順笑道:“我們錦衣衛(wèi)的厲害,軍隊的軍痞們自然是清楚的,不想死,自然會聽話。”
商議既定,很快仇鉞當(dāng)年做死去的仇理將軍的兒子,襲了他官職一事時,其實父母尚在。好好的一個人,為了官爵,連親身父母都不要了。而且,他親生父母去世時,仇鉞不但沒有守孝,甚至沒有去奔喪。
為了自己的官位,竟做出如此禽獸之行的消息在寧夏城中非快地傳開了。
一時間,輿論嘩然。
可想,仇鉞狼狽成什么樣子。
蘇木在寧夏城中有休息了一日,就到了啟程回西安的日子。
這個時候,寧夏都指揮司派了一個年輕人過來,說是最近韃靼人好象有不穩(wěn)的跡象,不斷派出小股軍隊,以十人百人的規(guī)模騷擾入寇。怕蘇大人路上有閃失,就讓這個叫謝自然的士子來護送蘇木。
謝自然乃是秀才身份,鳳翔府扶風(fēng)縣人氏,這次帶著人馬護送糧秣支援前線。正好交卸了差事,要返回關(guān)中,順便參加本年陜西的鄉(xiāng)試。
他除了是秀才,還在扶風(fēng)縣一個什么鄉(xiāng)勇組織掛了個職。又常年在邊境上行商,江湖經(jīng)驗豐富,手下人馬也有一定戰(zhàn)斗力,可保蘇大人一路無礙。
實際上陜西民風(fēng)剽悍,又處于前線,地方上都有設(shè)置民團鄉(xiāng)勇。在韃靼人入侵的時候,也經(jīng)常被派到前線所輔兵使用。
邊軍、軍戶部隊、鄉(xiāng)勇,陜西的軍事組織非常完善。
明朝實行的是以文御武的制度,地方上的準軍事組織一般都由鄉(xiāng)紳和讀書人掌管,謝自然以一個秀才身份在鄉(xiāng)勇那里掛了職,也不讓蘇木覺得奇怪。
他想了想,按照真實的歷史看來,這幾年,正是韃靼小王子蠢蠢欲動的期間。到正德五年開始,韃靼人就開始不斷南下侵略,最后在應(yīng)州和正德皇帝來了一場大會戰(zhàn)。
寧夏也是戰(zhàn)場之一,保不準他們什么時候就跑來打草谷,多寫人一到回西安也不錯。
盛情難切,蘇木就點頭同意了。
他心中也知道,這個叫謝自然的秀才定然有一定的軍方背景,否則也不可能派來和他接近。畢竟,馬上就是鄉(xiāng)試,這人又是考生。提前和大主考接觸,對于他的前程也是大有好處的。
蘇木靠著作弊一路考中狀元,名滿天下。可他卻不想自己成為別人作弊的手段,心中就打定了主意,和這個什么謝秀才不可太親近。否則,這個謝自然將來不中還好,一旦中了舉人,自己還真不好解釋,也給了有心人攻擊自己的把柄。
蘇木不想和那個謝自然親近,那個謝自然對蘇木的態(tài)度也很是冷淡,這叫他心中非常奇怪。
不過,轉(zhuǎn)念一想,這個謝秀才估計也是個讀圣賢書讀迂腐了的。為了以示光明正大,卻不肯和未來的大宗師太熱絡(luò)。
如此一想,蘇木對此人卻大生好感。
再看這小子,也不過十五六歲年紀,卻生得高大健壯。
腰跨大刀,背這一口大弓,在馬背上呼嘯而來,呼嘯而去,倒像是一個武人。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
這陜西的讀書人啊,還真與其他地方不同。
這樣的人物,倒對了蘇木的胃口。蘇木覺得一個讀書人,當(dāng)上馬將下馬相才算是個人才。
他心中一笑:我也是矯情了,若這個謝自然真是個人才,又何必故意不取他做舉人呢?
蘇木固然在觀察謝自然,孰不知謝自然也有意無意地觀察著蘇木這個名滿天下的大名士狀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