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好女婿 !
    對面那個考生的哭泣聲引起了連鎖反應,只片刻,考場其他地方響起了低低的騷動。
    科舉對于這個時代的讀書人來說就是一條金光大道,這座獨木橋過去了,得了功名,就是人上人。可同童子試的前兩場不同,這場院試的競爭激烈程度卻要高上許多,別看區(qū)區(qū)一個秀才功名,不少人考了一輩子,都于這個名號無緣。
    當年蘇木在讀《儒林外史》時,讀到范進的幾個朋友都四五十歲,考了幾十年,還是個老童生時,還覺得不可思議。在他看來,一個秀才功名,也就是后世大學本科的程度,只要用心讀書,要考上也不難。
    等穿越到明朝,真實坐在考場中,他才發(fā)現(xiàn)以前的自己是多么的幼稚。確實,每兩年保定府都會出一兩百個秀才,可上面未必有你的名字。而你蘇木,也未必是這個時空這個故事主角。
    聽到這陣騷動,幾個衙役提著棍子兇神惡煞地沖過來,對著考棚里的書生就是一通亂捅,大罵:“鬧鬧鬧,鬧你個娘!”
    “自己作不出題目,怪得了誰?別以為你讀了幾年書就想做官,咱們大明朝,你考不中就是個屁!”
    “大明朝!”蘇木一個激靈,面上豁然變色,忍不住叫起來:“對啊,現(xiàn)在是明朝,而那個馮桂芬是清朝人啊,清朝人啊!”
    “抄清朝的文章,應該不算是作弊吧?”
    這段記憶清晰起來。
    沒錯,這個馮桂芬乃是清朝道光年間有名的思想家,散文家。號林一,江蘇吳縣人,曾師從林則徐,乃是洋務運動的先驅(qū)人物之一。進士出身,官至翰林院編修,江南制造局管事,妥妥的讀書人出身。
    而自己在先前抄下的這篇文章正是馮桂芬參加道光二十年會試時所作,考這篇文章,馮規(guī)芬拿了一甲第二名,也就是“榜眼”。
    用榜眼的文章來對付區(qū)區(qū)一場保定府院,那不是殺雞用牛刀嗎?
    中是必須的,不中那才是咄咄怪事。
    “老天爺讓我穿越到明朝來,并沒有置之不理。”絕處逢生的感覺很跌宕,一剎間,蘇木有種想哭的感覺,只不管不顧地叫著。
    正在這個時候,一根棍子桶進來。
    原來是一個衙役見蘇木鬧得實在不象話,決定給這個酸丁一點厲害瞧瞧。
    蘇木大吃一驚,慌忙跳到一邊。
    可因為腳下被椅子絆倒,一屁股坐到地上。
    那衙役哈哈一笑:“瘋子,瘋子,馬上就要交卷了,你鬧什么?”
    蘇木也張開嘴笑著,提起右手,一拳拳砸在地上。他不知道該用什么樣的話來表達此刻的心情,半天才低低地吼了一聲:“這次院試,頭名案首的斯密達!”
    正如剛才那個衙役所說,第一場的考試時間馬上就要到了,再不能耽擱。
    蘇木按捺下激揚的心緒,走到桌前,也顧不得坐下,提起筆,一個字一個字地謄錄著那篇文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這一次同往常不一樣,竟是出奇地快,先后也不過用了三十來分鐘。
    寫完,提起來,朝墨跡淋漓的卷子吹了一口氣。
    蘇木知道,自己這次考試算是徹底過關了。
    他想得清楚,第一題自己做得勉強,可因為那篇文章以前作過,也經(jīng)過韶先生的修改,得個中等應該不難。
    至于最后一道試帖詩,也不過相當于附加題,只要格式和意思對了,也沒那么多講究。所以,對于即將開始的另外一場考試,蘇木并不怎么放在心上。
    考試,尤其是以文章決定成敗的考試,只需有一個亮點就足夠了。其他題目,你只要讓人挑不出錯即可。
    單憑第二題,我蘇木在一眾考生中已然是光彩奪目,讓人無法忽略了。
    等到抄完,又因為先前考場喧嘩,費去了一點時間,就到了收卷子的時間。
    至此,本屆保定院士的正場算是考完了。
    最后一場加試的發(fā)題時間應該是晚上,明天一早交卷,然后大家就可以回家去了。
    對面那個考生顯然是作得不好,交了卷子之后,就躺在炕上,再不動彈一下,如同死去一般。
    交完卷后,蘇木朝放在考棚中的馬桶撒了一泡尿,也沒辦法洗手,就從考籃里摸出兩塊燒餅啃了起來,這是他的晚飯。
    餅子已經(jīng)冷透,有些卡嗓子,但吃在嘴里卻是異樣的香甜。
    蘇木也不知道第二場什么時候開始,吃過飯后也沒有像其他人那樣躺在炕上睡覺。
    實際上,他此刻還沉浸在僥幸過關的強烈興奮之中,根本就沒辦法平靜下來。
    索性從考籃里拿出早已經(jīng)準備好的小銅爐,點燃里里面的木炭,燒了一壺水,給自己泡了一杯茶當著犒勞。
    茶香四溢,看著氤氳而上的熱氣,蘇木又回憶起先前所抄的那篇文章的來歷。
    這一想,他突然抽了一口冷氣,喃喃道:“原來這篇文章就收錄在導師所編纂的那本《《明清八股文精選》里啊,這本書先后歷時四年,作為先生的助手,這兩本稿子從開始創(chuàng)作到現(xiàn)在,期間增刪校對,歷,一直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拖延下去。不但導師改稿改到崩潰,就連我也將這兩本書背得滾瓜爛熟。”
    蘇木穿越到明朝之后,隨著自己逐漸融入這個時代,對于現(xiàn)代社會的事情,也刻意地回避,以免勾起回憶,產(chǎn)生不必要的惆悵和郁悶。
    到現(xiàn)在,他才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無時無刻不在想念著現(xiàn)代世界,想著現(xiàn)代社會的親人和朋友。
    只是……永遠也回不去了!
    再說那本書,里面總共收錄了一百多篇優(yōu)秀八股文。其中,主要是從明至清幾百年歷屆會試的狀元文。
    今天所做的第二題恰好同清朝道光二十年會試的題目撞車,自己撿了個大便宜。
    “歷屆會試狀元文……啊,這不就是一個超級金手指嗎?以前的考試就不說了,就那本書上所說。明年,也就是弘治十七年的春闈,狀元好象是一個叫康海的人,他的文章也收錄在導師的那本書里。”
    “也就是說,明年會試的題目我蘇木已經(jīng)提前知道了。”
    “至于弘治十八年,弘治去世之后正德登基,開了一場恩科。那一屆會試、殿試的狀元叫顧鼎臣,文章也被收進集子里。也就是說,從現(xiàn)在開始,直到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場科舉的會試題目和范文都盡在我蘇木掌握之中。”
    “還有比這更超級的金手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