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下一刻,智源和尚傻眼了。
白貴上前一步,扣住了智源和尚的手腕,“你之罪,罪犯欺君,當(dāng)由大唐皇帝處置,現(xiàn)在還輪不到你去死。”
“你若死,本官亦會(huì)命人扣押在場僧侶,前往長安聽候發(fā)落。到了長安,可就不僅是苦役了。”
“況且路途遙遠(yuǎn),你們這一行人,能有幾人和本官回返長安,還是未知之?dāng)?shù)。”
他說的義正言辭。
但心底,卻并不是如此想的。。
扣押智源和尚,前往長安,由大理寺論罪。這就相當(dāng)于,對這件事定了調(diào)。今后西天取經(jīng)的一行人路過車遲國,即使想要翻案,亦得前往長安,請李世民收回旨意。
另外,大唐將此事判案,今后別的人想要顛倒黑白可沒那么容易。
他這是念恩,打算順手幫車遲三妖一把。
這件事,乃是人間國度的事情,他亦只是遵照法度來處置。不會(huì)致使他沾上此間因果。
惠而不費(fèi)的事情, 偏幫,并不費(fèi)力。
車遲三妖不可能像白貴想的那般長遠(yuǎn), 但白貴要將智源和尚押往長安, 他們亦是心底一百個(gè)愿意。
由大唐審理智源和尚欺君之罪, 這相當(dāng)于是大唐這個(gè)“宗主國”給了他們?nèi)艘欢ǔ潭壬系姆ɡ碇С帧?br/>
很難不贊同!
“上官……”
智源和尚聽得此言,神色變幻不明。
他被白貴拉住的這一瞬間, 亦打算咬舌自盡,但不料白貴以眾僧安危威脅于他,他死也就罷了, 但他的門人弟子要是因他而死,這可就是他的大罪了。
至于白貴所說,他雖然覺得刺耳,但亦覺在理。
他撕毀圣旨雖未遂,但這是事實(shí), 押解到長安, 乃是應(yīng)有之理。
“到了長安……”
“我上奏天朝上君, 這三個(gè)道人乃是妖類, 說不定還可挽救我車遲眾僧。”
心里打定主意,智源和尚整肅袈裟, 雙手合十, 念了句佛號(hào),“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眾僧已因我而受罪,老衲豈能眼睜睜看著他們在路途慘死。”
此去東土大唐數(shù)千里,路途顛簸,若是押解眾僧前去長安聽候發(fā)落, 能存活十之一二已是幸事。
眾僧跪地, 哭嚎不停。
……
智源和尚暫被壓在車遲國天牢之中。
而白貴宣完圣旨,和眾妖論道結(jié)束之后,則按照和如意真仙事先約定,打算前往女兒國游歷一番。
“白道友先不要著急。”
“且隨貧道先去我那侄兒洞府一趟,我那侄兒生性霸道,在枯松澗火云洞中修行,得罪了不少土地、山神,幸得兄長還有幾分薄面,天庭沒派天兵天將降服了他,治他罪責(zé)。”
“白道友乃是人曹官,可做個(gè)說客。我出些禮錢, 給這些土地、山神賠罪, 勸勸我那侄兒,而白道友則安撫一下這些神祇……”
“事成后,貧道另備厚禮,答謝白道友。”
如意真仙對白貴言道,言辭懇切。
兩人都施了駕云術(shù),在空中不緩不慢的前行。
“此事……,貧道也不敢打包票,還是要看山神、土地答不答應(yīng)。”
白貴點(diǎn)頭,順口道。
牛魔王算是地仙界有名有姓的大妖。天庭雖不忌憚,但在一些小事上,天庭還會(huì)對此容忍一二。
畢竟,天庭也不是什么鐵板一塊。
紅孩兒是妖二代,只是欺壓土地、山神,又沒打殺。這點(diǎn)小事,天庭顯然不會(huì)太多理睬。土地、山神,這等神祇,說算神仙一流,但地位太低。就和朝廷地方上普通的胥吏一樣。胥吏不算官,只是吏。
欺壓也就欺壓了。朝廷不會(huì)為胥吏做主。
殺官,才算造反。
白貴能夠看出,如意真仙對他這個(gè)侄兒極為疼愛。此番作為,應(yīng)是不想紅孩兒一直如此暴虐,所以想要更改一下紅孩兒的性格。
父母愛子,則為之計(jì)深遠(yuǎn)。
“呸,如意真仙不是紅孩兒的父親,只是叔叔……”
白貴搖頭, 將一些不太可能的事情搖出腦海。
叔叔,也算半個(gè)爹嘛。
到了枯松澗火云洞, 事情進(jìn)行的很順利。土地、山神飽受欺壓,但敢怒不敢言,有如意真仙的賠禮, 還有白貴的說辭,紛紛同意諒解紅孩兒。
谷琰</span> 至于紅孩兒,即使心中不愿折了自己的面子,但叔父在眼前,也容不得他不從,亦是乖乖賠禮道歉。
“你這道人,有何本事,能與我叔父是同道?”
紅孩兒不敢對叔父發(fā)脾氣,便將氣撒在白貴身上,質(zhì)問道。
但他也不敢太過惹禍,只是言辭擠兌。
龍不與蛇居!
白貴和如意真仙他這個(gè)叔父同行,應(yīng)不是什么泛泛之輩。
“貧道修我?guī)焸魇诶潺埛ǎ捎龌鸩粺幔霰焕洹!?br/>
白貴想起紅孩兒會(huì)三昧真火這一神通,便欲試試這三昧真火到底有何厲害之處,遂估計(jì)激了紅孩兒一下。
他這冷龍法是真龍所練,即使不如三昧真龍,但抵擋一時(shí)半刻,還是能做到的。
而他即使不敵紅孩兒,卻也能全身而退。
打不過,歸打不過,但成就天仙,他還是有全身而退的底氣。
即使退一萬步說,紅孩兒輕易可勝他,但紅孩兒,還有如意真仙可不敢對他太過無禮。他是官,不是土地、山神那種小神。
“好!我便用三昧真火試一試你的冷龍法。”
紅孩兒受此一激,不服氣道。
如意真仙也想看看白貴的道行,以此決定日后如何相處,人曹官,他即使重視,但也那樣,但若白貴道行不錯(cuò)的話,他就得更改觀念了。
“侄兒,切記,你二人是比試道法,非是動(dòng)手,萬不敢傷了白道友。”
他叮囑紅孩兒。
這話說完之后,他又對白貴表示歉意,“貧道非看不起白道友,而是我這侄兒雖說只有三百年的道行,修為不足以稱道,但一手三昧真火神通,天仙難抵,還請白道友萬加小心。”
二人稱是。
白貴念動(dòng)口訣,右手拇指的黃玉扳指化作冷龍,一條五爪冰龍環(huán)繞在他周身,將他護(hù)持周全,這五爪冰龍張牙舞爪,兇戾猙獰。
“這冷龍法,依我所見,勝過鄭道士不少。”
如意真仙微瞇眼睛,暗自吃驚。
縱然說青出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但修道界中,徒弟能超過師父的,并不多見。徒弟弱于師父,才屬常理。
此刻白貴所化冷龍,勝過鄭道士不少,讓他實(shí)在驚異不已。
呼!
一道火舌從紅孩兒口中吐出。
熊熊烈焰,須臾間便吞沒了白貴所在的方位。
但白貴的冷龍仍舊佇立。
“三昧真火雖厲害,但冷龍法也不遑多讓。當(dāng)然,也是紅孩兒的道行不如我,同一神通施展,不同人的威力不盡相同。”
“我這冷龍法乃真龍所練,并無破綻。所以火侵不進(jìn)。”
白貴感受環(huán)繞周身的冷龍,心道。
他連宰兩龍,父子雙龍精血所練的冷龍法,勝過鄭道士龍氣所練的冷龍法不知凡幾。一真龍,一偽龍,自然不盡相同。
至于孫悟空為何懼怕三昧真火,倒不是孫悟空真的懼怕,他金剛不壞之軀,在老君八卦爐里練了這么長的時(shí)間,三昧真火早就有了抗性。只不過是孫悟空在八卦爐中落了一身的毛病,有了眼疾,迎風(fēng)落淚。
怕的不是三昧真火,而是三昧真火中的煙氣。
紅孩兒見三昧真火沒有建功,收回火舌,拜道:“紅孩兒見過白叔叔,先前失禮了,還請白叔叔勿怪。”
他不是不懂禮節(jié),而是對于普通人,懶得搭理。
一副暴虐的性子。
但遇到真?zhèn)€有本事的仙神,他可不會(huì)不長眼。
“無事。”
白貴淡淡一笑,隨即捻決,冷龍法重新化作扳指,被他戴在了拇指上。
紅孩兒的小小失禮,他并不會(huì)放在心上。
誰會(huì)對熊孩子在意?!
在意的話,氣的是自己。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熊孩子最后總會(huì)遇到一個(gè)脾氣不好的收拾他,不慣著他。
他修心養(yǎng)性,早就對此免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