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良,你服侍簡親王洗漱更衣吧。”胤礽抿了口蜜水,將杯盞磕在案上,挑眉做盡嘲諷模樣,正好將侍從各異的神情盡收眼底。
雅爾江阿與胤礽二人,多年相交,何等默契,只一個眼神的交錯,便領會了對方所指。
起身轉頭,做盡嫌棄模樣,雅爾江阿拿眼輕飄飄的刮過眾侍從。眾人皆覺身上一寒,然而便是那心懷鬼胎的,也不認為自己會招了這位鐵帽子王爺的眼。畢竟,這位可是桀驁名聲內外皆知,如何會在意了他們這些小人物。
殊不知,簡親王看似打量了所有人,卻是實實在在的打量了其中兩個。
何良咬著牙,忍下笑意,提步上前引了人去左側凈房。
溫水凈面,棉衣貼身,更讓人添三分困意,雅爾江阿轉出凈房,見屋里頭只剩個眼熟的侍從,心知今日的戲份都演完了,懶懶的不愿說話,一沾上枕頭,撲鼻熟悉的熏香,讓他幾乎立時就睡了去。
胤礽輕輕的嘆了口氣,將勸人歇息的腹稿丟開,擺手示意何良放下帳子。
這人時疾未愈,硬撐著查明了弘晉墜馬的案子,又接連遇驚遭嚇,驟然失親傷神,仍可思慮縝密的尋機放權,指點后輩。
美中不足,就是這人措詞還是不夠婉轉。
但這也難怪,委屈了幾十年,忽然有兄長可以肆意親近,不必再強裝陌路,他這平安弟弟,沒當真落下淚來,已經比當年強上許多。
借著賬內的夜明珠,胤礽側頭靜靜的看著雅爾江阿,這幾日他見著些經年不見的故人,模樣都變化不小,倒也在他預期之中,唯有這一個,他不敢想不敢猜的,過得實在不好,瘦削面龐過于鋒利,再配上陰沉的神色,倒是怨不得旁人以評說——陰騖。
而這一切,都是他的錯。
但是他不會讓這錯誤延續下去。
胤礽緩緩轉回頭,闔上眼,等過兩日宮里頭的弘昱醒了,局勢必將有變。
他不知胤禔若還魂會有如何信念,但是他篤定一件事:胤禔會做他正在做的事,報復!
既然隨著他二人的失勢,舊時定下的不傷彼此子嗣的規矩被廢了,那么,他二人現在還魂歸來,將來的規矩,改一改,也是正經!
這要改的第一條規矩,便是他們的兒女,不是什么逗趣的玩物,由著人送來送去!
慈安宮中太后看著康熙魂不守舍的瞧著搖床中的永璥,擺手示意貼身嬤嬤帶著侍從退下。
梁九功猶豫一瞬,就聽太后道:“皇上,我有些話想同你說,且叫人都去屏風后頭候著吧。”
梁九功一個激靈,躬身幾乎折腰。
康熙回過神,見太后面上并無怒氣,便對梁九功擺了擺手,笑道:“朕失態了,請皇額娘恕罪。”
皇太后手上攆著佛珠,眼一錯不錯的瞧著剛剛睡著的永璥,道:“近日事多,皇上不易,我明白。皇上可要保重身體,該歇著的時候,讓臣子們忙去。只是我今日問過內務府,弘晰和弘晉的府邸,皇上還沒給他們指?”
康熙怔了怔,垂眸道:“弘晰和弘晉要為太子守孝,這時候叫他們出宮建府,朕怕有人借故輕慢了他們。”
皇太后點了點頭,道:“皇上想的周全,正好太子和老大的幾個孩子我都挺長時間沒見了,住在宮里頭,我倒是常見著些,有人說說話,也解解悶。”
皇太后這是要免了眾妃的請安。康熙斂下眸子,是因著烏雅氏、佟佳氏,還是今兒惠妃來過?
離了慈安宮,康熙喚了梁九功的名,問道:“弘昱可醒了?”
“回皇上的話,弘昱阿哥還沒醒,太醫說這兩日就該醒了。”
康熙點了點頭,回了乾清宮便徑自往偏殿去。
屋中靜悄悄,有一瞬間,康熙在懷疑他之前做事的正確與否。
梁九功把小徒弟都留在了外間,現下自個兒抱了繡墩輕輕放在床前,直身扶了康熙的手,扶了人坐下,心念急轉:看來這屋左右他得著意指派了人盯著,可是不能叫誰在弘昱阿哥跟前說破直郡王沒了的事兒。
看著躺在病床上的青年,康熙想:他的長子年輕時從不曾有這般脆弱的模樣。
他素來喜歡熱鬧,最恨寂寥,這宮中,能熱鬧的不叫人厭煩的宮殿,有好幾處,偏他現在就是挪不動步。
或許他真的老了,或許他終于有點兒明白他阿瑪為什么要剃度出家。
不過,他并不是他阿瑪那樣軟弱的人。
梁九功被康熙的忽然起身驚了一跳,跟了人出屋,試探道:“皇上?”
“德妃求得御醫,跟著雍親王福晉去皇寺了?”
“回皇上的話,趙御醫已領旨去皇寺了。”梁九功想了想,聲音低了幾分,道,“皇上,擺駕永和宮?”
“嗯。”
胤禔覺得自己是在恍惚的做一個夢,之前頭上的痛楚,叫他想起他房里那塊檀木匣子藏的端硯,那是雅爾江阿那次砸了他書房后,唯一剩下的完好物件。
那時候,少年一手抓著硯臺高舉,烏黑墨汁污了月白衣衫,神情卻漸漸平靜。
雅爾江阿走之前說了什么他已經忘了,只記得人離開的時候,將那塊端硯丟在案上的悶響,比青花瓷瓶砸在頭上更叫他覺得難受。
他是正經上過戰場的,受過傷,疼痛已不是不可忍耐,偏雅爾江阿每次同他為了胤礽爭吵,他總是很難過。
他是怨過的,明明他他們三個一處長大,他待雅爾江阿并不比胤礽差,憑什么那兩個總是更親厚些!
然而后來,他想,胤礽最招人的就是,這人最不該有的心軟。
而那時的他尚不懂體諒,只顧盯著胤礽,且妒,且恨,且慕。
他記得雅爾江阿砸了他書房的翌日,胤礽的近侍何玉柱手持帖子候在宮門口,請他往毓慶宮小敘。
那時候他咬牙切齒的對胤礽說:“雅爾江阿覺得你待他好,可是你真的待他好?你嚴苛的要他學琴,不讓他與國子監那些士子一道論書。你當真不是私心怕他見識了旁人本事,疏遠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