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天下 !
陽澄被抱進文禛所住廂房之后,其他人便都被揮退,只留下留下李德明與寧敬賢父子。
文禛坐炕上,給寧敬賢賜了座便開始沉著臉喝茶。到底怕陽澄凍壞,他還是大方地讓陽澄也上了炕。
陽澄炕上爬著,尋了個不錯角度,確保自己能看清親爹與養(yǎng)父表情,這才一屁股坐下來看戲。
文禛不說話,房里自然沒人敢開口。
房中靜謐到詭異氣氛讓陽澄有些氣悶,想到明天可能——或者說肯定會發(fā)生那件大事,心中不免就加有些不安了。
說起來文禛經(jīng)歷倒是有些像第二世歷史上康熙大帝,都是年少登基,權(quán)臣當(dāng)?shù)?。但是實際上文禛比康熙苦逼得多,康熙雖然沒了爹,好歹還有個精明孝莊為他當(dāng)后盾,文禛卻還要護著他那病弱媽!
后宮不說,光是前朝混亂關(guān)系也十分混亂。
奉天族原本生活東北,是個由一皇族、五大姓以及九小姓構(gòu)成民族。若是要向上追溯起源則可以一直記錄到上古夏朝,據(jù)族內(nèi)記載可以確定奉天族主要是夏朝六卿家族,其中是有掌神事祭司,夏朝敗給商之后,他們?yōu)榱颂与y與保存血脈便整體遷徙到了東北極寒之地。
當(dāng)年前朝政治*,宦官專權(quán),又正逢七十年不遇大旱以及大地震,到處民不聊生,戰(zhàn)火四起。奉天族原本只是想入關(guān)渾水摸魚一把,誰知道越打越順,結(jié)果一不小心就把前朝滅了,把那些農(nóng)民軍也同樣鎮(zhèn)壓了。
古代太宗、太祝、太士、太卜等被合稱六卿,其中與祭祠禮儀有關(guān)太宗大多為皇室血脈直接擔(dān)任,其他那些能夠出任祭司人血脈中也蘊含強大巫力,因此身為皇族宗正一脈便是奉天族中佼佼者。
奉天一族將血脈之力分為了三等,分別是祭天、祭地與祭人鬼,除了宗正家少數(shù)人能覺醒祭天能力,其他人大多只有祭地與祭人鬼能力。
經(jīng)過這么多年繁衍演變,奉天族血脈也稀薄了很多,能夠覺醒血脈特殊能力越來越少,能夠有祭天之力人就少了,但是宗正家血統(tǒng)保持得還是很不錯,他們大多數(shù)人都可以覺醒自己血脈之力,能夠通過祭地神進行求雨、消弭災(zāi)禍,光是這樣能力就能讓普通人將他們當(dāng)神來膜拜了!
奉天族其他人雖然沒有宗正一脈這么逆天,但是即使沒有覺醒血脈之力人學(xué)習(xí)預(yù)言、算卦、醫(yī)術(shù)等方面也能各有所長,這些能力與知識亂世中還是很有用。
隨著奉天族打到哪處,就能給靠著這些人給當(dāng)?shù)匕傩諑砀l?,這便讓百姓迅速接受了他們統(tǒng)治。
剛進關(guān)時宗正一族雖然是奉天族人少,卻是強大一脈,太祖宗正成德不但是族內(nèi)第一武士,還是出色祭司,由他主持各種儀式都是成功,稱得上是要風(fēng)得風(fēng)要雨得雨。而當(dāng)時整個華夏大地正巧面臨是一場涉及面積廣,持續(xù)時間長旱災(zāi),為了爭取民心,奉天族每攻下一地便要進行一次或者多次祈雨儀式。
這世界上可沒有免費午餐,即使是備足了豐厚祭品,宗正一族想要每次都成功也需要以自己生命力為代價,結(jié)果便導(dǎo)致成德那一輩覺醒了血脈之力人早衰很多,就連成德自己即便登上皇位,沒過十年便薨了。
太祖成德那些有能力有手腕兒子一直與他一起征戰(zhàn)、祭祀安撫人心,但是想要使用血脈之力與個人修行是有關(guān)系,他們修為比不上成德,結(jié)果能力用得太過頻繁有些死得比他還早,后成德薨時候只留下一個成年了卻沒有血脈能力庶長子和一個年僅六歲卻有血脈之力嫡子延年。而他那些兄弟們有血脈能力死得也差不多,其中剩下幾人中能力強、勢力大便是成貴。
世祖延年便是叔叔和哥哥奪位之戰(zhàn)里登上皇位,因為他運氣實是很好,大旱之后是各地頻發(fā)大水,當(dāng)時宗正一脈中只有延年有能力百分之百成功祭祀,同時當(dāng)年同樣被趕出中原奉武族也開始趁著洪災(zāi)準備南下?lián)毂阋?,想要效仿奉天族再次入主中原,恢?fù)老祖宗榮光,建立大商朝。因為這些陰陽巧合緣由,要想將大夏這個剛建立國家穩(wěn)定下來,確實需要一個擁有血脈之力能突顯特殊君主。
不過延年即便登上了皇位,他一個稚子也把持不了朝政,真正掌權(quán)是他叔叔和哥哥,自己本身只是個吉祥物似存,有需要了便被推出去做一次祭祀,他渾渾噩噩過了二十幾年,終于將叔叔和哥哥熬死了之后,延年才真正開始把握朝政,結(jié)果沒過幾年因為能力透支加上多年縱情聲色掏空了身體,很便一命嗚呼了。
延年皇后沒有生子便死了,之后便沒有再立,結(jié)果所有兒子都是庶子,他死前檢查出來血脈之力強只有文禛,于是便傳位給他。他擔(dān)心兒子像自己一樣被叔王轄制,一口氣給文禛留了四個輔政大臣,結(jié)果麻煩就大了。
畢竟奉天族已經(jīng)入關(guān)了這么多年,統(tǒng)治早就開始穩(wěn)定下來,這個時候已經(jīng)不需要大范圍祭天能力,皇帝有沒有血脈之力都沒有太大影響,這樣一來其他人也就不免要開始動歪腦筋了,畢竟那個天下尊貴椅子誰不想坐一坐???
所以說大夏皇帝簡直是高危職業(yè)!重活一次陽澄感嘆,也不知道自己當(dāng)年腦抽干嘛要去奪那把椅子!
他心里想著亂七八糟事,李德明則已經(jīng)為文禛續(xù)上第二杯茶。
表面上雖然淡定,文禛心里實際上卻十分苦悶,還有幾分對明日行動彷徨,如果擒不下夫蒙卓明那老匹夫,死就是自己了!先皇當(dāng)年雖然被轄制,好歹生命無憂,兩方人馬都還要留著他命,可是自己現(xiàn)卻沒有絲毫退路,退一步就是深淵。
自己不想死,那就只能讓別人死了!
文禛將茶杯放桌上,清脆地撞擊聲房間內(nèi)響起。他神情不變,眼神卻變得深邃起來,望著寧敬賢問道,“明日之事準備得如何,有幾分成算?夫蒙卓明那老貨可是旗中第一高手,你們有沒有信心將他拿下!”
“啟稟皇上,此事多只有五五成算……”寧敬賢有些猶豫,他頓了頓無奈地道,“請皇上三思,當(dāng)有萬全之策后方可行動。”
“哼!”文禛冷哼卻也沒發(fā)火,他拍了一把桌子,憤恨地道,“穆哈托不行了,太醫(yī)說熬不過今年,夫蒙卓明想要讓他家三子接手。”
“他要謀九門提督之位,這……”寧敬賢這次真震驚了,喃喃道,“他這也太貪心了,長子是步軍統(tǒng)領(lǐng),再讓他拿下九門提督,京中過半兵力都他手中!”
“朕找人卜過了,直到年前都只有這一次機會能讓他孤身一人,若是錯過這次,想要去他宅邸抓人那才是難上加難,一個不小心讓這老賊跑掉,以他性子只怕就直接帶兵反了!”文禛將手指捏得咯蹦作響,眼睛死盯著寧敬賢,“你們十二人是朕信得過,這些天又練習(xí)過配合,無論如何明天都要將人給朕拿下!”
寧敬賢甩著袍角立刻單膝跪地,朗聲道,“皇上但有用臣之處,臣萬死不辭?!?br/>
別啊!你要是死了,我老人家以后日子可就不好過了!
陽澄不爽地拔著炕上那塊長毛毯子毛,不自覺地嘟起了小嘴。雖然知道寧敬賢明天應(yīng)該沒有出事,任務(wù)也成功了,但是他知道歷史是可以改變,萬一因為自己穿越扇了下蝴蝶翅膀,將這便宜爹蝴蝶死了就悲劇了!
陽澄拔毛動作太過明目張膽,弄出來動靜和他坐一張?zhí)鹤由衔亩G又不是死人,自然感覺到了!
不過一個肉呼呼小孩子專心與長毛毯子做斗爭畫面實太過可愛了,倒讓文禛面色柔和了一些,“朕聽說你對這娃兒格外疼愛,每天不論多晚都要見他一面才能入睡,今日叫你抱他來,朕就是想看看他到底有何特殊之處?!?br/>
寧敬賢有些哭笑不得,他嘆了口氣道,“臣對家里三個孩子都是一視同仁,只不過小二年紀小,便多關(guān)心了一些而已?!?br/>
文禛抬了抬眉,隨口問道,“哦,既然如此疼他,為何還未給他取名?”
寧敬賢實想不通怎么皇帝會對小二事情這么上心,他知道文禛多疑,去年雖然蒙混了過去,但看皇上這兩次舉動又像是起了疑心,這讓他心中是隱隱有些憂慮,但越是如此他只能越坦蕩才不顯得心虛。
看他有些猶豫沒有說話,李德明心想這個時候賣個人情也好,便笑道,“皇上,您可能不知道,民間怕小孩難養(yǎng),被地府早早勾了魂兒,不是先取個賤名用著,就是就就學(xué)前才起大名?!?br/>
“還有這個說法?”文禛倒是第一次聽說。
寧敬賢連忙點頭稱是,又解釋道,“小兒自小體弱,好幾次都十分兇險,臣生怕他熬不過,便一直沒給他取名兒,就怕他被勾了魂去!”
“我看他身子骨現(xiàn)可好得很!”文禛望著炕上那自顧自玩得開心胖娃兒,忍不住想起了自己早夭長子。
雖然當(dāng)初下定決心將他送走,也有了兇多吉少預(yù)感,但是當(dāng)寧敬賢真抱著一具冰冷尸體回來時候,他連仔細看一眼勇氣都沒有,畢竟是自己第一個孩子,心中難免還是有些感傷!
那日聽到李德明說這孩子與大皇子相似,他便也動了心思,懷疑寧敬賢是不是其中做了手腳。住寧府這段時間,他讓人特地打聽了一番,下人們都說寧敬賢十分疼愛這孩子,文禛看來如果不是親生,即便是皇子總也應(yīng)該有幾分疏離。之后他又使人問了為兩個孩子把脈過醫(yī)生,兩個孩子體質(zhì)也確實不一樣。
大皇子是先天體弱,胎中營養(yǎng)都讓同胞兄弟給奪了;寧家小二則是母體太弱引起體虛,只要好好調(diào)養(yǎng)便能養(yǎng)好,有著本質(zhì)上區(qū)別。因為這樣文禛才又去了些疑心,今晚特地將人叫來試探一番而已。
畢竟才只是十幾歲而已,還不是以后那個天威難測皇帝,沒辦法完全掩飾自己情緒。
陽澄一看他反常舉動就知道文禛心中小盤算,說穿了還不是怕寧敬賢明天壯烈了,得今天解惑而已。值得慶幸是僅僅只是這么一點懷疑,文禛還沒辦法那么厚臉皮將自己弄去認親!
文禛問完之后,又與寧敬賢聊了一些朝中事情,將話題從陽澄身上轉(zhuǎn)開,這讓寧敬賢與陽澄心中都松了口氣。
不過兩人顯然放心得太早了,以文禛漸漸顯露出來——你讓我不開心,我讓你全家不活本性,他金口玉言表示陽澄現(xiàn)身體很不錯,能取名了,便額外恩典為陽澄取名叫做寧云晉。
一聽這個名字,陽澄忍不住就心中開罵了!倒不是說這個名字不好,可是古人講求一個避諱,敬和晉寫法雖然不同,但是讀音確實相近,給自己取這么個名字以后可是很麻煩!
作者有話要說: 奉天族是滿強大,不過和他們同樣強悍族也有~
古代小知識:古人對姓名避諱除了對皇帝,還有家諱,也就是對自家祖先名要避,荒唐時候到了避同音字。有幾個非常出名,如唐代著名詩人李賀,就因為父親名叫李晉肅,“晉”與進士之“進”同音,而終身不得應(yīng)進士之試。又有一個叫袁師德人,因為父親名叫袁高,“糕”、“高”同音,就不忍食糕。有甚者,宋高宗名趙構(gòu),為避了他諱,竟將夠、溝、購等一連五十幾個同音字全部禁用。
ps:所以說陽澄同學(xué)雖然有了名字,但是大部分時候都不能用,又是皇帝賜名還不能改,苦逼孩子。